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鲁西南湖区今昔对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92
颗粒名称: 四、鲁西南湖区今昔对比
分类号: K295.2
页数: 4
页码: 449-4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四湖地区改善了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高涨的新局面。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经济 鲁西南湖区

内容

微山湖又称南四湖,它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2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属于富营养型湖泊,各类鱼、虾、鳖、蟹达70多种,水生植物60多种,资源量在全国同类湖泊中居第一位,素有“日出斗金”之称。但是,在旧中国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河道严重失修,湖区成为黄(河)淮(河)泛滥多灾地区,农业生产非常落后,广大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南四湖地区改善了生产条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出现了全面高涨的新局面。
  (一)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南四湖地区地势低洼,是南四湖流域31700平方公里来水的汇集处。新中国成立以前水系紊乱,堤防残缺不堪,洪涝灾害十分严重,旱、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三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南四湖流域的治理。湖西地区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高低分排、洪涝分治的原则,先后开挖、疏浚了万福河、洙赵河、红卫河、梁济运河等骨干河道,相应地治理了100多条主要支流,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排水系统,提高了防洪防涝能力。湖东山区,充分利用山谷有利地形,建成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367座,可拦蓄洪水13亿立方米,控制上游2000平方公里的洪水,削弱洪峰50%,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湖东平原的危害,同时使66万亩土地得到了灌溉,并解决了部分山区人畜用水的困难。在湖区修筑了湖西大堤,兴建了雄伟的二级坝和韩庄枢纽工程,提高了南四湖的排洪除涝能力。从一九六四年南四湖开始蓄水兴利,上下级湖可蓄水17亿立方米,为湖区发展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利资源。一九八五年滨湖地区机电排灌站已发展到1886处,装机24.5万马力,灌溉面积达300多万亩。
  (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南四湖流域的治理,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益。临湖的济宁市各县、区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多数县、区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商品粮基地。全市农业总产值一九八五年达23.29亿元,比一九七八年增长1倍;粮食总产达53.68亿斤,比一九七八年增长50%。
  素有“泽国”之称的鱼台县,过去旱涝交替,十年九灾。经过治理,全县已地成方,渠成网,日降雨200毫米不成灾,变成了“鱼米之乡”。这个县从一九六五年开始在湖区涝洼地区大面积搞稻改,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把荒湖涝洼地改造成稻麦两作的丰产田。一九八五年粮食单产646斤,比稻改前一九六四年的91斤增长6倍;总产4.79亿斤,比一九六四年的5548万斤增长7.6倍。在滨湖盐碱地大力发展了棉花生产,一九八五年棉田种植面积达128.1万亩,总产156.9万担,平均亩产122斤。
  地处微山湖以东的滕县,平原占78.4%,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但解放前因洪涝频繁,粮食产量很低。一九四九年粮食耕亩产量仅103斤,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4.4%。一九八五年耕亩单产达到814.2斤,粮食总产10.03亿斤,向国家交售粮食1亿多斤,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滕县畜牧业也很发达,一九八五年产值达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其中,著名的鲁西黄牛、瘦肉型白猪、青山羊和微山湖麻鸭,经过加工后,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一九八三年前,滕县乡镇企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过努力,全县乡镇企业总收入已从一九八三年的1.89亿元,增长到一九八五年的6.6亿元。一九八五年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力达15万人,占农村劳力总数的27.3%,乡镇企业收入占农村社会总收入的54%,在全省各县中居第三位。建筑建材是滕县的传统项目,一九八五年全县乡镇和村级建筑队有300多个,人员3万多人,总产值5000多万元,施工扩展到东北三省和江西、安徽、河南、新疆等省、自治区。滕县乡镇企业的出口创汇产品,已成为外贸出口的重要支柱,一九八五年乡镇企业产品出口额占全县外贸额的68%。
  南四湖所在的微山县,于一九五三年九月始建,总面积167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占73%,一九八五年总人口达55.1万人。一九七八年前,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湖区群众靠湖不能吃湖,生活长期贫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湖区实行了联产承包制,重视发挥湖区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畜牧业、水上运输业、苇草培植和湖产品加工业,湖区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五年经济价值较高的芦苇、苦江草、蒲草、菱角、鸡头等总面积已达37万亩,养鱼面积已达1.7万亩。全县鸭、鹅、鸡的存养量达300多万只,牛羊兔存养量20万头(只),饲养水貂2万多只。湖区盛产的菱角、鸡头、莲子、苦江草、四鼻鲤鱼、微山甲鱼、金湖牌松草、菱香美酒,以及体大羽丰的大白鹅,久享盛誉,畅销日本、香港、东南亚、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一九八五年外贸收购额达600多万元。一九八五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86亿斤,比一九七八年增长50.8%;人均占有粮食771斤,比一九七八年增加210斤。微山湖水运条件优越,京杭运河纵贯全湖,一九八五年水上运输船达3000多只,运输能力9万吨位,通航总里程950万吨公里。航道内已建成二级船闸1座,六级船闸10座,港口14个,年吞吐量242万吨,年运量达200万吨、6亿吨公里。
  为了进一步开发湖区,一九八五年,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梁步庭、山东省省长李昌安带领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湖区调查研究,在微山县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确定了微山湖区开发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湖区开发工作有了一定进展。微山县一九八五年围网、网箱养鱼水面已发展到3.5万亩,对11万亩沿湖涝洼地进行综合开发改造,挖鱼池3000多亩,筑台田1500多亩。全县有6个乡镇办起了罐头厂、冷藏厂和恒温库,全县湖产品加工能力达5000吨。展望未来,微山湖这颗镶嵌在鲁西南大地上的明珠,将会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