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药王庙与四月十五庙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73
颗粒名称: 平阴药王庙与四月十五庙会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5
页码: 90-94
摘要: 原平阴药王庙座落在平阴故县城南门外,大道以西锦水之畔,距城约百余米。是为纪念隋唐药学家孙思邈而建造的。始建年代无考,据传建于宋代或更早些。庙宇座北向南,有院落,门前有东西走向宽约盈丈的石板路。石板路以南有东南、正东和东北三股溪水汇集,转而向西北,经护城池水流入黄河,庙西有一拱形石桥,名曰“锦川桥”沟通东西大路。夏季,溪水清澈见底,芦蒲片片,水草青青,鱼群遨游,鹅鸭戏水,与古朴的药王庙相映成趣,风光十分秀丽,称之“锦水秋潆”,为“平阴八景”之一。人民群众缺医少药,解除病痛只有寄希望于神灵护佑,因之,旧社会平阴药王庙香火颇盛。并禀请县衙等有关部门派军警弹压会场。
关键词: 平阴县 药王庙 四月十五

内容

(一)
  原平阴药王庙座落在平阴故县城南门外,大道以西锦水之畔,距城约百余米。是为纪念隋唐药学家孙思邈而建造的。始建年代无考,据传建于宋代或更早些。庙宇座北向南,有院落,门前有东西走向宽约盈丈的石板路。石板路以南有东南、正东和东北三股溪水汇集,转而向西北,经护城池水流入黄河,庙西有一拱形石桥,名曰“锦川桥”沟通东西大路。夏季,溪水清澈见底,芦蒲片片,水草青青,鱼群遨游,鹅鸭戏水,与古朴的药王庙相映成趣,风光十分秀丽,称之“锦水秋潆”,为“平阴八景”之一。
  进得庙来,迎门有一参天古柏,傲然挺立,粗大而笔挺的树干遮掩着庙堂正门,它是庙宇悠久历史的见证。庙堂瓦房三间,正中塑有药王坐像,前有妙龄男女塑像分立左右,男捧药箱,女托药盘,称之为药哥哥和药姐姐,想象无疑是药王的司药和助手了。三面墙壁上彩绘着神农医祖及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历代名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庙院东西各有套院,东为关帝庙。西院稍大,靠北三间瓦房为药王庙僧人住所,靠南有过厅三间,厅上悬木匾镌“槐荫亭”三个鎏金大字,厅前有古槐一株,浓荫遮日,枝丫伸出墙外。这里是清末民初推行民众教育的处所,旧政府曾在此办过半日学校,一九二八年前后还在此设立了县图书馆,并在石板路南锦水之上,建有凌空游艺亭一幢,一时成为旧县城文化活动的中心。
  (二)
  旧中国文化科学落后,天灾频仍,疾病丛生。人民群众缺医少药,解除病痛只有寄希望于神灵护佑,因之,旧社会平阴药王庙香火颇盛。平日,四外八乡善男信女,手提竹篮,内盛香表,焚香膜拜,虔诚乞求药王降下“灵丹”为患者“打茶”,即取神水者络绎不绝。求药王“治病”者,还要许下三年心愿,死者无计,一旦有幸不死,还必须于一年一度的药王庙香火会时,来庙挂袍(富家用黄绫子,穷家用黄纸,写上献者家乡住处、姓字名谁,披在药王坐像之上,谓之挂袍)献贡和上“布施”(即向庙上掷钱),所以每至庙会,来庙“还愿”者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庙中整日香烟燎绕,纸灰遍地。
  平阴药王庙会,因地处县城南关,又时逢麦收之前,农忙在即,“七七事变”之前盛况空前,岁岁不衰,在平阴和邻县人民群众中有较为深远的传统影响。它既是药王庙香火会,更主要的还是骡马百货经济交易大会。会期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至十八共四天时间。会期前半月便由药王庙主持僧人,邀请当地士绅和商贾巨富,到庙上聚餐议事,公推正副“会首”和各项“执事”人等若干,以承办会务。会场按照行业分设在药王庙四周的锦水两岸,各地商户须照“会首”们事先分派张贴的行业条子,搭棚设摊,各行业还要公推一位首脑称之“棚头”,好代表本行与“会首”们接洽交涉有关事宜。庙南广场上有坐南向北的石砌戏楼一座,届时搭起前台和看棚,雇请旧戏一班,唱大戏四天。并禀请县衙等有关部门派军警弹压会场。庙上僧人还请来外乡寺庙的僧人多名,以轮班敲罄挂袍伺候香火,又在当地雇觅厨师勤杂十多人,以供应跑差打杂,炊事宴请等各项杂务。
  每年农历四月十二县城大集之后,各地商户便陆续到来,搭棚设摊,争先恐后,一时百业云集。江南的竹器,西北的骡马,省城的布匹百货,临清济宁的锄镰农具,山西的犁铧铁锅……应有尽有。到四月十三、四日已是规模初具,四月十五日首会开始,南关会场上,便是布棚遮日,人声鼎沸了。各种叫卖声、锣鼓乐器声混成一片,声传数里。四路上红男绿女,叟妪幼童,扶抱而来。药王庙前更是人流似水,万项攒动。卖纸码香锞的,瘸腿瞎眼的残疾人和拉破头的乞丐叫喊连天。更有文质彬彬的穷先生,摆上小桌设笔砚等物为香客代写“神袍”,还有各种玩具摊,陈列着木制小刀枪,竹制小喇叭,皮老鼠、布老虎等等,逗引的孩童们笑逐颜开,馋涎欲滴。整个庙会热闹非凡,除唱大戏外,还有马术杂技,打拳卖艺,曲艺书场,戏法,洋片等等。经济贸易也十分繁荣,各商家摊棚,送往迎来,应接不暇,一天的交易一般要超过平时集市的十几倍。每天下午,会首们率领执事人等,身背裕裢,僧人手捧“缘簿”沿摊棚敛“会规”上“布施”,四天下来收入也相当可观。除去开支戏价和杂项外,余款应归庙上僧人受用,但会首、执事、军警人等也从中大捞外快。
  抗日战争爆发后,兵祸连天,民不聊生,庙会便逐渐冷落。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国民党平阴驻军为修筑城墙,将药王庙拆毁,千年古刹,毁于一旦。今天药王庙旧址已是荒草芜坡,荡然无存了。
  注:此文是作者依据向城关长者孔庆有、杜永洁、李启祥
  等先生采访的材料整理而成。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记述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革情况。县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时间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7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新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