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322
颗粒名称: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分类号: D220
页数: 4
页码: 260-2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工作重点的转移,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导下,中共山东省委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步子大大加快了,认真解决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坚决为“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抓紧各项政策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的恶果。这期间,对山东的“二·三”夺权予以全盘否定,对王效禹的问题重新进行了处理;对袁升平的错误批判予以彻底纠正,并加快了冤假错案问题平反和落实政策的步伐。尽管还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但揭批“四人帮”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已经结束,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对此,中共山东省委和全省人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关键词: 山东省 社会主义 工作重点转移

内容

从一九七九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导下,中共山东省委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步子大大加快了,认真解决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的遗留问题,坚决为“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平反,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抓紧各项政策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消除“文化大革命”的恶果。这期间,对山东的“二·三”夺权予以全盘否定,对王效禹的问题重新进行了处理;对袁升平的错误批判予以彻底纠正,并加快了冤假错案问题平反和落实政策的步伐。尽管还有一些遗留问题需要解决,但揭批“四人帮”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已经结束,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对此,中共山东省委和全省人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解放思想,推进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政治路线的基本内容作了概括,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立即行动起来,群策群力,为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而斗争。这就不但从根本上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和方针,而且抛弃了前两年延续使用过的一些错误口号。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的重大转变,也是历史的伟大转折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但是,由于多年来林彪、“四人帮”大批“唯生产力论”,大搞脱离经济建设的空头政治,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代替一切”,把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严重阻碍人们大胆地抓经济建设。为了迅速克服这种状况,全省深入开展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六中全会精神的活动,并且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十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入手,深刻理解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战略转变的伟大意义。
  (二)着手干部制度和组织机构的改革,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
  选拔一大批年富力强、懂得经济工作、具有专门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是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组织上的重要保证。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一九八三年底的五年时间内,全省共提拔县以上领导干部4351名,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78%,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7%,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各级领导班子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人才偏少和年龄偏大的状况。同时,对少数“软、散、懒”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对极少数坚持派性,经过教育仍然不改和革命意志严重衰退的干部,进行了组织清理。
  改变机构设置不合理、臃肿庞大、党政不分和职责不清的状况,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使各级组织机构由适应搞政治运动改变为适应于现代化建设。据一九八二年十月统计,仅省级机关就有84个党政群工作部门、698个处室,工作人员9200多人,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部门增加29%,处室增加53%,人员增加了3000多名。由于部门增多、层次增多、人员增多、分工过细,致使工作互相推诿和效率不高的现象相当突出。因此,从一九八二年底至一九八三年期间,集中进行了省、市、地、县机构的改革,精简党政机构和人员,充实加强了经济、科技、教育等机构。
  在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方面,省委强调要努力实现五个转变:首先,各级领导的精力由主要抓阶级斗争转变为主要抓经济建设,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于、服务于这个中心。第二,从党政不分转变为党政明确分工。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要计划由党委讨论决定,日常的经济组织工作由行政和经济部门具体负责。第三,把政治工作由过去脱离经济工作转变为结合经济工作、围绕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去做,使政治工作对经济工作真正起到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第四,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探索和运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原则,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第五,改变思想窒息和民主生活不正常的状况,创造活跃思想、健全党内外民主生活的条件,逐步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保证工作重点的顺利转移。
  全省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方面,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因而使人民的民主权利有了保障,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日趋稳定,党内外民主生活逐渐活跃,为调动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四化建设的积极性,搞好工作重点的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在这期间,仍受到一些来自“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为了顺利地进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全省人民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既反对了企图回到“文化大革命”和它以前的错误理论、错误政策上去的“左”的倾向,又反对了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右的倾向。对闹派性、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开展了严肃的批评和斗争,引导他们从思想到行动走向正确的轨道;对造谣诬陷、进行非法活动,经过教育坚持不改的人,追究其政治和法律责任。在此期间,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曾一度相当猖獗。一九八〇年全省刑事案件发案率比一九七九年上升32%,其中重大和特大案件上升1倍多,激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强烈义愤。因此,从一九八一年起,全省依法对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活动,进行了多次集中和严厉的打击。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