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袭姓的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92
颗粒名称:
袭姓的传说
分类号:
K82-61
页数:
2
页码:
390-3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袭姓的传说、其中包括了袭家庄位于普集镇驻地、袭家庄、藏经等情况。
关键词:
章丘市
习勖
传说
内容
袭家庄位于普集镇驻地东北2公里,《章丘市地名志》载:“明初,阎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村名阎廓庄。其后,袭姓迁来定居,逐渐发展成大族,改村名袭家庄。”据该村袭姓老人讲,从前不是这个“龙衣袭”,而是“习”。从明代嘉靖年间才改姓“龙衣袭”的。
据说,这个村姓习的在明洪武二年(1369),从河北枣强迁来,到第八世时出了个教谕,名勖,字懋卿。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知识渊博,满腹经论,乃一饱学之士,可惜时运不及,屡试不弟,只好传业授徒,做起教书先生的行当以求谋生。后来,在他教的众多学生中有四人考取了功名,在朝廷中当了大官。有一天,学生四人和其他文武大臣陪世宗皇帝在御花园观赏荷花,只见一只硕大的乌龟伸头缩脑的卧在一片荷叶上,世宗见到后,心中很是不解:“一片薄薄的荷叶如何托得住这么大的一只乌龟呢?”惊问大臣。左右大臣面面相视,竟也无一人能说出是为什么。回去后,四人也甚感纳闷,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写信向老师求教。习勖看罢来信,已知内情,回信说:“千年龟轻如灰。”“不信,可到藏书楼,找出《藏经》第五十三卷一看便知。”四个学生接到老师的回信后,急忙来到藏书楼,找出《藏经》第五十三卷,一看果真如此。翌日便禀告了皇帝,皇帝问他们四人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四人只好如实向皇帝说是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的。事隔不久,北方匈奴送来了战表,并扬言如识得此战表,两国修好,如无人识得便进犯中原。其实这是匈奴试探中原有无能人,以便采取对策。世宗命人打开战表一看,竟是一张黑纸,传遍满朝文武百官,无一人知是何物、何意。堂堂天朝、疆土万里,富有四海,人才济济,竟连小小北蛮的雕虫小技也不识得,这不仅贻笑天下,而且还因此引起两国交兵。这一下可急坏了世宗皇帝,在金殿上来回渡步,不知所措,众大臣也急得团团乱转,束手无策。这时,世宗想起了习勖,便叫他的学生星夜出发将习勖请到京城,习勖对皇上说:“这叫《黑曼书》,要解不难,需用黑狗熬油,在夜深人静时,备下大瓮,把我扣在里面,点上狗油灯,用细纱罩住,我便可以抄出。”皇帝一听大喜,连忙让宫人、太监去准备,等到夜深人静一试,此法果然灵验,密密麻麻的蝌蚪文跃然纸上,这更难不倒习勖,当即译成汉文呈送皇帝。为此,皇帝欲封习勖做官,但他执意不肯。世宗说:“你既然不愿为官,朕封你为教谕。”并谕习勖在京城游玩几天,再返回故里。皇命难违,只好暂时住下。每天山珍海味、游览京都名胜古迹,不时被诏进宫,与皇帝下上几盘棋。日子一长,君臣慢慢熟悉起来,皇帝很佩服习勖的人品和学识。一天,君臣二人约好早起下棋,习勖按时来到花园,世宗却因有政事来迟了。习勖等得久了,竟坐着睡过去了。世宗念他岁数大,怕他受风寒,就把自己的龙袍脱下给习勖披上。习勖醒来,看到皇帝站在一边,忙起身行礼,才发现自己身上披着皇帝的龙衣,忙跪在地上,连连口呼:“谢主龙恩。”
为了感谢皇帝的恩典,回庄后,就把自己“习”字姓改为龙衣“袭”了。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赵纪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