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东省天主教及天主教济南教区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583
颗粒名称:
山东省天主教及天主教济南教区沿革
分类号:
B979.2
页数:
6
页码:
79-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天主教的历史发展及教务概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天主教
济南教区
内容
一、山东省天主教沿革及教务概况
天主教早在唐朝就传入中国。传入山东大概是在十七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的事(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史概论》1938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印,第316页)。另据1934年8月出版的《济南大观》记载:“山东设教始于1650年,天主教圣方济各会,西班牙教士嘉伯禄由北京来济南办理传教事务。1723年清帝康熙在位时,有圣方济各会、耶稣会诸教士相继而来,遂添设临清等处教堂,嗣以教民日多,教务日繁,乃与北京教区分离,而于1839年有山东第一任主教罗公来济主持教务焉”。
另据记载,十七世纪康熙年间,天主教内发生“礼仪之争”①,使得北京首任主教康和之②不得不以二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住在临清,行使他的主教职责。康和之主教和他的同事们以临清为中心,向东昌、堂邑、茬平、莘县、恩县、武城、嘉祥、德州、平阴、东阿与阳谷等县开展传教工作。
1839年(道光18年)济南教区由北京教区划出,当时名为“山东代牧教区”,属方济各会士管理,主教是荷兰人罗类思(1840—1848),第二任主教是意大利人江类思(1848—1870),第三任主教是意大利人顾立爵(1879—1885)。
1882年由德国安治太主教划出兗州教区,称“山东南界代牧区”,济南教区随即改称为“山东北界代牧区”,仍由顾立爵主教掌管。兗州教区后又分立青岛与阳谷两教区。1894年由济南教区分立烟台教区,烟台教区又分立青州(益都)、威海两教区。尔后济南教区又分立临清、张店(即周村)两教区,其后临沂、菏泽也分别设立教区。故解放前山东共有十一个教区。
1885年顾立爵逝世后,相继有李博明主教(1885—1888)、马天恩主教(1889—1901)、申永福主教(1902—1919)、瑞明干主教(1920—1924)任主教。1924年将“山东北界代牧区”又改名为济南教区,主教仍由瑞明干担任,“山东南界代牧区”改为兗州教区。
山东省天主教教务概况(据1940—1941年统计):
1.教区:11个。
2.全省教友人数:319,174人。
3.神父:外籍281人,华籍139人。
4.修会会士65人,修女502人。
5.中学14所,男生1,153人,女生572人。
6.高小44所,男生1,575人,女生826人。
7.初小343所,男生1,463人,女生5,354人。
8.医院20处,诊所96处。
9.麻疯院2处,收容病人86人。
10.盲人院1处,收盲人8人。
11.孤儿院20处,收孤儿1,102人。
12.养老院8处,收养老人211人。
13.座堂230处,教堂(能容纳400人者)2,543座,一般经堂聚会点4,961处。
14.大修院(神哲学院)2处,修生76人,小修院(预科)9处,390人。
二、天主教济南教区概况
1924年“山东北界代牧区”改名为济南教区,仍由德籍瑞明干主教主持教务,至1927年逝世为止。瑞明干逝世后,外国传教士互相争夺主教位,主教陷于难产,教区由海甘乐(德)副主教署理教区事务(1927—1929)。1929年罗马教廷委任杨恩赉为济南代牧区代牧主教。
杨恩赉于1878年2月3日生于德国特来维斯教区阿尔维来城,曾在波恩攻读了神学,于1894年8月23日在荷兰哈里物德城入圣方济各会,1903年8月14日于帕德堡晋铎。1905年元月14日来华。先从事传教于阳信一带,后任教于济南神哲学院、之后赴罗马在圣安多尼大学和传信大学任教授。1929年5月18日被罗马教廷委任为济南代牧区代牧主教,封为亚细亚梅特劳包里地区主教衔。当年7月25日在德国特来维斯被祝圣为主教,旋即来华履任。
济南教区兴办的事业有:
1.黎明中学:主要负责人有舒隆德、桑××、宁××、孟××、贝××等美国玛利亚会会士。
2.淑德女中:在东关,由孤儿院院长郝培业负责管理,外籍修女9人,华籍修女8人,并设有孤儿院、养老院、诊疗所、刺绣厂。
3.懿范女中:在洪家楼,院长是爱修女(美),外籍修女9人,华籍修女11人。
4.若瑟医院:院长艾文姬(美),外籍修女9人,华籍修女9人。
5.洪楼仁慈堂:院长范修女(德),有外籍修女14人,附设有孤儿院、养老院、传教姑娘学习班。
其教务概况(据1940—1941年统计)为:
1.教友总数:42,927人,望教教友5,187人。
2.教堂:总堂8处,座堂38处,能容纳400人的教堂20处,经堂339处。
3.神职人员:
(1)方济各会外籍神父61人,中国神父33人(内有方济各会的9人)。
(2)入会修士16人(华人2人),修女68人(内有中国修女28人)。
4.修道院:总修院(神哲学院)一处,修生14人,小修院1处,修生54人,预科生27人。
5.学校:中学三处,男生201人,女生293人。
高小十一处,男生426人,女生242人。
初小五十九处,男生2,356人,女生1,557人。
学经班14,7处,男女生共3,656人。
6.孤儿院4处,收容孤儿218名。
7.医院一处,诊疗所10处,施诊288,074人次。
8.养老院2处,收容老人67人。
9.全年教务情况:
(1)成人受洗者1,738人,病危受洗者660人,儿童受洗者1,078人。
(2)坚振③:1,267人。
(3)四规告解④:23,469人。善领告解:220,370人次。
(4)四规圣体⑤:22,919人。善领圣体:636,465人次。
(5)终付⑥:612人。
(6)婚配⑦:358对(内有异教婚姻50对)。
济南教区所属市、县有:
济南市、历城县、章丘、东平、东阿、长清、肥城、泰安、莱芜、新泰、德县、德州市、恩县、禹城、平原、齐河、陵县、临邑、商河、济阳、平阴共21个市、县。
附注
①“礼仪之争”是指:中国天主教徒,是否可以举行敬祖尊孔的典礼,当时来华的第一代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曾默认过,中国天主教徒根据他们的风俗习惯可以举行敬祖尊孔的典礼,但后来的罗明我会、方济各会极力反对,并向罗马教廷告发说:“耶稣会士犯下了违反信仰的大罪”。几经周折,最后于1743年7月11日教皇本笃第十四世宣布:中国信徒只能称“天主”,不允许举行或参加儒教及祖先崇拜的典礼。 ②康和之(意大利)系教皇本笃十五世的舅父,北京教区首任主教。因1743年发生了“礼仪之争”,不得不以二十年的大部分时间住在临清行使他的主教职责。1759年(乾隆24年)死于临清。其尸体以后迁来济南,葬于洪家楼南林墓地。 ③“坚振”是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一般由主教一级举行,举行此件圣事的意义是,坚固与振发教友的信仰,永远忠于教会。 ④“告解”,是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具指教友在思想上,行为上有触犯教规之处,须到神父跟前忏悔告罪,由神父赦免,解罪。 ⑤“圣体”,是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圣体是寓意着耶稣的圣体,神父在做弥撒中视圣了圣体,使能领食的教友领食圣体。 ⑥“终傅”,是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是指教友在病危临终时,神父举行此件圣事,使病危教友通过终傅圣事准备善终。 ⑦“婚配”,是天主教的七件圣事之一,教友男女在结婚时,除向政府登记外,须教会举行由神父主礼的婚配典礼,祝福男女双方和睦相处,白头到老。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记录了济南的文史,包括和王尽美同志在一起的时候、日寇占领时期济南的“泺源公馆”、我所知道的张宗昌、韩复榘叛冯投蒋等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