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民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813
颗粒名称: 生产贸易
分类号: k
页数: 51
页码: 111-1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生产贸易中包含了章丘铁匠的生产和生活,旧军孟家“祥”字号独特的经营管理习俗,城北山庙会,危山庙会,青龙山蟠龙寺庙会,旧时乡社,夯与夯号,“祈雨”,农谚(一),农谚(二)等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章丘 生产贸易 庙会 谚语

内容

章丘铁匠的生产和生活
   张法贵
   章丘铁匠遍布全国各地,有的保持着原有的风俗习惯,有的则已入乡随俗。这里谈的仅是章丘境内的铁匠们在历史上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有趣的生产习俗
   “章丘人不打铁吃个鸟”,这是对章丘铁匠的一句戏言。过去贫穷的章丘人民为了生活,不得不从事打铁这一常人不愿干又十分笨重的体力劳动。打铁的人主要活动场所为“铁匠炉”,铁匠炉又有“坐炉”、“行炉”之分。何为坐炉?就是在自己的宅院里盘上一座“七星八卦炉”,再安上砧子,置全锤子、钳子,便成了一个生产单位,这就叫“坐炉”。打“坐炉”颇有趣味,因为炉子及其它打铁工具都在自己家里,遇到活儿忙时,兄弟姊妹、老婆孩子都可以伸手干活儿。有的全家人便都成了铁匠。街坊邻居来串门子的时候,如果碰上正打铁干活儿,别的不讲,说一句“我来打两锤”或“我来扇几下火”,拿起家什就干。“坐炉”大都是随着四季变化生产一些锄、锨、镢等小农具或生活日用工具,逢集迎市拿了去卖的。打“坐炉”特别重视质量,因为打铁的多,无形中存在着产品的竞争,所以要下功夫创自己的牌子。这样便生产出了一些优质产品,比如“徘徊镰”、“袁庄镢”等,都畅销一时。
   “打行炉”也叫打“乡铁”。铁匠们将风箱、铁砧等打铁工具装上独轮车游走四方,招榄生意。有两句顺口溜是“风吹一炉火,锤打四方财”,说的就是打“乡铁”。他们来到一庄子住下来,在大街小巷找个去处搭起简易烘炉,便安营扎寨开始了打铁劳动。打“乡铁”主要是收揽修理小农具或日用家具的活儿。庄里人家闻讯送来要修理的锄镰锨镢,讲好要求、条件便离去,然后再按着说定的时问来取。他们在一个庄住的时间长短不一,活儿多的就多住几天,活儿少的就少住几天。打“乡铁”讲究个义气,他们每到一个庄往往先找上几个村民喝一次酒,然后再点火开工。打“乡铁”的人为人干活儿守信誉,说什么时间干完就什么时间干完,也不计较钱财,愿意多给就多给,愿意少给就少给,没有钱的也可以暂时欠着,或着分文不取。
   他们吃饭也很独特,一般都是随车带着锅碗瓢盆等炊具;但有时却用不上,因为不是这家送来饭菜,就是那家叫去吃上一顿,这百家饭就够他们受用一阵子。如果碰上过生日、娶媳妇的,还要被请去喝杯喜酒,这也是常事。要是碰上什么热闹,比方耍猴的、唱戏的,也可以撂下锤子去看上两眼。可见他们的劳动虽然十分艰苦,却也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打“乡铁”,入伙儿的人不多,往往是儿子和老子合伙儿,也有的是弟兄们合伙,个别情况也有与自家老婆开夫妻炉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铁匠炉”的称谓也有新变化,即比原来意义上的“坐炉”,“行炉”在规模上有所增大,不再是一家一户从事打铁,按今天的说法也算铁匠们合伙搞的小工厂。一般情况下在十人左右,有一个技术最高的当掌柜,其余为雇工,也叫“吃劳金”。“铁匠炉”也多半开在城镇里,既做加工活儿,又干修理活儿。有趣的是,天下几乎每一个“铁匠炉”都兼挂马掌,所以在每一家“铁匠炉”前都有挂马掌用的拴马桩。章丘铁匠们常说,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见挂马掌的木桩,就知道这是“铁匠炉”,你想找“铁匠炉”,就奔着马桩子找,找到了马桩,也就找到了章丘铁匠。
   热闹的婚娶习俗
   章丘铁匠的婚娶习俗与普通人家大同小异。不管铁匠家里怎样穷,娶亲时都要坐花轿。这迎亲花轿有两乘,一乘从轿顶到轿帘全是红绿丝绸装饰,这乘花轿是新媳妇坐的。另一乘从轿顶到轿帘都是蓝色的素雅装饰,这叫官轿,是新郎坐的。随轿迎亲的每每十九至二十三人(人数只能是单数),其中有一个名叫“夹红毡的”,他腋下夹一红毡,沿路上遇到井遮井,遇见坟遮坟,为的是不让污秽妖邪之气冲了喜。起轿落轿,举行各种礼节都要听火红毡的指挥,般夹红毡的人头脑很灵活,经验也很丰富,善于应酬也善于张罗,实际上他就是迎亲队伍的总指挥。章丘铁匠的习惯是早饭前迎亲队伍出发,行前用香烟熏过轿,锣鼓唢呐齐奏乐,夹毡人高唱三声吉利歌。当走进女方庄里时,照样锣鼓齐鸣。轿子抬到了女方大门,女方一般要迎客人进去吃点东西垫饥,还要对吹鼓手和轿夫行赏。这时,天井里摆好香烛,新郎跪在香烛前磕三个响头:一拜岳父、岳母;二拜天神;三拜天地。磕毕,夹红毡的又高唱,唱声一落,鼓乐齐鸣,新媳妇叫人搀扶着上轿。回来时,女方要跟着两个抬食盒和两个牵骡马送嫁妆的。迎亲队伍必须在中午前赶回,因为要赶在正当午时拜天地。拜过天地以后,来客开始入席。他们的习惯是开四桌,每桌两大件,八个碟,四个中碗,六个小碗,最后一大碗肥肉汤。开席前奏细乐,有条件的还要唱“坐席”。开席后新郎绕着各桌给各位来宾敬酒,新娘则要在女伴儿陪同下坐床。坐床前还要喝上一碗“下轿汤”。开过席天色渐晚,新郎、新娘才开始共度花烛夜,内容丰富的闹洞房节目也就随之开始了。他们闹洞房的方式与其它人家大致相同,也是守着“洞房里无大小,闹得越厉害越好”的信条。
   带有迷信色彩的信奉习俗
   在旧社会里,凡打铁的几乎都供奉老君。据说老君就是历史上道教创始人李耳,传说他门下有三个弟子:铁匠、窑匠和道士。如果庄里建有老君殿,春节后铁匠们便去烧香磕头,岁岁进宝。如果没有老君殿的,就在家自供一肖像,如此烧香膜拜起来就更方便。供奉老君的时间不一,有的选在初一,有的选在十五,也有的早晚坚持礼拜。如果铁匠发了财,那就要携香带纸,抬着猪羊,郑重地去老君殿祭祀许愿。
   旧军孟家“祥”字号
   独特的经营管理习俗
   孟昭润 高平
   翟伯成
   “山西康百万,山东袁子兰,两个财神爷加起来,赶不上一个孟洛川”。在中国近代史上,孟家商业家族乃是名扬海右、声誉齐鲁的豪门望族,也是富甲一方,货通中外的伟商巨贾。京津一带的“祥”字号儿乎垄断了华北乃至中国北方的商品交易,素有“华北八大祥”之美誉。然而在众多的史料记载中,对“祥”字号商业的经商习俗却叙述不多,现就调查到的和史料记载的有关“祥”字号经商习俗,简要归纳如下。以期对现代商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1.特有的销货规矩
   “祥”字号商店的售货以门市销货为主,有一系列的规矩。顾客进门,前柜“瞭高的”首先站起来打招呼,售货店员接着跟上来。店员不能一见顾客就问买什么,要陪着顾客看,顾客停留在哪里,先让他坐下,再问买什么。一个顾客进门有一个店员陪到底,直至送出店门,内部称此为“人盯人”。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档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先拿好货顾客买不起而受窘,名为“拿顶了”,拿顶了即为失职。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对无理取闹者,也要耐心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送至前柜,“瞭高的”要站起来点头送行。对于特殊顾客如达官贵绅,“瞭高的”便指定善于辞令、娴于礼节的店员接待之,部门掌柜陪送出门;顾客上车,然后递上货去,车开之后,方才退回。另外,每逢过年,由一位吃股掌柜带着一个学徒,拿着字号、名片到常有来往的巨宅大户拜年,每至元宵节在店内请人观灯,节后招待老主顾男宾,谓之“请春酒”。
   2.约定成俗的分配惯制
   “祥”字号商店的售后利润分配方式,百年来历经传承,形成特有的惯制。先说其结帐方式,每一祥”字号商店年终结帐,收支列表,然后同总经理一同到东家向资方汇报经营管理、收入支出、效益盈余情况。核实后将纯收入按四六分成,结帐完毕回店,经理、副经理再按厘分红。按厘分红是“祥”字号百年来奉行的老规矩,经理、副经理和柜台头头有“厘分子”。经理、副经理、柜台头头的提拔任用是根据其工龄、能力、表现情况,经总经理同意报资方准许方能提升。提升后的第一年为一厘分,称开“开分子”,也叫分子掌柜的。几年后,也可加为一厘五,这样各个经理的厘分子大小不一,年纯利分红也不一。民国初期,店员工资5-10年者一般20元(银元)左右、11-20年者30元(银元)以上,但因人而宜,同年进店者也多有差别。除工资外,年终还有馈赠和分花红。馈赠和分花红都是雇员的一项较丰厚的收入。
   3.精明的用人之道
   “为商之要,在于得人”。孟氏“祥”字号在录用、选拔经营管理者方面十分讲究“智、勇、仁、强”四项标准。在学员的进店手续、待遇及培训方面更是有章可循。要到“祥”字号当店员或学徒,必须先托人介绍,即“保荐”。经允许后通知家长和本人,到指定的地点进行考试,然后听通知分配。一般三年招学徒工一次,人数不定。新学徒第一年进店,先要培训,内容多为铺规、理财之术、管物诀窍等。学员待遇逐年有增,年终略有馈赠,三年学徒期满,另定工薪。
   4.与众不同的生活习俗
   “祥”字号店员在大年初一拜年之前,要先敬财神。初一早晨,在供桌前,先由总经理带领并从他开始跪拜,接下来副经理、柜台头头、学徒一一轮拜然后才是团拜,全体人员聚在一起,围坐圆圈,先有司仪主持,给经理、柜台头头拜年,拜毕,大家同说:恭喜发财,年年如意,万事亨通,大家恭喜。“祥”字号店员对讲吉利话十分讲究,过年过节尤其如此。例如饺子煮熟后,如果没有破的,就故意用勺子搅破几个,而且有意进行对话,“好了没有?”“好了!”;“挣了没有?”“挣了!”如此这般,以求大吉大利。年初一吃第一顿饭,从布莱到说话更有讲究。一般先吃一道生凉菜,要说“生财有道”;再吃年糕,称之为“年年高升”;随后食鱼,必说“年年有余”;吃豆腐,都说“人人有福”;最后吃饺子,寓意为阖家团圆,和气生财,财源茂盛之意。
   城北山庙会
   翟伯成
   城北山庙会是章丘最早的庙会。据清康熙三十年《章丘县志》载:“南北朝时,佛教传播日盛,城北山一带大兴庙宇,香火不断。”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后渐有商贩加入,遂成祭神、贸易和游乐的盛大庙会。庙会时间也逐渐固定于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
   庙会开始时,先要祭神。鼓乐齐鸣,仪仗前导,僧道奏乐,诵经接驾,迎神至庙,众人捧香举行“朝山”仪式。各大村庄多有神社抬杆,杆长十来米,二人抬其两端,中有铁杆圈梁;上立一少女,身穿戏衣,扮演各种古戏人物,行动起来,飘飘然若仙女下凡,民间俗称“走社”,以报答神庥。
   祭神仪式之后,贸易游乐活动便自由展开,“上香毕,则喜游市肆,贸易一切”。此时,漫山遍野布满商贾游人,日达数万。赶会者有青州、潍县、惠民、泰安、莱芜等远来商贾。近者,北至黄河,南至齐长城,方圆百里,前来赶会。上至山麓,下及平畴,酒肆茶坊,飞帘远眺,若蜂屯蚁聚。会期之长,贸易项目之多,前所未有。
   城北山庙会更以其绕山设市,摊点错落有致,而独具特色。由城内门首起,向北大街,路东、西两边均搭棚设座卖茶以供人休息游玩。出北门至山顶有戏台数座,山上有朝南的三间大厅,前面无高墙的为官厅,系官长看戏之处;东西皆有茶棚,为富贵之人看戏喝茶之所。由此向北有三清殿、娘娘宫、玉皇阁。阁下有一洞,内有三尊石神像,名为三阳洞。前面大观楼三间,举步上石台阶,有一楼乃明朝万历年间知县王振熙所建。内山墙上有小石碣,上刻雪蓑题诗:“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游者甚众。由北门向西有一古庙群,内有花园。再向西侧为木货市,出售建筑木材,交易额很大。由花园向北上山是布匹市、京广货市、皮货市、铁货市、山果市等,俗有“八大棚”之说。
   除了“山货”之外,饮食和玩具市场更是热闹非常,并带有明显的游乐性质。如卖茶汤的,小贩肩挑水桶火炉,遇有主顾,开水冲炒面成糊,上面撒上红糖,热而甘香。卖糖葫芦的,以山草棒穿山楂成串,蘸以糖稀,一支支插在麦草扎成的圆靶子上,扛在肩上,穿行于人群中叫卖。庙会上的玩具市最为花俏,卖风筝的、卖“鬼脸儿”(即面具)的、卖竹木刀枪的、卖滑石猴儿的不胜枚举。泥玩具中的“皮老虎”,大玩具中的“哗啦棒”最为流行,也最受儿童喜欢。
   庙会期间,民间艺人的表演更为热闹精采。有耍刀枪的、有变戏法的、有耍猴戏的、说大鼓书的、跑马戏的,所有这些,都在广场演出,赶会的人争相围观,每演一个或几个节目,艺人即绕场募钱。只有“拉洋片”的是按座收钱。顾客一般坐条板凳,俯首于景箱的“眼”上观看,艺人立于箱前,边操纵画片轮转,边以唱词作解说。箱内且悬一套锣鼓,以机线相连,拉动机线即可为艺人的演唱伴奏。“哎——看了上篇,你再看下篇呀!下篇的光景更比上篇玄哪——咚叶隆咚锵咚锵,锵锵锵……”说说唱唱,局外人不知道箱中所演何剧,十分热闹,很有些神秘感,颇为引人。
   这样,城北山庙会从三月二十八开始,往往延续2-3个月之久。木货市早在农历二月就已开始,至五月方能结束。民国初期,山庙会最盛,到1928年(民国17年)后,逐渐萧条。解放后,山庙会停止,代以物资交流会兴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城北山的治理,从185年,城北山庙会恢复,只是地点迁至山下集市上了。
   危山庙会
   翟伯成
   地处章丘市山后寨乡(今圣井镇)的危山,不仅以其众多的名胜古迹成为章丘第一名胜,更以其历史久远、盛大的“庙会”而闻名遐迩。有民谣曰:“北京城,天津卫,不如逛逛危山会”。
   宋神宗年间,危山便设有香火会,一年两次。农历三月一十五日花朝节,供奉泰山奶奶,三月二十八日少吴皇帝生日举办香火会。延至清朝,香火不断,那时,商贾贩客乘善男信女前往拜佛进香之机,结棚列肆,摆摊设点,贩买贩卖,货迁有无,逐渐形成定期之庙会(即物资交流大会)。时间也为一年两次,分别在春夏之交的农历四月初八和秋后的九月九日重阳节举行。
   庙会期间,远近客商云集,漫山遍野布满商贾和游人,日达数万。远至东北、天津、苏杭,近至青岛、兖州、淄博、周村、济南,商客皆结伴前来交易。方圆几十里的百姓,赶来赴会,热闹非常。庙会时间之长可达月余,有些货物,必至售完为止,其间甚至达两月之久。市场网点设置合理,分类设市,分点设摊,品种多,档次全。铁墓顶四周是牲口市,骡马几千头;从北面二虎庙举步上山,便是木货市、皮货市、铁货市、扫帚市、杈子市、布袋市、箱子市、大囤市、家俱市、百货市、玩具市、山果市、肉市,还有棺材市。上至官宦富家所需,下至农家日用琐碎,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无所不有。饮食业有酒馆、菜馆、茶棚、包子辅、杂食类,处处有吃的、有喝的。同时有京剧、五音戏、木偶戏等前来助兴;有杂技团、马戏团等多来献艺;真是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卖艺的无所不有。综览整个庙会,山顶帐棚如浮云,货棚成街道,摊点星罗棋布,旗幡标幅如彩霞,真是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商贾如云,游人似海,一派兴隆景象。
   这庞大的庙会,市场秩序却井然有序。庙会前先设立有八个村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由彭家庄、孟阿、东姚、西姚、张官庄、山后寨,小冶和亭山村联合组织管理,负责筹划庙会摊次,管理市场交易,供水,收兑钱钞,并维持庙会秩序。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农历四月初八举办了最后一次庙会,后因战乱,庙宇被拆,大树被伐,庙会停办。
   青龙山幡龙寺庙会
   李毓麟
   青龙山在章丘市东部,是砂石山,但在东南山半腰,有一条很长的青石,弯弯曲曲绕在砂石中,似龙飞舞,因故得名。
   此山与淄博为临(现为官庄乡境内)。山势西高东低,山顶宽广平坦,山上有“北大阁”最为著名,阁上有匾刻“蟠龙寺”三个大字,山南有“文昌阁”,西部寺院,庙宇星罗棋布。庙会期间,善男信女来往不绝,拥挤不堪,整个山会南至八仙石,北至鞍子石,东至雷鼓石,西到蛤蚂石,商贾云集,游客遍野,实为章丘一名山盛会。
   山会日期是每年农年三月十五日,会期十日,唱大戏(京戏)六天。山的东部建有戏台,内有桌椅板凳,乃二十四庄庄长及管会人员议事休息之所。二十四庄刘家河洼,高、董、孙三个赵庄,孙家庄、石棚、肖家庄、大小闫满庄,东西二矾硫、台头、青野、孟家峪、王官庄、郑家寨、任家寨和南山里七个村庄,共管山会和寺庙。
   戏场西面,便是山会商业场所,共排成72条街,布匹绸缎、百货器具、农具杂货;维县的寿衣、周村的木竹器、博山的瓷器等应有尽有,赶会的人可随意选购平常集市上买不到的物品。戏场南边是杂耍玩艺之场。有大棚(杂技团)、藏掩(魔术)、玩洋片、套烟卷等等,游者到此必注目凝视,久久不愿离去,山的最南部是牲口市场,牛羊骡马成群,鸡鸭鹅兔遍地,买卖及经纪人,时而低声细语,查看牲畜;时而高声叫卖,讨价还价,待协商成交后,交税写票,此项买卖才算结束。山会的买卖,各行业都要向管会人员随时交纳一次性募捐费,作为戏价及管会人员的费用。
   此山会起于何年无从考证,据说明朝万历年,达到鼎盛时期,这种场面一直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战火燃起,庙宇坍塌,香火渐衰,庙会停止。
   旧时乡社
   孟昭训
   翟伯成整理
   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人际间的联络和互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不亲,一乡人”。在经济文化尚不发达的过去,这种联络和互助多在同行、近邻、同族中实现,乡社因此而形成。
   乡社形式很多,难以尽述。现仅以高官寨地区为代表,简述如下:
   一、当会
   当会是贫苦人家自发的互助性组织,起源于东北的章丘人。过去,章丘人闯关东的较多,在外挣钱不易,也不多,老家的妻儿等待接济维持生活,于是,他们就十个八个的人凑在一起,为解决最困难的户,每人先凑几块钱集起来,让一人先寄回老家解决困难。之后照例照数凑钱,轮流往家寄,每次凑钱都要大伙碰头会面(备酒食),称为“当会”。
   “当会”,贫苦群众之间互惠互利,又能解急难,因此,自然而然的就流传开来,形式逐步完备。有人遇到了困难,又借钱无门,就约好朋友故交,下请帖,人数一般为八至十人。人们按期到会,主人(即会首)备好酒饭,大家吃喝完毕,共议集资。每人所凑钱数必须相等,一般是与本日的酒饭费略同。譬如,今天一席酒能花八、九元,那么定会费每人十元,十人共一百元,交给会首解决困难。以后每隔数日(一般是一年四次)集会,由会首定日子,下会帖,邀请原来在会人员如期到会。每次酒饭都有会首一人承担,有几个人就聚会几次,算作会首分期偿还第一次集资的债务。第二次,当然还是每人十元,那么再由谁来先使这笔钱呢?这就需要当众“拨”,即每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出价,出价形式是“出分”。出分多少,是交钱时倒扣的比率,有出“一分”的,有出“一分五”的,最高有出到“三分”甚至“五分”的,谁出的分高谁先使。如按“二分”计算,每人在应交的十元中扣除二元,只交八元就可以了,这样先使钱的人只能得到八十元,如果拔到“三分”,也就只能得到七十元。使钱人以后照例仍都得交十元,每人每道会只有一次用钱机会。第二个人第二次如果按二分拨到手可得八十二元,按三分拨到手可得到七十三元。以后第三次、第四次……依次类推,最后一个使钱的人就可以如数收回一百元(实际上也只出了几十元并且白赚了吃喝),这一道会就算结束了。会首负责召集并预备酒饭,代人讨债。最后一个使钱的叫“贿会”,已使过钱的叫“死会”,死会人多交钱光赚吃喝,所以俗称“当死会——死吃”。
   “当会”,原来是贫苦人之间的互助组织,到后来逐渐带有剥削性质。最后一个使钱的人不仅赚吃赚喝,而且在两三年的时间内交出的钱少,收回的钱多,结果是有钱的赚钱,缺钱的赔钱。
   二、香社(香火社)
   一般由那些笃信佛教有意登山进香的人组成。过去,远处进香的人大都结伙同行,由于农民经济拮据,一时难行,同行人便设法集资,年年集一点,积少成多,三年、五年之后,就能实现到名山进香夙愿。为了便于集资和管理,就自愿形成一个组织,起名为某某香社,如“泰山香社”等。以后,又有很多人自愿要求参加香社,以致香社越来越大,有的达到四、五十人。这么多人不可能都去长途跋涉进香,于是,每年都选派代表去。社头管理着香社基金,年积月累,再加上放钱长利息,慢慢形成一定规模的资金。旧时,村民社头多虔诚善良,公益基金保管都较好。
   三、宗族社
   宗族社是宗族组织。在一个村子里一个姓氏的近支宗族结成一个宗族社。族长由本族长辈中德高望众且有一定政治、经济实力者担任。一个宗族都有祠堂和坟茔。祠堂俗称家庙,有整齐的院落和供祭祀和议事用的房屋。坟茔都各为一定规模的坟地。除祠堂、坟地,尚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土地。这些就成了这个宗族的共同财产。土地一般是代耕或出租,土地产品或租金便成了宗族社的经济来源。经济支出主要是置办祭祖祭品、送礼用的食盒、请客用的餐饮器皿等。一年四次祭祖上坟(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春节)都组织一定形式的活动,多由本族的男子参加,宗族活动中的重男轻女十分明显。
   四、合犋
   合犋是互助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过去,农业生产落后,贫苦农民多,农村大约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农户农具较全,能够独立生产。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农户既无耕畜也无农具;约有半数以上的农户,虽有农具,但不齐全,有的有牛、驴,有的有犁、耙,工具不全,难以耕作,无法生产。于是农民们就自动结伙,你出牛我出驴或犁、耙,一块儿耕作;今天你耕地,明天我耕种,轮流进行,这种合作组织形式叫合犋。据说,合犋在农村流行时间很长,一直到互助合作社之前还较盛行。
   五、架子社
   旧时,“架子社”也是农村比较盛行的互助组织。主要用于丧葬,旧时各村都有,大村多至几个。每个“社”一般是三十二人,自愿参加,自愿联合,共同推选一个社头,用一块长方形木牌,写上在社人员的姓名。当某一社员有家人去世,这个社员首先向社头提出使用架子社(也可以不用,因为只能使用一次),社头立即通知在社人员,按木牌点名,一齐聚集在哀主家中,共同承担丧事杂务。最主要的是抬架子,即抬棺材上坟埋葬。丧事完毕后,每人交钱二吊,作为帮助丧主的丧仪费。互帮互助意识体现得很明显。
   六、行帮
   行帮是同一行业的人为维护自身利益而结成的小团体。如木匠、瓦匠、裁缝匠、理发匠都有各自的行帮。行帮多有供奉祖师爷的习俗,如木匠、瓦匠、石匠尊鲁班为始祖爷;鞋匠奉孙膑为制鞋之祖;纸坊工匠尊蔡伦为祖师等等。五十多年前,在高官寨一带有“青红帮”,实际上是青帮,俗称“三番子”。加入“三番子”叫“在家礼”,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当时“在家礼”的人十分广泛,在政界,上至区长,下至保丁;在军界,上至营、连长,下至传令兵;社会上的地痞、闲汉恶霸;闯江湖的、卖艺的、说书唱戏的,都有“在家礼”的。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广树党羽,扩大势力,有的是为了攀龙附虎,求存谋生。参加时,首先由人介绍,然后认师,最后,设坛收徒,这算正式“在家礼”。“在家礼”的人必须按辈分称呼,长辈的称叔、称爷,晚辈的为侄、为孙,统一论辈按“世”。在高官寨地区最高的辈是二十三世,低的二十五世,中间的二十四世最多。“在家礼”之后,要求亲如一家人,互相关照,所以就形成了一股极大的社会势力。
   “红帮”起源于明末清初,原本是一个“反清复明”的政治组织。明朝当朝姓朱,朱为红色,故称“红帮”。后来被康熙皇帝发觉,就在“红帮”中另创“青帮”组织,目的是破坏“红帮”。但到后来却青红不分,青红混杂。原来“反清复明”的政治目的也淡薄了,很多人已不知道了,因而就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江湖性的社会帮派。
   帮派内部有暗号,有行话。“三番子”初次见面伸三个指头,表示在“三番子”,摘下帽子反着放,别人给倒茶斟酒时,用双手罩杯,左手三个指头,右手四个指头,表示“三老四少”(此为帮里的称呼)然后问话。“请问老大何处去?”(老大是帮内尊称)回答:“从杭州来。”“到何处去?”答曰:“北上通州。”“请问老大什么辈份?”回答是多少世。这样就算接上了关系,成了自己人。
   七、盲人组织(俗称瞎子行)
   盲人为了自身的谋生,学会了一套自立求生的传家本领,一是算卦,二是唱大鼓。他们以唐朝的著名天文历法学家袁天罡为祖师。师徒传授,秘不传人。如果盲人要学必须首先拜祖。拜祖礼节相当隆重,三年学满徒,允许出师叫“开流行”。必须遍请远近各地盲人前来赴会,大摆筵席,学徒人当场献艺,获得众盲人许可,这才允许独立谋生。
   盲人秘传要诀,主要是算卦,推八字。你只要说出年龄、生日、时辰,他马上就会算出你的属相和什么命人。再按照《年上起月歌》和《日上起时歌》,推算出生辰八字(这是最保密不传人的一手),再按照“八字”转化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按五行相生相克,推算出吉凶祸福,这一套皆有死公式,必须背熟记准,由师徒口授相传,行外人多不懂。还有更神秘的“活公式”就是多说未来,少说过去,一旦猜错,有马上解救的密传(俗话叫磨道里截驴),这是盲人在旧社会谋生的一种办法。在春节后的一、二月份算卦的人最多;五、六月份就到各村打场子说书去了。俗话说:“金正月,银二月,说说唱唱的五六月”。
   夯与夯号
   翟伯成
   在新石器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在龙山城子崖一带“挖土烧窑”,“打夯筑坝”,“垒墙造房”。伴随着生产劳动,夯已成为当时人们参加生产活动的重要工具,有了夯也就产生了夯号(即夯歌)。
   “夯”的前身为“硪”。通常是上下粗、中间细的石块,象灯台,上面凿8个眼儿,系8根绳,用8人拉,俗称“灯台硪”。1935年(民国24年)10月,黄河于临濮决口,山东受灾20个县,章丘接受安置灾民5152人。11月章丘整修绣江河、漯河,工程量28.5公里,投工156062个。当时,几十里长的大堤上,运土的,打硪的,车水马龙;飘飞的彩旗,悠扬的号声,此起彼伏,蔚为壮观。打硪就成为每年兴修水利必做的重活。当堤岸上出了险情时,需用下木桩的硪,这种硪是铁制的、四面铸有4个把,木桩上用两根横木系牢,四位青年站立横木上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用硪将桩砸下去,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打硪声,号子威武雄壮,场面雄壮热烈。
   大概嫌硪太轻了些,后来就出现了石夯。开始是用四方石头,中间凿一卯,安一木棍,俗称夯把,4个人拉,由一人掌握夯把。后来,又出现了立起来的长方形石夯,两面各用一木棍作夯把,8人或6人拉,单人双手掌夯把。再往后才出现了圆柱形的石夯,它份量重,砸得实,因为一个人掌夯把,单摆架式,可以撒把高扔,既潇洒又准确,所以很快便在水利工地上兴开了。除去打堤用,农家盖屋打地基也排上了用场。
   打夯时几个人拉一个将近百斤重的石头柱子,需要团结协作,没号子众人的力量使不齐,也激不起人们的干劲来,所以便产生了夯号。领头喊号子的那个人称号工,也就成了打夯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号子有紧慢之分。紧号子雄浑有力,能喊出人的汗水来;慢号子则悠扬婉转,能使打夯者在轻松愉快的欢歌声中工作。但无论哪种号子都是有节奏的,能齐人心,聚人力,消除疲劳。劳动中,夯号多变,调子常换,老调、新曲交替使用。欢乐号子,如唱似歌(如《好时光》);悲伤号子,如泣如诉(如《穷人的日子难》);叫劲号子象雷鸣象风吼,真是喊者动情,听者止步。
   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夯、打夯机、轧路机逐渐代替了笨拙、繁重的人力劳动,古老绣江河上的夯号子也濒于销声匿迹之境地。为了记下绣江河两岸勤劳智慧的章丘人民战天斗地的呼喊,辑录几首夯号于后,以飨读者。
   好时光
   想要听大戏呗,
   (哎咳哟外)
   拧开那收音机呗。
   (哎咳哟外)
   要用水浇地呗,
   (哎咳哟外)
   扳开这电动机呗。
   (哎咳哟外)
   汽车跑运输呗,
   (哎咳哟外)
   耕地用拖拉机呗。
   (哎咳哟外)
   这样好时光呗,
   (哎咳哟外)
   全靠毛主席呗。
   (哎咳哟外)
   水利夯号
   我这里呀叫夯啊,
   (哎呀哎呀哎咳呀米咳)
   你那里把夯应呀;
   同志们那使劲砸呀,
   (哎呀哎呀哎咳呀米咳)
   为了哪水利化呀,
   (哎呀哎呀哎咳呀米咳)
   莲花儿开。
   穷人的日子难
   我们都是贫穷汉,
   不怕北风寒,
   扛起那镢头上高山,
   哎哟哎哟哎,
   哎哟哎哟哎,
   哎哟哎哟哎。
   一无吃来二无穿,
   年年都拿捐,①
   哎哟哎哟哎,
   哎哟哎哟哎,
   孩子哭来老婆喊,
   穷人的日子难。
   (山后寨郭顺金唱)
   注:
   捐:过去税收的一种名称,如车捐。
   “祈雨”
   翟伯成
   旧时,科学不发达,民间迷信风行。人们对风雨雷电的运行不能解释,便都以为是天神的支使。每逢久旱无雨时,人们便纷纷“祭神”,以求神降雨。
   赤日炎炎似火烧,农田稼禾半枯焦,盼雨不着,种田人心急如焚。为求神灵保佑,人们便组织各种祭神祈雨的活动。关公,三国时期的名将,一生忠义,死后各地建祠祭祀。章丘各地求雨所拜的神,多为“关帝”。
   “祈雨”或“求雨”时,村民们便把“关爷”法身搬进法驾,八抬大轿抬着,吹吹打打请进搭好的神棚。摆供、烧香、磕头,祈求五风十雨,以解民忧。祈祷之后,便是擒“祃子”。“祃子”类似跳神的男巫。有“南海祃子”,“孙悟空祃子”,名称不一,多由贫苦壮汉充当。“祃子”选出后,许多炮手围在其身边放炮,“祃子”装成昏迷不醒样,忽然全身颤抖一跃而起跑到神前跌坐,由几人将其架起,使其耳朵逼近神架。忽而他大喊一声“压手”,人们便把青龙偃月刀给他。其后他的各种活动便都是按神的意旨行事。
   取水“祃子”手持大刀在前,其后紧跟着若干炮手,后面是八抬法架,来到河边或井边,舞刀、放炮、灌水,带回神棚供奉。
   随后是“接云”的仪式,“祃子”持刀跑到野外,向天空舞拜,随之炮手放炮,这便是接云下雨。
   取来水,接来云,却往往滴雨不落。“祃子”便说是女人冲撞了神灵,要净街,妇女不让出大门。如是折腾若干天,农田依然干涸。人们问关爷:“何时赐雨?”“祃子”说:“二五”,人们象猜迷一样琢磨“二五”的期限。如果“祃子”说:“旱鬼作崇”,人们便带了炮手,前呼后拥到野外把一座坟扒开或打开,谓之:“扒旱魔”。
   有时,雨终于被“祈求”下来。这便成了“关帝”的恩赐,人们感恩载德,一面忙着耕种,一面摆供谢神。谢神的仪式与请神仪式相似。供祭品,摆出执事,抬着銮架,“祃子”舞刀,最后把“关爷”的法架送回庙堂,有的还要搭台唱戏庆贺。
   “祭神祈雨”劳民伤财,自欺欺人。在迷信风行的时代,却成了靠天吃饭的农民无可奈何中的自慰。
   农谚(一)
   许延平 翟伯成
   农谚是人们对大自然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章丘农谚极为丰富,不同区域有不同区域的谚语,现就章丘部分农谚征集于后,以飨读者。
   雷打立春节,惊蛰两不歇。
   春不分不暖,夏不至不热。
   惊蛰动了风,吹到三月中,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清明难得明,谷雨难得雨。
   春甲子野火烧山,
   夏甲子雨水连天。
   三月不下雨,四月晒河底。
   春寒不算寒,惊蛰冷半年。
   三月天,脱了棉衣换单衫。
   吃了江米棕,才把棉袄送。
   倒春寒,冷风吹,
   夏季雹子堆满堆。
   不刮春风,难下秋雨。
   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至长,冬至短。
   三伏不热也出汗,
   三九不冷也打颤。
   立夏大风多,大雨往后拖。
   一日南风三日暖,
   三日南风变阴天(立夏前)。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长五月,短十月,
   不长不短二八月。
   夏季月亮穿外衣,
   不是刮风就下雨。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五月六月气温高,
   黑白云彩来颠倒,
   准得下冰雹。
   五月六月看老云,
   七月八月看巧云;
   六月十三龙分道,
   哪儿下雨哪儿涝。
   淋伏头,晒伏脚,
   秋后雨水少不了。
   胡山戴帽,短工睡觉。
   白露秋分节,夜寒日里热;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就要棉。
   早立秋,冷飕飕,
   晚立秋,晒死牛。
   过了重阳节,
   返风就是雪。
   重阳无雨一冬睛。
   一进九月九,
   大夫抄了手。
   九月九、放猪狗。
   冬至不过不寒,
   夏至不过不热;
   冬至当天数九,
   夏至三庚数伏。
   三九不冷看六九,
   六九不冷倒春寒。
   三九的雪,赛过铁。
   小寒大寒,冰雪成团;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小雪封河,大雪封地。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初霜日,不用算,
   大雁过后十八天。
   腊七腊八,冷掉下巴。
   (或腊七腊八,冻死“叫化”。)
   立冬阴,一冬温。
   冬天霜雪多,
   来年准暖和。
   冬至无霜一冬睛,
   冬至有雪连九天。
   冬天起雾暖融融,
   大风大雪在夜间。
   春天一刻值千金,
   农事季节不饶人。
   春雨贵如油,
   点滴不白流。
   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枣芽发,种棉花。
   做天难做四月天,
   蚕要温和麦要寒。
   种花生不用催,
   一定等到柳絮飞。
   春雷打得早,
   收成一定好。
   春霜连三日,
   睛来好耕地。
   清明谷雨紧相连,
   浸种耕地莫迟延。
   清明早,小满迟,
   谷雨种棉正当时。
   芒种五月前,
   到处耪荒田;
   芒种五月后,
   有活做不够。
   谷雨前,好种田,
   谷雨后,好种豆。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惊蛰到,乌鸦叫,
   全面耕地已来到。
   惊蛰雷不叫,
   今年难种稻;
   惊蛰雷声响,
   稻麦堆满包。
   清明以后虫害多,
   如不防治没好果。
   杏树开花,葡萄上架。
   春暖花开,好把树栽。
   初春不出九,栽杨又栽柳。
   萌芽栽枣,结冻栽榆。
   马莲开花,遍地种瓜。
   雪打惊蛰前,岭坡好种田。
   榆钱落,种韭菜;
   雨水节,把树接。
   初雷打到清明前,
   高高山上好种田;
   初雷打到清明后,
   高梁谷子耷拉头。
   过了芒种,不可抢种。
   夏至栽茄子,累死老爷子;
   夏至麦不拢,莫怪天爷哄;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五月初,麦子一把麸;
   夏至五月半,麦子一兜面;
   夏至种芝麻,头顶一朵花。
   到了夏至六月天,
   黄金季节要抢先。
   处暑找黍,白露割谷;
   处暑处暑,棉花露乳;
   处暑点荞,白露看苗。
   五月田,早种一宿高一拳。
   六月六看谷秀;
   六月六挂锄钩。
   立夏到小满,
   种啥也不晚。
   头伏萝卜,二伏荞麦。
   头伏有雨二伏旱,
   三伏有雨吃饱饭。
   伏里深耕田,
   赛过水浇园。
   伏里种豆,
   收也不厚。
   立秋有好雨,
   遍地都是米。
   立秋十天乱找黍,
   去暑十天乱割谷。
   立秋处暑八月天,
   收麦找麻莫迟延。
   立秋不露头,
   到老喂了牛。
   白露翻地一碗油,
   寒露翻地白打牛。
   秋耕一篓油,
   春耕累死牛。
   秋后不深耕;
   来年虫子生。
   早秋耕不用问,
   碎草杂柴顶茬粪。
   八月秋风凉,
   谷子早上场。
   秋施基肥比春好,
   温高腐熟吸收早。
   七月喷磷,枝条壮匀
   八月喷钾,一胎坐俩
   立了冬,把地耕,
   能把土地养分增。
   冬耕多一遍,秋收多一担。
   冬雪丰年,春雹讨嫌。
   冬看果木春看瓜,
   五月十五看柿花。
   不冻不消,冬灌还早;
   不冻不消,冬灌迟了。
   夜冻昼消,冬灌正好。
   三九猪打腻,高粱谷子耷拉地。
   头场雪,苫瓦片,
   来年不收落一半。
   八九加一九,
   剪枝就停手。
   白露栽菜,不如白畦晒。
   寒露不摘烟,霜打别怨天。
   麦苗不怕雪压,
   油菜不怕霜打。
   要想梨果肉细,
   冬季必须刮皮。
   种蒜不出九,
   出九是独头。
   粗肥施在寒露间,
   次年春季芽饱满(指果树)。
   冬不搬家,夏不挪窝(指果树)。
   冬季修剪有时间,
   一直剪到八九前。
   果树浇水看河开,
   果树施肥看雁来。
   雪花大,种棉花。
   小雪雪满天,
   来年必丰年。
   有收无收在于水,
   收多收少在于肥。
   灶下草木灰,种地好宝贝;
   烂泥沤青草,就是庄稼宝。
   草无泥不烂,
   泥无草不肥。
   七月草是金,
   八月草是银,
   九月草渐老,
   十月草不好。
   百年墙皮老屋土,
   庄稼吃上劲如虎;
   家里土,地里虎,
   有钱难买熏烧土。
   灌溉不整地,
   等于白费力;
   施肥不浇水,
   庄稼噘着嘴;
   浇水不保墒,
   水分都跑光。
   四五月份雨水多,
   小麦黄疸长满坡。
   秋不凉,籽不黄。
   八月雁门开,孤雁脚下带霜来。
   九月九,杈把扫帚往家走。
   冬天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小寒大寒,不久过年。
   农谚(二)
   王世琦 李洪元
   日没云来接,
   明日把工歇。
   太阳倒照,
   明天晒得老猫叫。
   有钱难买五月旱,
   六月里连阴吃饱饭。
   大旱三年,
   忘不了五月十三。
   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
   天有鱼鳞云,
   赶快端醁盆。
   云彩向西披蓑衣,
   云彩向东一阵风,
   云彩向南雨连绵,
   云彩向北一阵黑。
   大雾不过三,
   过三——十八天。
   早出云如血,午后大雨落。
   伏里有雨,九里有雪;
   中伏不热,冬雪不缺。
   重阳不下盼十三,
   十三不下一冬干。
   夏季蝉多,秋天雨不缺。
   二、八月真难过,
   阴阳里冷太阳里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虹云彩西虹雨,
   南虹出来卖儿女。
   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淋了伏头旱伏尾。
   先下雨毛无大雨,
   后下雨毛不睛天。
   七月十五定旱涝,
   八月十五定丰收。
   旱了西北(风)不下雨,
   涝了东北(风)不晴天。
   瓮穿裙山戴帽,
   燕子钻天蛇过道,
   大雨不久就来到。
   春耕如翻饼,
   秋耕如淘井。
   榆钱落地,
   不论干湿耕地。
   头谷雨十天不旱,
   过谷雨十天不晚。
   小满花,不归家;
   收了天花,不收棉花。
   谷上垛,麦入包,
   豆子扛在肩膀上。
   稀倒黍秫密倒谷,
   棉花转开身,
   一棵长一斤。
   棉花耪十遍,
   转过身来一提篮。
   人哄地一时,
   地哄人一年。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三月三,把种按;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豆打长秸谷打矮,
   高梁就打弯弯脖。
   处暑十日见割田,
   立秋无雨减丰收。
   秋上弯弯腰,
   强似冬天转一遭。
   麦怕三月春寒,
   棉怕八月连阴天。
   麦子发了黄,
   秀女下了床。
   桃三杏四李五年,
   枣树当年就还钱。
   立冬不倒股,
   不如土里捂。
   干埋湿砸,“棒槌”发芽。
   白露早,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适宜。
   麦子不出九月节,
   就怕来年二月雪。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顺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
   路上行人把衣宽;
   八九七十二,
   犁牛遍地是;
   九九八十一,
   家里做饭坡里吃。

知识出处

章丘民俗

《章丘民俗》

出版者:政协章丘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本书栏目设为岁时节令、生活礼仪、生产贸易、民间游艺、回族习俗。内容包括:春节、五马日、石头生日、漫话章丘方言、章丘铁匠的生产和生活、元宵节“扮玩”、回族人民的传统和习俗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