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迁德县兵工厂大批工人失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819
颗粒名称: 四、折迁德县兵工厂大批工人失了业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宗昌入鲁的第二年(1925年),忽然下令关闭德县兵工厂。拆卸机器设备,运去济南新城兵工厂,以致造成大批工人失业,流离失所的概述。
关键词: 张宗昌 督鲁时期 兵工厂

内容

德县兵工厂是原天津“北洋机器制造总局”的继续。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天津“北洋机器制造总局”被八国联军破坏而被迫停办。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当时的北洋大臣、练兵处会办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原天津“北洋机器制造总局”劫后残存的机器运来山东,在德州开办“北洋机器制造局”,民国改元后,改称德县兵工厂。
  德县兵工厂厂址在西门外运河东岸,规模宏大,东至盐店口,南至豆腐巷,北至上码头,西至运河堤。占地七百余亩。内设铸造、锻工、铆工、木工、淋硝、造纸、制酸、机械加工、无烟药、快枪弹、新枪弹、杆弹筒子等十三个分厂。开办初期,职工总数达五千余人。该厂技术人员是德国人,机器设备也完全是从德国进口的。工人技艺精湛,产品优良,当时的规模,仅次于湖北汉阳兵工厂,位居全国第二。
  张宗昌入鲁的第二年(1925年),忽然下令关闭德县兵工厂。拆卸机器设备,运去济南新城兵工厂,以致造成大批工人失业,流离失所。当时济南新城兵工厂规模很小,它既无法容纳这些工人,也无法安装全部机器。没有周详的拆迁计划,只是将室内和地上的中、小型机器和部件拆迁运走,其它连接地下和建筑物的大型机器设备,多数没有拆迁。此后,该厂即成为驻军兵营,凡在这里驻扎的官兵,盗卖机器设备,成了他们的第二职业,数以吨计的优质钢材(老百姓称为“风钢”),被天津收买“破烂”的掮客源源运走。
  1926年冬,原德县兵工厂的旧职员——田小山和徐韵陶,他们组织了一伙人,成立德县兵工厂复工筹备处,号召老工人回厂,计划利用残存的机器和设备,生产一些能够生产的生活资料。但是这时张宗昌的军队,在江苏、安徽与北伐军作战,正在节节败退,他们加紧搜括,准备逃跑,哪还有心顾及这些,因无官方支持,筹备处昙花一现,就无声无息了。
  德县兵工厂,从兴办到关闭,存在二十三年。在这期间,它生产了数以亿计的优质弹药。可惜的是,那些弹药,完全用于军阀打内战,残杀中国同胞。当时这座兵工厂,无异是中国人民身上的一个“毒瘤”,拆迁以后,广大群众无不额手称庆,毫无惋惜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它毕竟是当时国内几个仅有的国营军工企业之一,是全民的宝贵财富,如此庞大的一座近代化工厂,被张宗昌一手毁灭了。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