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川览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96
颗粒名称:
山川览胜
分类号:
K928.7
页数:
6
页码:
203-208
摘要:
本文记述章丘山川览胜,其中包括了章丘八大景浅介,女郎山小考。
关键词:
章丘
山川
名胜
内容
章·丘·八·大·景·浅·介
诗曰:高耸危山圣井澄,绣江春涨流水声。百脉寒泉珍珠滚,黉塘夜雪粉装城。锦川烟雨时时润,龙洞熏风日日清。白云棹罢归来晚,卧看东岭晓月明。
此诗作者为谁写于何时?历来无考。诗中所咏景状物,实有其事其地,但具体说法不尽一致。兹据章丘城西关孙厚之先生介绍,析述如下。
高耸危山圣井澄:
传说隋朝末年,天下大旱,危山一带三年不雨,寸草不生,赤地一片。真是人有饥色,野有饿殍。一日,有僧人自称从天竺(今青藏一带)来,问土人为何面带忧容?”土人说:“三年不雨了,别说种地,就是连吃的水也十分困难啊!”“何不打井?”“地处岩丘,往哪里去打?”僧人(可能懂水文)用禅杖指着某地说:“此处不深就是水源。”土人挖之,果然清流汨汨,水碧如澄。众人大喜,都说那个僧人是活佛降临,因此名曰圣井。
绣江春涨流水声:
一说宋末元初,某县令命百姓在章丘城东关修筑绣江大桥。由桥下水面上溯约里许,河身宽阔,水平如镜,微风徐来,泛起轮轮涟漪又若织锦。水中建有绣江亭,亭右岸有绣江寺,第一个住持僧人名吴柱。每逢春江月夜,风雨秋夕,他静坐亭中,闭目打禅,听着那绕亭而过的江水经过大桥时由撞击而发生的流水之声。
一说,绣江河自东关大桥以下诸如船王桥、口〓桥、回村桥等桥底及流水通道皆用青石砌成。每至春季,河水上涨,发出声响,昼夜不息。特别是金盘桥水磨(土人利用河水落差安置石磨磨香),其声如雷,声闻数里,形成壮观。
百脉寒泉珍珠滚:
绣江源头有泉眼近百谓之百脉泉,较大的几个泉池在明水镇中偏东,水从泉底溢出,如串串珍珠,所以又叫珍珠泉。水清见底,锦鳞追逐,松笮丛生。其中笮草春天捞出,以白糖调之,味美可口,是极好的下酒物。
黉塘夜雪粉装城
黉塘即黉塘岭,长白山的余支,位在县城东南二十里处。据说此处“脉旺”,东汉末年刘备之师郑康成在此修有黉塘书屋,邑内文人秀士多来此读书。山上有一种草名曰书带草,名士多爱之,其因不详。每日拂晓前,此处由“脉”所致升起一道道白霜,远处望之,犹如粉装素裹的城垣,人们步入其中,脚下会发出嚓嚓音响,好象行走在雪上。
锦川烟雨时时润:
章丘城西门有内外两门,外门曰“通济”,内门曰“锦川”。每当天朗气清的早晨,站在“锦川门”沿护城河北眺,云蒸雾绕,烟雨凄迷,女郎山隐约其中,庙殿佛寺犹如玉宇琼楼,缥缈虚无。目向西移,千条水渠,通向白云湖,碧水如练,蔚为壮观。
龙洞薰风日日清:
龙洞位在章丘西南群山迭抱中。古传此洞内有一条乌龙,故终年水流不息。内有棋盘棋子,是“仙人”对弈所在,水从棋盘上流下,棋子在水中,只能推着走,不能拿起。山风徐
来,冬暖夏凉,是人们游览的好地方。
白云棹罢归来晚:
古时章丘城北是一片汪洋,日则桅帆杆杆,夜来渔火点点,后经沧桑巨变,水位下退,露出土丘即女郎山。今白云湖者,乃昔日水退至此所成。夏日,莲叶接天,秋季芦花飘香。名流仕宦多来此撑船棹舟,故有白云棹罢之云耳。
卧看东岭晓月明:
章丘为齐鲁名邑,旧县衙门内有一高墩,上建有阁楼,其四面皆有圆窗,倘仰卧在阁之西厢,于晴朗的夜晚,视线穿过东壁的圆窗,可以远远望见查牙山(即东岭)两峰之间正在升起的明月。
女郎山小考
资料组
西汉初年,章亥为章丘太守。无男,只有二女,皆聪颖温柔,天资绝色。未及笄相继夭折,长女葬于城北土丘的东面。次女葬于土丘西边的摩诃顶。后此丘因之名为女郎山。其山在城之北边,又叫城北山,相沿至今。
知识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革命萃珍、世家初考、人物春秋、资源探微、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文史佳话、山川览胜、名产美味、黑网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