第一辑 古代先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明水撷英》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5011
颗粒名称: 第一辑 古代先贤
分类号: I207.23
页数: 102
页码: 1-102
摘要: 本文古代先贤中收录了 田诰,廉复,李格非,李清照,李冕,,康迪吉胡来贡,康大壮,康大猷,胡东渐,胡世藻, 韩尚夏, 胡静淑,王恒振,康腾蛟,康星焘,刘家麟,刘家龙,康象书,吴连周的简介,事迹以及个人的作品内容.
关键词: 章丘市 古代先贤 简介 诗词

内容

田诰
  田诰,字象宜,北宋初期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本历城人,晚年定居明水。自幼笃学有文,好著述,善交游。曾隐居嵩山读书,学诗于陈希夷(即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陈抟)。东游过濮州(今鄄城北旧城),拜见著名诗人王禹偁,正赶上黄河决口,遂著成《禹元经》三卷,提出自己治理黄河水患的主张。后“得水树于济南明水将隐居焉”,写信给好友著名文学家徐铉征求意见,徐铉回信告诉他:“负鼎叩角,顧卢筑岩,各有其时,不失其道,在我而已,何常之有”,便决定下来。田诰为人很怪,有人曾用蓍草为他占卜吉凶,得暌卦,此卦本含不吉、违背、不合之意,他却不以为然,竟从此自号暌叟(不合时宜、世道的老头)。定居明水后,在百脉泉畔讲学,从学者常有数百人,其中举进士至贤达者络绎不绝,因而闻名于朝野。宋太宗淳化年间,他的学生韩丕把他的事迹上奏给皇帝,推举他到朝廷做官。可是下诏书的官员刚到他家,还未来得及宣读诏谕,他却突然发病而死。宋仁宗皇祐年间,济南人翟书将搜集到的田诰诗文四十八篇,编为三卷出版,又根据文章的出处写成了《暌叟别传》一书。田诰的主要事迹被载入北宋临淄人王辟之撰写的笔记《渑水燕谈录》中。据说,田诰作文的习惯也很怪:“每作文构思,必匿深草中,不闻人声,俄自草中跃出,倾刻成篇。”
  清初,大文学家王渔洋对田诰推崇备至,曾在所著《香祖笔记》中称赞田诰“此吾乡高逸第一流。”现在看来,也应该认定,田诰对大开宋初明水地区学风,促进章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起到过非同一般的作用的。田诰的事迹已被编入《章丘教育志》中。
  廉复
  廉复(约994—1084),北宋时期齐鲁著名隐士。本河南祥符县人,饱读诗书,颇富才华。但北宋王朝因施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所导致的“积贫积弱”外患严重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恩荫制所造成的官僚机构日益庞大,无能冗员充斥朝廷,党争纷起,官贪吏污的恶劣风气,使得他憎世而仇俗,无意于仕途官场。为了逃避朝廷的征召,他藏节匿行,使世莫得其名。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32年左右)恝然从河南祥符迁来齐州(今济南)之东的章丘县。在位于胡山北麓的明水镇西的绣江河源定居。
  定居明水以西后的廉复,不与官交不与吏往,完全过着隐君子的生活,”尽束其平生所读书置屋栋间”而独心研究《易经》。研读之余便领儿孙,在眼明堂北,砚池山南的一片荒坡之上创建家园。”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不几年功夫就把一片荒坡治理成了“茂松修竹,溪深水静”,人称“廉家坡”的美丽庄园。当时他“种田百亩,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生活富足,人丁兴旺。四、五十年后,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虽“云巾凫羽舄服藜杖”,但“犹有童颜”,“望之如神仙中人”。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食仙丹度日,有化黄金之术的神人。有些不事劳作,妄求钱财之辈,竟到他家求学点石成金的法术。廉复感到可笑,但诚恳地对他们说:治家必先“诚于家”,诚则生爱,爱家才能理家、发家。不怕劳苦,植木筑室,种田养家,这是顺乎人情、合乎常理的事,我哪有什么法术呢?治家和治国是一个道理,就是有人来问我“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他的朋友王文恪公成为高官显宦后欲将他推荐到朝中做官,因了解他的脾性,怕他不可屈就而中止了这个打算。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求贤,当时的齐州刺史王才叔发现了他,“将迫先生行,先生阴使人进其弟子胡鄢”,代替他入朝为官。可以看出,他终身不仕的决心是很大的。
  廉复的博学多识、高风亮节得到了当时在朝为官的明水人李格非的崇视。李格非把他看作同乡中的老前辈。每次回故乡探亲,必与哥哥李和叔带领子侄去廉家坡拜访廉复先生。向他求教经学文艺,畅谈时政国事,礼尚往来,遂成莫逆之交。廉复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以九十岁高龄无病而死。为了表示对这位隐君子的怀念,李格非的哥哥李和叔对廉先生的为人做了极高的评价。李格非更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九月十三日亲自撰写了《廉先生序》一文颂扬廉复淡泊清白的一生“以记名实”。当时的太学诸生曾把这篇序文奉为经典“附于策断之末传诵天下”,一时廉复竟被儒者尊为先师,这影响是相当大的。廉复去世后三十七年——宋徽宗宣和五年(1124)正月,廉复的孙子廉宗师、曾孙廉理、廉珪把李格非所撰序文刻之于石立碑祭祖,又请李格非的侄子李迥为碑文写了题记。
  历史上章丘的文人学士对廉复其人亦是推崇备至,历代祀为乡贤,尊为隐逸,其事迹载入自明弘治以来的各本《章丘县志》。明末隐居于白云湖上的著名学者张光启曾多次寻访廉复遗踪并有《访廉处士故宅》一诗见存,诗云
  高尚如君少,遗踪此一寻。
  飘然今日客,自识古人心。
  峻岭村墟在,残碑风雨浸。
  九泉不可作,慨然对秋林。
  对廉先生表示了深深的悼念和敬意。
  据章丘县志记载,到了元代“以劫火之故”宋宣和碑仆倒,“坼裂不可植”,又由廉氏后人廉锐、廉铎重新镌刻立石,时间是元至正六年(1346)五月。当是明末张光启所见之碑。至明代可能由于战乱和瘟疫,廉家坡已无廉姓之人,此碑久失其封,乡人出于对廉复的纪念之情,于嘉靖年间将此碑由庄后移植到庄内关帝庙一侧,一直保存到1966年底。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这场空前的浩劫中被砸碎,大都运往水利工地砌进了水渠,剩下的几块,被弃之庄内井泉之侧成了妇女浣衣洗菜用的石头。直到1981年文物考古部门的同志们为研究李清照里籍问题广泛寻取佐证时,才找到了残碑四块(其中三块现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一块存于章丘市博物馆内)。
  而今的廉家坡背靠跖山,前环绣江,风景依然。登临当年廉先生耕耘处,极目远眺,但见市城明水楼房座座,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绣江两岸,芰荷袅袅,烟波微茫,稻花飘香。远处长白、胡山诸峰雄峙,山光林影,若在画中。廉复先生如生在今日,必将一绝隐者之气,弃杖而投身入振兴章丘重建明水的行列中来。
  李格非
  李格非,字文叔(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著名学者,章丘明水镇人。
  据明万历年间章丘知县董复亨所编纂《章丘县志·卷二十八》记载,参照元初脱脱等人所著《宋史·李格非传》兼及其他艺文史话所录,尽可得知,李格非确是章丘宋时名宦,明水一代奇才。
  李格非,自幼家世清贫,但俊警异甚,聪慧过人。当时科举制度虽然还未全面废止脱离实际的以诗赋取士的规定,李格非却早已认识到考试经义才能与官员的实际事务更为一致,所以独用意于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引起了当政者的重视,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十九岁时登进士第。被授官冀州(治在今河北冀县)司户参军,试学官;转任郓州(治在今山东东平)教授。在郓州任上,“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宋制兼职可兼薪)足见其为官清正,不恋财物。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入补太学录,再转为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继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张耒苏门前四学士之后,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被人称为苏门后四学士。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立局编元祐章奏,以为检讨,不就。”得罪了宰相张惇,被调任河北广信军(治在今河北徐水西遂城)通判。任职期间“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迂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足见其具有厌恶邪术,不信鬼神,反对迷信的唯物思想,这在当时实在难能可贵。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又被召为校书郎,迁著作郎,直到提升为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路(治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刑狱。因卷入当时的政治斗争,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被打成所谓“元祐奸党”,罢官。于崇宁某年农历正月前后病卒,终年六十一岁。
  李格非一生“苦心之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并善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而其词意超迈如此,吾始知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故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在诚实耳。”他主张:“文章不可以苟作,诚不著则文不工。”这些论述,就是在今天也是极有见地的进步观点。李格非又尝著《杂书》论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范晔、韩愈之文,指责褒贬,切中要害,洋洋洒洒,令人折服。曾被人称道:“李格非文,自太史公之后,一人而已。”虽有些过甚其词,但足见其文章影响之大。一生著述颇丰,有文集45卷,《礼传精义》16卷,《永洛城记》1卷,《史传辩志》5卷,《济南水记》1卷等专著,可惜皆已散佚。专著今仅存《洛阳名园记》,另有论述文章10多篇散见于《冷斋夜话》、《枫窗小牍》、《墨庄漫录》等历史性文论资料中。尚有许多诗作,但传至今日较完整的仅见两首而已。
  李格非为官之余,勤于著述,著述之余还好游历于山水古迹,访高明于乡野隐逸。曾多次乘回故乡探亲之际,拜访隐于明水镇西之廉家坡的名士廉复。请教经义,探求治国之道,留意民生,恪尽为官之责。绝不在平民面前以高官自居,更不在权贵面前摧眉折腰。就是对官居宰辅的亲家公赵挺之亦不与攀附。反而对廉复这样生活在蓬荜之下,身晦于林泉之间的穷书生备至推崇。并在廉复死后,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亲自为这位同里人写了《廉先生序》,述其生平,评其为人,以求其不朽。这种不以贵贱论人、礼贤下士的高风亮节,至今仍为其故里明水的人们引以为荣,津津乐道。
  《洛阳名园记》是最能体现李格非爱国思想的传世之作。李格非面对北宋后期官僚日益腐化,到处营建台榭园囿以供自己享乐的现实,亟写北宋盛时洛阳城内富郑公园、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环溪等十九处名园的盛况,以寄托自己对国家安危的忧思。他在《书洛阳名园记后》曾大声疾呼“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又说:“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末路是己。”意思是说,天下的治乱从洛阳的盛衰中就能看出,洛阳的盛衰又能从园囿的兴废中得知,公卿大夫刚到朝廷任职,就放纵自己的私欲,而不管天下治乱的大事,只热心于经营自己的家园,想等到退休后再来享受,能得到吗?唐朝的灭亡就是这样的啊!以此告诫当时那些贪得无厌,穷奢极欲,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公卿大夫,达官贵人,这是何等高尚的爱国精神!这是何等深沉的忧患意识!就是拿到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此文面世不久的靖康年间,金人南侵,洛阳失陷。人们再读此文时,无不感慨万端,有人竟把李格非当做能推知后事的预言家。这篇《书洛阳名园记后》,一直被载入《古文观止》被奉为经典。
  李格非,有兄弟三人,长兄名字皆不可考,次兄名不考字和叔,这可由廉复碑刻文为证。《宋史》载李格非妻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很有文才、善写文章。儿子名李迒任南宋初年敕局删定官,侄子名李迥(和叔之子)亦能文,曾为其叔格非所写《廉先生序》一文作跋。
  李格非之女李清照“诗文尤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被后世称为“婉约词宗”、“绝代词女”堪称天下第一。
  附:文章二篇
  廉先生序
  齐郡有廉先生者,隐君子也。少时,一负书应举。既而不知其憎世而丑俗欤,亦爱其身以有待欤!不然,得丧轻重己判于胸中欤?年未四十,恝然来隐于齐东湖山之麓。尽束其生平所读书置屋栋间,而独抱夫《易》以老焉。
  其大者,则格非知诚恐不足以知之。盖言所可知,以推所未知者。则先生始来,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若甚暇且易,而其坚完繁茂,它人毕力莫能及。人疑之曰:“此先生筑室植木有术。”既而又见其种田百亩,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则曰:“是必能化黄金。”后四十年,考其寿,当八九十,而见其犹有童颜也。则曰:“是必能饵丹。”人数以告,先生泛焉受之不辞。或从而求其术,则告之曰:“是安得术,吾于筑室植木也,知不以彼之成坏易吾之诚;于家也,知不以彼之盈虚夺吾之常理;于身也,知不以思虑攫拂吾之胸中。如是耳,安得术?虽然,若有问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
  其友王文恪公既显,欲荐之朝,度先生不可屈,乃止。治平中,诏求遗逸,剌史王才叔将迫先生行。先生阴使人进其弟子胡鄢,虽鄢终身不知也。
  格非之兄和叔,以为其不苟,于古可似黔娄。其难际似叔度,其藏节匿行,使世莫得其名。其高则非仲长子光不可偕也。以考夫功业,则疑其数十年间,天下之人,有时忠顺,岂乐之意。莫知其然而生忽戾之人,亦有时乎!悔艾之心,莫知其然而作天地之气,其容与调畅,足以养万物而秀嘉草者,恐斯人与有功焉!
  始闻去冬奄已即世,子孙皇皇请议未及。此正西山之饿夫,东国之遂臣,燕之屠,蜀之卜,绛县之老,有赖于仁人君子一言之时也。唯吾为同里人,质之区区亦欲借之以告,请议之伯。
  元丰八年九月十三日,绣江李格非文叔序。
  书《洛阳名园记》后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离乱,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蹴,废而为丘虚;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共灭而俱亡,无余处矣。予故尝曰:园囿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囿之兴废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其陡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唐之未路是己。
  诗歌二首
  试院
  斗暄成小疾,亦足败吾勤。
  定是朱衣吏,乘时欲舞文。
  过临淄绝句
  击鼓吹竽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
  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年九府钱。
  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1156?)宋代章丘明水镇人,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母亲王氏,为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于写文章。在这样一个文化家庭的影响之下,李清照很早就有诗名,为大诗人晃补之所赏识,尤以词的创作,著称于世。十八岁时与时任吏部侍郎后升为尚书右丞的诸城人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赵明诚亦一代学者,著名金石学家,知识渊博,对金石有深刻研究,著有《金石录》,并喜欢收藏古书、名画。李清照与赵明诚志同道合,节衣缩食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和创作活动。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得到赵明诚的全力支持,赵明诚的学术研究,得到李清照的热情帮助。历史上象这样夫妇在文化事业上均有伟大建树的例子并不太多。
  金兵入侵,靖康之变后,夫妇随宋朝廷南渡。至清照四十六岁时赵明诚在南京去世。后曾有李清照四十九岁再嫁张汝舟的说法,至今学术界争论不休,很难定论。她没有后代,晚年尤其孤苦,至少七十三岁时逝世于江南某地。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词人,她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不单会填词,还能写散文、骈文、诗歌、还能作画、能考证金石,书法也很好。文章水平可从所写《金石录后序》看出。据说,赵明诚的《金石录》生前并未完成,最后是经李清照之手整理作序、成书而流传的。晚年尤其爱书画,有记载她于六十六、七岁时曾两次拜访大书法家米友仁(米芾的儿子)请为所收藏之大书法家米芾的墨迹题字。她的字画明人还有见到的,至清代才失传。她的诗文集、词集,宋朝人都有记载,版本很多,可惜都未流传下来。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李清照的著作,除一部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打马图经》外,其余的都是前人从各种古诗文中东鳞西爪地搜集起来的,总共不过七、八十篇。
  李清照的作品,以其生活经历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也即中原时期、北宋时期。因生活安逸,故多写闺情,表现闲适生活,读来妩媚风流,韵调优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为这一时期脍炙人口之作。后期,也即江南时期,南宋时期。因身处忧患,孤苦凄冷,故多抒身世之感,寄家国之思。感情哀婉、低沉,读来沉郁悲壮,《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为此期代表之作。著名爱国诗作,五言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写于这个时期。
  李清照之词善用白描手法,能以常语创新意。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李易安体”。另有《词论》一篇,对北宋诸词家多所批评。她主张写词要强调音律,崇尚典雅,严格区分诗词界限,反对“以诗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独到见解。
  章丘历代文人对李清照著作极为重视。她的词作、词论及历史上诸家对她的词的评价、介绍、注释等均被收入各代所编纂的《章丘县志》中。她的全部诗作,被收入清道光年间由李廷启作序、吴连周编辑的历代章丘诗歌总集《绣水诗抄》中。
  现代对李清照及其著作的研究一直未有停止过,已经出版作品集,注释本近十种之多,并且出现了许多煌煌大作。前有早在六十年代由大文艺理论家王国维之子王仲闻先生所著的《李清照集校注》,以及黄盛璋先生、王延梯先生等的研究专著。近有新出版的、由我省著名学者徐北文教授主编的《李清照全集评注》。真可谓注家蜂起,高潮迭涌。可谓文学界一大盛事。为促进李清照著作研究的发展和展示李清照学术研究的成果,1984年纪念李清照诞生900周年时,在济南召开了李清照学术讨论会。1993年9月在明水召开了山东省李清照诗词研讨会,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
  李清照研究早已跨越国界,波及海外。前苏联、美国、法国、罗马尼亚、日本、瑞典等国家,已相继翻译了她的作品,并且论述精到,别具一格。港台的研究成果更是成果斐然,新颖别致,有人称李清照为“词国女皇”,有人称李清照为“九百年来一词后”,真可谓推崇备至矣。
  易安词风流千古!李清照千古风流!
  附:词四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出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诗二首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文一篇
  词论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晒,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医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者也。逮及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入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豆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良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李冕
  李冕(1490—1563)字端甫,号脉泉,明水人,嘉靖五年进士。是继洪汉、乔岱之后,承李开先、康迪吉之前,明代中期章丘籍官员中,在政治舞台上一个经历特别复杂的人物。浮沉于宦海三十余年,历十有五任,最高做到云南右布政使,领从二品衔。一生刚直不阿,秉公执法,廉洁自持。敢斗奸佞,时被升迁。又常受排挤,时遭贬谪。终因逆忤严嵩之流,被迫以老疾致仕。
  李冕,明弘治三年庚戌(1490)八月十六日出生于明水镇一个农民之家,自幼囿于困顿的环境中,因而读书勤奋刻苦,性格“醇实寡饰,言动端凝”。七岁时就志趣出群“不为儿戏”,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十三岁时就考中秀才。很受当时章丘著名宿儒郑鸾的器重,知其日后必能发达,乃以爱女许之。在岳丈的精心培育下,李冕“甘淡茹苦,潜心厉操”,“居黉校者十有五年”。又于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与王杏里等章丘名士一起在山东乡试中,取为举人。可惜在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落榜,但入仕之志未衰,“遂入长白山,益励志积学”。其时,李冕已婚,并生有子女,家境本来贫困,长期读书无暇顾及生计,仅靠父亲种几亩薄田,入不敷出。有时竟靠郑夫人典当嫁时簪珥衣裳维持全家生活和供其读书。连年水旱灾害后,景况愈索,父亲贫病交加去世,虽极力以营丧事,仅以薄棺埋葬。李冕自己因愁伤过度,也生了一场大病。一度灰心于仕途,曾被一富翁,聘为家塾教师。偶因富翁失礼,即不告而去。约同三盘村的胡来贡,隐藏到莱芜雪野的深山中继续攻读,寒饥不易其志。终于嘉靖五年丙戌(1526)考中进士,官授河北魏县知县,此时李冕已三十六岁了。
  与起于贫困有关,在魏县任上,李冕特别能体恤民情,魏县地处黄河以西,漳河流域,易遭水灾。上任之始就遇连年饥荒,为救民于水火,李冕冒死自作主张,开仓赈饥。县上存粮不足,又为民请命于郡守。力促从国库中发粮四千石于魏,才保住了全县饥民之性命。祸不单行,漳河又发大水,冲毁堤岸。濒水而居的数百户人家,将遭没顶之灾。胆小的士绅官吏弃民而逃,唯李冕“奋然而前”。组织人力堵截水流,“大呼曰:“吾能完堤,若等但视吾所指而筑之。”日已暮,独乘一小舟与波涛相上下,亟督之,众无不感泣兢力者,堤竟成。水灾过后,李冕又为恢复生产单人匹马,遍访全县各乡进行调查研究。竭尽地方父母官之职,“与田夫语如家人父子,问所疾慰劳之。”深受魏县人民之爱戴。通过调查,改革了以往不分贫富均徭纳税的弊政,“创地丁之法”,“民大悦服,两院亟称之,乃下其法于旁郡邑,使皆效之”。在魏县期间,李冕还十分重视教育,“每朔望,必晨起谒庙,礼成,坐明伦堂亲为诸生讲说,或因而课之,第其优劣,以励其进取……修庙学,严祭祀,皆事图永久。”培养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因此颇受北直隶(今河北)学政陈中川的赏识,上奏朝廷,力荐擢升李冕。李冕施政,仁厚宽和,尤尚俭约,“每事以节缩里甲用度为务,一毫不妄费,自奉殊薄,虽过客,亦唯一饭之馈。无他设也。”竟迫使那些以巡视为名沿途勒索财物的公使大臣们“相戒行不由魏,多取道他处者。”李冕的家教甚严,绝不许随任家属倚仗权势沾公家的便宜。有一次他出发远行,过期未归,家中粮尽,将要到集市买点粮食,郑夫人“遍索大小宅眷钱,不能斗米。”这种情况在封建官僚家中,确实罕见,士民无不佩服。因此,离任后,魏县士民为其立“去思碑”作为纪念,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在魏县六年卓有政绩,嘉靖十年辛卯(1531)被提拔赴京任内台(即都察院)经历拔差御史。时朝中党争纷起,张孚敬与夏言的权力之争已趋明朗化,张势渐衰,夏言渐用事。不了解官场险恶的李冕,被卷入政治旋涡。因副督御史王定斋在院疏中误写了犯忌之字获罪,连累了李冕,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李冕被贬谪降职为钧州(今河南禹县)州同知。在任期间与知州刘魁,配合默契,敦行古道,政先教化,辟建书院,集州中学子亲为讲学,整饬了地方学风。
  不久晋升为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同知。
  接着又晋升为南京户部员外郎郎中。在任期间求教于曾因逆忤前朝权阉刘瑾而得罪罢官后又复职的大学者、翰林院编修吕泾野。二人相见恨晚,谈吐投机,遂为至交,吕泾野曾撰文赠李冕以表情怀。
  后晋升杭州知府,杭州天下佳丽之地,富庶之邦,当数省之孔道,为百货之渊薮,冠盖踵接,贡奉丛沓。是一班贪婪之辈,都想凯觎的地方。李冕却廉正自束,并改革了一些于国于民都不利的弊端。单为朝廷织造龙衣一项,每季就达白银数万两之巨,往时已约定俗成,“每百金率克其一”,知府一季即可得万两。李冕“毅然革之,不留不克”,因此“机房感之,以为数十年来仅有此。”吏民皆服其廉而诚,竟至万口祝颂:“非杭不足以置公,非公不足以治杭。”就是近在咫尺的名胜西湖,李冕也以漫游为戒,去了附近的黄山一次,还是为了陪伴上峰权臣。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母康氏病故,回家守制三年至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服满,补授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府。处州,处万山中,矿产非常丰富。因管理不善经常发生盗矿事件,并曾发生杀害钦派官员事件。李冕严厉法度,恩威并施,故终其任没再发生矿变。境内有二条大的水渠,堙塞已三百余年,在李冕督导下重新修复使用,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因治杭,处二州有功,又晋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兵备大名(今河北大名)。在此期间曾参预镇压有名的红罗女起义。
  越三年,又晋升为陕西参政,与常常干预地方行政的明王朝宗室进行过斗争。因有功,曾获御赐银币之殊荣。特晋升为陕西按察使,从此更以执法为己任,对疑案、冤狱多所平反。曾受到翰林王获野“执法不挠,使无辜而坐者复生”的赞语。
  后晋升至山西右布政使,却因辩别冤狱而得罪了一位御史,被降职为四川参政,此事引起了公论,后经吏部调停,认为冤枉,又复用为贵州按察使。赴任前,同乡挚友李开先曾写诗《送李脉泉宪长之任贵州》一首送行。劝说他,贵州虽处远方边恶之地,且多少数民族,但也有公道在,宜效汉朝布阳和之策发展边疆,切莫因去万里之外任职而灰心。不久朝廷又将他晋升为右布政使到云南任职。终因他在多年来秉公执法的过程中,得罪了一些奸佞小人,又不会逢迎于当朝权奸。借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考察“旧属官乘机陷害”,在权倾朝野的严嵩父子面前,构嫌诬告。被迫以老而有病之名致仕还乡。宦游三十年,足迹遍及河北、北京、河南、南京、杭州、浙江、陕西、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几占大半个中国,实属历朝中所少有。
  回乡后,李冕并不颓丧,而是“适投所愿,欣若得意事。”修葺旧时茅庐,复植庭院花树。与因相似之由而罢归田园的李开先、谢少溪、刘后峰等七大夫结为林下之好。游麻湾、登胡山,徘徊所尝读书处,间酌于百脉泉畔。“岁时相约高会,以敦古谊,重交情,雅有香山洛水之风。”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病逝于家,享年七十三岁。
  安葬时,李开先亲为作墓志铭,概述一生行状。
  越四年,乡人刘五恩等倡议为其建祠堂于明水镇之中央,李开先又为作《脉泉李方伯祠堂记》以志流芳百世。
  李冕有子二、女六。长子黄中先卒,次子美中,俱中秀才。子婿中较出色者,是秀水村巨富韩少湖之祖父韩鲸。其后代现多散居在明一、绣水两居民区内。
  胡来贡
  胡来贡(1508—1581)字忠夏,号湖山,因曾官宣城,后世敬称宣城公,章丘明水镇三盘村胡氏第七世祖。明代著名学者,胡东渐之祖父。
  三盘胡氏家族,自其始祖胡彦深永乐二年由河北枣强迁来章丘,经五世均业农桑。传至六世胡来贡之父胡清,转以文学起家。更由胡来贡发端,世代业儒,入仕为宦,沿十代而不衰。官居显位如胡东渐、胡世藻者不在少数。是故,章丘胡氏,遂成济东望族,名重海右。
  胡来贡自幼勤慎刻苦,学问淹贯古今,一时有通才之誉。少年曾与明水名宦,云南右布政使李冕结伴读书莱芜雪野的深山中。为人天性古朴,恬静自然,不加藻饰,颇具古贤嵇叔夜(康)之风。胸襟宽广,气势豪迈,不逊古人,大有澄清海内之志。平生鄙薄流俗,所交友朋,皆志大言大的社会名流。
  胡来贡崇尚勤俭,甘任奴仆之劳,常食糠籺之食,自少至老习以为常。每有艰大险难之事,敢愿身任,绝不推辞。尤以善解儒生应科举试所习课业为能,凡有求解疑难者,一入手经目,即剖析了然,如老吏断狱一样驾轻就熟。认识他的人,相与钦佩叹服他的才能,亟称他为流辈中人。
  胡来贡修干巨骨,禀气甚壮,极有辩才。每与人对座研讨经典,传授诗书,高谈阔论通霄达旦而毫无倦意。及至疑惑难解之处,则声色俱奋,口若悬河注水。令对语者只能屏气倾听,根本无暇插话,有时竟终不得置一词。
  胡来贡的师友,每以其将来能任大事而寄以厚望,称他,学足地芥青紫,才足以霖雨黔黎。但是,胡来贡却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嘉靖癸卯(1543)年,参加乡试落榜。遂有“瓦砾误收,而硕学鸿笔反抱遗珠”之叹。日后,皓首穷经至嘉靖壬子(1552)年,已是四十四岁的胡来贡,才以拔贡身份,授任宣城县(今属安徽)主簿。不几年,有所升迁,也仅为一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吏目。官微位卑,难以施展才能。为此,其好友诸城人邱橓这样慨叹说:“天如欲废之,则不如勿生此人,勿赋此才矣!”胡来贡一生虽低庐俯首,困厄下僚,却不以位卑而忘公。秉性不改,慷慨直爽,喜急人之急,规人之过。不义之事,一毫必绝,廉隅自励,官声日隆。
  胡来贡,老年还乡,优游林下,除读书著述,课孙诗文外,不忘农桑本分。闲暇则挥锄下地,拥帚清尘,劳作不辍,且筋力不减当年。时已七旬老翁,尚能策骊纵驰数百里之外访亲会友。一生著作宏富,有《玉芝堂诗》、《乡政直指》、《南游记行》、《上治河八事》、《待焚》等藏家传世。万历乙亥(1975)年,六十八岁高龄的胡来贡,还曾刊刻后七子领袖,历城李攀龙的《沧溟集》并为之序,使名家诗文得以流传。胡来贡于万历九年(1681)五月初十月卒于家,享年七十五岁。殁后,其好友,大理司右少卿、诸城人邱橓撰写墓表;曾官南京刑部的潍县人刘应节撰写墓志。述其平生行状,评其高尚节操,文载三盘村《胡氏族谱》。
  附:诗二首
  塞行有感
  莫话河梁事,临风欲黯然。
  黄云团旷野,画角急长天。
  塞入飞狐静,关从倒马悬。
  归朝报明主,明月满祁连。
  和东陵雪后女郎眺饮
  冲寒踏雪上高岑,远兴孤怀自不禁。
  东望蓬莱盘日窟,西瞻华岳插云林。
  欲问梅花开几萼,即邀明月抱双琴。
  归来夜色中天迴,万象森罗河汉阴。
  康迪吉
  康迪吉(1519—1558),字道甫,号右川。明正德十四年农历五月初四出生于明水镇望族康姓之家。自幼相貌秀异,才智过人。李开先初识康迪吉时,曾这样描述他“身曜而长,面白而泽、秋水凝神而清气激骨……读书勤励,文笔顺畅。”并预言道:“以是文而兼是貌可立黄甲,必不久滞青衿。”
  明水镇曾官至云南右布政使的李冕是康迪吉之堂表兄,李冕之母乃康迪吉之堂姑。李冕虽长康迪吉二十九岁,但对康迪吉的才华却早有所闻,学问上两人有忘年之磋。嘉靖十七年(1538)因母丧在家守孝的李冕,一日早晨在街上碰到了正从龙泉寺书院中放学回家的康迪吉。李冕有意试探一下康迪吉的真才实学,拉住康迪吉的手说:“我出一上联,你可能对出下联?”遂指向一铁匠铺信口念道:“打铁锤鸣红火闪开三阵电,”迪吉听后,默然良久,并未轻易作答,归家后听到邻家弹棉花的声音,没顾得吃饭,便跑了回去,李冕问:“为什么这样快就回来了?”迪吉说:“下联我已拟好,你听:‘弹棉弓响白云震出一声雷’。此句可否对仗?”李冕大喜过望,称赞道:“圣人云,后生可畏,真不虚语。”遂励以勤学而别,从此时常过问表弟的学业,不久康迪吉即考中秀才。康迪吉练达内秀,亦不乏风流倜傥。《康氏家乘》载:“时遨游山水之间,放怀物情之外,潇洒雅致,出人意表,落花水面,皆是文章。随在吟咏,以写其放荡不羁之才;温经之暇复种竹数亩。北置书堂名曰:‘砭俗’,每当风至,书声与竹声相间,清雅绝伦。南筑小亭,额曰‘漪漪’,烟雨霏霏,悠然意远。旁植花柳,甃石为池,鸢飞鱼跃之致,得之心而寓之竹也。”后来,果然连登黄甲。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乡试中举,接着于下一年联捷会试四十八名,殿试第二甲九十二名赐进士出身,授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从此走上仕途。
  除户部主事的政务外,康迪吉还被指派管仓饷边和督察湖广粮食储备,一官而兼三职竟各称其任,得到上峰的信任,甚至得到了皇帝的嘉奖曰:“……司徒之属,所以赞朕财赋出入之政者也,非法已通方之士则不足以持轨而济务,故朕常慎选之。尔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康迪吉,早自科甲之彦,授官民曹,志本廉明,才多练畅,俾当剧务,屡著声,猷最课来闻,朕心益兹特进尔阶承德郎赐之。”因康迪吉年轻有为,一入仕便颇有政绩,越七年至嘉靖三十年擢升正郎,又派他监管湖北漕粮,兼管江浙关税,“屡司钱谷,丝毫无染。”但他的清廉影响了某些地方官吏的利益,想贪脏而不能,便生忌恨。有一个姓李的知府欲与康迪吉分庭抗礼,康迪吉毫不妥协。李便严刑逼问跟从康迪吉办公的小吏,想找出康迪吉的所谓“瑕垢”。但终不可得,只好“甘心执礼如规。”一年后,又升为户部郎中监管大同边粮。其时,边防多战事,军中将士,骄横狂妄,以功自居“稍不如意,即挺戈呼噪。”康迪吉善于调措“不乏德威,又足以摄服其心,虽督抚亦称其能而赖其助。”
  三年之后,出知太原府,正赶上汾河水涨冲坏城墙一角。康迪吉还未在衙门坐稳,便忧急如焚地亲自绕城墙一周,勘测水情,筹划退水之策。他发现防水之堤高而且薄,堤高则水深,堤薄则易坏,于是马上组织民工突击修堤,减少高度,增加厚度,水患从此免除。到太原后康迪吉首先整肃吏治,端正民风,修学宫,敦教化。集中精力处理前任所留遗案,用仁政爱民,使上下相安,太原为之一变。嘉靖三十三年(1554)父病故,闻后悲痛欲绝,遂还家如礼葬祭,三年守制期满,嘉靖三十七年(1558)补任保定知府。
  保定位处要冲,来往官员络绎不绝,稍有疏忽就得罪权贵。一般官员都不愿任此职,都以送迎为难。康迪吉上任后,以其敏性视事,不失礼,不废事,巧妙周旋。有分外要求者,一概不予办理。有一都御史,南行过保定,康迪吉依朝廷规定,按正二品标准接待。因为没有像原来的知府们一样,给予贿赂。该都御史心怀不满,假怒斥其随身官员之名而旁敲侧击于康迪吉。康迪吉不畏其势,勃然动怒道:“大人居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负纠劾百官之责,卑职如有违法之处,请立即处置。我当以此事为由上致仕文疏,请皇上钦定。”都御史怕惹出是非,与己不利,马上换了面孔,笑而慰之曰:“康知府过虑了,你才到保定几日,就百废俱兴,地方尚赖你保障,理应嘉奖,何出此言耶?”遂灰溜溜地离开了保定而去。康迪吉的不阿权贵、刚直清正的名声从此大震。不幸的是,正当英年的康迪吉,要一显身手,大展宏图,下决心干一番事业的时候。从六月开始得一重病,竟于八月二十四日死于保定官署,是年为嘉靖三十七年。享年还不满四十岁。死之日“僚佐哭于堂士民哭于巷,凶闻一至亲友哭于其乡”。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落落英才而惋惜。
  康迪吉自嘉靖二十二年登第至嘉靖三十七年病故,为官不过十五年除去试政、居丧守制外,实际不过十年,而政绩卓著,清廉闻于朝野。竟使他的亲友都怀疑他是否真正那样清白?一次他出发江南路过家乡明水稍住,随行带有一箱箧,怕到南方梅雨霉湿,便放在家中暂存。亲友疑其中定有珍奇之物或金银细软,打开一看却尽是图书,至此才明白了他确实清廉,丝毫没有作假。
  他去世之后,李开先满怀悲痛之情,为他写了洋洋千多言的墓志铭,细述了他一生行状,极赞了他的人品,官风、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李开先写道:“君性情温雅,处事周详,友其兄而爱其弟,兄弟皆俊才,而君更出色。虽若和易可亲,而实鲠介不可夺,惟其不可夺,所以知其足大有为也,惜未究其用云。”最后的铭文更发人深醒,耐人寻味,曰:“人有不为也,而后要以有为;才足以有为也,而竟不遂……”
  康迪吉娶宁家埠望族宁悦之女为妻,性娴淑,善持家,通会计,会理财。康迪吉在户部管钱粮,全仗宁氏为之协理。生三子二女,长子大壮,万历举人,后拣选任河北行唐县令,再任山西洪洞县令,娶本县耿家庄太常寺少卿刘禄女为妻;次子大田,万历辛卯举人;三子大猷,万历癸酉科拔贡授昌平州州判;长女许于杨全甫,次女许于李开先的嗣子李春坞。所以李开先与康迪吉是儿女亲家,因之与李冕、刘禄也就成了通家之好。
  康迪吉的诗文传世不多,只有《女郎山墓归》、《登胡山绝顶》、《游白云湖》三首诗,被吴连周选入《绣水诗抄》中。
  附:诗三首
  女郎山暮归
  野兴村归急,驱车向晚行。
  星河临树近,云雾隐山平。
  气暖莎鸡振,风微萤火轻。
  白驹行过隙,落寞半浮生。
  登胡山绝顶
  薜荔西风外,长空一雁飞。
  孤峰悬落照,万籁入秋晖。
  青眼频相顾,白头识己稀。
  牛山看不远,堕泪始知非。
  游白云湖
  滩头开小艇,短棹破湖心。
  慷慨悲歌壮,凄寒兴味深。
  白浮屯昼霭,碧落锁秋阴。
  此地鸥盟在,偏宜解组寻。
  康大壮
  康大壮(生卒年不详)字允刚,号续川。康迪吉长子,性情刚直,敏而好学。由万历举人,选任直隶行唐(今河北行唐)县令。县西北有一镇,名曰两岭口,经常有盗贼出没,窃民财物,害人性命。康大壮到任不久,便以此为突破,展开政务。筹谋划策,明察暗访,进而组织兵力,围剿群盗。很快将贼首抓获,绳之以法,从者为之敛迹。百姓生活,遂得安宁。康大壮还以民为本,端正法纲,与一班包揽词讼、草菅人命的地痞光棍和那些偷税逃赋、坑国害民的土豪劣绅展开斗争。执法如山,果断理事,裁决如流,案无留牍。征徭纳输,唯以朝廷谕令所颁布的数额为准,绝不另行增派,加重百姓负担。因此,有清正廉洁美名。士民深感其德,受其教化,风气为之大变。
  康大壮在行唐任职五载,又受命调大城(今河北大城)知县。大城县境东有子牙河,系由滹沱、滏阳诸河汇集而成。下流河水每到春涨秋霪之际便惊涛骇浪,非溢则溃。沿河州县皆困于水中,苦不堪言。为除此水患,康大壮不辞艰辛亲率属员,踏勘源委。发现自臧家桥以下,因河道窄狭逼使水势直流,而且迅猛异常,因之涨溢成灾。遂议开阔旧时河道,加厚两岸堤防,借以疏浚水流,约束水势。呈文报于上官,经批准后,马上组织民工治河。历二年,河工告竣,水患消除,成为水利史上的一大盛举。
  时巨阉魏忠贤在朝中弄权,康大壮因事得罪,一度被罢官回籍。不久又被起用任山西洪洞知县,仍以执法严正而知名。该县有一刁奸之徒,妄图捍犯纲法,狭千金向康大壮行贿,请求为其一在押的朋友减轻罪刑。被康大壮严辞拒绝,仍按例律严惩不贷。又曾奉檄帮助临县审理积案,平反了许多冤狱。其中一王姓蒙冤者,为报其恩德要以重金相谢,被康大壮婉言谢绝。后来,康大壮以年老之故告退辞官。回到家中时,所带行李除衣囊书麓外,别无长物。清廉之名,可资印证。
  抑或是无欲者寿的缘故,康大壮活到八十二岁才辞世。为嘉靖甲辰进士、户部给事中加太常寺少卿刘禄的女婿。平生著作颇丰,惜已不传。今仅有所撰明水关王庙《棬棚记》一文传世。读来足可见其为人之端方磊落,行文之才华卓识。
  附:棬棚记
  明水镇南旧有关王庙,庙前一棬棚展社祀,岁久颓矣,且其制隘。里人张斌辈谋新而广之,乃遍告明水居者各出资以助,助多寡则随人意也。选材鸠工不逾月而告成,视旧制盖三倍焉。里之父老索记于余,余曰:嗟乎!是可见人心之良未尝泯也。盖今之时,民力困矣,民财匮矣,即国赋之输每每难也。矧王之精忠大节天地为昭,又奚藉于斯棚者。而一人倡之,众人群而和之。不惮劳,不惜费,不烦督责,举欣欣然以要于成。如此,岂徒为观美计哉。真一念好德之,良自有所不容已者耳。使由此一念而充焉,则事皆善事,人皆善人,吾之里不其为仁里矣乎!或谓余曰:梵宇魔宫,率世人福田也。斯棚也,得毋为种福然欤?余应之曰:王,正神也,福善而祸淫者也。吾里素多明达之士夫,孰不知之?而顾惑于是也?大都人之处世,苟为善即不必结善缘,修善果。而孔子所谓予之祷久矣者在是矣,神罔不佑之矣。不然以奸险回邪之人,而欲假此以为媚神之举曰:吾能是是亦足以徼福矣,虽行有不善何害焉?不知斯人也,神果福之耶?抑祸之耶?听者曰:唯。余嘉是举之可以感人为善,又恐人之溺于是举而肆为不善也。故记之。
  康大猷
  康大猷(1553—1610)字允升,号竹亭。康迪吉第三子。品德学行,卓尔不群,迥异常人。少年即崭露头角于诸生间,其势可与岱宗并峙,故人又送号泰东。
  康大猷以孝友著称于乡里。其父康迪吉去世时,尚不满七岁,哀痛之情,一如成人。十七岁德配鸡山张家庄张氏夫人,后不久,由于家中食指日繁,老母命其兄弟分居度日。康大猷虽年令最小,却将膏腴肥田都让于大壮、大田二位兄长。惟恐因分财析产伤害兄弟之情。一时传为佳话。万历乙酉(1585)年,与二兄大田一同应乡试入省城。不意大田病倒于旅邸,康大猷延医烹药细心照料。因而延误考期,亦毫无怨言。其母病危临终时,大猷忧心忡忡,焚香祷天,欲以死殉母。丧事过后,已是哀毁骨立,从此远腥荤、戒酒饮,竟三年不见笑容。
  康大猷十七岁游库中秀才,二十岁为廪生。试艺黉校每夺冠军,书法尤称独步。诸先达均厚期之,认为大猷定能超过父兄,接武青云。然而却因家计日困,时事艰难,又复遭坎坷,终生不得其志。仅以一拔贡授昌平(今北京昌平县)州判。昌平为明朝诸帝陵寝重地,又贴近边夷。守军经常哗变,百姓疲于奔命,加之朝中巨阉作梗,在此任职最容易招是非、遭谗言、被诬陷。向有官昌平如入陷井之说,但是,康大猷树一身正气,喟然对人说:“自古以来,好的官吏从不易民而治,又岂能因所官之地濒于危境而畏惧。我决心与民更始,约法三章。严于自律,一毫不染。事必公断,决不任情,只要把个人的升沉显晦置之度外,就一定能治理好地方。”康大猷雷厉风行,大胆任事。兴利除弊,扶弱抑强。从此权豪敛迹,百姓安居,政声日隆。后受命去顺义(今北京顺义县)等地,勘测皇庄地亩登记造册,查核是否有在法定赋税之外滥行加派的现象。地方官有用所谓“耗羡”之银,向其行贿请为掩饰罪责者,均受其严斥,依然秉法处理。清白之声益彰。有人曾赞叹道:“像这样正直的官吏,当今少有。掷地而有声,足可垂承千古。”居官既久,政绩日著,士子拥戴,民以永怀,同僚佩服。甚至一些上官,因激赏他的才干,亦与其书信往还,敦谊交情,积极推荐提拔。称他是一个能任大事、断大疑的杰出人才。对他长期困于下层表示婉惜。康大猷不为所动,一如继往。终因心力交瘁,病倒于官署,有心告病归里。同僚延医、馈药者,上峰致函挽留者接踵相继,无奈康大猷归意已决。登车就道之时,县民痛若失怙,率相阻于途中,或攀辕或卧辙,恋恋之情,感人泪下。
  辞官归田后的康大猷,过着清贫却闲适的生活。整肃家政、课子读书外,常有义举惠及乡里。闲暇日则漱石枕流,莳花种竹,陶情养性。可惜因居官时操心过度,身体受损,久病不治而不得永年。年仅五十八岁便驾鹤而去。为表彰他的高尚节概,其长兄大壮亲撰墓志铭,次兄大田亲书纂额,次子万叶亲为出丹,刻石立碑,以求不朽。
  胡东渐
  胡东渐(1562—1631)字向若,号怀南。章丘明水镇三盘村胡氏第九世祖,胡来贡之孙,明未著名清官。官至提督操江巡抚、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人称胡都堂。
  胡东渐自幼聪颖过人,性沉默少言,但下笔为文则出语惊人。十七岁时赴童、岁、科考均列前茅,获县、府、院三试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旋食廪饩。案临学官,激赏其才华,常以解头期之。称许他文品高卓,时露壁立千仞之概,他日必为国家柱石。
  胡东渐万历辛卯(1591)年赴山东乡试中举人,乙未(1595)年成进士。初授广平府(治今河北省永年县)司理,掌刑狱诉讼。到任伊始,便秉法理事,平反冤案,使境内弊绝风清,秩序井然。不久升任户部浙江司主事,主理赋徭财税,一丝不染,清廉有声。后蒙皇上钦点主典四川武科考试,恪守法规,严格选拔,所收武举尽三川奇异之士。又调吏部,历考功文选主事、晋验封考功文选员外郎、嵇勋郎中。两次主持考察、选调官员事务,都做到绝请托之私,杜幸进之门,因有守正不阿之名。由于性情刚直,故常与上官发生抵触。久之,上官明察其为人后,知他心地无私,终能与他推诚信任。
  万历甲寅(1614)年,曾回籍小住,后补两淮运司副使,旋升南京缮部员外郎转虞衡郎中,又调南京祠祭司郎中,再调南京文选司郎中、晋南京太仆寺少卿。官声日盛,拔擢日优。天启丙寅(1626)年,特拜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胡东渐受国恩愈深,报国心愈切。操办江务,简官约材,勤督训练。惩凶治恶,为民除害。屹然于天险之上,保障了江防安全。时奸宦魏忠贤当道弄权,诛戮公卿,祸国殃民,凶焰炽甚,官民动辄得罪。魏忠贤无端索要库银四十万两,胡东渐坚拒不与。遂免除了一场派征之祸,沿江百姓俱得安宁。士民感其恩德,为献“忠爱廉孚”册页数十本。却因此忤逆魏忠贤,开始对其包藏祸心。时任浙江巡抚潘汝祯,为谄媚巴结,率先给魏忠贤立生祠,各地纷纷效尤。南京监管织染、织造的胡太监,谋求废江防营地为魏忠贤建祠,被胡东渐怒斥严拒。胡太监另辟一地动工修建,祠成,一般不屑之辈竞相膜拜。胡东渐独不往,惹怒魏忠贤,矫旨勒令致仕回籍。胡东渐毫无惧色。怡然就道,难进易退,若出汤火,且行李萧然,仅图书数箧,清白之风当不虚传。
  崇祯帝继位,魏忠贤伏法,清除所有奸党。下旨诏求受迫害忠臣,返朝为官。欲大用胡东渐,戊辰(1628)年拟授官南京少司徒。胡东渐以时事日非,绝意仕进,未再受职。惟抱孤忠之心,抑郁终身而已。在家赋闲期间,生活自奉俭约,清贫无异寒士。食无重味,衣无重绮,片纸不入公门,高风亮节,可见一斑。胡东渐一生,待宗党以恩,交朋友以信,御仆隶以恕。品德操守,名重一邑。为官之余,精研学问,尤工书法并古文词。所著有《佳树堂诗》、《向若诗稿》,其诗作选入《绣水诗抄》的达十九首之多。胡东渐卒于崇祯四年(1631)五月十九日,享年七十岁。
  与胡东渐同期,章丘名宦尚有谢启光、焦馨。合谓谢(尚书)、胡(都堂)、焦(兵部),堪称明未章丘三俊。但是,比较起来,无论在哪一方面,谢、焦皆逊于胡。其中,谢启光官至尚书,职位最高。然而,明亡后,甘做贰臣,入清廷为官,且秽声在道。虽与其子谢世箕在文化上有所贡献,终属丧失气节之流。焦官兵部侍郎,有政绩,也清廉,可是名声不大。唯胡称得上铁骨铮铮的忠介之士。身处明王朝衰亡之际,巨阉权奸当道之时,没有不贬节求荣不受挫折的。而胡东渐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独能危行言逊。由微官而至大僚,始终以名节自励,绝不阿身屈从,毅然弃官而去。具有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罢谢兵权,纵酒西湖,口不言朝政的节概。是一个难得的有谋略、有作为、更有操守的人物。
  附:诗三首
  新安喜晴
  几朝愁雨暗,喜欲见晴狂。
  野罢商羊舞,人随塞雁翔。
  日辉横剑气,云浄断山光。
  跃马出函谷,高歌向洛阳。
  秋日同谢司马、焦中丞登高作
  廿载风尘忆旧游,朝来联辔一探幽。
  豫携九日登高酒,顿豁诸天望远眸。
  最爱黄花香晚节,更怜红叶媚深秋。
  谁云林下何曾见,我辈官今却尽休。
  南州有怀
  多年淹滞向南州,露白葭苍几度秋。
  西蜀行觇张詠代,两河未许寇恂留。
  月明巫峡猿争啸,雨过瞿塘水乱流。
  寄语君侯成远别,客中无日不登楼。
  胡世藻
  胡世藻(1643—1710)字友澄,号洁奄,又号仙岩。明水镇三盘村胡氏第十一世祖,胡东渐之孙,清初著名官吏。由拔贡中康熙壬子(1672)年顺天府举人,丙辰(1676)年中进士。官至布政使参议。天性岐嶷,姿禀豪迈。首任福建宁德知县,该县处沿海边远地区,民性蛮顽,豪绅逃赋,梗化难治。胡世藻抵任后,勤于吏治,恩威并施,终易顽为良,民缴纳恐后,三月内便风气大变。到任前,临省浙江曾发生一桩轰动沿海的闫某一案。经过很多官员审理,一直没能剖白,株连不下二千余人。胡世藻奉命帮助重审。经过周密调查,悉心辩证,很快审判定案,立为平反。因之,通省有神君之颂,以是政冠八闽。并获皇帝钦赐蟒服之荣。后擢升四川遵义府正安州(今贵州正安县)知州。其地少数民族聚居,复杂难治更甚于宁德。抵任后,首先改陋习劝课农桑,捐俸金修葺学校。命邑内生童,每月两次集中课业,亲为评点。四个月后,便教化大开,士风蔚起。一境安宁,民知乐业,故被朝廷纪功二次。越四年,内升户部员外郎,离正安时,两袖清风,囊空如洗。
  在户部任上,胡世藻去奸剔弊,正直无私,户曹为之肃清。丁丑(1697)年,钦点协办礼部考试,所收皆海内名士,公明之誉,震动京师。后晋兵部郎中,曾两次奉旨提调武科考试,勤谨精练,拔擢武官。戊寅(1698)年,钦命提督河南通省学政。河南,古中州之地,素称人文渊薮。胡世藻官此督管教育、考核士子,便格外尽心尽职。革除通过贿赂取得乡试资格的弊端,杜绝请托权贵以求仕进的丑恶现象。巡学地方,尽取学业优异的孤寒子弟。由他亲自选拔的资格生员若干人,在己卯乡试中,或抡元或夺魁,名列前茅者,占十之六七,时有知人得士之誉。按清朝定例,三年学政差满,必须捐修河工。因廉洁能干,由河南巡抚杜公启奏皇上获免。其甘于寒苦的清白操守,下可取信于同僚朋友,上可通达于朝廷皇帝。回京复命后,暂返原籍候补。不久,补授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岳常道(今湖南岳阳、常德),居常德府。此地,虽江湖环绕,如襟如带,风景如画。但因久遭战乱,城池凋残,元气不复。又为讨伐吴三桂叛乱常年屯兵,民疲财乏。胡世藻到任不久,选取最为混乱的津市镇(今湖南澧县东)率先整肃,严惩了一批刁悍之徒,民风顿变。是年六月,一场瘟疫传布全境,染病而死者不计其数。胡世藻捐俸施药,全活了一方百姓。又曾带理岳州府(今岳阳市)印务。常德距岳州九百余里,中隔洞庭湖。胡世藻在鲸波掀播之中,冒越险阻,到达岳州官署。一见案牍如山,忧心如焚。遂昼夜批阅,历三月不辍,终于判理清楚。三年积案而结于百日之间,其勤慎精干,属吏无不叹服。有民刘聘耀,被一奸棍拐骗全家,控告八年,黑冤莫白。胡世藻立案侦察,不日即捉获奸棍,使刘氏家口得以团聚。百姓为报其恩,在津市镇为建生祠,并送万民衣伞,祝其永寿。胡世藻还兼摄辰沅靖道(今湖南沅陵、靖县一带)印务。曾陪同钦差、督抚等朝廷大员,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溪洞山谷,至武寨司,会审苗民二十四案,为求民族团结做出过贡献。
  胡世藻终身效力国家,身不辞劳,口不言怨。卒以心力毕竭,积成疾痼,痰嗽间发,乞病归里。于康熙四十九年正月廿九日,故于家,卒年六十八岁。
  附:诗一首
  秋日游东山
  苍翠青山望不穷。柴门初辟小桥东。
  溪南几树丹枫叶,拟是山花二月红。
  韩尚夏
  韩尚夏,字缙云,号纪亭。因家居明水镇绣水村南的小峨嵋山下,每诗文、题刻常冠以“小峨嵋”三字,又有《小峨媚集》诗文传世,故被人称为峨嵋先生。
  韩尚夏,于清初康熙中期出生在绣水村一个世代耕读之家,自幼就卓尔不凡,聪颖练达;正直坦夷,胸襟宽广;不妄言动,学问渊博。文章、书法,十几岁时就名重乡里。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参加山东乡试中举,与后来成了朝廷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的诸诚人刘统勋为同年。一块中举的章丘同乡还有袁志洁(此人字湘霞,后于雍正甲辰(1724)中进士,官至户部清吏司主事)。三人意气相投,继联丁酉兰谱。韩尚夏,因家境贫困,累及学业,直到雍正五年丁未(1727)才通过会试,由明通进士,先任临淄县教谕,后迁青州府教授,在两地连续任教职长达十五年,所到之处办学讲经,亲敦教化、政绩斐然。乾隆八年(1543)擢升任河南汝州州同兼署宜阳县知县。汝州即今之临汝,与宜阳同为中州之地,在古都洛阳以南,地处山区,经济凋蔽。韩尚夏到任之后,大张挞伐,兴利除弊,劝课农桑,发展教育,一年之后就大有改观。《韩氏族谱》本传中载他在任期间:“却苞苴,绝请托,爱民礼士,养老恤孤,四载之中,颂声遍于四境。”他自律甚严,以自己的廉洁清正,影响教育所属官吏不得贪赃枉法。他省躬克己与年俱进,视民为父母,绝不做鱼肉百姓的亏心之事,“昼之所为,夜必焚香告天。”他以古代邵康节的名句“所求处处田禾熟,惟愿人人寿命长”为座右铭,抒怀明志,表达自己那种以农为本、以民为贵、“民以食为天”的朴实的思想和愿望。又尝作自箴联曰:“效邵康节每旦祈天普愿人人获寿,法赵清献焚香告帝惟期念念不欺。”书之于汝州司马官署墙壁之上,以时时告诫自己,廉洁勤政,仁慈待民。但官场上,尔虞我诈,相互倾轧的污浊之气,又使他常生归田退隐之念。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随到任上的父亲韩大峘,不幸病逝于汝州,韩尚夏,按礼法必须亲扶灵柩还乡安葬,并须停官在家守孝三年。藉此,辞去官职,优游林下,没再复出。其时,恰逢本县东埠村人,曾官刑部,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李慎修(字思永,号雪山)因刚直敢谏得罪权贵,被迫以疾致仕,解官归田。二人志同道合,遂成莫逆之交,常常联袂结行,往来于东陵、长白之间,攀缘于锦屏、青云(今旭升乡境内)之上,探奇揽胜,优游于绣江之滨,徜徉于珠泉之畔,吟诗作赋,乐在其中。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之立夏日,李慎修、韩尚夏,应东酒坞村秀才周瑞菴、靳子周的邀请,由廪生胡赤诚和本坞的学子周作楫、周清菴陪同,畅游青云山八景。李慎修即兴立撰《游酒坞青云山记》一文,并赋得颇能代表其风格的长短句参差七、六、五言相错的民歌体诗一首。韩尚夏亦酣畅淋漓地疾书了长达二十多句的五言排律《随雪山李大人游小东山观落星石》一首应和。当年诗文石刻,现尚有痕迹,拓片已被章丘市博物馆保存。
  在百脉泉畔,二人都留有诸多诗篇。一次两人同登龙泉寺,观泉礼佛。李慎修忽发奇想,要与韩尚夏同用“珠泉”为题,限时每人各赋七律一首,一比高下,韩尚夏成竹在胸,未动声色,当李慎修援笔沉思,边吟边书,一首将完时,韩尚夏已成两首,且书法俊秀无半字须再改动,先慎修一步,展示在众人面前。李慎修自愧不如,称韩尚夏不愧是峨嵋先生,百脉诗翁也。后二人之诗都被载入邑乘,均能脍炙人口。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李慎修不幸病故,韩尚夏痛失一挚友,竟致数日茶饭不思。本传载他,后“独居黉山数年,参求定性之旨,每风日晴和,凭高峰诵南华秋水,望者以为神仙中人。”一度想做清静无为的道人。终因往日为官时无几多积蓄,家计所迫,在长白山下的大柏家庄一带设馆授徒,赚点束修维持生活。但课读之余,仍不易酷爱山水之秉性。乾隆十八年癸酉(1853)农历九月十九日,他已花甲之年,尚领着他的学生、童冠十二人从小院开始至石峪寺而止,攀登了长白第一峰摩诃顶。并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绘形绘色、深含哲理,令人读来余味无穷的抒情散文《登摩诃顶记》。全文不过六百余字,却给我们留下了研究长白山的历史所必须的不可多得的资料。文章伊始,开门见山:“长白山,一名副岳,言其为泰山之副也……摩诃者长白群峰中之最高第一峰也……”他登上峰顶的感觉是“身立云霄,神周八极,固已出乎人间世,而与造物者游矣!”他写当年山下的风景十分绝倒:“俯视下方,树叶红紫交映,遍满涧谷中,霜叶如花,谁为绚染?是色,是空,悠然可思也。”又写道“遥望川流如练如带,环绕烟村城廓间。白气弥漫,若断若连。”不禁发出了“逝者万古如斯也!”的慨叹。他还写了受到山上主持僧人的热情接待,并记录了普徵为他讲的“仙灯神迹”的故事。“长白山之北麓潴水成湖,日光浮耀,水面望之如镜……仙灯神迹或一年再见,或数岁一见。当春夏之交,仙灯自湖之中央狐台来。但见风驰雨骤,万灯辉煌,一望悬崖峭壁及殿阁林木之上,无非仙灯悬挂照耀,又如亿万萤光飞舞空际。逢人则衣袖间俱是灯火,以手捉之则散。灯随风雨来,还随风雨熄,是又灵奇恍惚而不可思议者矣!”真是不可思议,想来多么神奇,就是那四川的峨嵋灵光,也难与之比拟。接着他写了普徵和尚的祖师性喜和尚,开发长白山,创修昆卢殿、如来阁的业绩。又写了长白诸山的巍峨秀奇等等,但面对日见荒废的殿阁庙宇,他又不无感慨,长叹曰:“嗟乎!性喜来而摩诃兴,性喜去而摩诃亦荒凉矣!”叹的是性喜和尚功德无量,悲的是文物景观的日见衰微。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忧国忧民之思。他是把这次师生的登山活动,当作一种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学方式来对待的,因为他在文章最后这样写道:“兹游也……相与探山水之幽奇,参动静之机缄,谓之游也可,乃谓之学也可。”这在今天仍不无借鉴作用。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当时的章丘知县张万青要重修《章丘县志》,请韩尚夏任纂修主笔,韩尚夏坚辞不下,遂下山赴章丘城组班开编,历时一年,完成了章丘历史上的一大盛事。
  前面曾提到的韩尚夏的同年刘统勋,出身世宦之家,父亲刘启官至四川布政使。这当然有利于刘统勋的仕途通达,就连他的儿子有名的锅腰子刘墉后来也成了乾、嘉两朝重臣,官至大学士。但刘统勋,很重友谊,为官也还清廉,并以能谏著称。常与韩尚夏书信往来,曾想对韩尚夏加以提携,但一向梗直不随流俗的韩尚夏,总是婉言谢绝。这一点很为刘统勋所敬佩。乾隆三十八年癸巳(1773)刘统勋病危,临死前,特别嘱咐儿子刘墉:“我死之后,你运灵回诸城时,沿路州县定设路祭祀奠,你要记住,无论何等官员祀奠都不要停灵,唯独到章丘秀水村我的同年、你的前辈韩尚夏先生处要停灵稍驻,让我一别好友……”刘墉遵嘱,特由官道上拐弯专门到了秀水,韩尚夏闻得讣告,悲痛之余,财力所限,摆了个豆腐祭,略表奠念。刘墉见状,深表敬意,见韩年伯,景况竟是如此,想以五百两纹银相赠,以作周济,韩尚夏坚辞不受,高风亮节可见一斑。
  或许是早早脱开了官场的喧嚣,还是诵南华研佛经悟出了养身之道,韩尚夏身体健壮、精神矍烁,“年届九旬,犹作蝇头细书,耳目官骸,一如少壮之时……仿柳公笔意而疏秀自得蹊径之外,识者珍焉。享年九十有一。”无病而终,辞世时“正襟端坐,弹指而化。”死后有《小峨嵋集》、《月食考》两部著作传世,惜今已散佚无存。
  附:诗五首
  九日登康山
  佳游逢九日,绝顶履罡风。
  吹帽头逾白,题糕笔尚雄。
  耸身千树梢,纵目万山中。
  菊酒堪豪饮,深秋一醉翁。
  珠泉
  一
  层层烟柳护名泉,绕彻莓苔浸碧天。
  海底鱼龙通气息,空中鱼鸟看迴旋。
  一泓清沁尘无染,万颗珠玑影自圆。
  更喜儿童能戏水,争从渊底摸金钱。
  二
  谁从海底透鸿蒙,迸出蛟珠万窍通。
  圆转浮来非是幻,玲珑看去总成空。
  印心净彻涛翻绿,照面光环日映红。
  林鸟飞还人迹静,水云深锁梵王宫。
  邑候张公省稼察水田稻禾因设筵珠泉 甲戌六月
  龙洞云湖作主人,临流樽酒泛青萍。
  喷珠络绎翻银海,如镜澄空绝垢尘。
  雨后香生莲蕊净,风飘碧翠稻苗新。
  游鱼应识慈君意,故跃池塘乐众宾。
  珠泉遇赞府姜公
  保阳别后几经秋,此日欣同百脉游。
  色映澄渊衣袂绿,人藏深柳笑谈幽。
  多年星月勤王事,片刻龙泉举玉舟。
  竹树于今萦紫气,常从洲诸望君候。
  附:文一篇
  登摩诃顶记
  长白山一名副岳,言其为东岳之副也。癸酉岁,余馆于长白山麓。九月十九日,与同学乘兴登高,遂涉步摩诃之巅。摩诃者,长白群峰中之最高第一峰也。于斯时也,身立云霄,神周八极,固已出乎人间世,而与造物者游矣。俯视下方,树叶红紫交映,遍满涧谷中。霜叶如花,谁为绚染?是色,是空,悠然可思也。遥望川流如练如带,环绕烟村城廓间。白气弥漫,若断若连。逝者万古如斯也。
  长白之北麓,潴水成湖。日光浮耀,水面望之如镜。僧人普徵为余言仙灯神迹,或一年再见,或数岁一见。当春夏之夜,仙灯自湖之中央狐台来。但见风驰雨骤,万灯辉煌。一望悬崖峭壁及殿阁林木之上,无非仙灯悬挂照耀。又如亿万萤光飞舞空际。逢人则衣袖间俱是灯火,以手捉之则散。灯随风雨来,还随风雨熄。是又灵奇恍惚而不可思议者矣。又述其祖师性喜和尚有道术,能点石为金。创昆卢殿、如来阁,禅规盛比丛林。摩诃四围,奇峰环立,势若星拱。和尚俱赐以嘉名,某峰曰小五台,某峰曰小金山。皆以海内名山名其山也。盖一山而天下宝山尽在此矣。鹫岭须弥,岂待他求耶?
  其赵季仁谓罗景伦曰:“吾愿看尽天下好山水。”伦曰:“尽则安能?但于身到处勿轻放过耳。”余为转一语曰:“但于身到处,不轻放过则已尽天下好山水矣!”性喜和尚之名其山也,因得一指头禅,而用之不尽者哉。嗟乎!性喜来而摩诃兴,性喜去而摩诃亦荒凉矣。今且昆卢、回禄阁欲复隍废。兴成毁固,相寻于数而不可逊耶!要于真常之道,则不以是而有所增减也。兹游也,同行童冠凡十有二人,升自小院,归缘石峪。相与探山水之幽奇,参动静之机缄。谓之游也可,乃谓之学也可。
  胡静淑
  胡静淑,清代乾隆年间章丘才女。明水镇三盘村人,系著名官宦胡世藻的曾孙胡熺的女儿。自幼受诗书继世的家学熏陶,“通书史,工吟咏”,尤以七律见长。嫁秀才彭璨为妻,夫妻伉俪偕好,常有唱和之作。不幸在胡静淑三十岁时,彭璨急病而逝,从此白燕黄鹄,坠入痛苦的深渊。故其诗作,前期多闲适清丽。后期则哀婉凄楚,有《绛云轩诗稿》行于世。其子彭鸿升亦颇富才华,为县学秀才。胡静淑事迹载于道光《章丘县志》才女传。因年代久远,胡静淑的诗作多已散佚。如今尚能见到的唯有收入清末吴连周编纂的《绣水诗抄》中的七律二首。今录于下与读者共赏。其一为婚前所写:
  寒食病起
  寒食沉疴渐觉痊,
  向来久负艳阳天。
  杏花粥已开新火,
  杨柳丝空媚远烟。
  怕听仙禽鸣夜半,
  懒随邻女访秋千。
  鸳鸯欲刺仍无力,
  坐对虚窗只自怜。
  诗中写的是一个纤弱闺秀,在阳春三月生了一场重病,寒食时节才渐好转,顿有一种违背大好春意的愧作。密匝匝的杏花开得正盛,杨柳新枝嫩叶悬空摇曳,远眺似绿烟飘荡。前四句为写景。
  病中最怕仙禽夜半时的哀鸣,虽已初愈,却懒得随邻女去荡秋千玩耍。想飞针引钱刺绣鸳鸯,又觉得身乏无力,只好坐对空窗,自哀自怜起来。后四句为抒发闺怨情愫。“鸳鸯欲刺仍无力”是点题之笔,通过病守闺阁寂寥心性的描写,透视出内心对爱情的渴盼。在礼教森严的社会中,敢作如此描写是十分大胆的。其二为婚后所作。
  春暮途中感赋——时以子殇归宁
  惆怅归鞍落照边,
  迷离一片碧云天。
  桃花点泪浑成血,
  柳絮飘衣绿化烟。
  几日芳菲春欲老,
  满腔忧恨语难传。
  眼看野鹊回翔处,
  知向巢中伴子眠。
  满纸哀婉凄楚,意在诗寄伤情。从副题得知为殇子所写,时在暮春,历述回娘家途中所见。夕阳西下之时,诗女惆怅地坐在马鞍上,离迷的眼神中碧空竟变得模糊不清。点点纷落的桃花化作哭子的血泪,柳絮飘在衣服上成为祭子的纸烟。满眼芳菲的春日快要衰亡了,满腔哀愁幽恨是难以用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只见那树梢顶空盘飞的鹊鸟,正要归巢偎抱稚鸟一同栖眠。
  后二句为诗眼,触景生情,托物言志。鹊尚如此,何言人母呢?念子之痛跃然纸上,令人读来潸然泪下……
  王恒振
  王恒振(1715—?)字鹭飞,号稽酉,又号开先。明水镇牛牌村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二月二十日,卒年不详。清代章丘著名学者。
  王恒振生活在一个世代耕读之家。祖先多务农,至其祖父王永盛开始经商。与淄川人李玉卿在济南合作经营一店铺,家道逐渐殷实。不意四十七岁时早早过世,遗下孤儿寡母五口之家,家道又渐中衰。当时王恒振之父王仔年仅十二岁,可是,人小志大,负起家庭生活重担,边耕边读,逐步恢复家业。虽一生未能建立功名,但其坚韧的性格,自强的精神,很得乡里称道。王恒振在为其所写的小传中这样描述说:“先大人童年失怙,不获竟学。而天资英敏,寓目不忘。经书外,博览古今史传,记疏稗官野誌,诗歌文词,时时常似以佐谈柄。旁及天文历象、星命遁壬、九章算术、棋谱酒政,无不手录成帙。又好集医方,间制药饵以济人急。暇居无事,即手一编,披阅如经生业。花鸟虫鱼玩物适情。性嗜饮,花朝月夕,时与二三知己杯酒流连,选觞政谈笑为娱。曾不吝情去留,而方严耿介,是是非非不少假借,面折人过直言戆语,不虞忤人。人知公无他肠,亦不以为忤也。尝于临济道上拾遗金,俟其人还之,拜询姓名,终不以告……。”王仔所具有的聪颖敏睿的气质,淹贯古今的学识,豁达宽广的胸怀,重义轻财的品德,对王恒振的成才,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王恒振入仕之前,多年设馆教书,人品学问,名重一邑。在他认为,先要做个好人,才能成为好官。王恒振于乾隆元年(1736)中丙辰科秀才,乾隆十五年(1750)中庚午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甲戌科就职候选知县。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会试大挑一等,分发甘肃试用知县。因知县无缺,于本年十二月十七日,借补暂任狄道州(今甘肃临洮)学正。至乾隆三十二年(1767)六月卸事。七月十四日,正式委任直隶秦州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知县,到任未久,即除繁苛,兴教化,有循吏之风。可惜,仅在职五个月即因父亲病故,于十二月二十二日回籍守丧,未得继续施展才华。
  王恒振具有极其强烈的忧患意识,这在他遗留的诗文中多有体现。但像多数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难申报国之志。纵观其一生,前期较顺畅,为进入仕途,边设帐授徒,边读取功名。考中秀才时年仅二十一岁,中举人时也只有三十五岁。后期多坎〓,考进士屡试不第,到乾隆三十一年,经会试以大挑一等的身份任学正、知县时,已是五十二岁的老人了。分发的地方,又是远在大西北甘肃贫困边恶区。所以,入仕之后跻身官场的王恒振很不如意,对于前景心灰意懒。这在他甘肃所作《过六盘山》、《肃州谒宋蒙泉观察》等诗中均有流露。尤其临挑除夕》一诗,最能透视他当时的心境,诗云:
  一为浮名绊此身,半生沦落愧儒巾。
  多年绛帐何曾富,今日青毡不厌贫。
  酬应渐知筋力老,交游无改性情真。
  纵然边塞风光别,依旧阳回遍地春。
  此时,他才认识到,官阶利禄皆是“浮名”,半生儒业竟沦落至此。官场上的应酬使他筋疲力尽,不善逢迎的性情难以改变,纵然这边塞风光别致奇特,总不如春阳遍地的家乡好啊。厌恶官场的情愫跃然纸上。因此,当他得悉父亲病故的消息后,便毅然“扶服归来,绝意仕进”,决心“奉老母,教幼子,如此以终焉已矣。”并发出“人生快事,岂必在宦途哉”的感喟。(引语皆见牛牌《王氏族谱》)
  据说,王恒振“丁父忧……,服阙,告养在籍”后,优游林下,甘于清贫。仍以授徒为业,得暇便与友人联袂结行,游山览水,陶情冶性。瞻仰古迹,遥拜先贤。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仅《绣水诗抄》中,就收录了十四首。并有著作《碎金海录》、《古代世系帝王图》(或作《古今统图考说》)、《诗韵考注》等传世。
  附:诗三首
  过六盘山
  九折比羊肠,经过亦恐惶。
  初秋新雨霁,薄暮晚风凉。
  野草粘天碧,山花塞径香。
  简书今正亟,不敢效王阳。
  醴泉寺谒范文正公祠
  前贤遗泽在,人杰地长灵。
  节概留精白,勋名照汗青。
  帐烟无旧迹,薤味有余馨。
  古庙空山里,巍然见典型。
  摩诃峰
  长白山中第一峰,冈峦罗列总难同。
  天撑半壁巑岏立,势揽全齐蜿蜒通。
  近挹岱宗分秀色,俯临沦海发罡风。
  层巅疑与尘寰隔,好把新诗问太空。
  康腾蛟
  康腾蛟,字孟宗,号锦江,明水康氏第十八世祖。清代章丘著名学者,博学宏识,文苑精英。乾隆乙卯年(1795)中举人,被选授肥城县教谕。为发展教育,敦化风气,恪尽职守。嘉庆朝内肥城县的科甲俊彦多受其教诲,因治学有方,理校得力,颇得学宪赞许。在掌管好文庙祭祀,教育好所属生员之余,康腾蛟殚心经史,淹贯多艺。道光《章丘县志》记载他“该闻博记,尚演河图洛书,推积洪范更为精详。”河图即“八卦”,洛书即“洪范九畴”,洪范传为商末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其中提出帝王统治人民的政治经济原则,分为九畴(九类),认为龟筮可以预卜人事吉凶祸福,国家的治乱兴衰能影响气候的变化,后来成为汉代“天人感应”等神学迷信的理论根据。但其中以水、火、木、金、土五行来解释自然现象,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康腾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写在了他所著作的《周易释注》一书中。他还擅长作文写诗,为文有性灵,用字奇崛,论理深刻,生动耐读。诗学眉山(三苏)、剑南(陆游),风格隽永峭拔,蕴含哲理,有《锦江诗抄》出版。尤以《摩诃峰》一诗传世最广,为其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云
  绝顶寒生数壑风,
  浮图深处碧云丛。
  精分岱岳形何秀,
  脉结辽东势自崇。
  迭石遥连三邑镇,
  孤峰高控万家雄。
  绵绵长白兹为最,
  今夜还疑卧太空。
  康腾蛟在家谱学和考古学上造诣很深,由其主修的乾隆四十七年(1782)《康氏家乘》,以笔者看,堪为章丘名门望族谱乘中的最佳编写者。他在“康氏家乘序”中开宗名义首先提出修谱的目的说:“谱者,所以详世系,别昭穆,教天下以亲爱敦睦之道,示后人以世守缵绪之义者也。”他考订证实康氏一族“系出周谱,派分康叔,康叔者武王之九弟也,初食采于康,后封于卫,传九世至武公之仲子翔,居岐州康邑之地,克修遗德,子孙因以为氏焉……。立基明水……嗣后科第联翩,人文蔚起,自元历明三百余年亦云永矣!”。教后人读谱“知祖功宗德”使“薄者可厚;乖者可和;稚鲁者念祖而无秽行;聪明者克家而光前业。贤贤亲亲,族谱一书未非陶淑风化之一端也。所系岂浅鲜哉!”希望后代子孙“嗣而修之,是所望于后裔也夫。”所以,纵观近年明水康氏一族续修家谱一事,不难得出其悠久的历史原因。这对于今天的社会文明的促进不无意义。康腾蛟还爱好史学,精于考古,对章丘的名胜古迹均有考证,且有文字评述,汇成《古迹考》一书,可惜今已失传。仅留下他有关汉土鼓城的两首诗可资证明:
  土鼓城西百脉泉,
  安澜入海几千年。
  水经曾载郦生注,
  县志何尝古迹传。
  东北峰白千里横,
  西南脉水一川明。
  至今未绝乡人口,
  犹指桥东号瓮城。
  正是这首诗为我们解开了土鼓城遗迹的方位之谜。
  总之,从哪一方面讲,康腾蛟都是值得研究和纪念的历史文化名人。
  康星焘
  康星焘(1778—1833)字紫垣,号竹林,行名毓安。明水康氏第十九世祖。清嘉道间章丘著名学者。《康氏家乘》本传中描述他“身长鹤立,器宇轩昂,素有大志,遇事敢为。性聪颖,少年读书过目成诵,不屑为佔毕学。执笔为文,有英异气,识者多器重之。”曾由太学生参加乡试。嘉庆二十二年(1817)被举荐,得授兵马司副指挥之职,将欲赴京城就任时,其弟康鸿安病逝。遂以“亲老弟殁”之故辞就。以其豁达之天性,本不刻意于仕途。从此,惟以诗酒燕宾,广交四方名士。常以地方为念,率众广行善事。乡人亟口称赞他“为人务实行,尚义气,每有创建,必以身倡之。”明水为山东东西通达之重镇。镇西大道常濒于水中,来往难行。康星焘组织民众,时时加以修补,以利交通方便。镇东锦江桥,经年失修,渐至倾圯。康星焘发动士绅捐资重修,资金不足部分,全由他一人垫支,“累重而无难色”。康星焘还十分重视地方古迹的保护。明嘉靖云南右布政使李冕的墓碑,年久失修,仆倒石毁。他出资镌刻重树并补葺其墓。遇到瘟疫传染则“为药饵以施舍远近”。此等善举,难一一殚述。
  康星焘博学宏识,人称能通“九家之言”。道光十二年(1831)秋,时任章丘知县吴璋倡修《章丘县志》,延请康星焘入局参编。康星焘欣然受命,不辞辛劳,尽其所能,完成了山川、古迹两部分的编写任务。得到吴璋所聘纂修曹懋坚(吴的内侄,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的赞许。曹氏在所作序言中称“邑人康星焘有著述才,山川、古迹二志其手撰也。”在编写过程中,康星焘尤其重视李格非、李清照里籍问题的考定。他在旧志的基础上,于新志卷十六,李格非里居条下再次重申:“按《大明一统志》云李格非济南人;《山东通志》云莱芜人。阅明水镇西廉处士碑李迥跋云:‘少从先伯父、先考、先叔西郊纵步三里余,得廉先生之居’云云,观之确是明水镇人。”并以同里人的身份,对李格非、李清照父女的文学成就,进行了言简意赅而又恰如其分的评价。所以说,康星焘称得上是清代李清照研究领域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人物。
  可惜的是,道光十三年(1833)十一月,新编《章丘县志》出版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康星焘突发重病于十二月初七日子时去世,年仅五十六岁。死后留有《金石录》、《地理考》两部著作传世。
  附:论李文叔、李清照
  吾里李文叔,元祐文学也,其女清照词家大宗。宋南渡后,其艺文散佚,北方罕有传者。即有之,率皆仅志其名目然。即文叔《洛阳名园记》一卷,与清照诗及杂词数阕,已可见其梗概云。邑人康星焘识。(原文载道光《章丘县志》)
  刘家麟
  刘家麟,字仁夫,号乐山。明水镇西营村人,清代嘉道年间章丘著名学者,生卒年不详。《章丘乡土志》本传中,称道其“性严正,与人交不苟随,学问品行,阖邑推重。”中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山东乡试解元。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会试,与堂弟刘家龙同榜中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北省,先后任巴东、长阳等县知县。巴东县是宋代名臣寇准任过县令的地方,刘家麟以寇准为榜样,廉洁勤政,忠于职守,“不媚上官,惟孜孜以爱民为务。”因而深得百姓拥戴,有人曾作《得政歌》颂扬他的政绩。不数年,因与上官不合,托故辞官。临行前,竟出现“小民遮道留行,至有泣下者”的动人场面。
  刘家麟大约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回籍。恰遇章丘知县何家驹动员全县绅董捐资扩建绣江书院。经上下合议,一致同意延请刘家麟出任书院监理。刘家麟慨然就职。尽心尽职;集资聚物。边建院,边督学,历时八载。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终与后任知县玉简一起完成建院工程。新的绣江书院“规模宏阔,焕然可观”,成为名闻齐鲁的著名书院。由于充任讲席、教授的多为刘家麟遴选拔擢,品德学行均有深厚造诣的名流高士。书院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六乡生童,甚至邻县学子求于门下攻读者络绎不绝。培养出了许多科甲俊彦。在监督管理之余,刘家麟还亲自授书讲经。“教授生徒,朝夕不倦,论者以为有胡瑗(北宋著名教育家)之风焉。”为当时章丘教育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家麟的事业成就,不仅表现在关心教育上。他还十分重视地方文化典籍的挖掘整理。他的文友,柳沟村秀才吴连周,编纂《绣水诗抄》,只完成了六卷,因受聘济南泺口设馆授徒而中止。遂将增删、校订、刊刻之务托付于刘家麟。刘家麟没有推辞,而是视为造福桑梓的大事去认真对待。经过一番厘分增删的缜密工作,使《绣水诗抄》最后成八卷之多的详备版本刊刻面世。并撰写了一篇极具考证价值的跋语,说明成书原委。可以这样认为,《绣水诗抄》实际上是辑于吴连周,序于李廷启,而成于刘家麟。
  刘家麟的专著,计有《出山为小草》、《还山后集》、《台青山房唱和诗集》和《章丘节孝志》等。其他皆佚,唯《章丘节孝志》一书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
  附:绣水诗抄·跋
  是抄,菊农辑于甲午,戟门序于乙未。原书谨四卷耳,嗣以随时补订广为六卷。及岁在乙巳,高仲恂昆弟将付诸剞劂。适菊农设帐泺口,以编校之役相属,予以其第五卷共诗二百六十余首,较前后各卷不啻倍之,因厘为二卷。复于第六卷中新增魏圣符、彭绣源、孟在星诸君之作,亦厘为二卷,故卷帙与原序不符云。谷雨前一日乐山附识。
  刘家龙
  刘家龙,字海冠,号雨亭,又号左青。明水镇西营村人,生卒年不详。自幼聪颖过人,嗜好读书,有过目不忘之功。清嘉庆十二年(1807)中丁卯科举人。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与堂兄刘家麟同榜中进士。道光十九年(1839)被选任河南新安县知县。刘家龙在新安为官十年间,正是清帝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没落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地方上民怨沸腾。新安县地处豫西民贫地瘠之区,自古难以治理。刘家龙廉洁勤政,以民为本,劝课农桑,鼓励生产,逐步改善经济状况,进而修葺学校,培养人才,使教化大行。尤其重视社会治安,各类案情必亲自过问,断理明白,做到“无滞狱,无滥刑。惟积恶刁键之徒,必重惩之。”让阖县士民都能各安其居,各乐其业。由于政绩卓著得到新安士绅百姓的普遍赞誉。
  刘家龙不仅以治理好本县为满足。还想方设法帮助临近各县安抚百姓,缓解矛盾。有一年临境渑池县,因超征漕粮,导致百姓奋起反抗包围县城。当时的渑池知县某惧怕众怒难犯,设法逃出县城,跑到河南府(驻洛阳)请求派兵解渑池之围,府宪果然派兵弹压。兵经新安时,刘家龙审时度势,以为派兵镇慑实非善策,便极力阻拦前往。对率兵的统领说:“渑池官民对峙情状,已成骑虎难下之势,宜采取安抚之策,如用武力进行镇压,必然激化矛盾,导致更大的动乱。我与渑池县典吏某交情甚厚,素知其有胆略,能任事。我可修书一封给他,让他根据民意,答应民众所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善言进行劝谕,渑池之围指日可解。如果此法不果,您再率兵前往不迟。官兵逗留之罪,由我一人担当。”固留统领于新安县署。疾书一函,派快马递送渑池。典吏某接到信函,领会其意,按刘家龙所教方法,立即持书登城,慷慨示众,读毕,将书信投于城下。围城之众感到刘家龙信中所言,有情有理,齐声欢呼,后便自动解散,渑池之围顿解。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几天后,那位渑池知县回署途中,仍经新安拜见刘家龙。以民情汹汹,恐再反覆而不敢前往。受到刘家龙的严厉训斥:“渑池之所以长期安定不下来,完全是由于你疏忽职守又胆小怕事造成的。你务必速速赴任,按前所答应的条件安抚百姓,以取信于民。回去迟了,百姓则怀疑官府言而无信,致生事变。”强迫该知县马上起程,到县后一切照刘家龙的指教处理,果然未再发生事端。
  刘家龙的过人才华和断事能力,招致一些心术不正的庸官俗员的妬嫉,因而遭受打击。刘家龙为早日脱开这污浊黑暗的官场,终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托病辞官,致仕还乡。
  还乡不久,刘家龙应其堂兄刘家麟之邀,到绣江书院充任教授之职。从此,兄弟同心致力于人才培养,将章丘教育推向了一个繁荣时期。在为学员授课之余,刘家龙还勤于著述。由于学识渊博,天才奔放,即长于经学、文学、音韵学,又精于算学,还留心于民俗之学以至于地方土产等诸多领域,因而一生著作等身,在章丘有清一代的学者中,当属佼佼者。其部分作品,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
  附:著作目录
  《迷花堂十八种》
  《河清集》
  《左青记韵诗》
  《平韵两收考》
  《平仄两用考》
  《拗人传》
  《枣花轩、过意轩客缁集》
  《女十忙回文诗》
  《论语连珠》
  《抛砖集》
  《算学大成》
  《莱芜土产》
  康象书
  康象书(1806—1857),字笏廷,号渭川,又号双山,行名承谕。明水康氏第二十世祖。《康氏家乘》本传中称道他,自幼便有异趣,志向不与人同。少年从学于当时明水著名塾师、族兄康允藻。一次康老师意欲考询他的志量,遂直言而问道:“汝长当何如?”对曰:“拖青纡紫方惬吾愿耳!”长大之后,竟果如其言。
  康象书,未满二十岁便考中秀才。道光十二年(1832)中壬辰科山东乡试举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乙未科进士。初授陕西省延川县知县,多有惠政,县民齐颂其德。道光十七年(1837)冬,其母徐氏病故,按例回籍守制服丧三年。至道光二十年(1840)服满,又奉旨补任陕西省紫阳县知县,后又调任安定(治今陕西子长县安定镇)知县。志书记载,在两县期间亦均有善策实绩。
  康象书走上仕途之时,正值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后,国势日危,民不聊生。任官之所,不是在陕北贫困之区,就是在陕南边恶地带。施政的艰难,官场的险恶。逼使康象书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不几年便以父亲年迈无人奉养为名,辞官归乡。为此,他的恩师、大主考柏公在奉命来山东公务之余,曾特邀他去省城相见,责备他不该挫损斗志,中途退隐。劝其振作,重返官场。但是康象书绝意仕进之意已决,仍以“亲老不忍贻亲远离之戚”为由婉辞谢绝了柏公的美意。
  告养在家的康象书,抛却了居官为宦的烦恼,清心寡欲,恬适宁静。在镇中辟渭川园植花种竹,临河筑苍〓亭陶情冶性。时与老父相偕共娱,遨游于山水之间,放怀于物情之外。观绣江烟雨霏霏,瞻胡山悠然意远。过着淡泊自适的林下生活。康象书还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得暇便与老农共话稻荷,农闲则组织团练保障治安。从不以缙绅的权势自矜。体恤乡民疾苦,多有创修义举,很受百姓拥戴,至今仍有口碑。可惜英年早逝,刚愈知命不久便辞世,年仅五十二岁。
  康象书之父康勳安,是明水著名乡老。立心朴诚,居家勤俭,处事宽和,以礼待人。年四旬始得子康象书,然爱而不溺,娇而不惯。延师课子,志在必成,育儿终成大器。其性情豁达,天怀旷远,有迥出于常人的秉赋,因而长寿,几近百龄。到咸丰十一年(1861)方故,享年九十二岁,而其子康象书早在咸丰七年(1857)就已先他而去。
  吴连周
  吴连周,字菊农,章丘明水镇柳沟村人,清代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出生于乾隆后期,去世于咸丰年间。祖籍埠村镇西鹅庄,与曾官至顺天府尹的著名学者李廷启为同窗好友。嘉庆十三年(1808)中秀才后,因家境贫困,无意于仕进,遂在各地设帐授徒,从事教育,培植人才。有志学子,竞相奔走于门下。柳沟村《吴氏族谱》中对他作如下评价:“才学宏富,雅谊纯修,既擅长于文艺,又精乎词林……声价兹高,然廉隅自饬,一时俊秀无不乐出门下,是以望重济属,声驰东邦,咸以名士推云。”
  道光甲午年(1834)吴连周受章丘城西关举人、曾任内阁中书的高汝梅之聘,做家庭塾师。适值章丘知县吴璋开局重修《章丘县志》,吴连周得便先睹志稿,借机荟萃见闻。从文苑部分,发现章丘自古即诗人辈出,诗作风流俊雅,存量丰富,他邑无法比拟,惜未汇编成册。然而能辑入县志者,限于体例,数量微乎其微。之前,有些作品也曾被选入某种诗抄中,却难以包容全部优秀者。例如《山左诗抄》所选章丘诗人的作品,只从明代开始,元以前的一篇也未有;《上林诗抄》中仅选入十二人的,以上诗抄总共选入章丘人的诗作不过二百首。有鉴于此,吴连周萌生了编纂一部能全面反映历史上章丘诗歌创作全貌的诗集的想法。他“唯虑世远年湮,风流云散。”因为“有访其子孙而不知高曾之名字者矣!遑云著作哉?”从而在教学授徒之余,披星戴月历时一年,参阅古籍,访诸名流“网罗放失,旁搜远揽,汇辑成编”。上起自春秋,下迄至道光,约得百二十余家诗,凡八百八十余首,分为六卷,定名曰《绣水诗抄》。并在自序中申明自己编纂此抄的目的是“上以增光于先哲,下以嘉惠于士林,且令后来者得以踵而续焉,薰而习焉,则作兴风雅之资……。”表现了一个颇有良知的封建知识分子对乡邦文化热烈挚爱之情。
  大凡像这样具有文献性质的巨编,必须由一位文采风流而又德高望重的人物撰写序言。吴连周想到了时任河北新城县知县的同窗好友李廷启。于道光乙未年(1835)春天,亲自携带书稿,不远千里到达新城县官署,请李廷启审改定稿并作序言。李廷启深为感动,把此看作为章丘文化史上的一件不朽之作。因而十分重视。特将书稿留于官署,历时半载,在“公余考定、删次、缮写成帙焉”,并于是年秋天撰完序言,连同书稿一并寄还吴连周准备出版。李廷启在序言中,首先满怀乡情地描述了章丘的山水形势、人文地理:“济水伏流地中,涌百脉泉澹荡扬波。经阳丘城北入清河者为绣江。东南一带太湖长白嵯峨掩映与为融结。清淑之气,蔚而为人物,发而为文章,代有作者”。继而极力称道吴连周堪为楷模的治学精神:“乙未春吾友菊农来新昌,征尘甫拂,即以所纂绣水诗抄稿本见示……是书也,或约取于前集,或偶得于蟫编、鼠简、纸堆、石壁,或旁参于父老之传闻,他书所附载,大抵图求俱存。”并高度评价了这部诗抄的价值与地位,最后对后来之学者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企盼将来的“同志之士,或更有穷幽极遐,旁披远绍,寻坠绪之茫茫,备吾乡之文献者。其以是抄为十驿之山祖,并桴之江源乎!”号召学界同仁能从《绣水诗抄》中受到启发,为编著更多的地方文献资料而努力奋斗。
  观《绣水诗抄》卷末刘家麟(乐山)所写后记,得知《绣水诗抄》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劳动的成果。初吴连周只辑四卷,后经众人随时补充,增为六卷。道光乙巳年(1845)即将付梓印刷时,吴连周突然受聘欲赴济南泺口教书。遂将最后编校出书的任务,请托于时任绣江书院监理的学者刘家麟。刘家麟不负重望,又按自己的意图增加了许多篇什,最终以八卷本出版。
  实际上《绣水诗抄》是一部缩小了的章丘文学史。从中可以采撷得到诸如文学、史学、地理、教育、科举、职官等多方面的知识。它的历史作用,绝不仅仅是一部诗集。《绣水诗抄》问世一百六十余年来,已成为有关专家研究李格非、李清照的重要资料,其影响范围早已超出了章丘,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吴连周功不可没。
  吴连周一生清贫,但勤奋过人,教书之余,著述丰富。除《绣水诗抄》外,尚有《高唐齐音》、《青山排闼诗集》、《如梦结缘》、《诗经解颐》、《仄韵联珠》、《帚金集》等著作传世。惜多散佚,仅有《高唐齐音》、《帚金集》现存于山东省图书馆、博物馆。
  附:绣水诗抄·序
  吾邑东郡亦一都会也。自汉迄唐为阳丘,为朝阳,为亭山,为临济、高唐移置不一。而史家所著人物绝稀,岂以地经屡易,旧隶平陵,但著其所隶者难考欤。宋李文叔作述一家,而女子清照以词显。元文忠公云庄肄雅章,已而文穆、文简二公诗不传。自明以来诗家林立,中麓与历下争执牛耳。而华、袭则激赏于沧溟,高、张复见知于元美。后若元明、石发、翰臣诸家俱经阮亭题序,以迄于今,宗风未坠。唯虑世远年湮,风流云散。有访其子孙而不知高、曾之名字者,遑云著作哉?予在外日多,未暇稽桑梓文献。甲午授徒西锦,适值邑修志,乃得荟萃见闻,〓罗放失,旁搜远揽,汇辑成编。自周迄今,约得百二十余家诗,凡八百八十余首。厘为六卷,颜之曰《绣水诗抄》,重乡献也。唯冀同志并拾遗珠,相贻杂佩,俾得随时补入。上以增光于先哲,下以惠于士林。且令后来者得以踵而续焉,薰而习焉,则作兴风雅之资,亦于是乎,在乙未春携此游新昌,以质戟门,针芥相投也,且曰:“是可梓。”因自述其纂辑之意如此。道光丁酉花朝吴连周序。

知识出处

明水撷英

《明水撷英》

本书《明水撷英》收录了章丘市古代先贤、近代名流、现代群英的人物简介,事迹以及个人作品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