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山东医专演变及其办学特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266
颗粒名称:
山东医专演变及其办学特色
分类号:
G639.285.2
页数:
5
页码:
168-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医专的演变及其办学特色。
关键词:
山东医专
演变
办学特色
内容
我是山东医专第七届学生,毕业于1926年,对母校60余年的演变颇为熟悉。山东医专的前身是1915年成立的省立医学传习所,1916年改为省立医学校,1917年改为山东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校址在济南北园杨家庄(原为山东同盟会主盟人刘冠三于1906年办的“山左公学”遗址),该校为4年制医科专业。
记得我入学考试了六门课程:英文、算术、国文、物理、化学、还有一门类似于现在的政治常识。学生入学程度以当时旧式中学(小学七年、中学四年)毕业生为主,经报名、考试,被录取后即开始四年的学习生活。计有20门左右的课程,其中前二年学习基础医学,有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有机化学、德文、日文、病理学、药理学、细菌学和国文(国文每周四节课,内容包括医德教育、公文写作等);后二年学习临床医学,有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学、耳鼻喉学、眼科学、外文病历学、法医学等。
每堂课1小时。上午四节课,教师经常运用挂图和标本示教。下午为实习课。晚上自习两小时,学监(教导主任)经常到学生宿舍查看。
当时没有统编教材,有的课发给石印的讲义,内容是老师从德国或日本的教材翻译过来的。有的课只靠课堂抄笔记。学期终考试,每科80分以上者可免交讲义费(10块银元)。考试纪律严格,对不及格的学生不给补考机会,留级生每班都有,淘汰率较高,加之死于肺结核的(当时患肺结核属不治之症),每届考取的40人到毕业时不超过30人。从1920年第一届毕业,到1927年共毕业了八届。
学校办学的最大特色是重视外语教学,同时设德语、日语二门课,科主任、教授一般必须留学德国或日本。
学生毕业,优者留校或被用人单位聘用,一般学生自谋职业。
1926年夏我毕业后,山东医专改为山东大学医科(山东大学由当时的六个专门学校即法政、工业、农林、矿业、商业、医专合并而成)。山东大学校长为当时省教育厅厅长王寿彭(清末状元)兼任,医科学长(医学院长)为周歌庭(法国、日本医学博士)。在前山东医专时期,历任校长为孙柳溪、舒桂堂及马冀良三人。改属山大后,学制改为六年。原山东医专校址在济南北园扬家庄,附属医院在商埠二大马路纬八路,改大学后,医科校址移济南城内皇华馆(原商专校址)。1928年山东大学迁往青岛,医科停办,至1930年山东大学改为国立青岛大学时仍无医科。
1932年,何思源任山东省教育厅长,重新恢复了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通称为后期山东医专),学制五年。校址改在趵突泉前门正觉寺街(原工专校址),占地213公亩,房舍560间,济南四大名泉之一的金线泉位于院内,小清河上源横贯校中,河南为办公室、教室、附属医院及部分学生宿舍等,河北为礼堂、体育场、风雨操场、动物园、教工宿舍及学生部分宿舍。校园里鸟语花香,泉水清澈,风景幽美,研读其间,颇有佳趣。校长为尹莘农博士。临床医学方面,附属医院设门诊部,并设有病室。教学医院也设有门诊部及病室。附院及教学医院均设内、外、妇产、小儿、耳鼻喉、眼、皮肤花柳、理疗各科。教学医院还设有牙科。当时已开始男女生合校,但女生极少,到1937年“七七”事变时,后期医专才开始有第一届毕业生。“七七”事变前,山东政局稳定,教育经费充足,加上尹莘农办学有方,省立医专的校风正,学生素质好。
济南沦陷前,山东医专并编为军政部第10重伤医院,按官兵500人编制。校长尹莘农兼院长,教职工及学生均兼具官兵名额。由军政部医署发经费、器材、被服、给养,但教育部仍发一部分教育经费。因学生每人兼一个区兵名额,求学完全免费并有津帖。战争迫近济南后,开始随医院转移,边学习边服务,全院从济南先后撤退到兖州、河南、汉口,又到四川云阳,又由云阳移到万县。到万县后,最初院部设在万县市红卐字会内,后来为了防空移居万县乡间,在万县市南10余里山区自建校舍,一直到抗战胜利未再迁移。
1945年八月抗战胜利后,山东医专仍归教育部与山东省政府领导。1946年由万县迁回济南,改名为山东省医学院,与敌伪在济南办的山东医专合并。1947年,医专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师44人,在国内外大学毕业或研究者15人,国内专科以上学校毕业者29人。到1947年为止,后期山东医专共有10届毕业生。1948年夏尹莘农校长离职,校长由王保楹(字觉生,柏林大学医学博士)继任,王并兼任山东省立医院院长。济南解放后,医专曾改名为白求恩医学院,后又与齐鲁大学医科合并,仍改称山东医学院。从1953年开始山东医学院有了第一届毕业生。
医专二、三十年代的毕业生很少,属凤毛麟角。前后医专30年,造就了500多名医师,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
本书共刊载44篇文稿,力求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展现近百年来发生在天桥区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沧桑变化。
阅读
相关人物
韩浩德
责任者
姜维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