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涂氏“怀德堂”阿胶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423
颗粒名称:
涂氏“怀德堂”阿胶店
分类号:
R286
页数:
4
页码:
111-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阿镇涂氏“怀德堂”阿胶店的发展。
关键词:
平阴县
涂氏
阿胶店
内容
东阿镇(现属平阴县)涂氏“怀德堂”,是过去当地颇负盛名,我家经营的阿胶店。我祖籍江西南昌,世代业医。我曾祖涂我梗,因行医期间,深知东阿镇所产阿胶,在医病健身方面的良好效用,于清朝道光八年,慕阿胶之乡——东阿镇的盛名,阖家迁徙而来,始建涂氏“怀德堂”,制作阿胶兼行医。自此,代代相传。至一九四○年,日寇侵占东阿镇,制胶业中断,我又专门行医。
曾祖父,博览医学群书,精研岐黄,医道颇深。卒后驰封“中宪大夫”,晋封“通议大夫”,曾著《涂氏耐冬轩医案》二册。祖父涂令炤,字跃华,善治瘟病,甚有名望。卒后驰封“奉政大夫”,晋封“中宪大夫”。我店所产阿胶都是先辈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实地研究制胶方术,不断总结、改进工艺、筛选配方精制而成。并且在福字、禄字、寿字等阿胶牌号的基础上,先后改进创制了参茸阿胶、藏红花胶、上清胶等新产品。品种的增多使阿胶工艺更加精湛,药用更加有效,故遐迩闻名。
1932年我15岁进店学徒,学习中医、中药。每入冬季学习制作阿胶。那时药店后院,有八间熬胶厂房,内有胶锅十口,每锅可下皮150斤,出成品胶50斤,年产1400斤左右。主要销往江西、云南、湖北、四川、江苏、山东、黑龙江等省。销路最多的是上海和广东,多由华侨转销外国,加上门市部出售、邮局代售等办法,每年产销平衡。
我家制胶注重用阿井水和选皮。以黑驴皮为主,占总量的80%。每张驴皮必须在10斤以上,无虫蛀、无霉烂、干燥无泥沙,买价高一、二成。熬时分成黑驴皮锅、杂色皮锅、边皮锅,碎皮和腿部皮另熬。并根据皮的种类和不同药物配方命名分级。如“上清阿胶”要下辅料冰糖、南酒(绍兴酒)、芝麻油。制胶大致程序是泡皮(5天左右)、刮毛涤垢、割皮(如手掌大小)、漂洗、烫皮、化皮、提汁、过滤、沉淀;加阿井水打沫,再过滤沉淀,再加阿井水打沫,如此六遍;文火靠汁,看既定火候出胶,再冷凝、切胶、凉胶。干燥后呈棕黑色,平滑有光泽,其质坚,气清香,无异味,经冬不裂,历夏不软,此称“阿井牌”阿胶。
在制作工艺和经营方面,我父涂贻堃及长兄世铭谆谆教导我:“制胶要精心,每道工序不能丝毫马虎,要确保质量,坚守信用,保持荣誉。”
我店的阿胶能畅销不衰,饮誉中外,其原因有二:首先,因为东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水质条件。城西有狮耳山,产中药近百种,以此地放养驴的皮为最佳原料;穿城而过的浪溪河乃九泉所汇,其性阳,其味甘质清,又有“阿井”水,其性阴。用浪溪河的水浸泡驴皮,阿井水熬胶取其阴阳结合之意。这在《中国药学大辞典》中早有记载。其次是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研选的配方和不断改进的精湛工艺,经营中又坚守信用,所以涂氏“怀德堂”曾三次获得褒奖。
自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犯东阿县城,店房也住上日本兵,无奈全家弃业逃难他乡,又在外地筹资建起药店,以医药维持全家生活。1940年父及长兄相继逝世,涂氏“怀德堂”制胶业便终止。我便专门行医至今。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本书记述了平阴县的文史,其中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盛会——忆平阴县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停山头伏击战、何锋钰改换新衔担任“剿匪”司令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涂世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