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423
颗粒名称: 二、公路养护
分类号: U4
页数: 2
页码: 552-5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在加速公路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力求保持公路畅通的内容。
关键词: 山东省 运输 公路养护

内容

山东在加速公路建设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力求保持公路畅通。
  一九五〇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一九五〇年公路工作的指示》后,全省公路养护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〇年的七年间,全省改善土路10700公里,从而缩短了雨后阻车时间,其中有3074公里达到晴雨通车。
  一九六六年以后,由于大量修建沥青路,全省狠抓了沥青路的初期养护,及时防治病害,提高油路面的平整度。寿光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沥青路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并建立原始记录,经常观察处治效果,检验、对照、判断的情况是否正确,采取的措施是否得当,积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初步摸索到养护沥青路的一些规律。他们还实行专业队伍与工班结合养护沥青路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沥青路的质量。
  进入七十年代,全省在加强公路经常养护中,还注意改善线形,改造急弯,降低陡坡,加宽路基,进一步改善公路技术状况,提高车辆安全通过能力。小纪至掖县公路的掖县境内,有一个险峻山口,人们叫它“阎王鼻子”,经常在此跌伤行人,摔死牲畜。一九七八年冬至一九七九年春,郭家店养路队迎风雪,战严寒,奋战六十五天,搬掉土石4800立方米,使纵坡由9%降到4%,削平了这个“阎王鼻子”。泰安水峪工班十几年来共搬掉阻路小山头4个,改造急弯7处,挖筑土石4000立方米,消灭了危险路段;同时降低陡坡14处,调整纵坡2.8公里,挖筑土石6300立方米。从而使这个工班所养护的7.5公里干线达到了路基坚实,路面平整,路拱适度,纵坡顺适。一九七八年,交通部授予这个养路班“发展交通,当好先锋”的奖状。
  公路绿化是公路养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在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期间,全省公路绿化不断遭到损害,但总的发展速度还是较快的。一九八五年底,全省公路有树里程已达29457.3公里,其中干线12334.2公里,县级公路12116.4公里;还有矮林9223.3公里。大部分公路两边已乔木参天,灌木丛生,乔灌结合,绿树成荫,形成“千里公路一线天”的壮观景象。菏泽地区、济宁市公路管理段曾分别被林业部和中央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公路绿化先进单位。公路绿化政策虽经多次修改,但总的原则还是兼顾国家、集体,尽量减轻养路乡村的负担,谁栽、谁管、谁受益。一九七二年,干线公路的矮林收益改为80%归养路乡村,20%归国家;树木采伐时,树干50%归养路乡村,50%归公路管理部门;县、乡公路由养路乡村筹苗、栽植、管理,收益全部归养路乡村。到一九八五年,全省已采伐公路树木40多万立方米,不仅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而且增加了养路乡村和养路群众的收入,进一步巩固了群众养路组织。
  由于在公路养护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省公路好路率逐步上升。一九六二年全省好路率为39%,一九八五年上升到64.5%,其中干线72%,县、乡公路59.1%。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