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783
颗粒名称: 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
分类号: G648.4
页数: 9
页码: 68-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对德县博文中学的院内设施的描写、校训、校歌、招收学生等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德县 博文中学

内容

在德县城东有一座大院子,院内绿树丛丛,楼房高耸,在当年德县建筑物中是比较突出的(当然,它与今天的德州市城市建设比较起来就差得多了),这就是博文中学的所在。它用地面积约三百余亩,四周有两米多高的宽宽的围墙围着,围墙的南面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平房,是教职工的住宅。这里取名叫“三育村”。原来这里是遍野丛生红荆的盐碱地,因它在德县城东郊,人们都称这里叫“东地”。东地的名字人们称呼习惯了,谈起三育村来却有些生疏。
  在这座独立的大院内共分四大部分:大院有朝南的东西两个大门,从西大门进去,就看到有一座红屋顶的四层大楼(包括地下室),这就是博济医院。向东就是卫氏女子中学。再向东就可以看到几座豪华的美国牧士、教士的住宅。最东边就是博文中学了(男生部)。此外还有一些平房为中国医师、护士的住宅,发电室和维修工房。在当时,德县还没有电灯,这里已是电灯闪闪,机器压水井早已普遍使用了,以后又按装了自来水。
  这四大部分都属于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系统(公理会是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此外还有美以美会、浸礼会等)。他们办医院、办学校、传教是三位一体组织,博文、卫氏都是于一九一六年从山东恩县庞庄搬迁来的,所以在教师、学生中,临清、夏津、恩县人较多。
  博文中学是最东边的一个独立院子,进门就是一座三层楼(包括半地下室),走上高高的台阶门口左右有两间房子,东边是校长办公室,西边是教员休息室,再向前走就是大礼堂,是学生温习功课的地方,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各种大会也都在这里举行。在楼上有八、九间课堂,是学生听课的地方。半地下室分四部分,东北角是厨房、食堂。西北角是图书馆(以后搬到新址)。西南角是试验室,有些简单的化学、物理实验仪器。东南角是行政办公室、庶务、油印等都在这里。
  大礼堂北边就是学生宿舍,分东楼、西楼,在西楼上有时住些单身教师。
  学生宿舍北边又是一排平房,有淋浴室、盥洗室、厕所等。以后又在靠东墙根增盖了三排兵营式的学生宿舍。一九三○年又在主楼前左侧修建了一座图书馆。学校的最后边是体育场地。大院西邻有六座西式洋房与卫氏女中隔开。在这六座洋房里住着美国牧师、教士。在每座小洋房后边,都有几间简陋的平房,叫做“下房”,是洗衣工、清洁工、门房、打更等工人休息的住所。
  博文中学的校园,的确是很美丽的,沿着校内道路的两旁都种着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红荆,校园东南角是一片果树,春天桃花,杏花盛开,蜂蝶飞舞。校园空地上普遍种着五颜六色的蜀葵花等,时时透出诱人的花香。宽宽的围墙上人们可以三三五五地散步,远眺广阔的农田,空气新鲜,令人心旷神怡。每逢春夏季节校园内绿树成荫。人们坐在树下,可以静静地读书,真是一处极好的学习场所。
  卫氏女中内部建筑和博文中学基本相同,它是一个砖墙围绕的独门独院,门口有传达室、会议室,一般人进入校内是很困难的,女生也不能随便外出,可谓“门禁森严”。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坏人很多,也曾发生过夜间坏人爬入院内耍流氓的事件,所以女生不敢住在楼下,都要住在二楼上,夜间楼梯口用木板盖上,以防意外。
  命名“博文中学”的原因是为了纪念美国牧师博恒理,卫氏女中是纪念在恩县庞庄办校的美国教士卫曙光。博文中学、卫氏女子中学原在恩县庞庄时就初具规模,名称曾多变,迁到德县后仍存在卫氏女中、博文中学,以后男女合校改叫“博卫中学”,几年后,改名“博文中学”。
  博文中学的校训和校歌如下:
  校训
  非以役人,乃役于人,
  要立志做大事,不立志做大官。
  校歌
  美哉博文,地静风清,建筑伟大形势宏。
  舟车所会,名士所经,交通便利见闻增。
  文明进化,道德日兴,博文前途愈光明。
  她是社会,亦是家庭,更是全国进善旌。
  副歌
  今日吾等博文生,他年社会主人翁。
  乘机努力,学以致用,基础巩固贡献成。
  推广主义责尤重,快做民众之先锋。
  利用物质,发展性灵,奋往鼓勇成使命。
  当时博文中学与河北省的通县潞河中学,山东济南的齐鲁中学,山西的铭贤中学都是一个系统的兄弟学校。
  学校的经费主要是美国教会供给是从美国募捐来的,再加上学生交纳的学杂费。
  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是董事会。校长是王元信(诚斋),笃信基督教,原是数学教员,以后到美国留学深造,担任校长多年,也兼些课程,为人正直,对学生要求很严,在学生中颇有威信。
  在一九二九年前,博文中学是德县独一无二的中学,学生读书的空气很浓厚,学校对学生功课要求也很严格。教会办学校、办医院的主要宗旨是传教,发展教徒。自北伐战争以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变化,教会在校内的传教活动受到限制,在客观上确实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
  博文中学是私立学校,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教育厅强调要私立学校立案,以不立案的不予承认学籍,不准参加会考相威胁(实际上广大学生反对会考),所以在学生中受到一定影响。一方面感到在社会上低人一等,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一九二九年,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在德县成立,对博文中学是一个较大的冲击,并具有很大的竞争性。两个学校的学生来往密切,社会活动也很频繁。但博文中学仍保持苦读书的作风,学生的功课比较扎实。
  学校的董事会,大部分成员是美国人,我只知道中国人有校长王元信参加了董事会。我在校时,全校教职工有三、四十人,教师都是聘请的(教师有的信教,有的不信教),当然也是通过各种渠道介绍后聘请的。教师的工资从三十元到七、八十元不等,并规定每年增加工资制,教书十年还可以进修一年,一切费用由学校负担。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我的父亲于巍岑是国文教员,在校工作了九年后,学校曾同意他到北京的北京大学文学院进修一年。
  在这多年的过程中,教师也有不少变动,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又从东北回来了几名教师,这些人爱国心较强,反日情绪较高。至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当局选择这些教师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教会为教师问题给学校当局施加压力,国民党县党部为安插几个人也给学校施加压力。校长王元信也说过:“自己苦衷很多,事情难办极了。”
  博文中学每学期只招学生近百人,最高潮时在校生,三百至四百之间,开始时只有初中。一九二八年后设有高中,学生来源除德县本地学生外,还有临清、夏津、恩县、吴桥、景县、故城以及河北南宫、衡水、沧县、阜城等地的。一般说来多是邻县的,或与教会有些瓜葛的,或学生原籍所在地教会推荐来的。学生多是较贫寒的,很富裕家庭的子弟很少。学校没有助学金,只是对少数很穷苦的学生给点业余工作,类似半工半读性质,每月补助几元钱,如担任图书馆管理员,写钢板,油印,运动器械保管,对表(对表就是负责每天早起,拿着一块表到教员宿舍门口喊一声,某老师,现在是几点几分,一般叫两三声就走了。天天如此形成一种制度)等。从教会介绍来的某些穷学生,教会还有微薄的补助。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严格,一两门考试不及格,就得补考,三门不及格或补考不及格就降班。学校不负责毕业生的分配,只有自谋职业,或者考入其它学校。总的来说,博文中学的毕业生多在教育界、医务界工作。我参加革命后在延安,在军队中曾遇到一些博文同学。在全国解放后见到的同学大部分在医务界,已成为著名的大夫,有的是在教育界成为有名的教授、教师。
  学生的课程和其它省、县立中学基本一样,不过对英文学习要求更严格。以前英文老师是美国人,以后多是中国人,校长王元信也兼教英语。记得我在初中二年级,就学过一本小册子叫《GoodMannen》》(好礼节)。
  我在初中三年级时,全国在强调军训,学校请了一个当过军官姓白的老师,给我们讲军事课,并进行基本教练。每星期三、五晚上到医院学习战地救护知识,这些功课时间不久就自行停止,以后再没有恢复。
  训育主任宋×是国民党员,也讲过几次三民主义课,进行过几次星期一早晨的“总理纪念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停止了。
  学生的课外活动,有学生自治会组织,也有些活动是老师组织的,如与十二中赛兰球,与泊镇师范赛足球,到济南参加全省运动会,还有一次在校内开中学生运动会,有十二中学、济南育英中学等参加。还组织过童子军,学生都穿上童子军服,扛着一根木棒,威风凛凛地到德县城内参加过一次大会,童子军负责维持会场秩序,热闹了几天就无声无息了。
  学生自治会只组织过几次学生晚会、讲演比赛会、辩论会等,学生对这些会很感兴趣。
  “九·一八”事变,青年学生爱国心切,曾到附近农村宣传讲演,贴标语、演哑剧。记得有一个名叫“骷髅战地工作团”到学校来,揭发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学生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真是义愤填膺。有一个名叫刘志坚的吴桥同学,投笔从戎坚决要求上前线,学生们捐款支持他,很多人到车站送行,挥泪告别。
  老舍先生曾到学校来讲过一次话,受到多数师生们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他讲的爱国道理生动深刻大家很愿意听。另一方面是因他的小说(如:《二马》、《老张的哲学》等)大家对他都有一定的崇拜。
  又有一次教育厅长何思源来校讲话,意思是鼓励学生认真读书,要成为国家的栋梁。据说何思源这次来校主要是批准学校立案的问题。这是全校教职工、学生天天关心的一件大事。
  博文中学是教会的学校。老师学生也有一些信基督教的。这个学校早期宗教活动很多,在学生中有读经班(背诵圣经),有唱诗班(唱颂主诗歌),每顿饭前要祈祷谢饭:“这些食物是主赐给……”每天早晚祈祷,每星期要做礼拜。原来在大礼堂做礼拜,因遭到学生的反对,就转移到其他地方去了。
  记得有一次全校师生到城里去参加“双十节”纪念大会,有许多党政大员坐在台上,有的声嘶力竭地讲话。我们站在台下的广场上,也听不清讲的是什么,也没兴趣去听。有的呼口号,我们也不加思索地跟着哼几句,可是当喊到“打倒文化侵略”时,高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暗示下,不让举拳呼这个口号,似乎是反对这个口号,又似乎承认这个口号,当时令人难解。
  我因年纪小,对学校中的党派活动不了解,只知道个别学生在星期日到国民党县党部去。他们趾高气扬,似乎很有仗势。大部分学生对他们反感,他们也感到孤立。
  王力全是河北阜城县人,他生活很朴素,很善于团结群众,自己很穷,但经常买些进步书刊给我们看。他兼图书馆的管理员,又有条件买些进步图书,如鲁迅的书,邹韬奋的书,进步方面的《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生活周刊》等刊物。当时我认为他是共产党员,但从未公开过。听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即参加革命队伍,并曾经任过衡水原五分区景南县县长。以后才知道他是老共产党员。
  长期以来,学校是平静的,老师认真教书,学生认真读书,虽然也不断听到有些学校闹学潮,有的赶走校长,有的驱逐老师等新闻,可是对博文中学没有什么影响。
  只是在一九三一年美国牧师兼医院院长德富兰枪杀医院工人王国庆事件发生后,在学校中发生很大的波动。
  美国牧师德富兰在办公室内,不知正在干什么坏事,负责打扫办公室的工人王国庆闯入(实际上发现了他的秘密)王国庆回头就跑,跑到北围墙边,德富兰开枪将他击毙,子弹从后背穿入,当时社会舆论大哗。校内师生怀着强烈的中国人民自尊心,义愤填膺,要求杀人者偿命,严惩凶手。可是软弱无力的政府当局,暗地里结束了这一人命案。德富兰悄悄地离开了德县,此事就不了了之。
  据我回忆,当时学校从政治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与国民党党部有联系的同学寥寥无几,也很孤立,在学校没有群众。以王力全为核心的一部分进步同学思想较活跃,在学校中有些威信,也有部分群众,可是领导力量还不明显,而又多是低年级的学生。另外一部分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长,多是苦读书的学生,考试成绩也较好,体育水平也较高,在校中有一定的威信,他们多不干预政治。记得有一次在大礼堂开会,辩论什么叫革命?一种说法是进步力量推倒腐朽的叫革命;一种说法是革命就是你推翻我,我推翻你,推翻的就是革命,反推翻的就是反革命。最后也没得出结论,大部分同学不发表意见。
  还记得在一次全校文艺晚会上,曾邀请了校外砖厂的几位工人参加晚会。他们坐在台上拉胡琴、唱小曲,很多同学都拍手欢迎。我们从这里看出贫苦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为了帮助附近的工人农民的子弟学文化,还办了一所平民夜校,也有不少成年人参加,要求读书识字。有些学生去担任教员,既帮助他们提高了文化,又锻炼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我在卫氏女中附小修真小学读书四年,又在博文中学读书三年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于一九三四年回到博文中学两次,看望老师和同学,老师已经调换了很多,校长还是王元信,已是地熟人生了。
  据说“七·七”事变前后,博文中学曾一度停课年余,以后又勉强开学。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博文中学就正式停办了,有的美国教士被日本兵抓进集中营。从此,历经二十余年,曾培养成千名学生的博文中学,就被关闭了,以后成了日本侵略军的兵营。
  (中共德州地委办公室于滋如同志供稿)
  一九八五年九月四日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录了,纪念德州解放四十周年、德州船民架桥支援解放大军过运河、德州市水利建设四十年、山东新华印刷厂德州厂发展概况、德州老电厂始末、德州市教育沿革、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校史最长的吕家街小学、我所知道的德县博文中学、德州文化娱乐场所概述、解放前的德县商会等30多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于仲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