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解放后的恢复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285
颗粒名称:
解放后的恢复与发展
分类号:
F424
页数:
2
页码:
266-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派封禹臣等进驻厂内,对成大实行军事监督管理,清理敌伪遗产,发动群众,建立组织,迅速恢复生产。
关键词:
济南
鲁丰纱厂
发展
内容
恢复时期(1948年9月至1952年),解放前的成大纱厂,历经军阀、日伪、国民党三个不同时期,到解放前夕,已是疮痍满目,成为机器残缺、厂房陈旧、负债累累的烂摊子。当时有纱锭一万余枚,布机54台。产品质量低劣,没有销路。原料动力供应亦成绝境。全厂职工997人,开不出工资,整个工厂处于半瘫痪状态。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经查明,成大属官僚资本企业,按经济性质,自解放之日起,收归国有,为国营企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华东财办生产部接管。派军管代表封禹臣等进驻厂内,对成大实行军事监督管理。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和恢复生产;清理敌伪遗产;发动群众,建立组织,迅速恢复生产。军代表向工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安定职工情绪。10月2日,各保全部门、原动部门进厂修理机器,点燃锅炉,职员到厂办公,工人返厂开展爱厂、护厂活动。在厂工人挖防空壕,加强岗哨,防止敌特破坏。对未到职工送发通知书,要求10月5日一律进厂。10月7日正式开工生产。开工后,巩固秩序,恢复各项制度,清理物资帐目,准备迎接山东省人民政府生产部接收。当时,有职工1405人,纱锭10040枚,织机54台。每日约产棉纱25件,棉布110匹。从此,成大纱厂(后改为国棉一厂)回到人民手中,在党的领导下,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迅速发展,为国家建设做了很大贡献。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本书共刊载44篇文稿,力求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现近百年来发生在天桥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沧桑变化。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