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又一村包子铺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802
颗粒名称: 德州又一村包子铺概述
分类号: F719.3
页数: 7
页码: 128-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又一村包子铺的经营历史、地理位置、经营方式、服务特点。
关键词: 德州市 包子铺 又一村

内容

德州又一村包子铺已有近50年的经营历史。在它数十年的经营中以其三鲜包子闻名德州,另有牛、羊肉灌汤包子、锅贴、油旋等美味佳品也得到品尝过的顾客好评。德州的四方来客不但对又一村的包子等食品给予赞赏,而且对服务人员态度之热情,向顾客介绍各种饭菜特点之详细,在顾客面前口头算账之清楚都赞不绝口。这个为德州人所闻名但并不大的饭馆,自其开张之日起,有其经营的特点,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也有其为不少人所知道的三鲜包子等美味食品的制做技术。仅据所知,简述如下,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解放前的又一村包子铺旧址,在德县县城南门里街路东(现在的德州市新兴街)。它于一九三三年开张营业,由王凤翔、任万祥、王玉山三人合伙经营,店址只有两间门面、三间餐室。迎门牌匾上嵌有“又一村”三个大字。另在店门口两旁挂有两块白地红字的木牌子,上面写着:“天津分此,老狗不理,又一村包子铺”。“狗不理”是天津狗不理包子铺掌柜的奶名,因他做得包子独具特色,闻名各地,称得上“名牌”包子铺。德州人开始不知道“狗不理”是什么意思,还误认为谁不到又一村买包子,就是“狗不理”呢!为什么又一村偏要挂上天津老狗不理这块牌子呢?因为又一村的经理王凤翔从十几岁就在天津狗不理包子铺当学徒,学做包子的手艺。戴有“老狗不理”四字是采用天津老狗不理包子铺的技术和经营方式,表示是“名牌”包子的意思。又一村这个名字是从宋代陆游诗句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取名的。
  又一村在一九三三年开张后的几个月,生意日渐萧条,顾客并不因为有天津老狗不理这块牌子而光顾,当时面临倒闭的危险。王玉山退出股金,另谋其它生意。只剩下王凤翔、任万祥两人经营。在饭馆濒临倒闭境况下,更下苦心经营。采用薄利多销,提高质量,讲求实惠,服务周到等经营措施。于是从天津聘来几位有经验、有技术的白案师傅(都是王凤翔的老同事),专心研究做好包子、馄饨的手艺,经常把别家包子铺的包子买来和师傅们共同品尝,共同分析别人做出的包子的重量、味道、营利多少等问题。然后商量提高自己做的包子的质量,增加包子的重量,发挥自己做的包子的优点,使顾客只要吃上一次又一村的包子,再也不到别家去买了。以此借顾客对又一村包子的好评,对热情服务的赞扬,招徕更多的顾客。通过改进经营方式,果然很快收效。各方顾客只要尝上一次又一村的包子、馄饨,就能感到确实物美价廉,经济实惠。这样以食品的高质量、低价格,在顾客中建立了信誉,从而争得了生意兴隆,顾客盈门的好状况,把将要倒闭的又一村搞活了。
  又一村生意最好年代,每当午饭、晚饭时间,座无虚席,顾客宁愿坐等很长时间也不去别处吃饭。有的顾客买了包子站着吃也愿意。就是生意极为兴隆,又一村也坚持其经营方式。
  1,保持高质量。又一村的包子、锅贴、油旋、酱肉等食品,确有其高质量的做法。三鲜包子是又一村最有名的食品。是猪肉加上蟹黄(或虾仁)、海参和竹笋做包子馅,故称“三鲜”。猪肉用高级酱油、白甜面酱浸好以后,到做包子的时候加上适量的香油、大葱、生姜等佐料,并放上少量的韭菜、韭黄(蔬菜因季节而定),使包子馅一定保持鲜、嫩、香。用发酵好的精粉做包子皮(面粉的发酵靠白案师傅的好手艺)。蒸包子要掌握恰当的火候(有大灶师傅)。包子蒸熟之后,油和汤能进入皮内,但淌不到皮外。包子皮嚼起来有口劲,有麦香味,馅的味道有海产品的鲜味,没有肥腻的感觉。猪肉经过酱油,甜面酱浸过之后,吃到嘴里香而不腻,使吃了三鲜包子的人,以后再想到这种包子就有垂涎之感。
  冬季做牛肉、羊肉包子很受顾客欢迎。牛肉或羊肉要鲜嫩,用搅肉刀搅过两遍后,用花椒水,高级酱油、甜面酱、香油浸泡,放入姜末、葱末。做包子之前,调入适量的白菜粒(白菜切粹,切得象大米粒一样,用轧菜机轧干)、韭菜或韭黄,撒上少量的细盐,倒入适量的香油调拌好。包子皮用半发酵的面皮,似烫面但不粘腻。包子蒸熟后吃起来流油汤,味道清香,无膻味,肉馅成一个肉丸。又一村的牛、羊肉包子使人吃了以后从不反胃。因而不能吃牛、羊肉,怕牛、羊肉的膻味反胃的人,也爱吃又一村的牛、羊肉包子。
  做锅贴的师傅是从天津聘来的名师。做油旋的师傅是从济南聘来的名师。有专做馄饨的师傅。馄饨的皮薄馅大,在鸡汤里煮熟之后,放入鸡蛋腐、香菜、青蒜、味精等调料,清香可口,是理想的经济小吃。又一村有专做酱肉、酱鸡、酱肚等酱味和比较高级酒饭菜的几位名厨师(这些师傅在德州是有名的红案师傅)。这些师傅做出的饭菜,味美、量足、好吃好看。承包酒席还要比别处饭馆便宜。
  又一村由于费尽苦心聘来了十几名白案、红案的名师,保证了饭馆的经济小吃和包办酒席的高质量,使饭馆很快得到发展。到一九三五年,在县城南门外米市角下涯路西建立又一村分号(现在的又一村址地)。
  2.薄利多销。又一村从濒临倒闭到生意兴隆,建立分号,坚持一条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当时包子、锅贴、馄饨等经济食品利润率不超过10%,在当时的饮食行业中称得起盈利最少的饭铺。在薄利多销中经常研究使顾客在又一村吃一顿“经济小吃”,要感到确实经济实惠,因此给顾客安排了多种“份饭”,任意选购,使顾客吃一顿满意的饭。例如:一个人在又一村吃一顿普通的酒、菜、饭,是一盘酱肉(六寸盘)、二两白酒、十个三鲜包子和一碗馄饨,所花的钱相当于当时三斤多面粉的价钱。比顾客在自己家里做一顿同样的饭所花的钱相差无几,因而取得顾客的欢迎。同时吃饭时醋、酱油、蒜瓣都是高质量,用多少也不要钱。总之,又一村的经营方法是使各方顾客都可以惠临光顾,有经济小吃,也有酒席,使各方人士吃了以后都感到比较便宜。这样就把生意搞活了。
  3.为顾客服务热情周到。又一村的服务员(过去叫跑堂的)是经过挑选和学徒过程才当上服务员的。一般具有口齿利落,耐心细致,有口算能力,讲究卫生等特点。在顾客面前说话客气,满脸笑容,见到顾客先打招呼。顾客就餐前先送上热毛巾、热茶水和餐具,然后向顾客主动介绍各种饭菜的品种、优点,当天新添的酒莱、食品,向顾客一一介绍。当顾客问酒、莱、食品的价格时,要把原料来源、特点、价格一一回答清楚,算起来使顾客总感到确实便宜。服务员要注意顾客饮酒、吃饭的时间,能知道什么时候添酒、送菜、送饭,从没有把顾客所要买的东西一次放在桌上就完了的事,更没有要顾客自己端酒、端饭的事。
  当顾客酒足、饭饱,要服务员算帐时,服务员能当着顾客的面,把一样一样的酒、菜、饭价格口算相加,一次得出总数,从不出差错。去又一村的顾客,对服务员的算帐法都给予称赞。如果要算第二遍也不会出错。特别是一桌酒、菜、饭,用手指着碗、盘一口气算清楚,真称得上是一种本领。当时,不会口头算帐不能成为跑堂的师傅。
  顾客用完饭后,服务员及时送上热毛巾、嗽口水、牙签、茶水。当顾客临走时总要说些希望客人经常来的客气话。真可谓“相待如宾”。
  又一村为顾客服务的另一个方面是“外送”。顾客在又一村买了酒、菜、饭,如果在家里吃,只要写好地址,可以将所买的饭菜送到顾客家里去,服务员根据所送的饭菜,还要带去醋、酱油、蒜和胡椒粉。
  又一村包子铺的服务人员,从无发生过与顾客顶嘴吵架的行为,服务员在顾客眼中是知己,是朋友,而服务员凭着自己的服务本领,总要使顾客不断光顾。
  由于又一村包子铺坚持保证饭菜的高质量,薄利多销和为顾客服务热情周到的经营原则,从而在顾客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换来了饭馆的兴隆昌盛,获得了生意的发展。
  一九三七年,德县县城被日军侵占后,日伪军队到处横行,社会秩序极为混乱,人民流离失所,生命毫无保障,又一村随即倒闭,人员皆出城逃难。经过较长时间后,仍在旧城南门里旧址开张营业。而南门外的分号店址和家具被孙某人抢占,开设饭馆。从此,又一村在南门外的分号,日伪占领时期没有开张营业。
  一九四五年日军投降后,德县城处于国民党的白色统治下,社会秩序更为混乱,生产停滞,民生凋蔽,谁还能下饭馆?又一村包子铺于一九四六年又倒闭了。
  一九四六年六月,德县城解放,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一九四七年进行土改运动,人民政府了解到黎明街孙某借日伪势力强占的又一村包子铺的产业。为执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令孙某将又一村包子铺的店址、产业归还了又一村。从此,又一村包子铺又重新开张营业了。又一村老号在解放后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和支持,经营情况越来越好,生意也越来越兴隆,很快恢复到以前的状况。
  德县城解放后,经过土改运动,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社会秩序安定,物价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做为服务行业的又一村正逢发展的最好时期。因此,生意达到从未有的兴旺发达,又成为德州最受顾客欢迎的饭馆之一。
  一九五六年实现公私合营后,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成为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经营情况更为良好,工人和经理人员在经营和生活上有了信心和保障,再也不用耽心旧社会时期的萧条和倒闭了。从而经营积极性更高了。
  因又一村的包子一直受顾客的欢迎,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又一村的声誉也随着三鲜包子而闻名保留至今。
  一九八五年三月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任象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