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十四章 鲁南煤城——枣庄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90
颗粒名称:
第三十四章 鲁南煤城——枣庄市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7
页码:
391-397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枣庄市位于山东南部,东枕沂蒙余脉,西濒微山湖,南与江苏接壤,北与邹县为邻。
关键词:
山东省
枣庄市
内容
枣庄市位于山东南部,东枕沂蒙余脉,西濒微山湖,南与江苏接壤,北与邹县为邻。辖区内东北高、西南低,有山丘、有平原,属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京沪铁路纵穿南北,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铁路、公路、水路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全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人口约282万。
枣庄以生产优质煤炭而闻名中外,素有“鲁南煤城”之称。枣庄共有枣陶、官桥、滕南、滕北、韩台5处煤田,煤炭地质储量达70多亿吨。此外,石膏、石英石、铝矾土、水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铁、磷等矿藏储量也较为可观。枣庄市水资源比较充足,年可利用量为2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3亿立方米,地下水7亿立方米,为枣庄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第一节 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早在唐宋时期,枣庄就逐渐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随着采煤业的发展逐步演进为集镇。一九五八年九月县机关迁至枣庄镇,一九六〇年改为枣庄市,属济宁专署,一九六一年九月定
为省辖市。枣庄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5区和滕县。
枣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该地区发掘的石器、陶器以及鱼标、骨梭,距今约七千三百余年,比著名的大汶口文化还早一千余年,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命名为“北辛文化”。全市已发现古文化遗址20余处,其中北辛文化遗址、古滕国遗址、古薛国遗址和鄫阳故城遗址,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的见证,在考古学、历史学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中国,由于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枣庄经济百孔千疮,农业落后,工业除产量很低的采煤业以外,其他寥寥无几。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枣庄解放时,只有铸锅厂、陶瓷厂、面粉厂、卷烟厂等几家私营小工业,职工总数500多人。新中国建立后,枣庄的经济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至一九八五年底,工农业总产值已达到31亿元,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22.6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一九四九年的9%上升到一九八五年的69%。
三十多年来,枣庄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煤炭、电力、化工、卷烟、陶瓷、食品、造纸、酿造等行业较为齐全的新兴工业城市。到一九八五年,全市共有区、县属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241个,职工总数13.5万人,先后建成了鲁南化肥厂、鲁南机床厂、枣庄橡胶厂、枣庄棉纺织厂、枣庄印染厂、滕县卷烟厂、滕县标准件厂、滕县啤酒厂、滕县平板玻璃厂、薛城焦化厂、十里泉发电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其中,全市有轻纺企业144个,主要产品有纱、布、印染布、地毯、毛呢、针织品、酒精、啤酒、卷烟、纸张、陶瓷、保温瓶、食品等,年产值6亿多元。滕县酿酒总厂生产的巧克力香槟酒和苹果脯,在一九八五年度全国质量评比中名列第一,在国内市场享有盛名。全市有冶金化工企业37个,主
要产品有焦炭、硅铁、矽铁、铝土、耐火材料、尿素、合成氨、橡胶制品、电石、热塑料等,一九八五年产值1.48亿元。鲁南化肥厂是国内自行设计、建造的中型氮肥厂,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自一九七二年投产以来,年年超额完成国家生产计划。全市有机械工业企业18个,主要产品有机床、标准件、通风机械、阀门、矿山机械、农机等。鲁南机床厂生产的LT-13型台钻曾连续被评为省优质产品,销往18个国家和地区;LT-06型和LT-13型台钻于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参加过联邦德国汉诺威、伊拉克、利比亚、秘鲁、哥伦比亚等国际博览会,受到好评。一九八五年,全市研制新产品、新品种53种,其中填补省内空白5项,国内空白4项,增加新花色1100种。
第二节 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
枣庄的采煤业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始于元,盛于明。最初开采煤炭的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由于工具低劣,产量甚微,采得煤炭多为自用,仅有少量出售。随着采煤技术的提高,运煤由人背改为筐拉,滑车用畜力牵引,煤炭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靠煤窑起家的大户。十九世纪后期,官僚地主在外国资本侵入的影响和刺激下,纷纷投资办新式工业。一八七八年枣庄官窑炭局应运而生,后因资金不足、内部纠纷而停办。一八九九年枣庄中兴煤炭公司成立,经过三十多年的惨淡经营,到一九三四年,形成以枣庄、陶庄两对矿井为中心的矿区,最高年产量达240万吨,其规模和产量仅次于抚顺和开滦,居全国第三位。一九三八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枣庄后,进行掠夺式开采,八年掠夺煤炭资源1295.1万吨,使煤田遭到严重破坏。
枣庄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迅速组织了修复和扩建,一九四九年陶庄一对矿井首先恢复了生产,年产煤炭14万吨。一九五六年枣庄矿务局成立,从此枣庄成为山东的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新中国建立后,从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到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期,在党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指导下,矿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建立了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大力进行旧井恢复改建和新井建设,采掘比例协调,煤炭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后来由于“大跃进”的严重后果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使枣庄煤炭生产长期发展缓慢。粉碎“四人帮”后,广大职工精神振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煤炭生产建设,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七九年产原煤832.5万吨。在这期间,矿区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清除“左”的影响,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进行全面调整,在狠抓老矿挖潜、革新、改造的同时,加快新矿区的建设。一九八五年枣庄矿务局下属枣庄、陶庄、山家林、八一、柴里等8个矿,两对在建矿井,4座洗煤厂,固定资产6亿多元,职工5.9万人。三十七年来,共生产煤炭1.63亿吨,总产值39.07亿元,实现利税10.35亿元,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十年代初,在全国大办“五小”工业的形势下,枣庄地方煤炭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一九七三年,枣庄市地方煤炭管理局正式成立,使地方煤炭生产朝着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方向迈进。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以来,坚持开放、搞活,扩大了企业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原煤产量增长较快。至一九八五年,地方煤矿已发展到86个,原煤产量达318.45万吨。
在煤炭工业稳步前进的基础上,枣庄市的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电力工业。到一九八五年,全市有发电厂3座,总装机容量达66.54万千瓦,相当于一九四九年的75.6倍。一座被人们誉为“鲁南明珠”的大型坑口电厂——山东十里泉电厂拔地而起,经过五年的建设,一九八三年十月已有5台机组陆续投入发电,装机容量62.5万千瓦。十里泉电厂建成,对改善山东电力紧张状况起了巨大作用。
建材工业。一九四九年,枣庄只有一些以个体户或几户联营生产砖、瓦、灰、砂、石地材的小厂,生产方式系人工操作,产量产值很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一九五八年后建设了机械化砖瓦工厂。一九六〇年,滕县水泥厂和枣庄市水泥厂生产水泥不足1万吨,全市建材工业的总产值约500万元。进入七十年代,建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各区、县先后建成9座水泥厂,1个水泥制品厂。到一九八〇年水泥产量达到27万吨,全市建材工业总产值达1953万元,相当于一九六〇年建材工业总产值的3.9倍。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枣庄市利用原料燃料的优势,大力发展建材工业,取得了明显效果。一九八五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07万元,建材产品主要有水泥、玻璃、石膏、水泥制品、石膏粉、砖、石灰、瓦、卫生陶瓷等,其中水泥、石膏、玻璃生产已初具规模。
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已经成为枣庄市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
第三节 崭新的城市面貌
枣庄的城市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一九四八年枣庄解放时,城市面积仅1.4平方公里。街道狭窄,房屋破旧,煤尘飞扬,污水横流。当时所谓最繁华的“洋街”长不足半华里,宽不
足五六米。枣庄建市以前,虽然矿区建设恢复较快,但由于城市基础差建设投资少,旧城镇面貌基本未变。
枣庄建市以后,对旧区进行了改造,拓宽道路,整修旧街道,新建了文化馆、影院、人民医院、公园、体育广场和40多处商业服务网点、3处农贸市场,初步改变了旧城面貌。到一九七八年,旧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大到7平方公里。但由于当时受“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影响,市政工程标准较低,公用事业、文化设施、特别是住宅建设发展缓慢,因而住房紧张,道路泥泞,环境污染状况仍较严重。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枣庄市加强了对旧区的改造,相继拓宽了三条主要道路,新建和扩建了3个商场和1条商业街,拆除危房,翻新了11万多平方米的市民住宅,彻底改造了旧区商店,使老城旧貌换了新颜。
枣庄市在改造旧区的同时,加快了新区的建设。枣庄市的新区建设,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房,水、电、气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的规划,先后修建了长2900米、宽32米的文化路,铺设了长6059米、宽40米的青檀路,开通了长1300米、宽40米,连接枣庄市第一座立交桥的光明路,整修了解放路和胜利路等10条主要交通要道和市区干道,构成了枣庄市道路的网络骨架。城市面积也相应扩大,由一九七九年的12.4平方公里扩大到一九八五年的15.7平方公里。在一九七九年以来的六年中,新建成了4个住宅新村,水、电、煤气、道路、园林绿化配套齐全,人民的居住条件已得到较大改善。到一九八五年底,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达到6.1平方米。其中,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兴建的管道煤气工程,到一九八五年,已铺设中低压输气管道105.5公里,市区和矿区已有1300余户居民、46家企事业单位用上了煤气,使枣庄成为山东省第一个用上管道煤气的城市。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新区内先后建成体育馆、影剧院、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华书店、老年人活动中心、儿童乐园等一批文化设施。枣庄市还把绿化、美化、净化城市作为重点,发动全市人民植树、栽花种草,大搞城市街道和庭院绿化,新市区街道宽敞,绿树成荫,整洁秀丽。
八十年代以来,枣庄市加快了旅游区的开发。峄城万亩石榴园经过几年的规划建设已成为综合风景区。石榴园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2公里,共有石榴树30余万株。位于枣庄市东北20公里处的抱犊崮,海拔580米,山势突兀,巍峨壮丽。山上有清华寺、巢云观、十八罗汉洞、桃园洞、水帘洞等古迹;崮顶有平地数顷,2处水池,长年不涸。这里树木茂密,鸟奇花异,已辟为自然保护区。此外,滕县境内的古文化遗址,台儿庄古运河等,经过开发,也将成为新的旅游胜地。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