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乡土民俗数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74
颗粒名称: 平阴县乡土民俗数则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1
页码: 95-105
摘要: 平阴县从隋初建县到现在,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平阴的传统习俗,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变革。据《隋地理志》载:“其人尚多好学,性质直怀义”。“而山谷之民颇称狙犷,惨不畏法。”可以看出平阴人民勤奋勇敢,憨厚朴实,办事认真,讲究信义,祖辈多从事农耕,世代相传。自民国以来虽有改革,收效却不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的普及,群众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社会主义的新风在各个领域不断发扬光大。为探求我县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然创造的、长久承袭的、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行动和意识的习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仅将平阴县风
关键词: 平阴县 乡土民俗

内容

平阴县从隋初建县到现在,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平阴的传统习俗,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而变革。据《隋地理志》载:“其人尚多好学,性质直怀义”。《宋地理志》记载:“其俗重礼义,勤耕紝”。《兖州府志》载:“民务稼穡,不通商贾,廉而朴。”“而山谷之民颇称狙犷,惨不畏法。”可以看出平阴人民勤奋勇敢,憨厚朴实,办事认真,讲究信义,祖辈多从事农耕,世代相传。但民间习俗也留下时代的足迹,多充满封建思想和宗法色彩。自民国以来虽有改革,收效却不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科学的普及,群众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社会主义的新风在各个领域不断发扬光大。为探求我县劳动人民在生活中自然创造的、长久承袭的、有规律的、足以约束人们行动和意识的习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仅将平阴县风
  土民俗数则整理如下:
  (一)节日
  一年之中,当地有过年、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围猎、秋季祭扫、腊八、辞灶等传统节日。
  过年。
  旧历的腊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是平阴地区最隆重的节日。过年习俗由来已久,据《史志》记载,从汉朝起,就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风俗。这一天,家家户户扫庭院,贴红对联;妇女们忙着炸鱼、煮肉,制贡品;悬挂摺子和神堂画(俗称轴子)。上午,全家吃水饺。黄昏后,在村后或茔坟方向“请家堂”,即所谓请祖先亡魂回家过年。午夜,家长带领全家男人祭祖敬神,焚香叩拜;然后,晚辈给长辈“拜年”,即磕头祝福,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再全家欢聚,喝“辞岁酒”。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及东方发白,老幼皆换新衣,同族、邻居、乡亲登门互拜。年长者途中相遇多拱手抱拳,互道“恭喜!见面长一岁!”商者则说“见面发财!”。从正月初二日至十四日为外村亲友相互登门拜年。夫妻双双到
  岳家拜年时,不能留宿。
  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后,宣布中国改用阳历。一九四九年九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我国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把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新年元旦”,把阴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建国后,平阴人民仍流传着过年的习惯,不过已赋予新的内容: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广大农村在春节前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给烈军属、荣复转退军人打水、扫院子、贴对联、赠慰问品;驻军与机关或群众“联欢”,演戏、放电影欢度春节。
  元宵节
  农历的正月十五日,古称元夜,或叫元宵,现在通称元宵节。始于汉朝,是平阴的传统习俗。晚上,家家上灯,户户鸣鞭放炮,吃元宵。县城、乡、镇举办民间艺术活动。这一天,妇女不动针线,新媳妇三年不能在婆家观灯。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文化繁荣,元宵节更为热闹。机关团体、厂矿、学校多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技术制作彩灯,不仅造型逼真,丰富多彩,而且多赋予歌颂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新意。一般在十四、十五、十六日陈列在府前街、榆山路等主要街道。县城附近乡、镇的文艺团体络绎不绝,狮子、龙灯、花船、跑驴、高跷等文艺形式百花争艳,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灯攒动,欢乐异常。至今尚有吃元宵、吃水饺的习惯。
  二月二
  也称“龙抬头”,在旧社会本地习惯,是当日凌晨,户户用草木灰在院中圈地做囤,内置五谷一包,盖上砖、石,谓之“粮囤”,表达人们希望“五谷丰登”;室内灰囤,则放置古钱、硬币,盖上砖、石,谓之“钱囤”,象征日日进财,有钱花的愿望。同时,家家用糖、盐、油炒黄豆,名曰“炒蝎子爪儿”。据说“吃蝎子爪儿”能解五毒,所以,邻居互送,分而食之。“圈囤”之俗,六十年代渐废。“炒蝎子爪”之习至今仍存。
  清明节
  古人为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三天不生火做饭,吃预作的冷熟食,故名“寒食”。日出之前,家家户户在门上插上柳枝。给祖坟培土烧纸,谓之“添坟”。过去,还有携酒登山、游玩、踏青的习俗;小学生多放风筝戏耍。建国后,每逢清明节,各机关、学校都有组织地前往烈士陵墓,敬献花圈,肃穆哀悼,缅怀先烈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农村中仍有烧纸、祭祖的习俗。
  端阳节
  俗称“端午节”。旧历的五月初五日,日出之前,户户门口插上艾枝;饮雄黄酒以防百病。老妪、少儿佩带香料荷包,幼儿手腕系红线,意能除灾。相传二千多年前,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江自沉。为纪念他,把这一天定为节日。至今尚有吃粽子、煮鸡蛋、包饺子的风俗。
  七夕
  农历的七月初七日,相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传说这天鸟鹊均飞上天河搭桥,因而有“织女停梭河边立,单等牛郎渡鹊桥”之说。深夜少女们作女红,名曰“乞巧”;这天生的女孩儿,取名“巧儿”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县传统的节日。按本地传统习惯,亲朋好友互赠月饼,共祝团圆。
  晚间趁月色皎洁,陈月饼、供酒果于庭院中,对月焚香敬拜。备美酒佳肴,共尝佳节饼果,同叙天伦之乐,谓之“圆月”。建国后,中秋之夜不再拜月,但仍设家宴,饮酒赏月;一九八〇年后,城镇居民、农村群众且鸣放鞭炮喜庆丰收。
  重阳围猎“九”在《周易》中被称作“阳”数,九月九日两阳相迭,故名“重阳”。重阳围猎相传从春秋战国时沿袭而来。“九月九日”这一天,先由打猎爱好者向附近村庄送去打围贴子或贴出告示,约定时间、地点。人们吃过早饭,青壮老幼,持棒牵狗,从四面八方向约定目标靠拢。围猎中获得猎物(野兔)时,群情振奋,获得者,必须大声喊“举”,并高高举起猎物,其他人便不再抢夺。打围之风,至今延续。“九月九”平阴还有作豆腐的习俗,这一天,一般农户都做豆腐自食。
  秋季祭扫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日,子孙到坟地为祖先扫墓添坟、烧纸叩拜,以示悼念,侄辈给姑母上坟;外甥给外祖父母、舅父母添土。俗
  称“鬼节”。
  腊八
  农历的十二月叫“腊月”,初八日谓“腊八节”。群众习惯用黍米加红枣煮粥,称为“腊八粥”。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就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腊八粥便成为节日的主食。
  辞灶
  解放前,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又称“过小年”。家家户户买糖瓜(也叫灶糖)扎纸马,晚间祭灶,谓之“辞灶”。乞求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后,撤其神相与纸马焚之,除夕更新。住娘家的媳妇和远离家乡的人们需在“辞灶”前赶回家门。建国后,群众不再相信灶王,也不再辞灶。
  二、婚嫁
  解放前,婚姻制度等级森严,讲究门当户对,男女青年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爹妈或其他长辈包办。不论年龄大小、品貌美丑,体质强弱,都不能选择,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过去,本地有早婚习惯,男女青年一般在十六、七岁,十八、九岁就结婚。富有之家的子弟,有的八、九岁,十一、二岁就结婚,女方往往大男方八、九岁,所以有“十八的大姐九岁的郎,说是象儿不喊娘”之说。穷苦人家一般结婚较晚,客观上形成“穷大辈”。出嫁的女子一旦死了男人,就得守寡终身,不能改嫁。
  婚礼手续比较繁琐,大致分为:
  议婚:先由媒妁和男女方父母商量,说明年龄、属相;双方根据“生辰八字”请卜者“合婚,,。卜吉者,经双方同意,可以订婚;卜凶者,双方另择。
  换帖(又叫“小启”、换小号):帖上写明主婚人姓名、换帖时间;男女方的生日。男方的小帖先由媒人送至女家;女方的再由媒人送至男方。多择上半月双头日。
  送婚帖:结婚之前,先“看日子”,“下大启”。男方向女方提出结婚,需由“先生”选择吉日良辰。男方用六摺红笺大帖上书“×月×日是良辰,四时进宅吉星临……”和“敬求金诺”等语,由媒人传到女家,并准备衣服、首饰、礼金送到女家,当地叫“折盒礼”。女方也用六摺红纸大帖,上书“谨遵来命”“仰答玉音”等语,由媒人带回男家。
  结婚前两天,女家准备妆奁,赔送女儿出嫁。木器家具少则几件,多数六至十二件,财主家最多有上百件的,桌椅柜橱及一切日常生活用具无所不备。新娘枕头里须装七个粟子八个枣(早得贵子之意)十二个铜钱(永远不受穷之意)。
  迎娶:分大娶、小娶。富户大娶讲排场,新郎坐轿,陪娶人骑马,仪仗、鼓乐前导。到女家之后,新郎要行“登堂礼”、“求亲礼”;新娘穿红袄裙子,用红巾盖头,坐轿去婆家。迎亲时,男方带去公鸡,女方带回母鸡,皆用红布拴翅谓之“长命鸡”。
  新娘至家,鸣鞭炮,奏鼓乐。下轿后,由两个青年用椅子抬进家门,至院中央香案前,与新郎行跪拜礼,拜天地;地铺红毡,直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头上红巾,同坐一条板登上,喝“交心酒”,吃“合喜面”,谓之“合卺”。这一天,会“亲家”,谢媒人,大宴亲朋。亲朋则送礼钱,以表贺忱。
  贫苦人家皆小娶,无仪仗、鼓乐,不迎娶。只用花轿一顶或大车一辆,将新娘接来,就拜堂成亲。“童养媳”、“团圆媳妇”到相当年龄,梳洗上头,拜过天地就成夫妻。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摧毁了封建包办的婚姻制度,结束了夫权统治,保护了妇女的正当权益,实行了婚姻自由,包办婚姻可以离婚,寡妇可以改嫁。男女双方经过认真了解,情投意合,符合婚姻法规定,就可持单位介绍信,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成为终身伴侣。结婚日期双方协商,多选双头日或重大节日(劳动节、国庆节、春节等)。
  结婚仪式逐渐革新:建国初期,农村中仍保留旧的仪式;六十年代“照定婚像”代替了“换帖”;“拜天地”磕头改为鞠躬。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婚礼更为简化,多用自行车、拖拉机或汽车迎新娘入家。有的外出游览祖国山川、名胜同渡“蜜月”结合起来,叫“旅行结婚”。机关或乡、镇有的采取集体婚礼,一般由双方所在单位的妇联、团委或工会筹办,既节约大方,又隆重热烈。结婚时备糖、烟、水果,仍有“喝喜酒”的习惯。过去,男到女家落户结婚,被认为无能,受歧视,遭虐待。现在,到女家结婚,不仅受到法律保护,而且认为是新的道德风尚。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蔚然成风,“多子多福”的旧习为之一扫。
  注:本文根据孔庆有、王玉、张殿范、毛光宗、王中瑞等先生提供资料整理而成。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记述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革情况。县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时间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7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飞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