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道教发展史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56
颗粒名称: 章丘道教发展史略
分类号: B959.92
页数: 25
页码: 320-3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章丘道教发展史略、其中包括了章丘道教概况、章丘道教渊源胚胎期、章丘道教的发展演化期等情况。
关键词: 道教 历史 章丘

内容

章丘道教概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其上可推至中国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萌生于黄帝轩辕氏人天一贯之际,胚植于三代,充实发展于周末先秦,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经孕育、成长、扩张、演变,衰于清末民国初。在长期的存在积淀过程中,曾对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民俗、文学、天文、历算、医学、地理、物理、化学、科技等诸多领域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整个东方文明的主流。
  章丘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与中华民族同步的文明传承,道教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经历了从萌芽到演变衰退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教曾数度灿烂辉煌,其名贤大哲、经文丽篇,与章丘的名山胜水一起,又对中国历来的道统产生过巨大影响,成了它重要的有机成份,也是齐鲁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东方文明几千年来写在章丘历史上的浓重一笔。
  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入侵和影响,中国社会和政体不断发生重大转变,尤其五四运动之后,马列主义传到了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的胜利,推反了封建社会在中国的统治,道教被作为封建文化,从此一不振至今。我们章丘道教亦如是。道教衰败以来,由于历史、文化教育、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等原因,使了解它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人们一提及道教,马上就会联想到看相、算命、占卜、符水、神鬼、咒术、住庙、邪道、邪法等等,使中国五千年文化精英所独创的宗教,蒙受百般误解与侮辱,殊堪浩叹若是道教仅靠这些迷信邪术、下三滥的手段,粗浮鄙陋的内容,何以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
  解放以后,章丘道教虽然已经衰亡了,但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对章丘道教文化作了许多研究、发掘、整理工作,目列章丘历部县志,成绩不斐,为后人研究章丘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但现存记录和文献,还远远不能反映章丘道教文化的全貌。
  作为一种沉重的历史文化存在,章丘道教曾在几千年的章丘文明史上留下深刻的辙痕。我们不应该简单而轻易地将其抛弃,而应把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来对待。我们章丘自古就是个产生和造就哲学家的地方,每每在一定的时候就会给传统民族文化带来新生机、新内容,从而影响章丘甚至全国、世界,而这些人物多数是道统人物。在某种意义上,这应是章丘的骄傲。
  章丘道教渊源胚胎期
  章丘道教的最早渊源,可推溯至公元前四、五千年前的人类上古时代,即中国古史所称三皇五帝以至黄帝轩辕氏阶段,胚胎于公元前三千多年前的唐尧、虞舜、夏禹三代,是早期中国道教学术思想的主要源生发祥地之一。
  一、三皇时期
  伏羲之前,五经不载,难知其详。
  伏羲之时,其活动流域为济水、蒙山一带,而我们章丘正处在济水流域,正是伏羲活动的中心地区。时伏羲王于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中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到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始推旧法,辩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以开化群蒙,教人刳木为舟,张网捕鱼,猎禽兽,衣茹毛,时人臊腥臭秽,男女无别。冬则穴处,夏则巢居,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即天、地、人之间和谐关系、以求人类发展的阶段。这正是中国道家思想最古本渊源。据《山东通志》载:“伏羲之后,大庭氏王传于赫胥氏,崩葬于阳丘。”其址位于今章丘市黄河乡临济村附近,尚在。古时历代县长皆曾祭祀。由此可推,章丘是道家思想渊源本初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
  其后,伏羲之学传女娲,女娲传神农,神农时始制瓦器(陶),教人种五谷,以草药疗病。复增易变,以法象变通之理,使如“山之云,连连不绝,故名连山”。八卦与易的完善,使人类文化更前进一步。此时,约在章丘小荆山文化、西河文化时期。
  神农之学传燧人,燧人教人钻木取火以续“日之光”。燧人传祝融,祝融修三纲,齐七政。作按摩以通经精,启道家修炼之基始。祝融传苍颉,苍颉创立文字,中华文明步入新纪元。
  二、五帝时期
  五帝是指轩辕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这段时期章丘文明高度开化,创造了辉煌的龙山文化,是当时中华文明最为繁荣的中心之一。黄帝、黄帝之子少昊氏,其孙帝喾,帝喾之妻、炎帝之后代姜嫄氏,唐尧、虞舜,皆曾治于章丘,其据历历见于史志考古。是章丘道家思想的胚胎阶段。
  轩辕黄帝之时,观北斗日月星辰之象,制二十八宿以定位;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十天干,又作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配以鸟兽,纪为地支;观伏羲八卦,合成二十四气;作纪历以定年,始造律历;元起辛卯,分四季,辩孟仲;漏刻计时;南车指向,作占星术;作《阴符经》,以与蚩尤战;作《内经》,发明遁甲,六壬术;造音律,以发七情;制十仪,以协纲政。至此,年、月、日、时、干、支、阴阳、医卜、星相、节律、伦理道德、皆有法度,具备完善,乃道家思想胚胎成长时期。其鼎盛时,章丘(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明堂图》,制之曰:“合宫。”为后世灵台、辟雍、宫室之始,从此君臣、父子贵贱尊卑有殊。时黄帝命孔甲制器、昆吾作陶,制具及日用器皿,凡釜、盘、盂、豆、簋、鬶、杯、罐皆丰备,尤其黑陶,以其“黑如漆、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而被誉为“世界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若没有发达的文化背景,这种辉煌的龙山文化的出现是不可能的。唐尧时,主张治政应“治历以明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初步建立天、人之间,相互关联之天道观。“道”,已具雏形。
  唐尧禅位于虞舜,时舜耕历山,章丘与其地仅数十里之隔。舜作《舜典》,更重天人之道,施政必与天文星相占卜结合,“在玑、玉衡,以齐七政”。其后期时全世界进入地球大洪水时代,各地辉煌的文明被毁于一旦。天地间洪水肆虐,舜举燎焚柴,封禅四岳,敬天地、祀鬼神、谢高山救人之恩,此际,已具备宗教产生之氛围。(时章丘辉煌的龙山文化也已被大洪水所摧毁)。舜禅位于大禹,禹治水,伐山砍木,奠高山大川,以天下为九州。时人类因洪水几遭灭绝之灾,深惧天地之罚。《大禹漠》有:“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可爱非群,可畏非民”。至此,道终于出生,已具宗教崇拜之内涵。
  三皇五帝时代,章丘是世界上当时文化高度发展、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心之一,先哲们在这里已确立天、地、人,三位一体之思想,为后世道家人神同体观及道教之敬天、事神、趋避等宗教仪式的建立,为儒家天人合一之说的衍成,打下了广泛的哲学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加以神化,便是宗教思想,以神为中心,加以人格化,便是中国的人文哲学,以人为中心。
  三、三代时期
  夏、商、周三代时期,章丘为薄姑、为齐、为谭、为平陵邑、宁邑、台邑、崔邑、赖邑等,境内人烟密集,村邑相望。根据现在章丘考古有:城子崖遗址、平陵城遗址、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乐盘遗址、王官遗址、焦家遗址、亭山遗址、王推官遗址、马安遗址、宁埠遗址、七郎院、巡检庄……等等遗址。就出土物来看,祭器如豆、簋等;卜骨如牛、鹿的肩胛骨,或灼或钻的种种兽骨;图腾如鸟形陶器、陶面塑像;各种神秘宗教纹饰如饕餮纹、云雷纹、夔龙纹、神兽纹、鸟纹、虎纹、蟠螭纹、凤纹……等等。可以看出,当时章丘已有发达的道教思想宗崇氛围,人们朴实无华,尚忠敬天,质直简单,将天、地、人文思想,变为特别重视天神、地神、鬼神的信仰,类似道家后世所谓“神道设教”。卜笠现象还非常普遍,用于卜筮的巫术被统治者所信奉和推崇,巫卜者占有极高的政治地位,独断揽据着天文、历算、阴阳、鬼神、政教等广博知识,成为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继承、传播、促进和开创者,集宗教、哲学、艺术、文学于一身的这些人,在两千多年的传承中,为道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这种原始道统宗教文化发展到周朝,已积累有固定的活动和仪式,法则与成就,建立了以人为中心,上通天文,下及地理,旁通物理,周及鬼神的人文体系,综罗上古数千年文明于一贯,建成了瑰丽奇魄的三代文明,即:三代之下历代中国学者所羡之“三代人文”。孔子赞叹之曰:“郁郁乎文哉!”其中易为《周易》,礼为《周礼》,乐为《周乐》,书有《周书》……成为儒道阴阳百家开山之理论基石。影响华夏文明数千年,道统文化作为当时的统治思想,至周穆王时,已形成长生之说。
  夏商周时代,章丘生活着当时世界上一流的思想家、科学家与天文学家。载于《诗经》的《小雅大东》诗,即为周幽王时章丘人(谭)大夫所作,中有句云:“维天有汉,监办有光”、“彼织趺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华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簸扬;维北有斗,不可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这些诗句涉及银河系(天汉),天监星、织女星、牵牛星、天毕星、北斗星、南斗星(箕星)、启明星、太白金星(长庚星)等星系星群,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天文星相的著作之一。聪明智慧的章丘人不仅能叫出它们的名字,知道它们的位置,还掌握了它们的运行规律。如说织女星“终日七襄”,是说织女星每天白天自寅时至申时,要经历七个时辰才出来。启明星与长庚星本是一颗星,朝暮出现等等。
  而星相、天文历法知识还仅仅是当时章丘道统文化的一部分,章丘人彼时的学术思想及科技成就远不仅此。高度的文明,为日后此地能出现邹衍、京房、郑玄这样的宗学大师,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充足的能量,而正是他们学说的影响,才产生了现在流传的道教。
  章丘道教的发展演化期
  自东周春秋战国至晋代,是中国道教的发展演化期,在这段时期里,道家已综罗了上古及三代人文思想,统摄了周秦以来道家、墨家、阴阳家、法家、兵家、星相家、占验术、医术、方伎、杂家等诸子百家之学,融合成一博大精深、旁通周贯的大宗教。而章丘人对这种融合和形成,作出了重大杰出的贡献。
  遍观中国道家典籍,不难发现,在道教的理论基础里,仙学、易学、阴阳五行理论、老庄思想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最早提出阴阳五行终始理论的人是阴阳家邹衍。邹衍,生活在周显王、周赧王时期,是齐宣、威王治下的齐稷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曾频繁活动在章丘境内,其去逝后,安葬在章丘长白山下,至今其址犹在。
  一、邹衍与方仙道
  邹衍的学说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天文、地理、医药、养生、巫祝、长生之学,以五行、阴阳而发挥,著《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绐五德》五十六篇、《大圣》、《重道延命方》等书,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演化,尤其对道教的形成,影响很大。
  邹衍生前,游说宋、齐、梁、赵、燕各国,秉其“阴阳消息……,《大圣》、《终始》之篇十余万言……,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若应兹”之学说,名震王公,显赫一时。受其影响,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皆派人往渤海、东海寻海外仙洲,以及海上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至死犹恋恋不忘。
  邹衍的“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因诸王之崇敬,流传广泛,遂使当时燕、齐、宋一带阴阳、五行、长生、方伎、隐逸之士纷纷入其门下,传其学术,他们又吸收周苌弘之学共同创造了中国道教的第一大派——方仙道。
  方仙道自邹衍初创到清末,存世两千余年,在汉哀帝和王莽以前,一直是影响中国政局和帝王生活的主教。在春秋战国时代,道派的代表人物是邹衍的门人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子等,他们秉承神仙说与阴阳学,“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平心意,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阴阳者,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假鬼神而为助者”。正是这些观点,影响到了当时的燕、齐、赵、宋、楚等国的治国、用人、文艺等方方面面;延至秦朝,方仙道大行,秦始皇深信其术,将道人封官赠爵,位列公卿,使很多道士掌握着国家的政权,使秦始皇焚书坑儒、造阿房宫……其中最著名者为徐福、卢生、韩终、候生、石生。方仙道发展至汉朝,极盛一时,汉治国“外施儒术,内用黄老”,使方仙道获得了空前的繁荣。道士李少君、少翁、栾大、公孙卿、东方朔等人,位封王侯将相,有的还是汉宫驸马。这些人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定,在否定之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帝之后,成帝、哀帝、宣帝、王莽亦深信不疑。
  方仙道的代表著作,是西汉景帝时期成书的《淮南中篇》(又名《淮南枕中鸿宝苑秘书》)、《淮南子》,这两部书是汉文帝之侄齐悼王刘肥之子刘安在我们章丘,(后到淮南)集中当时全国的方士道流神仙家两千多人集体撰著的,当时刘安任阳丘侯。刘安完成此书,曾献给景帝,景帝因其内容对国兴农政策不利,未予推扬。汉武帝时,刘安之子阳丘嗣侯刘偃继续招集方士,在章丘一带集书撰著,获罪,被驱逐出境,阳丘国随之改为阳丘县,治回军镇(即今回村绣惠镇)。后此书秘密流传,至隋代为《淮南万毕经》和《淮南变化术》,传至清代为孙冯翼和叶德辉所辑《淮南万毕术》。清亡,方仙道终。
  东汉时方仙道的代表人物有刘向、于吉、张道陵、左慈、葛玄等人,他们都以方仙道为基础,另创别名,中国道教进入了鼎盛发展的新时代。
  二、邹衍与《太平经》
  邹衍的阴阳五行之学,被“燕齐海上方士传其术,不能通”,流寓积久,产生了中国道藏第一部《太平经》。在《太平经》里,仍保持着邹衍学说的精神。如邹衍的大九州之说:“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名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九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有大嬴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能。”演变在《太平经》里,成了“天下共日月,共斗极,一大部乃万二千国,中部八十一域,分为小部,各一国”、“中部有八十一域,其处复一周,天下复国,乃远出到洞虚无表”。
  《太平经》传到汉成帝时,为邹衍乡人齐郡甘忠可所得。时章丘属齐郡,其治在平陵城附近,甘增创其内容,名为《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其徒中有阳丘(章丘)丁广世,颇传其术。由此可知,汉代的章丘,是中国道教的衍生中心之一。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继续流传,日久年深,漫无稽制,传经者各运手腕,使其篇幅扩大,遂成巨著。至东汉顺帝时,有三人得到了这部书:于吉、张道陵、张角。其中于吉得于齐郡,书名《太平青领书》;张道陵得之于四川鹤鸣山,书名《太平洞极经》;张角得书于于吉。
  1.于吉与《太平经》
  于吉,一作干吉,汉琅邪人。得经之后,始在山东布教,章丘便在其范围内。“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多,而多巫觋术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及收藏之,后张角颇传其书焉”。于吉在山东布道后,因不合时政,便流寓江淮,道名颇盛,遂成吴会宗教之领袖,见嫉于孙策,被杀。事见《三国志孙策传》。
  2.张角与《太平经》
  张角得《太平经》后,按书中五行衰旺顺序:“火衰,土必代旺。”推断,汉朝是火德王,汉运即衰,代汉行兴者必是土德,土五行属黄。所以他发动了黄巾起义,向天下广推太平道。在《太平经》中有言:“天以道治,地以德治,人以和治。天地人三相得,乃成道德。天主生,地主养,人主成。上土法天,其道乎,中土法也,其德乎,下土法人,其仁乎,非此三统道德,非为太平之君矣。”此外言天地人三者关系者,太平经》中比比皆是,所以张角太平道的黄巾起义,其徒众指着黄贴为帜……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张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张梁)称人公将军。(见《后汉书》)所以,其起义不论从思想发动还是政治内容,布置形式,都与《太平经》有直接关系。
  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迅速占领了全章丘,他们在今水寨镇附近建立了屯兵大营,驻有主力部队,至今其地名仍沿用黄巾固城、城子庄的名称。黄巾军的首领徐和、司马俱以此为据点,于公元207年打下了平陵城,杀死了济南王刘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黄巾军很快蔓延至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数以百万计,时东汉国十二州,仅有益、凉、并、交、四州未波及。汉室从此一蹶不振,渐渐土崩瓦解。
  没有邹衍的遗说,就不会有《太平经》。没有《太平经》,就不会有太平道。没有太平道,就不会有黄巾起义。汉室不崩溃,就不会有曹操趁机暴起,扫荡群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不会有曹丕称帝,三国鼎立。从黄巾起义到曹丕立魏,前后不过三十六年,可见这部《太平经》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张道陵与《太平经》
  张道陵,原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人,张良八世孙,自幼聪慧,通达五经,得《太平经》后,与《老子五千言》相结合,创立了五斗教,是
  道教的实质性开创者。
  张道陵创教后,于全国名山大川中设二十四治,修符文,治戒律,行教天下,其教义与太平道没有区别,都是邹衍遗说,但为了避免政治冲突,便以入教者交五斗米之举,别名五斗米教。张道陵传张衡;张衡传张鲁;张鲁以教治政,雄据汉中。其后此教演化为宗派,流传两千年来不衰。其中张道陵被尊为天师,代代袭传,至今已六十九代,全国各地姓氏,除孔家相续不断能与匹美外,其他姓氏绝无仅有。
  若无《太平经》,张道陵就不会创立道教,就不会有道教日后的大兴。所以,《太平经》与《老子五千文》一样,是现存道教的开山大经。邹衍,自然也应是道教的祖师之一。但为什么张道陵只选孔子作道家的祖师呢?因为邹衍有四个条件不如老子:一、当时儒、释俱已兴,除了老子,天下无第二人有资格能与儒家之孔子与佛家之释迦牟尼相抗衡。二、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三、汉室治国崇奉黄帝、老子,有利道家的发展,而邹衍当时冠着阴阳家之名。四、邹衍太重鬼神,而老子不信鬼神。须知,儒教自孔子之后,重人事、轻鬼神;佛教更不承认鬼神,视如风影电光,而张道陵创教,本意要与儒、释抗衡,如何肯自贬身价?所以,天师道首先是降服鬼神,然后役使鬼神,有异于远古崇拜,才有利于道教前途。
  按古二十八宿分野,章丘属危、虚、女宿主之,而章丘危山,是天下唯一与危星相对应的山。所以,章丘危山是天师道二十四治中,中八品玄老治之十二危宿治,于人身为丹田,于南方为稠梗治。
  三、邹衍与黄老道
  邹衍遗说的阴阳五行与方仙思想,同自古相传的黄帝、老子思想相结合,产生了黄老道。早期黄老道的活动范围亦在燕、齐、楚诸国,是秦汉以来学术上的一个主要流派。它代表古神仙家与阴阳家的思想,著名的人物如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乐臣公、盖公,传到汉朝为陈平、田叔、黄生、邓章、郑当时、司马季主、严群平等人。时章丘亦有黄老道徒,与太平道、天师道并存。
  四、邹衍与《易》学
  参与道教形成,《易经》的原理和法则自始至终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它不是儒家独有的,而是中华文明上古所遗,创始于伏羲、黄帝,时为《连山》,夏商时为归藏》。传至周,经文王演义为《周易》,为周治军之典,此后诸子百家,无不师之,并各有发挥。
  《周易》经孔子加《十翼》后,大明于天下。孔子后,授受不绝。至秦,秦始皇信奉方仙道,焚书坑儒,此经以有卜笠功能而独免于火。虽未遭劫,但研究方向却深受秦时风气影响,转入汉代象数派易学阶段。
  象数派易学由于加入了邹衍的阴阳五行方面的东西,又深受黄老道、方仙道的影响,转向预测应用为主,被加入的纳甲、飞伏、五行生克制化,阴阳终始,世应、游归、六亲……变通爻辰,又夹杂图谶而普遍流行。到汉初,易学有四大家:杨氏易、孟氏易、施氏易、梁丘易,而集四家易数六成者,为京房。京房,西汉东郡顿邱人,时顿邱即今章丘境。(今顿丘村归历城,隔顿丘山与章丘界)京房创立了京氏易,“通古今之变,究人天之际”,著《京房易占》、《京氏妖占》、《京房易飞侯》、《京房占》、《京房对灾异》,把天文、星相、易学、神鬼之说糅合起来,成为一代大宗师。京房的弟子平陵人卫咸、孙张,都是一代大哲,与淄川杨何、太山毛莫如之学遥相唱合。当时的章丘是中国道学和易学的学术中心。传承京房易学的大家有两人:齐郡第五元(章丘人),扶风马融(马融,字季长,其墓在章丘临济,今犹在)。而承第、马之学者,为北海郑玄康成。而郑康成注《易》著书授徒之地,就在章丘黉堂岭上,彼时为黉山书院,离邹衍墓不过七八里路程。郑玄的易学又充实和发扬了京氏易,完全进入了阴阳五行灾异占侯变通趋避之中,他的弟子刘表,刘备,陆绩,管辂,虞翻,荀爽,孔融,都在章丘学成,又将其学光大,影响到了三国时期的政局。
  象数派易学的大发展,被汉末的道人魏伯阳所接受,并与方仙、老庄思想结合起来,融汇古本《龙虎经》,集日月盈虚,河车任督,医、丹道,养生术于一体,创立了道教丹道派的第一部大经《周易参同契》,开了道教丹道派的先河。
  《周易参同契》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不朽之作,与《太平经》一样,为道教的发展演化打下了基础,并在宋朝时反过来影响到儒教。持此说者陈抟,隐居华山,学贯秦汉,力通儒道,据《周易参同契》及古人易学之书,解创太极、无极、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为儒道两家关于宇宙物质本原理论空白作了填补。其后,大儒周敦颐,邵康节,二程,朱熹亦深嘉《周易参同契》,称其为天下第一经书,开创了理宗学。
  《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修炼神仙方术不易之则,是神仙丹道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丹道宗由此大行,修炼者遍布中国各地的名山大川之间,号为仙宗,为日后太乙、正乙、金液、聚玄、长淮、葆和、苍益数大道教宗派之祖。
  若没有京房、孙张、卫咸、郑玄、第五元等高哲们在章丘完成易学的演化,就不会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产生,所以说,章丘的先哲们对道教的丹道派的产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这里面也包涵了邹衍的阴阳五行术的功劳。
  五、其他
  1.白兔公
  与邹衍同时代,章丘的神仙道流是白兔公,是章丘长白山人。事吐纳之术,得长生神仙交感,传说是彭祖的弟子。其著作不详。据《山东通志》载:“白兔公得道后,常骑白兔,往来山林如飞。”遗留有关传说颇多。唐朝诗人韩愈在《送齐山人归长白山》诗中曾云:“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林中。”唐寒山子在其道言诗中亦云:“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欲验飞凫集,须征白兔游。灵瓜梦里受,审橘座中收,乡国何遥迢,同鱼赛水流。”从这些诗中可看出白兔公的故事在唐朝仍广为传颂。
  2.元阳子
  据县志记载,除白兔公外,晋代章丘还出了位异人,道号元阳子,亦是长白山人,“于伏生墓中得《金碧潜通书》细为注解,依文修炼,得还丹之决,后来入华阳宫修真悟道,遂得飞升仙解”。
  元阳子去后,留《金碧潜通经》三卷于世,亦是道教丹道派的重要经典。其书已失传,零星段落见于《道藏·云笈七忏》,有云:“三五与一,天地至,研思十霜,妙旨斯在。”、“一者水数也,为五行之始,色禀北方,包五彩,终之合道,理契自然。故能生天、生地、为牡、为牝、然后运日精于月窟,结粹华于冲虚,灵运潜能与真合同,即非人间术士所能窥测窃见也。”、“古人所以假易而为经者,谓至道与天地配,如……一气为二仪,二仪判然后有三才,俾乾坤运而品物贞,坎离用而金水并,此道之枢也。男冠女笄,牝牡相得,气交体合,应变无方,此道之也。日月运矣,寒暑节矣,滋液润泽,施化流通,此道之验也。阴伸阳屈,阳用阴潜……合性道之返也。”此书仍以阴阳五行原理,加以医、仙、黄白龙虎之术,借说人的内在修行,交合心肾,上下河车,从而达到金丹成就的目的。书最后有诗云:“仙人拍手雪成团,黄花欲入紫河难。子母一时流作水,变化还同九还丹。”
  以其术不轻传,非得师口授,后人难得其解意。此书见录于葛洪的《抱朴子》、《金匾药方》、《肘后备急方》、《抱朴子养生论》、《大丹问答》、《葛洪枕中记》、《稚川真人轻证术》、《金汐经》、《葛稚川金木灵论》,影响甚大,葛洪之后如陆静修、陶弘景、孙思邈的成就,也与此书有关。金丹派历代相传,鼎盛不衰,解放之后,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所提倡的仙学与养生术,即是《周易参同契》、《金碧潜通经》内容的衍延。
  3.瑕丘仲
  在《道藏·云笈七》中,记载了一位章丘道流,其文如下:“瑕丘仲,宁邑人也,尝卖药于宁百余年,人以为寿。而因地动舍坏,仲及里中数十家屋临水皆败,仲死。民或取仲尸弃水中,收其药卖之,仲被亵而从诣之取药,弃仲者,叩首求哀,仲曰:‘非恨汝,使人知我耳,吾去矣。’后为夫余胡王驿使复来至宁,北主渭之滴仙人。”文中宁邑,按《山东考古录》载:“宁邑故城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即在今章丘刁镇东部的王官遗址附近,当年因地震及大水灾所毁。考县志:“汉文帝元年,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即可能是此次灾难的时间,瑕丘仲为汉朝人。距刘安封阳丘侯不过数年,正是章丘方仙道大盛时期。
  4.介琰
  按《历代神仙传》中,有神仙介琰,乃章丘长白山白兔公之弟子,文曰:“介琰者,不知何许人也,师白兔公,受玄白之道,能变化隐形,常随师入东海,皙过吴,为先主礼之。先主为起静室,一日之中数过,遣人问起居,琰或为童子,或为老翁,无所食啖,不受饷遗。先主欲学其术,琰以帝多内我御,遂不传道法。先主大怒,敕缚琰,引驽射之,驽发,绳索独存,失琰所在。”
  5.赵威伯
  赵威伯,汉东郡顿丘人(即今章丘县西、南部),少好道,受业于邯郸张先生,挹日月之景,服九云明镜之华,得道……又善啸声,若冲风之击长林,众鸟之群鸣,须臾,归云四集,零雨其濛。
  章丘道教繁荣扩张期
  自南北朝以降,直至清朝中叶,约一千五百年间,是中国道教的繁荣扩张期,和儒教、佛教一样,中国道教在此时期内也是流派纷出,名贤群起,主导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命脉、方向。章丘道教作为中国道教的重要组成,在章丘普遍扩张,出现了空前繁荣,名山胜水之间,凡宫观祠庙楼阁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章丘文化建筑的主流之一。
  一、唐朝的章丘道教
  唐代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动荡不安的中国政局,将封建社会推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唐太宗认老子为其先祖,将其册封为道教的“太上教主”,敕谕天下,并将道教作为中国国教,位在佛、儒之上。将《老子五千言》改为《道德经》,《列子》称名为《清虚经》,《庄子》易名《南华经》,并将这三部经订为科举考试必读之书道教由于帝王政权的崇奉取得了优势,获得了最可靠的政治保障从此欣欣向荣,一派生机。
  唐太宗未称帝时为秦王,与章丘人房玄龄尤善,曾访道于野,微服见一道士,道人迎曰:“此中有圣人。”秦王因以实告。道人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爱也。”从此李世民益与房玄龄密。后来唐太宗事道,房玄龄为其贤相,死后陪葬昭陵,与这些经历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武后、睿宗,玄宗掌政期间,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在其著作《洞天福地天宫地府图》中,将章丘长白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云:“第六十一福地长白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从此长白山及其周遭数县道教更兴,有很多道人在山中修行。
  唐朝时章丘的道观很多,如女郎山上三清观、龙山太清观、危山东岳行宫、平陵王庙、绣惠(古章丘城)三皇庙、文祖三官庙、水寨水母庙、三官庙、埠村镇鹅庄的老君殿、埠村通真观等等。另外,因皇帝推崇老子教化,各地都建有老君祠或老群君庙,香火十分兴旺。
  二、宋朝的章丘道教
  1.章丘长白山与《渔庄录》
  宋初立国,关于宗教的信仰及政治地位,多承袭唐代旧制,三教并崇。在我们章丘长白山中,隐栖着许多道门清流,他们很多是厌倦了五代十国的战乱,更有些人是不愿做官出仕,自甘淡泊,炼丹修炼以求长生。
  宋太宗淳化、至道,宋真宗咸平、景德、祥符年间,范仲淹读书于章丘长白山醴泉寺,曾发金不取,助梵僧在黉堂岭上建雪山寺。当时长白山中隐栖着一位道士,范仲淹与其相厚,道士姓洪,名星桥,别号渔庄,原是淮阳人氏。洪星桥在长白山中,用毕生精力,研究黄白之术,造诣高深。其仙逝后,将其术及方书托给了范仲淹,范仲淹与洪星桥之子将书中妙道记录下来,便成了道教丹派的一部重要经典《渔庄录》,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为书作序,一时大行于天下。其序云:
  渔庄录》者,乃金丹玄语也。先君(指范仲淹)少时,人长白山,潜心志学,常与一术士游。其术士善炼水银为白金。临终时,其子幼无所托,见先君笃诚,嘱以后事,将死汞一斤,并其方书,投于先君怀中而卒。先君得其旨要,参诸丹经,无不符合,而试之果成。但先君宦游中外,不暇为此,欲闻于人,又恐惊世骇俗,故还给其子。其子见别人为此皆妄相传授,乃再与先群谈玄,因录其玄妙之语也。
  大宋元祐七年春二月尧夫范纯仁序”
  此书传到清朝,又有李保乾再序云:
  “宋淮阳隐士洪星桥,别号渔庄,年八十,精黄白术,素与范文正公善,及病,告公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奈不能待药成,一子甚幼,不堪相托,请以付公。’即以方书一帙,白金一块,投公怀而卒。
  公藏之,及其子长成,乃召而告之曰:‘汝父有玄术,因汝幼,故托我,今汝成人,当以付汝。’出而授之,封缄如故,遂名其书为《渔庄录》……但是书流传既久,抄藏者每多互异,其为盲目方士妄加删改无疑,……因见其言言真谤,语语惬心,不忍使隋珠和璧没于尘埃,而渔庄老人嘉惠来学之苦心,就足以长垂不朽也。”
  时同治元年岁次王戎蓉城复初子李保乾识按此书,见收于《道藏·渔庄邂逅录》、《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影响甚巨。
  2.宋真宗与章丘道士王中正
  宋真宗咸、景德年间,契丹犯境,逼宋降迁,时大臣多建议迁都,唯寇准主战,并力谏真宗亲征,于澶渊,大败敌军。宋真宗本应恢复失地,乘胜前进,但真宗消极厌战,竟与契丹人订了澶渊之盟, 割地赔款,一时举国民心大丧。真宗失意之余,怏怏不快,便留心
  于宗教,听从枢密使王钦若之言,以“神道设教”大搞麻痹、愚弄天下人的“天书运动”,并改元为“大中祥符”,又效仿当年李唐推老子为道教教主,推出赵姓神仙赵玄朗为道教教主,奉为圣祖,并因此改了孔子谥:由玄圣改为至圣,以“玄”字犯讳。然后诈言天下人说:“神道圣祖降天书,实国家之瑞祥,可以封禅泰山了”。然后在泰山上又搞了次“天书下降”活动,并为此建了岱庙的大殿“天贶殿”——即今天的宋天贶殿。宋真宗这种掩耳盗铃的活动大大推动了道教的发展,道士的地位扶摇直上,宫观的数量一时大增,时章丘道士王中正,遭遇隆宠,被封为道门仙师,左武卫将军,见于宋史云:“(大中祥符)二年,已酉,以方士王中正为左武卫将军。……得龙图阁,授中正以官,恩遇甚厚……。”
  王中正得宠后,主持督造了泰安宋天贶殿,并任岱庙主持同时奉敕重建了位于章丘埠村的通真观,易名三清观,自居首庙阁。一时章丘埠村三清观成了远近驰名的道教中心。
  章丘埠村三清观由于是皇封敕建,规模宏大,与泰安天贶殿是同一设计者,同时施工集中了当时皇家建筑水平,计有真武、三清、四御、三官、对峙、老君、关帝、城隍、土地、赵公元帅等庙宇殿堂三十六座。香烟延续到明洪武年间,形成为天师道传布中心,出了唐义松、苗智泰、陈智德、赵智安、李殿臣、王本霞、马仁镇、牛仁满、杨义和、卢礼文共十大仙师,其徒众遍及山东及全国各地。
  (按章丘埠村人张孝勇回忆,埠村道教与三清观建于宋乾道九年即1165年),因宋孝宗皇帝夜梦太上老君,特颁旨天下,广修道院而修造,有误。因宋孝宗乾道九年时,章丘早已是金朝地盘(金大定十三年),宋孝宗的勅命不可能在金朝施行。且宋孝宗乾道年间,起用朱熹,又以虞允文,梁克家为左右丞相兼枢密使,举国以儒政主治,奉行修身、务学、恤民、抑侥幸、屏谗言的修治之策,并不一味崇道。而以夜梦太上老君、赵玄朗,并封赠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赵玄朗为“圣祖司命天尊”的皇帝是宋真宗,是他以此颁旨天下,广修道院,且王中正也是宋真宗时人。所以,埠村三清观应建于祥符年间为准。
  王中正是天师道的领袖人物。“正”是其辈谱,其同辈人张正随在祥符八年秋九月(1017)。还被宋真宗封为“天师道贞静先生”,可见当时他们一支道派是相当得宠的。
  宋真宗皇帝以神道设教为政治目的,假托梦寐,捧出神仙赵玄朗为道祖,利用群众心理,使举国上下,醉心于道教情愫,藉此来掩饰军事外交之失败,其最终后果,是导致道门泛滥,发展到徽宗时,沉缅道术,并自号“道君皇帝”,追求清虚,迷信鬼神,异想神道救国,终遭靖康之变,国破家亡,身为囚俘。历史又一次警世:凡利用宗教作为愚民政治的治术,其后果必亡。
  3.穆宾成道
  宋神宗熙宁年间,河南人穆宾,字庭秀,羽化于章丘女郎山之阳。先是,穆宾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但无意仕途,淡泊清虚,性喜黄老之学,所以中年以后,即由家乡河南云游来章丘,隐栖于女郎山之阳,清修寂定。自康定年间至熙宁初,道名颇盛,著述极富,门下求道者络绎不绝。羽化后,洛阳王寿卿为其题墓志铭“字画臻妙,可嗣阳永”。神道表端有黄庭坚题跋。
  穆宾碑以书法精奇,作为章丘名碑,曾被清康熙年间御制《佩文斋书画谱》收入,(同时被收录的还有醴泉寺志公碑)。因为此碑集两位大书法家之真迹,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惜已失其所终。考《书史会要》云:“王寿卿,字鲁翁,洛阳陈留人,祖择之之外甥,奉召至京师,使篆字说辞以兴王氏之学,书法得阳冰笔意,绝妙异常,非章友直、陈晞毕所能管摄也。”而黄庭坚书法,亦绝妙。为宋时巨笔,《山谷集》云:“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举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精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自号山谷道人。”
  穆宾没后能得黄庭坚、王寿卿这样的大家为其作墓志铭神道表,足见其生平名望极重。
  4.田浩
  田浩,字豫,宋人,俗家历城人,隐修于嵩山,后因爱明水山水,遂移来卜居,后仙去,事迹见载于康熙年间《章丘县志》。
  三、金代章丘道教
  自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始,至南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近一百五十年间,章丘一直归金人所辖,属金国山东路济南府。这段时间内,全真教传入章丘,并在章丘境内迅速传播,并成为中国全真教的中心地区之一。
  全真教创始于金人王喆,本是陕西咸阳大魏村人,是金代的大儒,曾纠众抗金,失败后,心灰意冷,不愿仕金。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忽自叹曰:“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动心,予犹碌碌如此,不亦愚乎?”当下收敛心神,立意修行,于甘河镇遇到两位形貌相同的人,授以口决要道,遂筑活死人墓,全心修道,于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焚掉茅庵,开始云游布道,来到山东,先后收了马钰、谭处端、邱处机、刘处玄、王处一、赫大通、孙不二等七个弟子,史称道教七真。全真教就是这段时期传来章丘的。
  全真教是综合了道家、释家、儒家三教而创,初名三教平等会,以《孝经》、《道德经》、《清净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必修经典,极类南宋朱熹、二程、周敦颐的心性理学。凡儒家十三经、道藏经典,佛教大藏无不涉猎,以正心诚意,独全其真为宗旨。全真教的开创,使金人统治下的汉族士俗纷纷入教,“南际淮,北至朔漠,西向秦,东向海,山林城市,访庐舍相望,什百为偶,甲乙授授,牢不可破”,形成强大的势力,使金国的历代皇帝又畏又惧,屡屡诏见全真的领袖人物,并赐以封号金冠,从此“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
  章丘的全真教领袖人物姓郭,名志空,字超然,是全真七子中丘处机的弟子,道号长春真人。《章丘县志》载:“秘受真法,遂长坐不卧,善运气,有时化为灵风通透关节,有时化为玉液灌溉骨骼,神幻变化,不一而足,闻于朝,赐以金冠锦服”。
  郭志空的家在今章丘市高官寨镇东庵村,当时叫邢周寨,因为郭志空受到了金代帝王的封赐,声名大震,远近全真,无不恭奉若师长。郭志空羽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修行的全真庵——郭太师庵替代了原来的庄名邢周寨。并在其墓侧庵址上建了座三教寺。从此之后,三教寺(寺奉孔子、老子、佛)遍及章丘,如危山三教殿、摩诃峰、胡山、青龙山等处,全真教徒在章丘很占了绝对优势。因为郭志空所传是邱处机的一支全真,被称为全真教龙门宗。所以,章丘全真教徒的辈谱便按邱处机临终之颂次第来序。云为:“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远明。”①(《龙门正宗,薪传百字颂》:“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远明。至理宗城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维懋,希微衍自临。为修正仁义,超开云会登。大妙中黄昏,圣体全用功。虚空乾坤秀,金本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先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在“太”字辈中,章丘的全真教人物是顺治、康熙年间胡山道士毕太和,其后一直流传到民国“宗”字辈而终,始终以胡山、锦屏山为传教基地。
  除郭志空外,章丘金代著名道士还有葆光子。葆光子亦俗姓郭(明代县志云其为郭志空之师,郭志空道号明德真人)。隐栖于章丘女郎山三阳洞,日夕不辍,鲜与世人往来,后在三阳洞仙解而去。三阳洞冬暖夏凉,“嵯岈邃深,出自天成,虽祁寒折胶而和煦蒸蒸,烈日流金而凉气洒洒”。金代县令刘温,为了纪念葆光子,在洞旁建甘澍亭,明嘉靖年间又重修三阳洞,万历年间知县王振熙又建大观楼,成了章丘女郎山的胜境,惜今已荡然无存。
  四、元代章丘道教
  元代,由于元太祖忽必烈对邱处机的敬重,全真教大兴,章丘全真教龙门宗继续发展流播,遍及各乡村邑镇,并渗入到民俗中去,人们营造宫观,乐之不疲。同时,佛教密宗,道教天师道宗,正一道宗也很兴旺。人们纷纷出家,或入道,或入释,官府也拔大量的金钱用于佛、道之修建。
  元武宗至大年间,山东大旱,章丘同全省其他县地一样,灾疫横流,饥民遍野。这时全境最享受的,还是寺庙中的僧人道人。针对元政府的这种治国弊端,章丘县相公人、时任正五品太子文学兼正七品监察御吏的张养浩,于至大三年(1310),上万言《时政书》,中有“异端太横”之谏条,云:
  “臣见方今释,老二氏之徒,畜妻育子,饮醇啖腴,萃捕逃游惰之民,为暖衣饱食之计,使吾民日羸月瘠,曾不得糠秕蓝缕以实腹盖体焉。今日育藏经,明日排好事,今年造某殿,明年构某宫。凡天下人迹所到,精蓝胜观,栋宇相望,使吾民穴居露处,曾不得茎撮土以覆顶托足焉。彼不知惠迪以逆之源,妄谈祸福;不知原始反终之故,谬论生死。簧鼓流俗,聚徒结党,使人施五谷以为之食,奉丝麻以为之衣,纳子弟以为之僮仆,构木石以为之庐室;而人见其不蚕不稼,不征不赋,声自如,而又为世所钦,为国家所重,则莫不望风奔效,髯首从游,所以奸民日繁,实本于此。
  今夫田野之民,终岁勤劳犹不免饥寒之苦,彼一祝发则情欲厌足,莫敢谁何?固无讶其舍彼之难,为此之易也。使其精严所业,真能为国视厘延祚,犹为庶儿。今也盗获者有焉,奸败者有焉,谋反大逆者有焉,夫人必先齐心明德,然后可以动天地感鬼神,苟秽恶其身,彼神明方且恶走避不暇,矧肯歆其祭而降之福哉?
  昔世祖皇帝常欲汰天下僧道,原有室者籍而民之,后夺于众多之口,寻复中止,至今识者深为惜焉。古人谓:‘十农夫之耕,十蚕妇之织,不能衣食一僧,盖言共蠢材害民之甚也。臣尝略会国家经费三分为率,僧居二焉。以之犒军,则卒有余粮;以之赈民,则民有余粟;以之裕国,则国有余资。彼烧坛设醮,吹螺伐鼓,爱为哉?……伏望自今谕旨省臣,凡天下有夫有室僧尼道士女冠之流,移文括会,并束为民,以竞世皇帝欲行未及之睿意,岂不可为旷代未闻之盛典也哉?
  ……土木建筑太盛,比见累年山东河南诸郡,蝗旱荐臻,涝疫暴作,郊关之外,十室有空……创建中都,崇建南寺,外则有五台增修之扰,内则有养老宫展造之劳,括匠调军……似此疲珉,使佛见之,陛下知之,虽一日之工,亦所不忍……。”
  然而张养浩的万言《时政书》并未被采纳,反而触怒了元武宗皇帝,被构罪罢免,并旨定不许中书省及御史台再用。张养浩深惧大祸,改名易姓化妆逃走。直到元武宗去世后,元仁宗即位,张养浩才又被起用。
  元代,在郭志空的家乡,全真教里人才济济,其中有两位事迹最显:一位名叫高官;一位名叫魏化。两位都是得道的全真,影响很大,羽化后,人们为了纪念二位,便把高官成道的村子叫做高官寨;把魏化成道的村子叫做魏化林,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又按:古魏化林镇又名魏郭林镇,可证其与郭志空之关系。又说:魏郭林镇早在北魏时即有是名,是否是魏伯阳所遗,尚待考。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于汉孝、桓帝时,在青州一带活动,其范围包括章丘,且章丘彼时是中国易学道学学术中心,但以岁远年深,资料缺失,无从稽考,只好姑存其疑,以待后人研究。
  元全真守志道人,住于旧军镇永兴寺,从海公祝发出家,冬夏常一衣,淡泊恬静,一日坐化,异香经久不散,见载于章丘县志。
  元末,天下大乱,喇嘛教被作为国教,一时密宗释教徒地位陡增,凌架于道士之上。章丘的道教弟子不甘位在其下,群力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观,为了与佛教密宗抗衡,抬出了自称“道君皇帝”的宋徽宗作为观名,叫徽宗观,盛极于一时。明初,外省移民来章丘,傍寺建村,名徽宗村,即今章丘市黄河乡徽宗村,至今沿用。
  五、明代章丘道教
  明初,章丘人烟稀落,十室九空,乃渐有山西、直隶移民前来,垦荒拓土,建村立寨,章丘道教情况不明。百年之后,约明代天顺、成化年间,章丘面貌渐渐恢复繁华,在济南府四州二十六县中一跃成为上县。章丘道教也渐渐发达起来。全真教龙门宗是章丘道教的主力,占据了章丘绝大多数寺院庵观。其余道门如天师道、正一道,还有那些丹士,零星散布于章丘各地山水之间,难以与全真教阵容日同而言。就章丘全真教的道场占有:危山、女郎山、胡山、长白山、鸣羊山、青龙山,全章丘各乡里的三教寺等等,极一时之繁华。
  名列县志的道士有三位:杜世威、云生起、陈得祥,具录其文如下:
  杜世威,东锦乡颜庄人,即今相公庄镇颜家庄,其术不知从何人而得授,嘉(嘉靖)、隆(隆庆)之季,名动海内。人或希求一面亦不可得。山西白川刘公、月林丘公屡试其术,皆奇验,大加敬重,欲荐于朝,固辞,卒于家里。
  云生起,字从龙,工精绘事,其山水淡远,雅臻妙,又善歧蒙之术。
  陈得祥,东锦乡之普济镇人(今变更为普集镇),少好玄学,颖悟异常,尝遇一黄冠,双鬟方瞳,言语之间甚契合,得祥遂邀至家。道人乃尽授其太素脉决,云:“世传脉决,大谬。汝持此诀以游人世,可无两手(天下无敌)。数十年后,当再遇我”(得祥)说其术于里中,人皆持旧说,不肯信。乃北走燕。始,落落难合,后其医道屡屡奇验,名遂暴起,达官缙绅,延请若神,迎无虚日。后归家,年九十一而卒,著《长桑真脉》一书传世。
  就《章丘县志》所载上面三人,皆非庙里道士,乃胸有奇艺之真隐者、真道流。
  另有一人,即李开先之好友,号雪蓑道人。李开先曾为其作《雪蓑道人传》云:“……(雪蓑)恃其颖性,学一事则精一事,而字书、弹琴,蹴鞯,歌唱,皆可居海内第一流……后极口谈内、外事(黄庭内景、外景、内丹、外气)津津涎唾俱出……但见人或病或贫者,即施药出财以救济之……所做多生硬奇怪,或杂里中常谈,或出方外异语……弃而云游,足迹且半天下,高洁不染尘埃。”
  李开先还作《赠雪蓑子》诗两首,云:
  怀奇端可衍长年,侮慢猖狂若自贤。
  不蓄室家方外士,漫游湖海酒中仙。
  医方蹴跷聊同俗,字画琴声得异传。
  金殿成时偿夙愿,此心庶不恨终天。
  呼仆聊停白鹿车,寻真偶到赤松家。
  慢烧红叶朝炊饭,旋汲清泉夜煮茶。
  奔走鸟蟾藏一粒,降龙伏虎采三花。
  有时冲举群仙会,足蹑星虹驾彩霞。
  受雪蓑道家思想之影响,李开先在与其同游龙藏洞时,作《龙藏洞游记》,深有道家之染,其中有句:“钟乳垂玉著兮石脑甘比琼浆,吸日华兮吞日光,解拂郁兮却炎凉,可以炼丹砂兮养元阳,非神人之窟宅兮则云水之仙乡……将凿石为室兮筑土为墙,蝉蜕人间之俗累兮终于此而倘佯。”极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
  雪蓑家本河南杞县人,其名录事迹被收入清康熙御制《佩文斋书画谱·书家传》中,云:其:“落魄江湖,寓居章丘,工琴善草书善作方丈以外大书,浓墨数斛,信手飞步,攸忽而成,矫健有势”当时,雪蓑在章丘曾为很多寺院道观题名作匾。在章丘民间传说中,说他有“半仙之体”,后来仙解而去。
  明道人无住,俗姓张,卓锡绣江寺(今绣惠镇,原古章丘城)时大殿重修一新,但尚无佛像,人们正议论妆塑,无住道:“不必,铜佛三躯,浮流而下。”至期,绣江水暴涨,果有三尊铜佛被水冲来,安于绣江寺中。无住临命终时,正当四月,语其众弟子曰:“江南麦莠,将渐熟矣。”言毕,袖出麦穗而逝。后数日,人在江南多见之。此事见载于《章丘县志》。
  明代时,今圣井镇南罗村名张罗店村。村旁有一三官届,规模宏大,庙产极多。庙里的道士恃富骄横,多行不法。但有县僧会司为其撑腰,村民对其只好忍让。后来,为了避免为恶道骚扰侵害,举庄南迁至现址另建新村,因新村在张罗店以南,故名南罗村,至今沿用此名。又有一说,是张罗店人多是庙里的佃户,种着庙里的地产,日久年远,侵而不还,道士们便赶他们离开,因此而纠葛四起,才有迁村之事。到底是哪种说法,因岁远沧桑,已无从考证了。不过可以看出明代时,章丘道士已在很多地方失去了民心,正走下坡路。
  明中期,章丘辛寨一带的龙门宗全真道人,搜集到刘备所书“龙门”二字,镌刻下来,笔直力奇绝,题首有“汉中平五年平原令刘玄德书”字样。其中“龙门”二字一笔呵成,气势矫夭。石刻背面刻有商辂四言诗一首,云:“丹凤来仪庆应春,中天雨露四时新,人间好事惟忠孝,臣报君恩子报亲。”落款:商辂书。考明史,商辂字泓载,淳安人,宣德乙卯解元,乙丑会试状元,曾历翰林院编修。成化中,历太子少保兼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赠太傅、溢文毅。书法墨迹绝少传世。此碑尚在。
  六、清代章丘道教
  清朝政府宗教制度,一如明代。章丘道教很兴旺,至清末,道观庙宇达二百八十五处,道士三千余人。道派主要有全真教龙门宗、正一道、天师道与丹士四种。
  全真教依然是章丘道教的主流,龙门宗弟子众多,道场兴盛,主要集中在胡山、锦屏山、会仙山、石龙庵、青龙山、凤凰山、鸣羊山、危山、女郎山、长白山、玉皇山等处。平原上如高官寨东庵村三教寺、水寨镇三官庙、顺德夫人祠,文祖三官庙、圣井镇东鹅庄老君殿、相公庄镇河庄三教观、水寨镇张家林洪福寺、龙山镇太清观等等。天师道、正一道主要在平原一带,如埠村通真观、南明玉皇观、普集三官庙、白云湖萨祖庙、普集天尊院等处。丹道之士则老隐于荒山古洞,不详。清末,道教渐渐衰亡,随着民国的建立,很多道人纷纷蜕化演变,改旗易帜,发展成背离道教的左门邪教,如一贯道、皈一道、圣贤道、无极道、万字会等,这些反动会道门在解放后被取消缔结,章丘道教至此而终。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景元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