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便宜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332
颗粒名称:
便宜坊
分类号:
F719.3
页数:
7
页码:
93-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为饭店的字号、北京有便宜坊、南京有便宜坊、天津也有便宜坊、这些便宜坊都以自己独创的名吃而闻名全国等情况
关键词:
便宜坊
济南
产品
内容
一、张月祥慕名开店
济南便宜坊创办于1933年,创始人是天津人张月祥。张月祥自幼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1926年天津发大水,他无以为生,流落到济南,先是在纬四路子云亭饭馆当伙计,后来他略有积蓄,恰巧1933年治梅斋饭馆因经营不善关闭,他便联合了戴长仁、高玉祥、张增琴、雷希生、李庆林等6人,共集资银元1200元,顶下了治梅斋,并在其经三路纬四路129号旧址开设了便宜坊饭馆。张月祥之所以将他们新开设的饭馆命名为便宜坊饭馆,也是因为慕北京、天津便宜坊之名,想叨光的意思。
二、创名吃名噪泉城
便宜坊是小型饭馆,开业时全部使用面积不过60平方米,有职员3人,练习生2人,工匠4人,杂役3人,总共雇佣人员只有12人。正因为人员少,所以各股东也得参加劳动。便宜坊所在的经三路纬四路,当时是饭馆林立的闹市区,又一新、子云亭、大华等饭馆都在这个地区。比起这些饭馆来,便宜坊不论在规模上、资金上都相形见绌。因此,便宜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必须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吸引顾客,才能在群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便宜坊选中了锅贴作为本饭馆的主要食品,因为锅贴既可当主食、又可当菜吃,贫富咸宜,较大众化。但是便宜坊必须把这种食品制作出独特的风味来才能吸引顾客,这是因为:一是济南人对锅贴这种食品并不陌生,早在清朝初年便有人在济南制作这种食品,本世纪20年代,院前有一个名为金城村的饭馆便是以经营锅贴而闻名泉城;二是与便宜坊比邻的子云亭饭馆也经营锅贴,而且常把调制好的海参、虾仁、鸡蛋、蒲菜等锅贴馅料摆在门口吸引顾客,在这种情况下,便宜坊就不得不认真钻研锅贴的制作方法了。
便宜坊对锅贴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总的要求是皮薄、馅多。但光是馅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馅的质量、味道。便宜坊的锅贴有三种馅料,即三鲜馅、猪肉馅、素馅。但这三种馅料都必须配有适合时令的应时蔬菜,如春天配以韭菜、夏天配以蒲菜等,将这几种馅料调制好以后,即可制作。制作时,先按每市斤面出40个的标准馅皮,包入馅料,左手托面皮,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起中间的面皮边缘,轻轻捏严,两端留口,微露馅料。包捏二三斤后,即可向平鏊锅内摆放。摆锅贴前先在平鏊内淋一层花生油,再把锅贴紧紧摆放整齐,以便熟后锅贴之间相互粘连。再淋上清水(一斤锅贴二两水),然后盖上锅盖,闷煎约8分钟,揭开盖再淋一次花生油,再闷上一会,即可启锅。
启锅时用长而平的锅铲顺底铲起,翻转锅贴,使其底面朝上装入盘内。这样制作的锅贴,底面深黄、酥脆,两端张口,馅料微露,色泽诱人,味美可口。
便宜坊饭馆除主营锅贴外,面食还有豆沙包、自由包、灌汤包,菜食有扒海参、扒鸡腿、扒猪肉、扒面筋——即所谓有天津风味的“四大扒”,另外还有天津的元宝肉。因为张月祥是天津便宜坊饭馆出身,所以济南便宜坊饭馆所经营的各种面食与菜肴,大都有天津风味。正由于济南便宜坊饭馆有这些特色,再加上服务热情周到,所以在三、四十年代便宜坊就名噪泉城,连当时的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也常品尝便宜坊的锅贴。
三、热情周到的服务
便宜坊饭馆在济南所以能家喻户晓,除其所经营之名吃受到广大顾客欢迎外,服务热情周到也是它名满泉城的原因之一。顾客只要一进门,小伙计就主动迎上前去打招呼,找好座位请客人坐下,再端茶、倒水、送热毛巾,并拿来筷子、汤碟,送上菜谱,然后问:“客人想吃点什么?”当客人吃过饭后,随即送茶水、毛巾、漱口水、牙签,并对客人说:“吃好了,先生!”然后向会计报帐,说明饭钱多少、菜钱多少。如果客人给了小费,则说明小费多少,而且还要说声“谢谢!”另外还可以给店外顾客送饭。如有的客人打来电话或口头通知预订饭菜,饭馆即派人挑着提盒送往客人指定的地点。便宜坊饭馆不计工作时间,每天晚上直到没有客人来吃饭了,才算下班。除以上服务外,该店还能做到以诚待客,童叟无欺,因而受到广大顾客的信赖。
四、五十年巨变话沧桑
便宜坊饭馆自30年代初开业以来,生意一直兴隆。可是到了1937年底,济南被日本兵占领,一时间东洋兵、汉奸、特务横行无忌,因而生意逐渐萧条。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饭馆亏赔累累,资金短缺,濒临破产。日本投降后,张月祥又另找股东,吕梅生、李庆文等入股,这样三人每人集资20袋面粉,便宜坊又以这60袋面粉为资本重新开张,仍以经营锅贴为主,生意又逐渐红火起来。
解放后,便宜坊得到人民政府的扶持,1951年重新领取了企业登记证,集资776万元(旧人民币),并推选张月祥为经理,继续营业。1956年公私合营时,大华、又一新等饭店及几个豆汁坊合并到便宜坊,饭馆也随之扩大。1970年以后,政府为发展锅贴这一济南名吃,又将便宜坊加以扩建。现在该店已由一个锅贴称(称即平鏊锅)发展到三个锅贴称,由过去的每称3市斤发展到现在的5市斤,调馅也由过去人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化操作,营业室内也增添了空调和彩电。现在已有二级厨师2人,三级厨师6人,一级服务员2人,并且培养了近20名锅贴制作接班人。该店的收入也是逐年递增,到1989年平均月收入已达到47,000元,利润4000元。名吃锅贴也在1986年被市二商局评为济南风味小吃。
由于便宜坊的锅贴声名远扬,所以本市有的顾客宁肯多跑路也要到便宜坊来吃锅贴。一些来济观光、探亲的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也慕名到便宜坊品尝三鲜锅贴。
现在该店正在对新的生产、经营方法不断探索,锐意改进,以适应新的形势,使该店在祖国的“四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知识出处
《市中文史资料》
本史记述了山东济南市中文史资料第一辑、其中,本辑选编了有关史料17篇,在编撰本辑的过程中,承蒙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市中区工商联、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阅读
相关人物
吕梅生
责任者
郑学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