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全盛时期的章丘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753
颗粒名称:
全盛时期的章丘佛教
分类号:
B959.92
页数:
6
页码:
308-3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全盛时期的章丘佛教、其中包括了崇佛政策、艺术神作等情况。
关键词:
章丘
佛教
时代
寺院
菩萨
内容
自隋唐以来,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崇佛政策,佛教和封建社会一起,步人了它在中国的全盛时代,普及到与人们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我们章丘佛教也不例外,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清末,历时一千余年。
现在有史料可查,残碑所记载的章丘唐代之前的寺院有十几座:它们是龙山镇的太平寺;刁镇的永清寺;明水镇侯家村北盘泉寺;绣惠镇的大云寺;曹范乡叶亭山的兴国寺;闫家峪乡石匣报国寺、兴隆寺;党家镇甄家村的观音堂;高官寨乡唐头村的唐陀寺、南寺村的华严寺;普集镇于家庄北的白衣院、大院的洪福寺,博平的石佛寺,普集的普济寺,祖营坞的石陀寺;相公庄镇七郎院的智觉寺;位于长白山会仙峰下的醴泉寺(今属邹平);圣井镇的危山寺等等。从寺院的分布情况来看,已经遍及章丘各地,由此可知唐朝佛教大盛时,章丘佛教的普及覆盖面是很大的,由于这种阵容的出现,各种宗派团体在章丘都修造宏伟的建筑,壁画、彩塑的需求量空前增大,杰出的壁画大师、雕塑巨匠在这种竞争的氛围理应而出,使这些佛教寺院涵纳了大量的艺术神作。
在章丘市绣惠镇一位收藏家家中,藏有祖传的数尊佛像,有铜铸的、有镏金的、有玉石的,其中有一组华严三圣石雕佛像,系用长白山的沙石雕刻而成,头已有损,但掩不住那种威严、肃穆、富贵、蕴籍和宽博气度。袈裟上深厚的褶襞疏落有致,及富韵律。覆盖在莲台上的衣纹,被莲瓣钩出许多弧形的小垂幔,使隐而不现却具有丰富实感的莲座显现在人们的眼里,表现手法极为高明。在石像背上,刻有“隋开皇十四年敬造并开光”十一字,可证明为那个时代所遗留的物了。
唐代是我国的封建盛世,佛教大规模造像在武则天之后达到高潮,人们开始雕塑巨佛,这期间章丘佛教代表作是醴泉寺的石佛巨像。由于历史原因,现在石佛已仅剩下一个佛头,它高约两米,面容端庄典雅,表情温和亲切动人,眼光温柔敦厚慈悲,额头宽大,丰腮圆颐,明显带着大唐盛世的气魄;是章丘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光辉杰作。其成就年代在唐景龙年间至太极元年,恰是唐武则天兴佛后的中宗、睿宗时代,这种大佛表现出地位极其显要又兼有仁慈宽厚的特质,实际上是披了神圣外衣的李唐王朝的高度概括。
唐末,唐武宗又兴毁佛政策,但他总共统治了六年,并未对佛教构成影响,导致佛教迅速衰退的,是黄巢起义的举国兵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宋朝建立后,依然并行三教治国的政策,佛教再度中兴。
位于章丘曹范的兴国寺石佛,就是此时的产物。其成始年代大致在宋太平年间至宋真宗祥符年间,正是宋王室“以神道设教”,大力推崇佛道的时代,石佛高约六米余,粗可三围,面南端坐,慈眉垂目,但此像的表情已没有唐代造像传神感人,衣纹也不那么圆润流畅,动态呆板,已不具唐代造像优美多姿,婀娜动人的特点,佛像造型亦不那么饱满、健康、充实,而完全集中了宋代造像日益世俗化,佛造像也越来越俗人化,禅宗大行,已压倒其他门派,其不必苦修苦练、不必出家,于平俗间顿悟即可成佛的理论正被章丘的佛教信徒所普遍接受。此尊大佛手臂虽已残,颈也有断痕,但作为一件宋代所遗的雕塑,形体又如此巨大,传说又那么丰富,还是不失为章丘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宋亡元兴,章丘佛教进入了统治者所推崇的密宗时代,此际的证物是赵八洞元代摩崖造像。这组造像在赵八洞东壁穹顶下部,共上下两层十二尊像。上层六尊,刻的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一个骑着狮子,一个骑着六牙神象;另外四尊是弥勒、虚空藏、金刚手、除盖障菩萨;下层六尊:清净慧、威德自在、净诸业、圆觉、贤善首、普觉菩萨。他们各执富有深意的手印、平胸、结跏跌坐,面目慈悲宁静,头上肉髻高高隆起,形象俊秀,神态自然,皆为女性化造型,是典型的密宗造像。这反映出元代之后,历代帝王推崇备至的密宗,曾大兴于章丘,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就这组造像的表现内容来看,他们却是十二圆觉菩萨,涵容一部华严经》和《圆觉经》,又全部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法界宗)的内容,所以,又可断定元代的章丘佛教受贤首宗的影响也极深刻,如枣园寺、华严寺、佛塔寺,都是明显的贤首宗的首场。值得一提的是此组造像与四川宝顶山圆觉洞的石窟造像内容形式完全一样,应是章丘文物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元至正年间,山东屡屡大旱,蝗飞蔽日,疫疠流行,地震时作,南北战争又波及此地,一时人民死亡相继,流离殆尽,十无存一。章丘城邑村落,多成废墟。佛教活动也渐至尽绝。至大明朝建立,朱元璋以旨命移民,强令河北枣强、直隶、山西洪洞等地民众,迁居章丘,垦荒落、建家园、百年后,章丘的社会、经济、人口重新繁荣起来,佛教才又兴盛起来。
明清两朝,是章丘佛教空前繁华的最后一个阶段,持续五百余年,其间高僧辈出,见于历来县志,多有详录。章丘佛教数度皆兴,政府设有僧纲司、僧会司,司有司正、执事,专门管理佛教事务。佛教已成为一种世俗,佛教寺院星罗棋布,遍及于章丘各乡镇村落,占尽了章丘的名山胜水,至民国八年(1919),全章丘有佛教寺院庵刹三百五十余处。
明清两朝里,对章丘佛教影响最大的人物,是长白山摩诃峰上碧云寺的住持性喜老和尚,已失其俗名,本是临淄火佛寺僧,因慕章丘山川之秀,物华天宝,便来章丘传教,意欲常住。谁之好地方多已被人建寺,他只好快怏而回。相传,当他行至大院村北大截岭时,心下不舍,回顾章丘,忽见摩诃峰顶“有金色巨手相招”(见《康熙三十年县志》),性喜大喜,一步一叩登峰,至,则一片瓦砾,他便四方募化,苦心经营,在四县(长山、邹平、齐东、章丘)人物的支持下,创修了碧云寺,从明天顺四年(1460),到明正德三年(1708),整整修了四十八年,时性喜已101岁,其门人弟子遍及山东,开了明清章丘佛教临济宗五百年的基业。此支发展到康熙五十年,摩诃峰二十位和尚下山,四处建寺或到他寺住持,其中照祥和尚重修了今相公庄镇孟坡峪北朝阳寺。照祥和尚名气很大,曾受到康熙皇帝的接见,并受赐金匾御书(此文物在文革期间被毁)。照祥又收了十二个弟子,因后来为争方丈起了矛盾,除弟子普兴继续留寺住持外,其余十一位弟子都离寺而去,或重建或继承新寺院,其中:普旺住持龙华庄三会寺;普觉住持博平石佛寺;普照住持万山净土寺;普通住持三山峪石峪寺;普明住持王家庄会龙寺(后修杏林水库,寺址淹没);普忍住持候家庄盘泉寺;普法住持十九郎玉泉寺;普悲住持杨官庄龙泉寺;普圆住持祖营坞石驼寺;普慧住持佛塔头佛塔寺;普能住持大院洪福寺。此次分宗被称为“小分龙”,从此,佛教禅宗临济一脉门人遍布章丘长白山周围。
除了性喜,长白山中还有一个高僧文熏,在会仙峰下黉堂岭上,重修了雪山寺和郑玄祠、黉山书院,传灵岩寺禅宗章丘一脉,时在明天顺、成化年间,即明宪宗御赐灵岩寺崇善禅寺的时候。经过二十几年的创修,雪山寺殿宇辉煌,塔刹凌云,楼阁森立,俨若山中城阙,极为宏伟壮美,一时名闻天下,“虽金山、灵隐不能尚也”(见黉堂雪山寺成化重修碑)、黉堂岭因此而列入了章丘八景之中。自文熏天顺年间至章丘传教,以雪山寺为中心,共传僧十二代,其谱系为:文、本、成、洪、福、真、常、法、惠、宽、祖、道,前后根据其八十余碑碣整理共计徒后一百余人,至明亡清立,雪山寺为全真教所占,衍教二百余年,影响极广。尤其此寺与醴泉寺、圣泉寺、双林寺、慈氏寺、绣江寺、大云寺、永清寺的密切交往,对章丘北部、邹平、齐东的佛教影响极大。
另外,章丘天顺年间僧人道景,云游至济南城郊历城县港沟镇芦芽岭村南,古保泉乡鸾鹏雾山天井峪玉漏泉下,建了座云台寺,开凿石窟,驻锡演教,传二十四辈,发佛教临济宗事业,亦是可观。当时雕石佛之人与雪山寺成化间制石佛人相同,是刁镌,章丘人。
明清两代,赵八洞造像继续进行,先后雕了十八罗汉、关公、燃灯佛、弥勒佛、释加佛、过去七佛、观音、龙女、善财等造像几十尊,内容涉及《无量寿经》、《楞伽经》、秒法莲花经》、《楞严经》等,杂合有禅宗、密宗、天台宗、净土宗等宗派造像风格,可以看出彼时章丘佛教百家共容的现象。这些雕像分六组,七个阶段雕成,但无论其造型、雕工、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都已远远不能同元代以前的造像相提并论。由于造像艺术水准的大滑坡可以看出章丘佛教逐渐衰没的痕迹。
在自王村吉宝山起往西,青龙山、玉皇山、小鸠山、直至龙山一线上,座落着章丘规模最大的许多寺院,蟠龙寺、隆泉寺、盘泉寺、枣园寺、太平寺等等。它们或传佛教临济宗、曹洞宗、或似天台宗、贤首宗、净土宗,都影响深远。
与长白山,平原地带一样,章丘南部的广大山区,佛教寺院也很发达,比较有名的如石匣兴隆寺、报国寺;三角湾宝珠寺、天仓岭青龙寺;垛庄竺鱼寺;曹范白云寺、兴国寺;圣井镇危山寺等等,都有悠久的传承历史。
在章丘的北部和西部,由于受黄河、小清河、白云湖等水系水灾的影响,许多大寺时兴时败,多集中在吕寨、辛寨、水寨、高官寨、宁埠、石珩等人烟辐辏、历史悠久的村落。佛教以曹洞宗、净土宗、贤首宗为主。如水寨兴国寺、高官寨唐陀寺、华严寺等等,亦很发达。清末咸丰年间,捻军进入章丘境内,围城攻寨,过村杀人,章丘社会开始进入百年动乱时期,章丘佛教支离破碎,发生变化,有的灭绝了传人,有的变成为邪教,有的佛道俗不分,从此一蹶不振。清亡之后,中华民国成立,“庙产兴学”运动在全县范围内展开,随之日军入侵,兵匪横行,又经历解放战争、土改运动,佛教在章丘渐渐崩溃消亡了,到一九五一年,境内已无在寺的僧人。
从民国到现在,章丘佛教界里出的最有名的人物是昌定上师他是金盘人,八岁时入四川,先后学习密宗、禅宗经典,精通汉语、藏语两系大藏经,曾主持过许多大寺,影响深远。中年后,创办西藏佛学院、西北佛学院,并讲经于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缅甸、尼泊尔等国家,曾为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一九九七年,曾主持汶上县宝相寺舍利塔舍利还宫佛会仪式。现因年老体弱,隐居于终南山。但自出家后,从未回过章丘。在济南市历下区佛教协会有他的专房,亦极少来往。
由传入到极盛,再由极盛到衰没,章丘佛教在章丘发展了近两千年,它是章丘封建文化的重要构成,曾容纳和保存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创造遗留了很多名胜古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起到过进步的历史作用,为后人开发章丘的历史文化宝藏,发展旅游业的旅游型经济、农业,提供了必要的可借条件。兹记其史略,以备后来研究者查阅。
附注
章丘佛教现状
知识出处
《章丘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载了本辑资料是一部选辑,共收录文章97篇、约31万字,分“革命菁萃”、“史海探迹”、“山川风物”、“宗教信仰”、“乱世风云”、“历史传说”等6个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