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平生半自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77
颗粒名称: 回顾平生半自羞
其他题名: 刘鸿镇谈率部投诚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07114
摘要: 本文记述章丘刘鸿镇谈率部投诚的事迹。
关键词: 章丘 传记 刘鸿镇

内容

我在1950年,率领原国民党部队一个团(番号为冀热辽三省边区绥靖总部第五团)全体官兵在四川省绵竹县起义,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对我和愿意参加工作的官兵作了妥善安排;对愿意回家的官兵发给路费。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英明。全团上下笑逐颜开。从此,我等走向光明。时隔三十多年,回忆这段往事,深有无限感慨,真是“回顾平生半自羞。”
  我自幼家道贫寒,高小毕业后,随父耕读。1937年“七·七”事变,我兄弟三人被株守所困,时有冻馁之危。1946年,国民党部队大肆搜刮骚扰,村保长仗势欺人,抓丁派伕,时我在济南一家商店充当会计,我受抓丁所迫,不得已在济南报考宪兵学校,才免遭此祸。1948年1月,我在宪兵第23团充当上等兵,同年9月调安徽莱湖任宪兵分队长。10月国民党淮海战役失利,宪兵队又调驻江西上饶,为伪国防部“训导所”(集中营)担任监护工作。后又迁湖南醴陵,在冀、热、辽三省边区绥靖总部赵连仲部参谋处作战科充当参谋。部队由贵阳向重庆撤走时任警卫营少校营长。后部队整编五个主力团计一三五七九团,任五团中校副团长。
  1949年12月,赵连仲的靠山胡宗南部已被解放军击溃瓦解。胡匪宗南见大势已去,由成都乘最后一架飞机逃亡台湾。其部下十几个师皆先后放下武器宣布起义。但赵连仲部仍不肯低头降服,因而辗转流离,顽固抵抗。面对这种情势,我朝思暮想,从过去想到现在,想到将来,悲愤之情难以抑止。回忆家道与身世乃耕读门第,本分守法,先父在世教子有方,遗训未忘。当年被迫从戎之际,家中老少悲啼难离,而现在身在天涯,流浪飘泊,心中如焚。又想到我现虽为中校副团长职,却是心猿意马,决非赤心反共,此刻投靠赵匪不过是自身避危。当前形势十分清楚,如再继续抗拒后果是死路一条。又看到从淮海战场被释放回来的俘虏并得知凡向共产党投诚起义者皆征求志愿给予适当安置。还有一些宽大政策。从内心体会到共产党政策很得民心。经我反复考虑,事到如今,决不随波逐流,唯一的出路,只有选择良策,以求生存。
  1949年岁尾,由朋县来一说客,自称国民党山东游击部队彭司令(不详其名),来的目的是规劝赵匪起义,彼愿作桥梁,从中引介。而赵匪竟是野心勃勃,拒绝规劝,这位说客见事不成,即从速告辞。在辞行时我奉参谋长命率一哨部队护送出境。路上我很想与其交谈联系代为引介,以备来日策动本团部队起义。因与参谋处情报科长同行,未敢造次多谈。此刻对赵匪的顽固抗拒我心中很感不满。同时也看清了赵匪的反动本质。他断然不顾部下的安危。看看士兵们冻馁之状,以及思念家乡惶恐不安的情形应生怜悯之心,为他们的生命前途着想,立即放下武器率领大家投奔一条生路才是。如今不但不这样去做,反而继续使他们充当炮灰。从多方面观察赵匪等的一切言行,我皆有所不满,逐渐有所敌视。只苦孤掌难鸣,无法立即脱离魔境。
  本团官佐中,与我平素相谈投机者要算第三营营长汪金麟。汪系湖北人,黄浦军校十六期毕业,为人比较忠实。在不久前发生的卸军门一次战役中,我主动为他找回了失散的家属,因此,他对我更加亲近。我早已计划对汪营作好工作,依靠这支小部队作为策动五团起义的基干力量。
  1950年春节前夕,赵匪部为逃避解放军围剿,从巨水关辗转来到什放县红白二庙场,意图重整部队进入茂县山区潜伏活动。并召开团长会议研究进入山区后的行动计划。我为此曾探问团长郭束弋的口气,从郭的谈吐中同意进入山区,一时我不敢流露其他口吻,只得随声应付。为此,我与汪金麟窃议,他与我同感。认为进入山区,有去无回,后果不堪设想。自此对赵匪的一切言行更表不满。我乘机暗示汪金麟对部下做好工作有所准备,一旦有机,立即将部队带走。汪对我这一策谋,虽有些胆怯担心,却表示非常同意。
  春节后,赵连仲总部进驻红白二庙场。五团驻守该场四周保卫总部。该团派出汪营守卫岷江索桥。时间在元宵节前,一日拂晓,哨所连续告急,据搜索班侦悉:解放军正用木排过江,意图乘拂晓偷袭。我在这时深思细虑,如今后方无力增援,周围四面楚歌,士气消沉,兵无斗志,从整个部队安危与个人生命前途联在一起,只有见机行事,当前不可鲁莽,否则,必遭歼灭。于是,我急忙与三营汪营长分析情况,我主张一枪不发暂时撤守场口。汪营长表示服从指挥,并提出一些具体做法。当先头部队第八连撤至场口时,我又急速传令掩旗息鼓,暗暗渡河,进入绵竹县境。就这样将部队避开正面冲击。翌日与三团部队相遇。该团团长雷震与我取得联系后,晤面交谈对时局的看法,我说明形势分析大局和前途。解放军入川后,势如破竹,国军主力溃不成军。我们地方部队更是不堪一击。如我们继续抵抗,只能支持一时,但不能支持长久。现在那些嫡系部队相继投诚起义,我们还等待什么……何去何从,必须立即作出抉择。雷震对我的谈话深有同感,表示支持。但他还表示对这一问题暂时不能声张,还须慎重戒备。否则上峰获悉,我们必遭杀身之祸。当晚又与雷震研究具体行动措施。我当即表示部队必须向青龙场一带转移,不然将发生意外,雷立即表示同意。部队到达青龙场后,我又与汪营长交换意见,彼此观点基本一致。此时,我认为条件已成熟,于是和雷震计议先分别召开连长会议,说明前途与方向,会上没有疑义。接着召开全体官兵会。我与汪金麟先后将大局作了简要分析,最后为保住身家性命,征求大家出谋献策,让全体士兵发表意见,借以观察动向,研究问题。绝大多数服从领导。最后我毫不忧虑地说:“现在的时局大家已经看清了……军政大员们都带着小太太逃亡台湾。丢下我们这些人,弄得无家可归……再说共产党和我们之间并无什么仇恨……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今天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护共产党……。”话音刚落,全体官兵一齐鼓掌。我一时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的想法胜利了。我即向雷震提出与三团合编的任务,雷表示完全同意。经我们分析研究后决定将三团绝大部分快速合编,就这样两团集合召开大会,我派本团第八连布防周卫严加戒备。事情总算顺利,经我和雷震等向两团部下再次讲明大局,困兽犹斗,必遭灭顶,最后谈到必须放下武器,投靠共产党,结果是皆大欢喜。在战士们一片掌声中决定了方针。当场议定派出雷团副官唐骏涛去绵竹县联系,由该县留用的科长方某接见,然事情未办稳妥。第二次我与唐某同往去见县长王楚材同志,经双方会谈我要求派部队接应,并在今夜立即行动。王县长当即表示赞成。在拂晓前该县富新场驻军三十九团派一个营在汉王场接应。率部归来后,部下在富新场架枪点名共计一千四百余人(家属不在其中)。枪支弹药俱全。实现了起义的目的。我与雷震在绵竹县府与王县长握手联欢时,王县长云,虽是迫不得已,也是光荣起义,欢迎你们回到人民中来。
  如今,我已逾耳顺,年老力衰,上级为了照顾我安度晚年,准予退休回籍,一切待迂和生活供应全由政府负担。最惭愧的是起义后至现在对党对人民没有作出贡献。尤使我不能忘怀的是当前无功受禄,心感不安。只有好好教育后代在祖国四化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山东省章邱文史资料》

本书收录了革命萃珍、世家初考、人物春秋、资源探微、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文史佳话、山川览胜、名产美味、黑网录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刘鸿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