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解放前的国药业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805
颗粒名称: 德州解放前的国药业概述
分类号: F721.8
页数: 4
页码: 140-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解放前国药业,颐寿堂、广德堂、延寿堂的简介以及各个药店招揽生意的经营情形。
关键词: 德州市 解放前 国药业

内容

德州地处交通重冲,国药业的发展更是源远流长,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德州成为通往京城的九省御路。在柴市街东头(今新湖公园假山处)建有药王庙,每年的旧历四月廿八日是药王爷生日,也是药王庙会开始的第一天。在这里搭台唱戏,这天药业职工全改善生活,外地药业也来赶庙会,可见德州国药业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行业。明清以来,德州较大的中药店有三家,有顺成街路北颐寿堂,枣市街路东广德堂,和太平街的延寿堂。
  颐寿堂开业于明崇祯年间(一说清康熙年间)系河南省沁阳县徐某创建,店址在顺城街路北,初建时规模甚小,至其第三代徐少三任经理时,才又在南门外路西开设分号。该店前店后厂,制售一体,以自制丸、散、膏、丹等成药著称,其所产的“人参再造丸”、“牛黄清心丸”选料严格、制做精细、疗效甚好,远近闻名。该店除经营中草药和制做中成药外,还聘请名医坐堂应诊。医生除享有患者付给脉理费外,店主视生意好坏还给予一定酬金。兴盛时期雇用店员二十多人。
  广德堂开业于一八○一年,系山东章丘县刘、周、韩、陈几家合资经营。民初经理刘传辉聘请名医坐堂应诊医术颇高、声誉大振、业务随之扩大,鼎盛时期,雇用店员也达二十多人。
  延寿堂一八八○年前后开业,经理李恒昌(中医)初开业时在南门外大街路东租赁一间门面,自己看病兼卖药。一九二○年(一说一九一四年)迁至太平街,由其子李华章任经理,营业日渐兴隆。一九三四年,又在市场街路南自建楼房开设延寿堂分店。这时已不以看病为主,除批发、另售药材外,其自制之“止嗽第一丸”、“通经丸”、“琥珀淋浊丸”、“异功丸”等成药疗效甚好,深受病者欢迎,尤以“止嗽第一丸”影响更大,每缝初一、十五两天买药,还有买一送一的制度,起到扩大宣传,提高该店信誉的作用。
  较大药店都在门外立有大招牌。以延寿堂为例,上写:“精选川广云贵地道药材遵古炮制膏丹丸散一应俱全”二十个大字,门面楹柱上书写“龙蟠橘井”、“虎守杏林”,屋内多挂有“妙手回春”、“起死回生”、“药到病除”等病人送的匾额,提高店的信誉。中药饮片炮制考究,刀功精细、光净,形状、厚薄均有严格要求,薄的如纸,有一个槟榔能切120刀之说。该顺切的不能顶切,该斜切的不能直切,切工都有固定要求。
  再如炮制方面:如炙、炒、煅、煨、炸、飞、焙、蒸等十二个字的方法,从不苟且。几家大药店均备有鲜药,如鲜石斛、鲜荷叶等。
  饮片保管,十分讲究,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选用不同质地容器存放(如铜、锡、瓷罐),以防串味,变色,走油,霉烂。
  旧社会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为了扩大业务,牟取利润、遇有购药量大的顾客,由经理亲自招待,店员递烟、献茶,留宿后请客看戏、吃饭以使顾客满意,多做生意。
  学徒进店,先干杂活,后干挑检、装斗之类的辅助工作,待熟悉有关业务知识及手续环节之后,方能站柜台。在压处方的长条压板上都写有“细心看方,留神抓药”的字样,以提醒店员不要出差错。按“审方”、“抓药”、“复核”、“给药”四道环节操作。“审方”就是先看处方中有无“相反”、“相畏”。“抓药”根据处方每味药的份量,一剂一称,分别各包。按处方“脚注”在药包上注明“先煎”、“后下”、“冲服”等字样,并各附说明书。“复核”抓完药后,有一名业务熟悉的店员核对,对药名,对份量,对反畏,查遗漏,确系无误后由复核人员盖章。药包好后交与顾客时再次问清姓名、剂数,防止差错,同时按处方要求,告知自备药引(如葱白、大枣、姜、黄酒等)。
  为了争做生意,如店内药物缺味,从不向顾客说“没有”二字。柜台一面抓药,一面派人到他店购买补上。站柜台的店员都知道一些“汤头”、“偏方”,对问病的顾客,可以小病当“大夫”,大病当“参谋”,这也有利于营业。销售汤药时并带有小巧滤罗,方便患者煎后滤汁,也代顾客煎药、送药到家。
  旧社会药店,掺杂做假、以次充好不断发生:如一般肉桂用核桃仁油擦试一遍,再用红纸衬垫包装,充当高挡“油桂”出售。将小个熟地砸扁后切片,就当大熟地卖。顾客就店配制成药时,以好饮片计价,用碎饮片配药坑骗顾客,因此社会上流传有句“黄金有价、药无价,卖药的强于劫道的”说法。配制蜜丸时掺糖稀,用龟板轧面当虎骨,用红砖面当苦树皮,麝香里掺上同样颜色的药物……其结果当然是降低药效,贻误病人。药店坐堂医生,不写药材真名,而是自己另起一个名子,到别的药店不能包。也有利用某些人认为低价无好药的心理,任意抬价,一药多价,看人要价等。总之,解放前德州的国药业大致如此。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国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