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由何足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4023
颗粒名称: 一、许由何足道
分类号: F762.7
页数: 2
页码: 430-431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许由何足道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闻知吓得了不得,急急忙忙逃到箕山之下,过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隐士生活。尧又请他做九州长,他一听连连摇首,跑到颖水边上,捧着河水洗开了耳朵,道是不愿听,怕脏了耳朵。
关键词: 德州市 许由 何足道

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许由算得上远古时代的名人。他出名的原因很简单,即不愿当官。
  相传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闻知吓得了不得,急急忙忙逃到箕山之下,过起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隐士生活。尧又请他做九州长,他一听连连摇首,跑到颖水边上,捧着河水洗开了耳朵,道是不愿听,怕脏了耳朵。
  乍一看,许由实在是个视“官”如敝屣,看名利若浮云的“志行高洁之士”。有不少文人墨客也被他的“高行”蒙了眼睛,为其吟诗作文,讴歌不已。最近翻了些书,方知许由的“高行”应该大打折扣。
  说到底,为许由唱赞歌的人都犯了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离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以现在的眼光去审视历史人物。
  实际上,在原始的氏族公社制度下的“官”同阶级社会的“官”的含义大相径庭。
  韩非子在《五蠹》中这样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出现),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
  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段文字至少说明,那时的“王(即统治者)”须具有超人的智慧,并以智慧为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使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从而去赢得人们的拥护才行。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投机取巧、狗苟绳营都是不能奏效的。有巢氏为“王”,是因为他“构木为巢”,使人们得以“避群害”;燧人氏为“王”,是因为他能“取火以化腥臊”,使人们免受“伤害腹胃”之苦。从而说明,远古时代的“官”意味着责任、义务和付出。
  我们再看看“王”的生活,便会知道那时的“官”实在没有油水可捞: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居乱草断木之屋),粝粢米之食,藜藿之羹(吃的是粗米野菜),冬日麂裘(穿的是兽皮),夏日葛衣(扎麻衣),虽监门之养不亏于此矣(尧的生活水平同守门人没有什么两样)”。
  “王”在生活上同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但在工作中却要身先士卒,冲在前头:“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工具),以民为先,股无胈(累得大腿没有肌肉),胫不生毛(小腿的毛被磨光),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比臣下或俘虏还要苦)”。
  综上所述,远古时代的“官”责任重大,吃苦在前,根本谈不上个人的任何特权。如此之“官”,而许由不当,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吗?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二辑

《德州文史第二辑》

出版者: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印刷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德州文史、历史人物、人物春秋、文物古迹、民间艺术及传说故事、特产与风味名吃、文史纵横、德州新貌的情况。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承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