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增加文教卫生事业投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511
颗粒名称: 三、增加文教卫生事业投资
分类号: F812.7
页数: 2
页码: 58-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财政部门把文教卫生事业作为支持的重点,除通过基本建设拨款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文教卫生方面外,还拨付了大量的文教卫生事业费,增加文教卫生事业投资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文教卫生 事业投资

内容

新中国成立三十六年来,财政部门把文教卫生事业作为支持的重点,除通过基本建设拨款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文教卫生方面外,还拨付了大量的文教卫生事业费。一九五〇年全省文教卫生事业费为2052万元,一九八五年增加到16.76亿元,增长80多倍;三十六年共开支150亿元,占同期财政总支出的25.73%,平均每年递增13.4%。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加注意了这方面的投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全省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达77.8亿元,相当于前二十九年支出的总和。
  为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拨付的教育事业费逐年增加,一九八五年达到9.76亿元,比一九五〇年增长了61倍。特别是一九七九年以来,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级财政部门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间,全省共拨付教育经费45.66亿元,与一九七八年相比,七年增加投资19.44亿元,平均每年增加2.77亿元,递增14.7%,大大高于同时期财政收入递增6.1%、财政支出递增7%的速度。
  为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还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集中一部分资金,与地方集资相结合,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帮助一些困难地区的中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到“六五”时期末,农村学校黑屋子、土台子当课桌的状况已有了明显改变,部
  分县、区的公办中学教学条件也有了一定改善。原来教学条件较差的临沂地区,通过财政补助和社会集资,到一九八五年,新建、改建校舍9.87万间,占校舍总数的57.9%,购置课桌凳38.6万套,改善了全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各级财政部门还积极支持开展勤工俭学,合理组织收入,弥补教育经费之不足。为此,一九八五年省财政部门发放了扶持文教卫生等事业周转金1500万元,其中用于教育部门774万元,结合教学兴办了一些生产服务项目。另外,还发放了一部分勤工俭学周转金,帮助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初步统计,一九八五年全省教育系统的勤工俭学收入9000多万元,占当年教育事业费的9.33%。这一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又增加了收入,对支持和促进教学发挥了很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支持和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省财政部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财政用在卫生事业费方面的支出,一九五〇年只有312万元,一九八五年增加到3.62亿元,增长115倍,平均每年递增14.5%。自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五年,全省财政用于卫生事业方面的开支共计18.0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1.6%。为了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财政部门还结合分配和安排经费,积极帮助医疗卫生单位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改进拨款办法,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充分挖掘内部潜力。针对公费医疗经费和计划生育经费超支多、增长快的问题,各级财政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费医疗、计划生育等项经费进行改革,实行经费包干,改变了过去敞口花钱的状况,使经费的增长有所控制。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