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的严重形势和对人民公社的整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285
颗粒名称: 一、农村的严重形势和对人民公社的整顿
分类号: F321.23
页数: 3
页码: 183-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九五九年初,公社化中的严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粮食严重不足,生产趋于瘫痪。为了解决农村存在的粮荒问题,省委作出多项决定。
关键词: 山东省 大跃进 农村严重形势 人民公社整顿

内容

一九五九年初,公社化中的严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粮食严重不足,生产趋于瘫痪。
  早在一九五八年末,秋粮刚刚登场不久,一些号称“特大丰收”的地区,包括济宁、聊城等地,已经开始闹粮荒。到次年二月,粮荒在全省农村普遍蔓延开来,当时粮食紧张的县、市共31个,占全省的37%。其中最严重的是浮夸风最盛的济宁(包括今菏泽地区)、聊城(包括今德州地区)地区。在31个缺粮县中,济宁占9个,相当于本地区县数的53%;聊城占6个,相当于本地区县数的40%。
  产生粮荒的根本原因,一是省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整风补课”和批判地方主义等政治运动上,忽视了经济工作。二是在经济工作中大办钢铁,忽视了农业生产。三是在农村工作中大搞公社化运动,忽视了粮食工作;而在粮食工作中又只抓种不抓收,大量农作物烂在田里,损失甚大。粮荒的其他原因还有,城市人口大增,扩大了吃统销粮的面;高征购使农民极少存粮等。
  为了解决农村存在的粮荒问题,省委作出如下决定:第一,不论粮食紧张还是不紧张的地区,立即彻底放弃挤群众粮食的做法。第二,立即向群众摊牌亮底,说明当前的困难,动员党团员带头,共同克服困难,渡过春荒。第三,在安排好生活的同时,把基本核算单位肯定下来,配好干部,编好生产小队,做好包工包产工作,安排好生产。第四,粮食紧张地区生产队和社员的欠款、欠帐,麦收前一律不得清算。一九五九年四月中旬,在济宁召开贯彻中央八届七中全会精神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期间,省委又发出紧急指示,要求各地加强领导,通过解决公社体制、压缩粮食销量和清算大小集体及社员之间的帐目等方法,进一步解决粮食问题。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把28.4亿斤粮食返销回灾区和缺粮地区,这才战胜了严重粮荒,渡过了难关。
  一九五九年三至四月间,针对公社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严重问题,毛泽东连续发表讲话和党内通信,提出彻底解决权力下放、算清账目、包产指标三个问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央发布了《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以及《关于人民公社的十八个问题》等文件,为整社工作提出了较明确的方向和工作方式方法。三月中旬,省委召开六级干部会议,落实中央精神。经过激烈争论,会议一致肯定了公社实行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原则,一致拥护实行按劳分配、扩大劳动部分分配比例和评工记分等分配方法。三月下旬,各县纷纷召开五级干部会议和公社四级干部会议,吸收部分社员代表参加,进一步在全民中贯彻整社精神,白天生产,晚上开会,确定体制,清算帐目,解决大小集体及集体与社员之间的矛盾问题。中央精神的传达与贯彻,在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许多领导带头检查,承担责任,诚恳地听取群众的批评。县、公社把集中的粮食、农具、肥料、马车、现款等大部交还给生产队和社员。在这一基础上,体制问题、包产问题、评工记分问题等得到初步落实,干群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初步得到改善,公社化中的严重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群众生产积极性逐渐有所提高,春地基本都种上了。
  为了减轻城市供应的负担,解决农村劳力不足的问题,上半年全省裁减了52万工人回农村,停办了部分大型水利工程、基建工程和社办工业,调整了公社内外的一些关系问题。

知识出处

当代中国的山东

《当代中国的山东》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的自然环境和行政区划情况,并有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传统。山东省在曲折前进的二十七年中,创造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反动过土地制度改革、抗美援朝及镇压反革命以及“三反”、“五反”的运动,取得了“三反”、“五反”运动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进行了“大跃进”的挫折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十年动乱的山东发生过全省大动乱,局势出现起伏以及大反复大倒退的时期。接下来中国山东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