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黄晋三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58
颗粒名称: 缅怀黄晋三先生
分类号: K820.8
页数: 8
页码: 7-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缅怀黄晋三先生,黄老先生原名锡庆,字晋三是现在的东阿县大李乡(原平阴县第五区)黄庄人。大约生于一八七五年,自幼攻读诗书,勤奋好学,学业早年成就,在清朝光绪年间考中秀才,以后被聘为塾师等情况。
关键词: 平阴县 缅怀 黄晋三

内容

黄老先生原名锡庆,字晋三是现在的东阿县大李乡(原平阴县第五区)黄庄人。大约生于一八七五年,自幼攻读诗书,勤奋好学,学业早年成就,在清朝光绪年间考中秀才,以后被聘为塾师。他看到清王朝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深为忧虑。同时也受到维新思想的影响,因此产生了追求新知识,救国救民的思想。辛亥革命胜利后,山东省建立了第一所高等学校“法政专门学校”,黄老先生是考取的第一期学生。他满怀希望去学习新知识,但经过实践大失所望,从教育形式上看有所革新,实际上没有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救国救民。因此他毕业后一不做官,二不当律师。(两个志愿表都没填写)回到本县平阴筹办“云门高等学校”(即后来的平阴县高级小学)并在此任教多年,对平阴县的教育振兴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六十来岁时,被聘为山东省赈务委员会咨议,任务是勘察灾情和赈济。为此而奔走全省受灾地区,关心人民疾苦,发动群众抗旱灌溉,排涝生产自救,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济南赈委会期间,他置身于许多进步学生之中,更激励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曾大力拥护和支持进步学生陈伯庭、石大观等自发组织的“同乡会”。此会以研究交流学习为名,其实是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思想。黄老先生积极支持,并参加一些活动,这样既迷惑了反动宪特人员的监视,也掩护了青年的革命活动。
  一九三七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日寇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奸淫烧杀、无恶不为,全国人民义愤填膺,抗日怒火不可阻当。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无抗日决心,国民党省主席电令各地方军政官员率部撤退。一些杂牌支队和土匪蜂拥而起,骚扰百姓。这时,赈委会随国民党省府南迁,曾多次劝老先生随行。但先生目睹国破家亡之情景,不忍甘为亡国奴,断然回答:“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岂能只顾个人安危,置国家人民于不顾。”毅然离职回乡与我抗日组织联系,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后被我抗日政府聘请为参议。在我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宣传抗日,动员人民参军参战,揭露敌人“中日亲善”的阴谋和侵华罪行,宣传国共合作和我党全民抗日主张,以及抗日统一战线的政策。动员群众,消除幻想,拿起武器进行斗争。他动员自己的孙子、孙女、外孙女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已出嫁到围子董庄的大姑娘,在极端恶化的环境中,积极掩护和协助我地下工作人员,开辟敌占区的工作。黄老先生积极倡导而创建起来的牛角店高小(原平阴四区),“七·七”事变前后,先生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国难当头,大批学生挺身而出参加了抗战。一九四〇年前后经过我党的宣传教育,加上黄老先生的日夜奔走动员,他的一些学生和进步人士如翟笑吾、王兰亭、刘宜云,邹康候、张雨村、田会海等都先后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来了。特别是在当时由于亲日分子的造谣诬蔑,一些上层知识分子和士绅名流,尚在对我猜疑恐惧时,由于黄老先生的现身说教,使他们转变观念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如国民党员中的刘香亭(进步人士)就积极参加了抗日活动。还有的在伪顽人员欺骗拉拢下何去何从犹予不定,经过先生的工作拒而不当汉奸。也有许多知名人士如刘德孚、田隆德、王观德、刘振声、杨庆春、宫介繁、李玉香、李同修、徐晶如、高〓训等为我开展敌占区的群众工作,营救被捕同志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一九四二年阿东地区日伪据点林立,仅二、三区(原平阴四、五区)敌人就安设据点十多处。从湖溪渡到井绳赵庄到牛角店;从牛角店到旦镇街就挖了三条封锁沟,封锁我抗日部队和抗战人员的交通,妄图用“铁壁合围”“梳篦战术”歼灭我抗日部队和地方政权。在日伪疯狂扫荡,环境极端恶化的形势下,阿东二、三两区的许多同志和部分伤病员及妇女同志,借老先生的德望安藏在他家,先生与其全家都以亲人相待,竭尽全力掩护招待。平阴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熊善隆同志牺牲后,为保护烈士后代,朱蕴珠同志和子女三人长期住老先生家达数年之久,蕴珠同志现已年逾八旬每念及此尚感谢不已。我政府每委托先生营救被捕同志,他也从不畏艰险,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关系营救。四二年前后大旱歉收,日伪横征暴敛,敲诈勒索,群众以草根,树叶树皮充饥,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在这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年已古稀的老先生,仍是斗志昂扬,总以“咬紧牙关,渡过困难,争取胜利”的气质,激励同志们前进。
  先生生活俭朴,布衣蔬食,作风平易近人,深受群众拥护,一九四二年被全县人民选为代表,光荣的出席了冀鲁豫在观城县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听取了方针政策的报告,选举了晁哲甫、董君毅、贾心斋为边区政府正副主席,胜利的完成了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了,我党政军转移到城市后,城市的一些上层人物和人民群众,因受敌人反动宣传的影响,有些逃避到城外乡村。党和政府又委托老先生进行工作,他愉快的接受了任务,利用各种关系,选择了素孚众望的各界代表人物,如朱名炤(清末翰林)、翟梅生(著名中医)孙洪吉(商号经理)等人,向他们宣传了党的政策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传我党为了人民利益,不惜牺牲流血,打败日本侵略者,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并例举了解放区的很多事例,使他们消除顾虑,稳定思想,旋即回城,使县城很快地恢复了安定正常秩序。这时老先生已七十多岁了,党组织和政府为了让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度过晚年,又因先生热爱教育,素以教育为业,遂委任他任平阴县第一高级小学校长。他以积极愉快的情绪为学校的恢复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协定发动内战,大举进攻解放区,老先生义愤填膺,表示坚决参战奋斗到底!先生虽精神不减当年,但毕竟是年迈力衰,党组织为了让先生避开战斗环境,委任他到黄河北旦镇第三高小任校长。该校是一处新建学校,房舍、桌凳、人员都在筹备,困难较大,老先生以无所畏惧的精神,日夜奔忙,很快的就组建起一所新校。当我党组织开展反蒋诉苦动员大参军时,先生虽是七十二岁高龄,在诉苦动参大会台上,首先报名参军,誓言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与反动派斗争到底。在老先生的影响感动下,随之有几百名青壮年登台报名入伍,形成了浩浩荡荡的一支新军,部队首长为照顾先生这一“年迈老兵”,特优待他一匹马,但先生拒不骑马与战士一起步行,并随时对新兵开展思想工作,使他们安心部队,坚定勇敢的投入到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前线中去。他对病员无论是吃饭服药,也是百般照顾,问寒问暖,同志们都赞扬老先生如“慈母一般”。后终因年龄关系,动员他转回地方,在离部队时,千万双眼睛含泪相送,依依难离。转到平阴后,安排为政府委员,民政局长。在东阿、平阴调整区划后,在东阿县政协任职,一九六三年因病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黄老先生一生勤奋好学,热爱教育,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共产党的实际行动使他深受感动,因此产生了信仰共产主义的思想。他常说:“只有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才能打败日寇救中国。因为也只有共产党人不谋私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流血牺牲,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老先生对马列主义书籍对党的文件都是和同志们一起反复学习认真讨论贯彻执行。
  黄老先生的大半生是生活在封建,半封建的社会里,但没有被旧社会所影响,反而为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走过不少曲折的道路,终于成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战士。一九八六年秋八十一岁高龄的翟笑吾同志(原北京市宣武区副区长)在谈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时,曾回忆说:“黄老师的进步思想和高尚品德,一直在教育着我们。”可见黄老先生教诲之深,影响之大,在革命中的深远影响,深得平阴及毗邻各县广大人民群众之爱戴。
  黄老先生一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致力于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奔共产党,为抗日救国而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建国后再接再厉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直工作到八十五岁心脏停止跳动的最后时刻。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他忠于革命的高风亮节和办事认真,胸怀坦白,艰苦朴素的思想作风,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注:两位作者都是我县三十年代参加革命的老同志。张敬五同志原任太安地区副专员:王欣东同志原任太山中学书记,现均离休。

知识出处

平阴文史资料

《平阴文史资料》

记述了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革情况。县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附录组成,时间上限始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7年。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敬五
责任者
王欣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