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市场物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6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市场物价
分类号: F125
页数: 3
页码: 13-1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省,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商品供应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山东省商业部门坚持执行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市场物价的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 商业经济 市场物价

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商品供应经常处于紧张状态的情况下,山东省商业部门坚持执行稳定市场、稳定物价的方针,为繁荣城乡市场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稳定物价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稳定和调整两个方面。稳定,主要是指人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稳定,把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每年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不发生大幅度的涨跌。调整,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不合理的价格;在调整中部分商品价格有升有降,把物价水平的升降控制在一定的幅度以内。为了贯彻执行稳定物价的方针,山东省商业部门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和措施。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重要商品,特别是粮食、棉布、棉纱、油料等都十分紧张。一些投机分子利用私人资本乘机抢购紧缺物资,哄抬物价,先后数次掀起涨价风潮。如果不把市场物价稳定下来,人民生活就不能安定,国民经济就不能得到恢复和发展。因此,这个时期商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国营商业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集中财力、物力,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针对这种情况,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投机活动
  的措施:(1)取缔封建行会把持和操纵下的投机交易所,设立了在工商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下的新的交易场所。一九五〇年山东省政府颁布了《山东省市场管理试行办法》,规定“花、纱、布、粮、油、生米、黄烟等主要物资之批发,必须集中交易所或交易市场按照统一价格自由成交”,“不得抬价与压价”。除经特许者外,“在其所外或场外成交者视为非法”。这就有力地限制了奸商操纵等投机活动。(2)限制私商批发业务,取缔囤积居奇。一九五〇年十二月山东省财经委员会文件指出:“对已经批准经营棉纱之坐商采取有限制的配售办法,只准零售,不准批发,以防其投机倒把”,对于“非经营棉纱者其已购存之棉纱应进行严格检查登记,令其限期出售,否则以囤积居奇论处。”这就从货源上限制了私人资本,迫使其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3)实行资金大回笼、商品大调拨。在紧缩通货、整顿税收、发行折实公债的同时,国营商业严格控制批发业务、掌握货源和市场命脉,采取全国一致平衡物价的行动,紧急调运大批粮食、棉布等重要物资于主要城市,并在规定的同一时间内,同时大量抛售,从经济上给投机商人以沉重打击。这样就很快地做到财政收支、现金、物资接近平衡,稳定了市场物价,结束了旧中国遗留下的通货膨胀的混乱局面。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由于“大跃进”和农业连续三年遭到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下降,商品供需失去平衡,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一九六二年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一九五八年上升12.3%。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山东省在集中主要力量加强农业、调整工业、增加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的同时,坚决稳住了占职工开支60%左右的粮、油、肉、蛋、棉布、针棉织品、煤炭、主要药品、房租、水电等18类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价
  格,对其中经营性亏损的商品由国家和地方财政予以补贴;对职工生活必需的主要消费品,按定量标准平价供应,有限度地出售了十几种高价商品以回笼货币。这些措施,对于平抑物价和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要起了重要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一九七九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棉、油、猪、蛋等主要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促进了农副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肉、禽、蛋、水产品、蔬菜、牛奶等八类主要副食品的销售价格,也分别提高了15—42%。为了不致因此而降低职工的生活水平,除给每个职工以价格补贴外,还调整了部分职工的工资,提高了工资区类别,并规定粮食、油料、食糖和生活用煤等人民必需品的售价不动。对其他一般消费品的售价,作有升有降的调整,升降相抵基本平衡。山东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七八年上升18.4%,平均每年递升2.4%。国营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一九八五年比一九七八年增长90.3%,平均每年递增9.6%。因此,绝大多数职工收入的增长幅度超过了物价的上升幅度,从而保证了市场物价的相对稳定和职工生活的不断改善。
  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新情况下,由于市场和物价管理工作抓得不紧,加之价格体系不合理,有些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现象比较严重。国家正在采取措施,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一些不合理的商品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同时加强对市场物价的监督检查,严禁乱收费、滥涨价,确保物价的基本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当代中国的山东(下)》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主要城市建设的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