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院”的设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119
颗粒名称: “新华院”的设立
分类号: K264.1
页数: 4
页码: 118-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华院的设立、其中包括日本帝国主义者于1931年九·一八继侵占东北后、又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三光政策、当时的新华院由深沟、高墙、铁蒺藜电网、碉堡、瞭望台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关键词: 新华院 济南 历史

内容

济南天桥区官扎营街一带,从前叫关家茔,是一片荒凉的坟地,在蜿蜒泥泞的土路和在农田园畦中间,夹杂着低矮简陋的劳动人民的住房。
  日本帝国主义者于1931年“九·一八”继侵占东北后,又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国民党反动政府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不抵抗政策,把山东轻而易举地让给了日寇。沦陷区人民在民族的阶级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日寇在蒋介石丢失武汉逃到四川后,也把进攻的重点转移到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方面来,向我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无数次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为了配合其军事侵略,日寇侵华军参谋部还以伪善的面目出现,用欺骗麻醉的手段,分化瓦解我抗日力量。于是“宣抚班”、“新民会”“爱护村”等名堂都搞出来了,在济南的日寇参谋部宪兵队及特务机构也都加上一些动听的名目,叫什么“鲁仁公馆”“泺源公馆”“朝阳公馆”“梅花公馆”……而一九四0年在千佛山下设立的战俘集中营却也美其名曰“救国训练所”。
  日寇每次“扫荡”都掳掠了一些根据地的抗日群众,城市中的宪兵、警察、特务部门也经常逮捕一些爱国人士,所谓的“救国训练所”日益收容不下关押人员了,于是于一九四三年春圈定了官扎营街西头这块地方。原有的农田被霸占,圈定地区的民房硬是被拆迁。除了划定的院址以外,东到虹桥,西到胜利庄一带的农田也强占了去,作为被关押人员劳役的东、西两个农园,北面到无影山一带又成为他们掩埋被杀害者尸体的坟场。这一带的农民无家可归,无田可种,只好讨饭或以卖短工为生,有的远离家乡,流离失所。圈地之后,日寇就在这里盖了一所更大的集中营,能同时关押两千五百人之多。监牢修盖好之后,于一九四三年三月把千佛山下的“救国训练所”并了过来,这就是日寇的杀人魔窟“新华院”。
  当时的“新华院”四周筑起围墙,墙脊上拉上电网,围墙外又设立铁蒺藜网,在东西北三面挖了深沟,里面全是臭水,作为屏障。围墙四个角上各筑有碉堡,院子正中用木头高高架起了一座瞭望台,日日夜夜在上面都有日本兵持枪监视。大门口对立着日寇岗哨。群众经过这里,要被迫向站岗的鬼子敬礼,否则就要挨打,甚至要顶着砖石在路旁罚跪。连靠近大门南面的铁道涵洞都不准随便出入,只准走一个。如误走禁止的道,就要被打被抓。大门里面拴着几条凶狠肥大的军犬,有棵大柳树,是经常吊打人的地方。院内有审问室,经常用酷刑拷打人。
  当时的“新华院”由深沟、高墙、铁蒺藜电网、碉堡、瞭望台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一般人轻易不敢经过这里。一靠近它,经常听到军犬乱叫乱咬和拷打人的惨叫声,而且在四周散发着脓血和死尸的腥腐臭气。

知识出处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天桥文史资料选辑》

本史记述了山东济南天桥文史资料选辑的第二辑、其中,本辑选编了有关史料二十二篇,奉献于众,以飨读者。编写中,承蒙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谨致谢意。由于水平所限,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恳望批评指正。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