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县历代“县志”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61
颗粒名称: 平阴县历代“县志”概述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7
页码: 25-31
摘要: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起源于春秋,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盛行于明清,两千年来从未间断。据目前所知,平阴自明朝到民国,先后八次修志。第一部县志修于明朝正德甲戍年,主要纂修者王環、夏鑑。王環,字鲁轍,少以才学著闻,成化甲辰进士。夏鑑,浙江天台监生,正德七年平阴教谕。这次修志是平阴修志之始,到万历年间,刻本散失一半以上,志书已失传。从平阴旧志序可以看出,这次修志是在全国统一纂修地方志的形势下,县知事亲自物色人选,以何海晏为主,组成修志班子,参考旧志,“舛者以厘,讹者以正,遗者以续,冗者以删”纂修而成。而对历代旧志,我们仍十分珍视,因为它能知
关键词: 平阴县 县志 概述

内容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起源于春秋,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盛行于明清,两千年来从未间断。据目前所知,平阴自明朝到民国,先后八次修志(包括清光绪年间的《平阴县乡土志》)。
  第一部县志修于明朝正德甲戍年(公元1514年),主要纂修者王環、夏鑑。王環,字鲁轍,少以才学著闻,成化甲辰进士。夏鑑,浙江天台监生,正德七年平阴教谕。这次修志是平阴修志之始,到万历年间,刻本散失一半以上,志书已失传。
  第二部县志修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21年)。主要纂修者何海晏、郭卫都、司大藩、刘执稼、郭文炳等人。何海晏,字治象,号敬庵,平阴城关人,明嘉靖甲辰年进士,历任四川顺庆府推官,礼部主事,文选司郎中,太仆寺少卿,河南布政司左参政。旧县志评其“英敏详明,杰断无讳”,善诗文,著有《敬庵斋集》、《候虫鸣诗集》。郭卫都,陕西秦州同知。司大藩,莒州学正。郭文炳曾任陕西通渭知县。刘执稼,直隶交河教谕。这部县志分上下两册,共八卷。顺治年间,已“板燬书逸”,后偶得二册,也已经残缺,模糊不清了。从平阴旧志序可以看出,这次修志是在全国统一纂修地方志的形势下,县知事亲自物色人选,以何海晏为主,组成修志班子,参考旧志,“舛者以厘,讹者以正,遗者以续,冗者以删”纂修而成。该志主要记叙图考、星野、山川、风俗、物产、城池、里社、户口、公署、职官、人物、庙祠、名宦、丘墓、寺观、古迹、灾祥、气文等。遗憾的是,这个县志在清光绪年间,就已经不存在了。
  第三部是清朝顺治十年(公元1654年)《平阴县志》,是由陈秉直任鉴定,由张宗旭、赵贯台纂修的。陈秉直,顺治六年平阴知县,奉天海州贡士,历任浙江等处布政使,河南按察使,山东盐法道运使,福建泉州知府,胶莱通判等。张宗旭,字也类,平阴贡士,著有《古欢堂类疏》十六卷。赵贯台,字紫垣,号墨庄,平阴举人,性敏慧,著有《四勿斋诗集》、《古今物连类》。
  这部县志体例比较完备,全书共分九卷,每卷成志,每志分若干节、目,约十万字。按顺序记,第一卷图经志,分县总图、县治图、学宫图、八景图;第二卷舆地志,分沿革、疆域、星野、山川、桥渡、古迹、形胜、时令、风俗;第三卷建置志,分城池、廨署、里社、邮铺、坊碑、坛庙、学校、寺观;第四卷食货志,分户口、田赋、〓役、物户;第五卷官师志,分令长、僚倅、师儒、名宦;第六卷选举志、分科贡、薦僻、例贡、武科、封荫;第七卷人物志,分德叶、从祀、勳贵、孝义、节劣、隐逸、方使、仙迹;第八卷艺文志,分上下两部分,上为赞、颂、记、墓、表,下部分为名人诗集一百六、七十首。
  这部县志在北京和省博物馆都有存本,但都是一部分。我们县志办公室于今年初复制了北京存本部分。
  第四部是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的重修《平阴县志》,全书分四卷,除卷首附图外,主要记叙星野、疆域、城池、赋役、山川、里社、风俗、灾祥等,全书约三万一千字。主要纂修者是喻春林、朱续孜等人。喻春林,江西南昌举人,嘉庆十二年平阴知县。朱续孜,平阴人,
  曾任江苏〓山县知县,善诗文,著有《吉福堂文稿》、《吉福堂诗稿》。这部县志在山东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山东大学、济南、青岛、上海等地都有所存,县志办公室存有抄本。
  第五部是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平阴志续刻》,全书分二卷,由熊衍学、赵有悌纂修。熊衍学,字翰臣,道光甲午举人,平原县教谕。旧志评其:历品绩学、博览群书,经史文集兼攻天文、性理、数学,平肥两邑诸生半出其门。著《训家逊言》平易切中事理,还纂有《三辰仪说》二卷,《算法利用》四卷。赵有悌,黄县举人,任平阴训导。这部县志在山东省图书馆、省博物馆、北京、天津、南京大学都有存本,县内无存。
  第六部是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平阴县志》。纂修者李敬修、翟化鹏、李帮庆、尹序诰等,世称“李志”。李敬修,直隶保安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平阴、费县知县,这部县志共分九卷,约二十二万八千字,与旧志不同的是增记了仓储、营讯、驿传、优〓等方面的内容。记人物而以事迹分类,记叙稍繁,九卷中有四卷是记述人物,几乎占志书的一半。这部志书存本较多,县内存三部以上,山东省博物馆、省图书馆、济南市博物馆、山东大学、山东师大、曲阜师大都有存本。
  第七部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平阴县乡土志》,是由黄笃瓒、朱焯纂修的,全书七千字左右,分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旧录、户口、民族、宗教、实业、地理、物产、商务等部分。该书提纲挈领,文字简明,可称得上一部简明志书。
  第八部是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续修平阴县志》。这次修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开始酝酿,县长孙骏昌主持议此事,因经费呈请未准而搁置。翌年五月,山东省统一要求续修县志,据此由前县长孙骏昌、县长钱瑞桐为督修,县政府第五科长王学正为协修,朱名炤任总纂,孙懋铣、孙福坤、刘峻庭等为分修。采访二十三人,事务员、书记员各一人,校对二人,义务缮写二人。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志稿。朱名炤,平阴人,清光绪戌戊科翰林,历任刑部主事,河南项城县、长葛县、西平县知县。《续修平阴县志》全书分卷首、天文志、地舆志、政务志、教育志、党务志、人物志、碑版志、杂俎志共九卷,约二十五万字。据其“例言”所述该志是清光绪二十年平阴县志的续修。因此,这部县志体例与“李志”基本相同,只不过针对李志“名目繁多,各自为部,无所统摄”的问题,采用大包小法,设卷立志,内含子目若干,全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在内容取舍上,“此作虽系步趋李志,然有李有而此无者,有李无而此有者,盖时代既异,政体有别,不能强同也。”这部志书,有其新的一面,但修志的指导思想还是旧的,是为了“使官于斯土者得而观之”,“以为施行政教之准”。对过去统治者肯定的人与事,还是照录旧书,极力褒扬。虽然如此,还不失为记述平阴过去情况的一部较好志书。这部志书成稿后未能付印,仅有原手抄稿一份,现存县档案局。最近,我们县志办公室又复制了一份副本。
  从以上几部平阴县的旧县志可以看出:一、旧志纂修大多在全国局势相对稳定之年,是由主县政者邀集地方士绅文人共同从事,或一气呵成,或迁延岁月,时辍时修;二、旧志连片累牍记及人物、艺文,而与经济很少涉及。例如民国二十四年《续修平阴县志》人物志分上、中、下三部分,人物记载多达十六类,其中有职官、选举、名宦、仕宦、封荫、著述、寓贤、行谊、孝弟、忠义、隐逸、人瑞、轶事、碑坊坟墓、列女。整个志书没经济专志,仅在部分志卷涉及到森林、苗圃、物产、河防、水利等,因此一代风貌难以再现;三、旧志体例率多因袭,或续前志所缺,或补旧志不足,即成新编,其篇目内容纵有增损,也大体相沿。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我县从1960年开始,成立编志机构,用二年时间搜集了二十万字的资料。今天,我县新的方志正在编纂中。自1983年着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编写新的《平阴县志》。在县委、县府领导下,广征情咨,订立规划,广集人才,上承旧志之精华,下集各方之卓见,制纲订目,分口撰写,县志办公室汇集总纂。今修县志非续非补,从内容到形式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并将增加大量经济内容以期更好的起到“资政”、“教育”、“存史”的三大作用,有效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对历代旧志,我们仍十分珍视,因为它能知所借鉴,有益当今,启迪后世。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记述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革情况。县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时间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7年。

阅读

相关人物

薛继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