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城老商号——“积盛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424
颗粒名称: 平阴城老商号——“积盛和”
分类号: F729.52
页数: 6
页码: 115-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县清末至解放初的平阴城老商号——“积盛和”的创建和发展。
关键词: 平阴县 积盛和 发展

内容

“积盛和”是平阴县城清末至解放初公私合营期间,我家经营的商号。现将它的始末记述如下:
  一、“积盛和”的创建
  我的曾祖父孙玉凤居住平阴城北门里,家境贫寒,先以卖呈子纸(代写诉状)为生。膝下三子,因生活难以维持,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将三子分居,各自谋生。我的祖父孙鸿佶(排行第三),那时十七岁,因未婚配,不仅没分得土地,也未分得房产,只分得制钱十吊为谋生之本。
  是年,祖父租用大隅首南路西,朱家的房屋两间,从事肩挑贩卖香油。经营数年,又利用积余扩大了租房,添置了磨香油的磨,夫妻二人用人力磨香油,先仍肩挑叫卖,后改为门市销售。此后,又增卖零酒、调料、杂货。1914年左右,因祖父不通文墨,聘请了帐房先生和四个制糕点师傅,增加了糕点项目,前店后厂,用店号“积盛和”。
  二、“积盛和”的发展及鼎盛时期
  祖父又经七八年的辛苦经营,越来越兴旺,颇有积余,兼之借贷,于1922年在路东孙氏宗祠的宅基上,修建了五间门市,在后院又建了二十余间厂房和住房。又经几年的经营,在还清了借贷后,又增加了酱园和酿酒。糕点制作和日用杂货又有扩大。这时店内已聘用员工十余人。数年后,又在北门里修建了住宅一处,房屋三十余间,还聘请木匠在这里加工经营棺木。日寇侵占平阴前是“积盛和”的鼎盛时期,固定资产约达六、七万现大洋,除雇客的赊欠外,流动资金也经常有二、三千现大洋。
  那时是一个小而全的综合性杂货商店,当时的三块招牌上书写的是:玫瑰露酒,应时糕点,秋油伏醋,什锦小菜,山珍海味,南山名茶,什锦南糖,纸张杂货,一应俱全。一般民间婚丧用物可一次满足需要;糕点、酒类、酱菜、石膏等货物零售兼批发,生意十分兴隆。
  “积盛和”的经营之所以日益繁荣,除祖父苦心经营,节俭度日外,还有他的生财之道:一是物美价廉。我县二十年代,交通很不方便,茶叶、桐油、松花、江米、大米、火纸、石膏、红白糖等货均通过黄河运进,又以人力车运至平阴,运费虽然很多,但绝不以此抬高物价,掌握了薄利多销的原则;自己制作的糕点、酱菜、玫瑰酒、棺木等一切商品确保质量。当时作为馈赠礼品,多以“积盛和”的糕点,玫瑰酒为佳品;二是讲求信誉,售货不少秤短两,言无二价,童叟无欺。例如卖酒和酱油、醋用的志子(提壶)虽谓一斤或五斤,但每斤能超二两,以此取信于顾客,保持商店名声;三是有较灵活的销售方式。那时社会上除了现金交易之外,多有赊欠习俗。“积盛和”对机关、团体和熟识的个人设立了购货摺子。购货时填摺子可不付现金。一般一年三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结算,这种销售方式,既方便了顾客,又增加了营业额,很受群众欢迎;四是对聘雇人员尊重信任,相处融洽。因为祖父文化所限,生产与购销等财务管理须完全靠雇用别人,劳资双方都互相信任,待如亲人。聘请的广饶县的范先生管理帐目,二十多年从未发生纠纷。在本店干了三十多年的黄河西陈井村的糕点师傅陈玉庆,八十多岁后,家中贫寒,无人侍奉,生活不能自理,在本店欢度晚年,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先于祖父去世后,又以棺木殓之,运回原籍安葬。再如本县前寨村陈承怀老人,系本店酱菜师傅,年老后又由其子陈德春接替,公私合营时以店员身份过渡为公职人员,两代人相处甚笃。劳资双方能齐心协力,融洽相处,主要原因有两条:首先是薪水按时兑现,如遇有困难可提前领取。有提出增薪要求者,年终由中间人协调,均能圆满解决;其次是注意解决了员工的福利待遇。从伙食上不仅无偿供给,而且员工与家人一样,常年细粮,三餐有菜,中晚两餐有酒(定量),每逢集上增添肉食。店员的烟(旱烟)、肥皂、毛巾等日用品,店方全部负担。店员有病,精心治疗,药费也由店方支付,聘雇人员都很满意。这也是“积盛和”兴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以义为利”是“积盛和”门联的常用横批,祖父对它很赞赏,并经常以此告诫店员:“我们的商店是子孙买卖,要以义为重,当赚的钱才赚,不当赚的钱,分文不能取。”
  三、战乱时期的“积盛和”。
  1938年日寇侵入平阴城,“积盛和”也遭受了摧残,捣毁酱缸十余口,大部分家具什物被抢、砸,全店家属逃往黄河西毕家庄外祖母家避难。由于社会的动乱,平阴城里已不能酿酒,便在中桥口建池酿造。时局稍定,又迁往北山村建池,耗费了大量财力。在此期间店员孙绪芝(河西王凤轩庄人)又遭绑架,经商亦不能安心,“积盛和”便处于维持阶段。
  日寇投降后,1946年又遭国民党军用飞机无故轰炸,“积盛和”中弹,炸死账房马先生(庞道口人),给“积盛和”造成了多方面的困难。在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多事之秋,年近八十的祖父,仍支撑着他亲手创立的事业,使“积盛和”没有关门停业。但因物价不稳,购货困难,生产不易,已处于半破产阶段。
  四、解放后“积盛和”的恢复与公私合营。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平阴县的农工商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积盛和”在公私合营前的五年间,除酿酒业外,各项业务也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49年我县召开的平阴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我祖父被选为人民代表,光荣地出席了这次会议。
  我祖父1952年去世后,由胞兄孙占元继承了“积盛和”的事业。1954年公私合营,合法过渡,全家人员转为公职人员,“积盛和”商号也随之不存在了。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平阴县的文史,其中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忆平阴县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停山头伏击战、何锋钰改换新衔担任“剿匪”司令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孙宗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