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旧军鸿记织布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老字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908
颗粒名称:
旧军鸿记织布厂
分类号:
TS148
页数:
4
页码:
17-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旧军鸿记织布厂的发展史。
关键词:
章丘
工商业
发展
内容
章丘旧军孟氏,是我国北方近代的大商业地主的代表,田连阡陌,商通全国,斐声齐鲁,名扬海右。其中,矜恕堂、进修堂是整个旧军孟氏以经营土地发迹致富的典型代表。自明朝中叶,孟氏先人就或在朝中做官,或与宫庭、官僚结交;出租土地、经商、做官三管齐下,家业越来越大,财产越来越雄厚。孟氏的经商,主要是经营土布。其先人曾在鄚州推车卖布,靠卖辛寨土布发家。清同治元年(1862),孟洛川之父孟传珊在济南院西大街以200吊大钱创立了瑞蚨祥布店,专营土布的零售与批发。其经营的土布来自旧军北二十里的辛寨出产的白粗布,河北的大庄子布、宽灰布,上海浦东产的茹通布、灰印布、文奎布等。随着生意的越来越大,为减少成本,光绪年间,矜恕堂在旧军西门里大街路面开设了“鸿记”织布厂。
“鸿记”织布厂的掌柜叫柴树智,旧军东五里柴家村人,为人忠厚诚实,善交际,会经营,又与孟家有近亲,因此颇受东家信赖,授权托其经营管理。鸿记织布厂占地4亩许,三排南屋共30多间,设有木机30台,织工40人。所织布一般不在本地销售,全部外运到各地“祥”字号出售。那时没有火车,都用铁皮轮大马车,运一回可达20几辆,浩浩荡荡。
“盖闻生意之道,铺规为先”,孟氏经商,向来重视铺规。鸿记织布厂的厂规与“祥”字号铺规大同小异,强调本厂职工一律严格遵守。比如下班要准时,不准迟到或早退,因私事出门,必须向掌柜请假,说明事由及去址,不得指东往西。出门时还须到帐房写请假帐,挂出门牌。假期不能过长,如因事不能按时回厂,必须在天黑上门关厂前找人捎口信说明。工人不得饮酒过度,醉后发狂闹事。不准在厂内吸烟,以防发生火灾。工作时不得交头接耳,擅离职守。不准结伙营私,要挟东家……以上章程,如有违犯,轻者扣发薪水,重者立即出号,永不录用。掌柜柴树智又颇懂用人、管理之道,在严格执行厂规的同时,他还注意关心职工的生活。除搞好每日的伙食外,冬季总是经常查看职工的冬衣棉被是否暖和,以免受寒得病,夏季又经常让人准备绿豆汤和凉开水,让大家解渴避暑。由于柴树智能得人心,因此鸿记织布厂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所生产的各种色布不仅数量足,而且质量高,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祥”字号。瑞蚨祥做生意,向来是以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服务周到获得信誉的。瑞蚨祥对进货每年都有一定计划。每年6月底小结算,年终大结算。每次结算,对存货都进行盘点,调整进货计划。每年秋后,产棉区辛寨的棉花下来,他们就开始大量收购。对棉花,他们验收极严,成色稍有不足,当即退货。
棉花进了来,就要找人弹成绒子(棉絮)。当时还没有正式弓坊,有的是走乡串户弹棉花的。他们每年春天下乡,在一个地方一呆往往半月二十天。鸿记织布厂因为买卖大,而且对下乡弹棉花的管吃管住,招待甚是周到,因此附近弹棉花的都愿意到鸿记来,弹出的棉花质量也格外高。棉花弹完后,就到集上雇来邻近的媳妇、婆婆纺线,付一定酬金,限期完成。除了自己纺线;鸿记也从集上买现成的棉线。后来还进口洋线,因为洋线纤细、结实,织出布来平滑细腻,结实耐用,价钱虽然贵,但因为质量高,反而销得快。
纺出线来,以下就是牵机、织机了。织工大部分都是男的,精力旺盛,技术熟练。他们实行按件计酬制,谁织出的布数量多且无残无损、质量高,那么就拿最高的薪水。反之,如有消极怠工,所织布质量过于低劣者,屡教不改,即予辞退。厂内的验收有一套严格手续。先逐匹秤分量,分量不足者剔去;再逐匹地验看是否有残,有残者再剔出;最后量尺寸,不合标准者再剔出。验收合格,才正式交染坊加工。
1930年以前,机器染厂还不发达,各种布都是交附近的染坊染色加工。早期我国北方染坊以河北鄚州为最著名。瑞蚨祥、庆祥早期都在鄚州设有染坊。青、蓝等色布都在鄚州加工。以后北京、天津、济南等地染坊日益发展,瑞蚨祥才在当地加工染色。
鸿记的色布是由简到繁的。早期色布种类较简单,1900年以后,日益丰富。有以漂布染色的光板色布,有以市布染色的毛板色布。而光板色布、毛板色布各有高、中、次之分。颜色上更为复杂,如光板蓝布有深蓝、浅蓝、缸靠、缸月、料半等;毛板蓝布有佛蓝、正蓝、石蓝、毛月、毛蓝、月白等;灰色与酱色则有“千灰万酱”之说,其它各色亦各有深浅之别。
鸿记加工染色有两大要求,一是用优质染料。如染青布,1937年“七七事变”前,都是用最好的名牌煮青,决不允许染坊使用杂牌染料。二是验收严格,决不容许染坊有一丝偷工减料。鸿记对染坊、事前都再三进行考察,视其信用可靠,方找其加工。布坯都是染坊来取,交布坯时,在每匹布上都打上铁印,以防染坊偷换。号房人员还常到染坊检查,看其是否偷工减料。染妥验收,尤为严格、认真。染坊都是在早晨送货,由号房人员在院内明亮处逐匹查验,即使在严冬,也在院内查看。颜色稍有不足或不匀,即退回复染。由于挑剔严格,有的布有时返工多达四、五次之多,染坊人员还要遭斥责。虽然如此,但染坊还是愿为其加工,盖因鸿记所付染价大大高于一般,同时付款及时,有时还预付染款。
色布验收后,再交踹坊踹平,验收后晾干,以防发霉;一般要晾十余日。色布晾干后,七匹一捆用布包好,谓之打“顶包”。捆得愈紧,布愈平整。捆好入库谓之“闷色”。这样可使颜色全部渗透纱中,闷得愈久愈深入,不易褪色。一般色布要闷三至五个月,青布至少要闷六个月,方取出销售。
民国十七年(1928),土匪张鸣九抢占章丘,虎视旧军,垂涎孟氏家业。孟洛川见势不妙,遂举家出走天津,住进英租界,进修堂住进意租界。后来孙殿英受邀来章丘助剿张匪,不意“猛虎未去,恶狼先来”,孙殿英暗派一支部队夜袭了旧军镇,放火烧了孟氏当铺和矜恕堂,一时烈焰飞腾,半天通红,鸡飞狗叫,哭声震天。孙军趁机大肆奸淫掳掠。村民百姓的家软细物,荡然一空。商家铺户,都遭到了灭顶之灾。鸿记织布厂也在烈焰中化为灰烬。
不久,柴树智来到了济南,受东家之托,在济南经一纬三路建起了济南鸿记织布厂。1934年有布机10台,资本200元,常年产量2000匹,价值8000元,主要织条格布。日伪时期,因不堪日伪、汉奸、流氓的搔扰而歇业。管理人员被安排到瑞蚨祥和泉祥,工人30多名被遣散。
知识出处
《章丘老字号》
本书记述了章丘的古文化,包括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宪浩
责任者
柴林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章丘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