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炉”铁匠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老字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18
颗粒名称: “万盛炉”铁匠铺
分类号: K295.2
页数: 6
页码: 48-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万盛炉”铁匠铺的经营发展。
关键词: 章丘 工商业 发展

内容

“风吹一炉火,锤打四方财”,这是过去人们描述章丘铁匠生活的一副对联。的确,要想打出好刀,就得在炉火、锤打和淬火上下功夫。刀刃爱卷,是钢太软;爱崩,是钢太硬。清末民初,章丘的“万盛炉”铁匠铺在这三个方面精工细制,产品素称“刀具之最”,甚至超过了闻名全省的青州刘家的“大三剪刀”。以下所谈,是我了解的旧军镇“万盛炉”的一点情况。
  章丘旧军镇,南近白云湖,北接平原,水陆两便,镇容繁华,商贾云集,民殷物阜,世族名流,毂击肩摩,远近闻名。鸦片战争以后,孟氏家族以经商发迹,“祥”字号以旧军为中心,辐射全国,蔚为大观。由于孟氏的崛起,旧军街面更趋繁华,清末民初已是店铺林立,栈、庄、店号鳞次栉比,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好不热闹。在众多的店铺当中,有一个铁匠铺,地处旧西西门里路南,门面不大,只有两间窄屋,一盘红炉,师徒4人,终日炉火闪闪,锤声叮当。师徒们干活时头也不抬,似乎从不注意门前聚集了那么多的老太太、庄稼汉。也许他们已是司空见惯了,但外乡人路过这里,就不由得按捺不住好奇心,挤进人群往里张望几眼,看到热闹处就问身边人:“这师傅真是好铁锤,砸得漂亮。他姓啥?铺子叫啥名?下回我也来打把镰。”旁边人笑了,许是笑他见识短眼界低吧,“连这都不知道?这是丘师傅的‘万盛炉’。”
  丘师傅,是南乡人,到底家住章丘哪个镇谁也没问过,叫啥名也无人知。人们只知道旧军有个“万盛炉”,“万盛炉”有个丘师傅。
  1970年前后,丘师傅一家4口推着一辆推车悄然来到旧军。早晨,人们还没醒就听见外面响起了叮叮当当的锤打声。开门一看,见一个汉子与才十几岁的儿子一人一把锤,锤得正起劲儿,女人一手抱着一个更小的儿子,一手呼呼地拉着风箱。俗话说:“富人经商做买卖,穷人打铁翻土块”,“富人经商吃香喝辣,穷汉打铁讨吃要喝”。见来了个穷汉打铁,人们都同情他们一家风餐露宿讨吃喝不容易,纷纷拿出家中的锄、镰、锨、镢让铁匠拾掇。铁匠不声不响接过去,说:“你中午来拿。”吃了饭再来看,铁匠师傅干活麻利,加工一新的家伙谁看谁喜欢。撕块布条往镰刀上一试,果然锋利无比。开炉第一天,“丘师傅打铁——钢火好”的话便传扬开来,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但屈指一算,挣的钱除去一家人三顿饭还略有盈余,于是老婆、孩子都欢欢喜喜。老丘告诉人们:“从14岁我就跟着伯父四处打铁,风里来雨里去,吃够了苦头。这回来到了这里就不走了。”
  丘师傅开始只是打制农具,不外乎锄、镰、锨、镢、犁、耙、耠,担杖钩子、水桶提系、烧火铲子炉钩子也乐得接。反正东西没大小,扛把铡刀他给“钢”,老太太拿把剪刀他也笑脸相迎,“钢”好火给送货上门。打铁这个行业,虽说是叫化子买卖,苦力营生,但产品都是人们日常所需,谁也离不了,因此不愁生意做;再加上丘师傅人缘好,人们都乐意把活儿交给他。这样,天长日久,丘师傅就挣下了一点钱。有人就劝他,老摆地摊也不是个办法,不如找个房子固定下,也学学人家孟四爷,开字号挣大钱。丘师傅一阵苦笑,咱铁匠还能挣什么大钱,不过挂个牌子也好,要不外乡人还不知道怎么找我呢。再说,孩子大了,一家人也该有一个“窝”了。于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丘师傅在西门里路南赁了两间屋,在门前搭了棚子,盘了一个炉,在棚子柱子上挂了个铜牌,请邻居教书的孟先生用漆写了店名:“万盛炉”。其意是:万事兴旺,财源茂盛,图个吉利。
  丘师傅个子不高,但气力过人。他打起锤来简直叫漂亮,与其说是卖苦力,不如说是猛士舞蹈。他抡起大锤总是快慢有节,轻重有致,叮叮当当,煞是好听。
  丘师傅的“钢火”远近闻名。妻子拉风箱,他掌握火候,配合甚是默契。“钢火”时,拉风箱讲究“两头紧,当中慢,又熟铁又省炭”。铁刚放在炉里时,要慢拉,到“上浆”时逐渐加快,冒铁花快熟时,再加快。这时,师傅不停地翻铁,口里念着:“扇,扇,快拉!”拉火的立刻挺直手腕用力猛拉,一直到铁熟为止。铁器的锋利与否,全在“钢火”的掌握,关键时刻,一口气也不能松,否则很容易功亏一篑。比如打制镰刀,毛坯制好后,印上槽,将钢条放入夹好,然后放熟火。俗话说:“七火锄头八火镰,九火十火也不全。”火候掌握不好,镰刀就会出现“断刀”或“夹皮”。放熟火后是“出白”(也叫刮光),就是在刃部用刮铁器刮去铁层,露出钢刃。还以镰刀为例。镰刀出炉后,用手锤不断均匀地锤打,直到镰刀各部分端正、协调一致为止,然后刮光露白。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磨砺,这一关掌握火候尤其重要。火候掌握不好,镰刃非硬即软。硬则遇物崩豁,软则触物卷刃。只有不硬不软恰到好处,才能使镰刃锋利无比。淬好火后,在砧子上稍加调理,即用夹刀板夹好,蘸着水在磨刀石上磨光砥利。镰刀如此,举凡剪刀、菜刀、镢等均大同小异。
  丘师傅心眼实在,干活从不偷工减料。不管活少活多,活少不怠慢,活多不偷懒,该咋干就咋干,该用多少料就用多少料,该打多少“火”就打多少“火”,火候不到,决不停锤。那时不知啥叫“狠抓质量关”,但丘师傅就像他锤下的那块铁砧是个“实心人”,就讲究个良心,讲究个货真价实。这样,他的铁匠活不仅名扬乡里,连深宅大院里向不与下里巴人打交道的孟家人也给惊动了旧军老人孟金石说了这样几段故事。有一次,进修堂的马夫与伙计们一块儿铡草,他说人人都称赞丘铁匠的钢火好,咱试试到底怎样。他找来几根粗铁丝,絮在干草里,整个干草铡完了,里面的铁丝也给切成一块块。看看铡刀刃儿,既没豁也没卷刃,马夫不禁挑指称赞:“有人说,古时候有宝刀能吹毛利刃,现在看看,果然不虚!”
  这事儿很快又在孟府十大堂号中传开。一次,世泽堂的一个老妈,为给少爷、小姐剪手指甲和脚趾甲,慕名到万盛炉找丘师傅给拾掇拾掇剪刀。见到丘师傅时老妈兴致勃勃地夸耀说我这把剪刀是从青州府买来的,好着哪。丘师傅给她钢好后,回身进屋把自己用的剪子磨了磨,对老妈子说,这一把送给你,使使咋样。老妈子找来一团碎布,叠在一起,连绞几下,一叠声地说,“好快刀,好快刀!青州府的也比不上。”从此后,不仅各房的丫头、老妈喜欢用万盛炉的剪刀,连各房各院的厨房大师傅用的切肉刀、剔骨刀,也都找丘师傅或打制或加钢,果真是过油透骨,好使耐用。
  还有个居业堂的小丫头,经常给老爷割脚垫,为太太们修脚鸡眼,很需要一把精巧玲珑而又锋利的修脚刀。她托一个伙计跟铁匠一说,丘铁匠满口答应,第二天就让人捎了去。小丫头一试,果然好用。老太太第一次感到这么舒服,就问丫头从哪儿讨来的。小丫头如实说了,老太太很高兴,让人重赏丘铁匠,并且告诉各房,以后大门小户一切铁匠活儿全交给万盛炉承做。从此,孟家各府用的大到保家护院的钢刀、长矛,小到门环门鼻儿大小铁钉,一律都找万盛炉。丘师傅觉得人手不够应添人了,于是就招了2个伙计。所谓伙计,就是学徒。一般学徒,是充满血和泪的。不仅没有工资,而且还经常挨饿受冻,遇见脾气暴的师傅还动辄连打带骂。丘师傅也是脾气暴,但都是表现在对徒弟严格要求上,多数情况下也只是骂几句,从不打人。对徒弟他非常爱护,吃饭管饱,天冷了他还有为徒弟赁棉被的时候。后来他的两个徒弟都学成了手艺。
  1928年是不平静的一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济南惨案”后,山东呈现日军、直鲁军残余和国民党军对立的局面,在一个时期内为山东境内土匪的猖獗提供了条件。山东各地土匪乘机而起,鲁东匪势尤为严重,人民群众惨遭涂炭。1928年秋,土匪张鸣九抢占章丘,盘踞达半年之久,为祸之烈令人发指。1929年正月18日,被章丘保安团团长孟德明请来剿匪的军阀孙殿英率部打开了章丘城,匪首张鸣九、赵著明等就范。为给孙殿英庆功,孟德明等为孙在城北耿家庄搭台唱戏,全县十个区都送来万民旗和万民伞。事后,孙殿英匪性复发,向孟德明讨取酬金。孟答应去天津找孟洛川商量。孙殿英碰了个软钉子,恼羞成怒,暗中派一高姓团长率一个营乘夜洗劫了旧军镇。烧杀抢掠之烈不亚于张鸣九。旧军所有字号全部化为灰烬。
  经历了土匪的洗劫,旧军百姓心有余悸,为了守庄护院,孟氏家族开始组织人轮流站圩墙上岗放哨。民团所需的刀、矛、土枪之类武器的制造,就交给了万盛炉。开始制造的只是大刀、长矛。孟氏从外地购进了精钢优铁,再加上丘师傅是“钢火”高手,因此,打出的大刀片儿轻便易用,锋利无比,舞动起来,寒光闪闪,冷气逼人。锻造的红樱枪头,也是轻重适宜,用以触石,火花四溅。后来又打造出了土枪和子母炮,为保境安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至于万盛炉是在什么时候悄悄退出旧军镇,丘师傅一家又流落到了何方,那时兵荒马乱的,谁也不清楚。几十年过去,风景犹在,物是人非。万盛炉熄火了,丘师傅不在了,但“万盛炉丘师傅打铁——钢火好”的话还挂在人们的嘴边上。

知识出处

章丘老字号

《章丘老字号》

本书记述了章丘的古文化,包括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柴林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