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4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社会科学研究
分类号:
D648.3
页数:
10
页码:
126-13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历程、学术刊物、主要成果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社会科学
研究
内容
一、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六年来,山东省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大体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这一阶段,在解放区高等教育和接管山东高等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山东大学等高等院校文科各系,逐步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骨干
力量。广大文科教师结合教学工作,开展了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九五一年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的创办,是这一时期山东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史哲》编辑部相继组织了“《红楼梦》研究”、“中国古史分期”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讨论,发表了相当数量的研究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山东大学在唐诗研究、鲁迅研究等方面,也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这一时期全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研究工作也蓬勃开展起来。省、地(市)都建立了讲师团、学习室,还成立了党校、政治干校。到一九五六年,全省拥有专职理论干部227名,开始形成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这些专职理论干部除了担任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轮训外,还积极开展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工作,产生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在这一时期,学术上的不同观点可以展开讨论,艺术上的不同流派也可以同时发展,争鸣的空气比较好,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比较正常,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六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山东的社会科学事业也在五十年代前半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创办了专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建立了哲学研究所,省计委建立了经济研究所,山东大学建立了历史研究所,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科研队伍。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学术团体。一九五八年底,山东省哲学学会和历史学会先后成立,一九六二年成立了山东省经济学会。一九六〇年成立了山东社会科学联合会筹委会,为发展全省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挥了一定的组织作用。这时期新创办了一些学术理论刊物。其中一九五八年八月由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理论月刊《新论
语》,在繁荣和发展全省社会科学事业中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时期开展了一些群众性的学术活动。各学术团体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了学术讨论和学术交流,推动了许多课题的研究。一九六〇年和一九六二年两次召开的全国性的孔子讨论会,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这一时期由于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过多地强调“阶级斗争”的政治运动,使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受到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了限制。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给整个社会科学事业带来严重灾难。山东省大部分科研机构被撤销,学术团体被解散,学术刊物停办,科研工作陷于停顿,多数学者受到迫害,严重挫伤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一九七六年十月至一九八五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受到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出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好的局面。一九八二年,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制定了全省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并纳入山东省第六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一九八四年,就山东社会科学院人才规划问题,中共山东省委专门发了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山东社会科学院和济南、青岛两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省直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一批专业研究机构、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相继成立,学术活动空前活跃。这期间,与国外学术交流活动也广泛开展。从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五年,仅省社会科学院就接待了十多个国家、近百名国外来访学者。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也迅速扩大,不仅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传统学科和中国史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语言学研究等学科有了新的发展,而且陆续建立
了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人口学、伦理学、美学、新闻学、图书馆学等学科。学术刊物的大量出现,为发表科研成果、培养科研人才,发挥了园地作用。广大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理论研究,服务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于中共山东省委提出的“提前翻番、富民兴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向社会贡献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二、研究机构
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即独立的科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文科科研教学系统。到一九八四年底,全省有处、系级研究所(室)37个,拥有研究人员(包括兼职研究人员)共约400人。
一九七八年二月,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一九八〇年十二月扩建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它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设有哲学、经济、海洋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法学、人口学、历史、语言文学、情报等10个研究所和《东岳论丛》杂志社、《学习月刊》编辑部、图书馆、科研处等业务机构。研究所下设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经济理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财贸经济、海洋经济、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社会学、法学、人口学、中国近代史、山东解放区发展史、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古汉语、国内情报、国外情报等20多个专业研究室或课题组。到一九八五年底,全院拥有研究人员144名,科研辅助人员和其他科研业务人员共76名。山东社会科学院一方面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注意对具有地方特色和自己优长学科的研究。例如在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日甲午战争研究、山东解放区发展史研究、中国近代
文学史研究以及孔孟学和稷下学研究等方面,都产生了一批较有价值的专著、论文,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应用课题的研究,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服务。该院相继承担了山东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市领导县体制研究、关于改革的哲学研究、对外开放问题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并已初步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
济南、青岛两市社会科学研究所也分别于一九七九年和一九八〇年建立。这是山东省地、市级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具有本市特色的学科研究。一九八四年,两市社科所共有研究人员27名。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部门还建立了一批专业研究机构。中共山东省委建立了研究室,主要负责党的政策研究和省情研究;省人民政府设立了经济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省直有关部门建立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有:计划经济研究所、财政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农村金融研究所、商业经济研究所、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文物考古研究所、地方党史研究室、教育研究所等。据统计,这些专业研究机构共拥有科研人员近200名。
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据一九八四年16所有文科专业的院校统计,共拥有文科教学人员224人;据23所设置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工、农、医、艺、体等专业院校统计,共有马列主义理论教学人员333人。这部分高校文科教师,大部分既承担教学,又进行科研,是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这部分人员的职称构成状况是:教授31人,副教授135人,讲师1132人,助教736人;主要学科分布状况是:哲学412人,经济学336人,科学社会主义139人,中国语言文学534人,历史学379人,教
育学91人。
在一些大学中还设立了一批专门研究机构。主要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现代文学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聊城师范学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室,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理论研究室等。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初创于一九七八年,一九八〇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据一九八五年统计,该所有专职研究人员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4人;下设中国史研究室,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文艺理论研究室,中国哲学史研究室,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和语言文学研究室。主要研究方向和范围是:汉语史、唐宋文学、文学理论、先秦秦汉史、中国哲学史、自然辩证法、黑格尔思想等。
山东大学美国现代文学研究室初建于一九六三年,一九八〇年经教育部批准扩建为美国现代文学研究所。一九八五年,这个研究所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兼职研究人员8人,研究的重点是当代美国文学,特别是犹太文学和当代美国戏剧,并创办有《美国文学》杂志。该所于一九七九年发起成立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并已组织了两次学术讨论会。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是山东省一个专门研究孔孟思想的机构。一九五九年建立孔子研究室,一九八三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扩建为孔子研究所。一九八五年,这个研究所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兼职研究人员15人;设有孔子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研究,孔子弟子思想研究,儒家著述研究,孔子思想的影响研究,孔子后裔研究,曲阜文物古迹
研究等课题。该所在孔孟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一九八〇年以来,先后主办了四次全省性和全国性孔子学术讨论会。在一九八四年九月的孔子讨论会上,与来自外国及港澳地区的百余名儒学家、汉学研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
三、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是发表和交流科研成果的主要园地,是推动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山东省社会科学刊物的数量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截至一九八四年底,全省社会科学期刊共86种,其中公开发行刊物14种。主要有山东大学主办的《文史哲》,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曲阜师范学院主办的《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东岳论丛》,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主办的《理论学刊》,山东经济学院主办的《山东经济》等;内刊有72种,主要有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山东社联通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动态》等。
《文史哲》杂志创刊于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是解放后国内创办最早的学术刊物之一。一九五八年年底,由于政治运动原因停刊。一九六一年八月复刊,复刊后的《文史哲》改由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历史研究所、山东哲学研究所、山东省社联、山东省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一九六六年五月因“文化大革命”再度停刊。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再次复刊。五十年代,《文史哲》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曾组织了”《红楼梦》研究”、“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等专题讨论,在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一九七三年复刊以来,组织了“文化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魏晋玄学”等专题笔谈;发表了陆侃如教授的《与刘大杰论杜甫信》、肖涤非教授的《关于〈李白与杜甫〉》、
殷孟伦教授的《试论唐代碎叶城的地理位置》等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是社会科学综合性的学术和教学研究性刊物,创刊于一九五四年。《山东师大学报》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主要刊登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反映具有师范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学教育提供有关文章和参考资料。《山东师大学报》十分重视采用青年教师、研究生、大学生的文章,为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供园地。
《齐鲁学刊》是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一九七四年。《齐鲁学刊》注意基础科学研究,积极反映创新成果,突出齐鲁文化特点,在孔孟学、稷下学、齐鲁历史等研究方面,发表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东岳论丛》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统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一九八〇年。这个刊物以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为重点,同时兼顾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学科,注重刊用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关系密切、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文章。《东岳论丛》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力求突出山东地方特色,开辟了“山东经济优势研究”、“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孔孟研究”、“山东地方史”、“齐鲁文化”、“山东作家及作品研究”等专栏。《东岳论丛》注意广泛团结省内外新老作者,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争鸣,既尊重学术界名流,又注意发现和扶持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者,并以培养本省社会科学研究人才为己任,为发展山东社会科学研究事业作出了贡献。
四、主要成果
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优势是以文、史研究见长,在文、史领域中拥有一批造诣较高、学术研究较深的学者、教授。他们在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齐鲁文化、唐宋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文史研究方面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专著主要有:山东大学王仲荦教授的《魏晋南北朝史》、《北周地理志》、《北周六典》、《西昆酬唱集注》,张维华教授的《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中国长城建置考》、《汉史论集》,郑鹤声教授的《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高亨教授的《周易大传今注》、《诗经今注》、《文史述林》,萧涤非教授的《杜甫诗选注》、《杜甫研究》,殷孟伦教授等点校的《雁门集》,殷焕先教授的《反切释要》、《汉字三论》,关德栋教授的《聊斋俚曲选》、《贾凫西木批词校注》,孙昌煦教授等人的《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故事新编〉试析》、《鲁迅文艺思想新探》,牟世金教授的《雕龙集》,周来祥教授的《论美是和谐》等;山东师范大学田仲济教授和山东大学孙昌煦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胡滨教授与有关单位主编的《中国近代史》,刘祚昌教授的《美国内战史》以及他主编的《世界近代史》,田仲济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安作璋教授的《秦汉官制史稿》,冯中一教授的《诗歌艺术分析》,高更生教授的《长句分析》等;山东社会科学院孙祚民研究员的《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戚其章研究员的《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吕明灼研究员的《李大钊思想研究》、郭延礼研究员的《龚自珍诗文选注》、《秋瑾年谱》等;曲阜师范大学刘乃昌教授的《辛弃疾论丛》、《苏轼选集》、《苏轼文学论集》、《姜夔诗词选注》等。
在发展具有自己优长学科的文史研究的同时,山东省哲学、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也迅速发展。这些学科的广大理论工
作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主要有:《〈反杜林论〉释注》、《马克思主义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干部读本》、《政治经济学干部读本》、《政治经济学概论》、《科学社会主义干部读本》、《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一些原来比较薄弱或空白学科的研究也蓬勃发展,并已产生了一批成果,主要有:《中国法律制度史》、《历史科学概论》、《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等。
为了继承发扬前人的学术成就,山东大学等单位还积极开展了对已故专家、教授遗著的整理工作。已经出版的著作有:童书业的《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春秋左传研究》、《先秦七子思想研究》,黄云眉的《明史考证》、《史学杂稿续存》、《鲒埼亭集选注》,陈同燮的《希腊罗马简史》,卢振华的《山东古代科技人物论集》,华山的《宋史论集》,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陆侃如的《文心雕龙译注》等。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