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青岛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672
颗粒名称: 第三十章 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青岛市
分类号: G279.275.23
页数: 9
页码: 355-363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青岛市的情况,青岛是三面环海的半岛,东面巍峨的崂山紧临东海,西面是资源富绕的胶州湾,南面是广阔无边的黄海,北面有铁路和公路通向半岛内陆。
关键词: 山东省 青岛市

内容

青岛是三面环海的半岛,东面巍峨的崂山紧临东海,西面是资源富绕的胶州湾,南面是广阔无边的黄海,北面有铁路和公路通向半岛内陆。青岛整个地形由崂山余脉构成,在市区内,北有楼山、孤山、四方山;南有太平山、信号山、伏龙山、八关山、观象山和贮水山。市区形成岗峦起伏,山岩耸秀,林木常青,因此而得美名青岛。
  青岛市包括6个区和6个县: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以及崂山县、即墨县、莱西县、平度县、胶县、胶南县;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一九八五年总人口为627万人,其中市区(不包括郊区和所辖的6个县)有92平方公里,114万人。
  青岛市经济在山东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工业产值在全省居首位。青岛以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闻名于全国,是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同时又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年吞吐量在全国居第四位,是山东省最大的外贸口岸。中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中心以青岛为大本营。青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中国主要的海滨避暑旅游胜地。
  第一节 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青岛的工业有纺织、轻工、电子、橡胶、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15个主要行业。青岛市一九八五年的工业总产值为99.24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70%。其中轻工业产值为62.31亿元,占工业产值的62.8%,重工业产值为36.9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2%。
  纺织工业是青岛经济的支柱产业,一九八五年产值为20.7亿元,占青岛市工业总产值的20.8%;有纱锭56万支,布机1.3万台,年产棉纱近10万吨,棉布3.5亿米,印染布年生产能力2亿米,针棉织品(折纱)年产1.2万吨。青岛的纺织工业有八十多年的历史,第一座棉纺厂建于一九一六年。解放前,纺织厂大都是依靠脚蹬手拉的铁木布机。解放后青岛纺织行业已经全部改造成了自动布机,产量增长了几十倍,质量和品种有了很大改进,由生产单调的穿着用布,发展到多种用途的纺织品。到一九八三年,能生产各种府绸,仿羽绒布等高密度纺织物,克罗丁隐条呢、花呢等厚织物和薄如蝉翼的麦尔纱、巴黎纱等高档商品,花色品种达上千种。青岛的纺织品已由国内市场打进国际市场,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等7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占山东省纺织品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青岛的食品工业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这里有国内最大的制作高粱饴和钙奶饼干的青岛食品厂。食品加工业以花生制品为有名,有浓香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糖。特别是青岛油炸花生米,颗粒大,香味纯,在日本市场很畅销。青岛的饮料驰名中外,有崂
  山矿泉水、青岛啤酒、葡萄酒、可乐汽水等,尤其是青岛啤酒,色香味正,有独特风味,久负盛名。青岛啤酒于一九〇三年开始生产,解放后改变了落后的工艺和陈旧的设备,自一九五四年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在欧美各国被列为上等饮料。一九八五年青岛啤酒年产量为8.5万吨,出口量为5.3万吨,占全国啤酒总出口量的90%以上。
  青岛的服装工业和制革工业在全国也颇负盛名。青岛市拥有50多个服装加工厂,年产服装2000多万件。青岛的皮鞋以造型美观著称于世,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综合优点,年产量为450万双,畅销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20多个国家。青岛的橡胶工业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产量与天津相仿,年产汽车外胎126万套,运输带617万平方米。青岛有全国最大的明胶厂,在中国的电影拷贝中,有四分之一的电影胶片是出自青岛。
  青岛的电子工业后来居上,主要产品有电工器材、家用电器、电子仪表,并逐渐发展成配套的生产体系。其中收录机、黑白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彩色电视机正在向国产化方向发展。
  在解放前就号称为轻工业城市的青岛,当时只有火柴、造纸、味精、葡萄酒、啤酒、卷烟和小型机械修理等12种企业,几乎没有重工业。唯一的四方火力发电厂,其发电机组容量只有5.2万千瓦,实际用电量8800万度。解放后轻工业逐步走向机械化、自动化,重工业也开始蓬勃兴起。为了发展电力建设建起了青岛汽轮机厂,产品由几百千瓦到几万千瓦,远销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青岛新发展起来的各种机器制造厂、炼钢厂、化工厂、建材工厂等,逐步形成配套的工业体系。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厂家之一,年产(修造)机车70台,客车、货车
  500辆。一九五二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机车的历史。中国第一列双层客车,中国第一批援外的内燃机车均出自该厂。青岛生产的机车已远销亚洲、非洲和欧洲各国。青岛的汽车制造业是八十年代兴起的产业部门,柴油机汽车年产量已达5000辆,此外还有吊货车、牵引车、公共汽车、自卸车等,汽车工业产值在全市机械系统中占三分之一。青岛的拖拉机年产量达1万多辆,自行车年产125万辆。青岛最大的造船基地是北海船厂,可修造大型石油钻井平台,制造大型钢结构件。青岛的重工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轻工业相比仍屈居次要地位。
  第二节 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
  青岛是中国北方的第二大港。一九八五年青岛港的吞吐量为2610万吨,仅次于上海、大连和广州,居全国第四位。港湾终年不淤不冻,水深域阔,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天然良港。青岛港域分为外港和内港,外港有青岛湾、太平湾、汇泉湾等,这些海湾既可停泊大型轮船,又是青岛的海上旅游风景区;内港包括大港、中港、小港和黄岛油港,海上交通运输以大港为主,小港主要是渔港。黄岛油港位于胶州湾西岸,东岸内港有9座码头,49个泊位,其中万吨以上泊位有20个。
  解放前的青岛港,只有寥寥几艘小吨位的外国远洋轮船。港湾码头年久失修,基本上还是保留在一九〇一年到一九〇六年小港和大港初建时的水平上,年吞吐量只有八十年代的百分之几。青岛解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和更新改造,建设了一支现代化的远洋运输船队。一九八五年,青岛远洋运输公司拥有52艘万吨以上的远洋货轮,200多万载重吨,航行于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230个港口。船舶结构和种类逐步合理、齐全,走向了专业化、自动化。该公司不仅拥有居世界第四位的通用性强的杂货船,而且拥有10万吨级的油轮、大型散装船、集装船、滚装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需要,一九八五年又兴建了8号码头,2万吨以上的泊位有7个,年吞吐量增加400万吨。
  青岛是中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一九八五年青岛口岸对外贸易额为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7亿美元。外贸在青岛经济中居重要地位,历年来,青岛的工业产值同青岛口岸的外贸总额,经常处于同一个数量级上。青岛港与日本、联邦德国、法国、美国、瑞典、瑞士、意大利、芬兰、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着广泛而又经常的经济联系。八十年代以来,每年进出青岛港口的国内外客货轮有三四千艘次,接送中外客达五六十万人次。在青岛的黄岛区有一座年输出量为1000万吨的油码头,油港内还建成一座容量为1.5万吨的大型自动遥控污水处理池。位于胶州湾北岸的流亭机场,有2600米长的主跑道,有3000平方米的停机坪,可以起落大型飞机。该机场将逐步成为对内、对外联系的枢纽。为了加速码头和车站运输的集散速度,青岛的公路结构也在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 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解放前,青岛只有一所大学,建于一九一六年到一九一八年;中等学校只有10几所。解放以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一九八五年,全市有小学4553所,普通中学638所,中等专业学校29所,高等学校13所,包括山东海洋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化工
  学院、山东纺织学院、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青岛大学等。其中创办于一九五九年的山东海洋学院,是中国唯一的海洋学科高等学府,该校毕业的上万名海洋专业人员,遍布于中国沿海各地。
  一九八五年,全市有科学技术人员9.5万人,其中讲师和工程师以上的中级技术人员达1.1万人。在科学技术人员中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的人员有5.6万人,社会科学方面人员有3.9万人。全市各种科学研究机构有116个,其中,属于国家管理的有11个,属于省厅管理的有5个,属于青岛市自己管理的有87个,此外还有民办的科研机构6个。从各种研究机构的专业性质来看,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最多,它位居全国之首。
  青岛的海岸线长达730公里,富饶美丽的黄海和胶州湾,有取之不尽的海洋资源。但在解放前,青岛没有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一九五〇年,中国科学院在青岛设立了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海洋生物研究室;后来扩大为海洋研究所,从单一的海洋生物研究扩展到海洋水文、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为了开发海洋事业,国内和山东省的一些单位陆续在青岛设置了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如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总局渔业工程研究所,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下属若干海洋研究机构),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等。青岛拥有的海洋科学专家占全国的半数以上,其中有高级职称者几乎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二。每年夏季,各种学科的技术交流会、学术讨论会、专题讲座,尤其是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方面的会议,经常在青岛召开。
  青岛的海水养殖业、增殖业在海洋科学指导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补偿了海洋生物资源日趋稀少的自然趋势。青岛的海洋科
  学工作者成功地解决了海带养殖业的关键问题——自然光育苗问题,使青岛地区的海带获得高产,成为全国最大的海带产地。青岛的海洋科学工作者还成功地解决了对虾的工厂化育苗问题。这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科学进步一等奖。扇贝、鲍鱼、海参的育苗在海洋科学指导下也得到了解决,使这些海珍品的养殖和增殖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青岛有沿海滩涂56.3万亩,浅海水面86.7万亩,是从事海洋生物实验和海水养殖、增殖业生产的良好条件。自一九八二年起,约有50%的滩涂和浅海水面养殖了鱼、虾、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随着青岛海洋科学的发展,海水养殖技术也在逐步走向现代化。
  第四节 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
  青岛风景秀丽,既是一个美丽的海港,又是一座雄伟的山城。境内山峦绵延,港湾曲折有致,各种建筑物依山而立,五光十色,好似有意摆设的层层积木,巧夺天工。青岛市区既有巍峨雄伟的高楼大厦,又有小巧玲珑的别墅庭院,错落相间,别开生面。飞檐重彩的中国古典建筑,高悬十字架的天主教堂,低矮的日本神社小屋,普鲁士宫殿式的提督楼,可谓古今中外各种风格建筑荟萃一堂。
  依山面海的青岛将闹市与山海结合成一幅静中有动的画面,这是青岛独有的特点。沿海一带有不胜枚举的旅游场所。在最繁华的大街——中山路南端,就是著名的前海栈桥。一条400米长的人工石桥伸向大海深处,栈桥终端的迴澜阁尤如一座海市蜃楼。环绕海滨的柏油马路自西向东蜿蜒伸展,为碧绿的大海镶上了一道
  藏青色的花边。鲁迅公园和第一浴场连成一片高雅别致的山光水色。其间的海产博物馆是一座古典城堡式的建筑,座落在绿荫覆盖的山坡上,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第一海水浴场的金色沙滩,沙质细软,滩域广阔,每逢夏季平均每天的游泳者达到十几万人次。
  青岛的崂山是中国的一大名山。山上有中国古代道教、佛教的众多庙宇,计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奇花异草,古木参天,奇峰怪石,雄伟壮观,云气变幻无穷。崂山的下清宫、上清宫、北九水、潮音瀑、太平宫等,都是著名的游览场所。青岛市区和崂山之间有南路、中路、北路三条公路,可供游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窥探崂山的面目。为了适应青岛对外开放的需要,又开设了通往崂山的三条海上游线,每年约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慕名而来。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一九八五年青岛又集中兴办了石老人旅游区和薛家岛旅游区。石老人旅游区位于青岛市区通往崂山的门户地带,依山面海,一尊巨石拔海而起,突兀耸立,形同人象,故称“石老人”。山脚下环境幽静,风光独特,有100多米宽的缓坡沙滩,长达2公里,是一处良好的天然浴场。整个旅游区规划有高标准的国际会议厅、国际俱乐部、友谊商店、海水日光浴场、水上运动场、大型游乐场、各式宾馆、别墅、餐厅,并建设了中国传统式园林街,以及海上游乐场所、海上旅馆等,形成中外结合、古今相映的混合结构,以满足各种游人的不同需要。石老人旅游区将逐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现代化游乐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
  薛家岛旅游区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与青岛市区前海沿相距有2.2海里,隔海相望。岛上树木花草青翠茂盛,有3处天然大沙滩,其中最大的宽200米,长达3公里,沙质细软如绵。附近有琅琊台、武侯墓等历史文化遗迹。薛家岛旅游区主要兴建以低层建
  筑群为主的宾馆、别墅、高尔夫球场、海水浴场、钓鱼台和商业服务设施,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单位职工渡假、外籍职员居住和国内外宾客旅游提供理想的场所。
  青岛被誉为“东方的瑞士”,每年接待国内外各地旅游者达400多万人次。随着这两个新旅游区的兴建,来青岛的国内外游客将与日俱增,青岛的旅游产业将逐渐上升为青岛经济的重要支柱。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