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满族旧式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65
颗粒名称: 德州满族旧式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4
页码: 418-431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满族旧式习俗情况包括旗藉习俗、姓氏满语为“哈拉”,约有600多个姓氏、服饰、发式 清代旗人的服饰、发式至民国初期仍沿袭旧制、婚姻关系、婚嫁习俗。
关键词: 德州市 满族 旧式习俗

内容

顺治二年(1645)清廷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隶属青州府旗营管辖。顺治三年(1646)奉谕移驻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十一年(1654)从直隶河间府拨满、蒙正黄、镶黄二旗马、步兵500名。后经屡次征调,兵员缺额。雍正三年(1725)自京师分拨满洲正黄旗22名,满洲镶黄旗35名,蒙古正黄旗14名,共甲兵71名,以补足原500名之数。他们携眷留居德州后,以国家俸饷和旗地为主要生活来源,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到嘉庆十一年(1806)官兵及眷属总人数已达2700余人。民国初期,他们仍沿袭旧制,保留着本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现将德州满族旧式习俗作为史料记载下来,以飨读者。
  一、旗藉习俗 在清代旗人中,只有“八旗满洲”才算满族,其外的“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巴尔虎旗人”则不算满族,但他们都称为旗人。到清末以后,则发展到只分旗、民,不分民族的程度。
  辛亥革命以后,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国旗的出现,由于旗人与民族的界限很难划分,所以在旗人中产生了一些混淆不清的模糊认识。如:满族是指八旗满洲?是指全部旗人?蒙族是指盟旗蒙族?还是指“八旗蒙古”呢①?因此,满族一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则认为“旗人就是满族”的错误认识。民国时期,德州人也没有把满族和蒙古族加以区别,而统称他们为“旗人”、“满洲人”或营里人。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旗与族的界限逐步明确,所以现在所有清代“旗人”的后裔,基本上都按各自的族藉分别报了满族或蒙古族,这在民族发展史上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二、姓氏满语为“哈拉”,约有600多个姓氏。清代中期,满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冠以汉字姓之风盛行起来。乾隆帝多次下令禁止:满洲旧族“不得依附汉姓,故意牵混”。但此风屡禁不止。特别是至清代末期,满汉习俗相融,冠以汉字姓成为普遍现象②。满族冠以汉字姓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一是沿用金代旧姓。如,完颜氏在金代冠以王姓,清代仍然冠以王姓。有的以谐音取姓:他塔拉氏切音为唐,奇德里氏切音为祁,佟佳氏切音为佟……,也有以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毕拉氏汉译为河,音相近以何为姓,敖屯氏汉译为槽盆,音相近以曹为姓。还有复用汉姓的:郑佳氏复姓郑,孙尔佳氏复姓孙,乌扎拉氏复姓吴……有的取译音为姓;易穆查译为羊,则以杨为姓,爱新译为金姓,觉罗译为赵姓。除此还有以部落为姓,赐姓,改姓,随姓等情况。这些姓氏都反映了满族姓氏的特点和与汉文化相融的具体表现。
  三、服饰、发式 清代旗人的服饰、发式至民国初期仍沿袭旧制。尤其袍、褂、鞋、帽,发式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男子普遍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留有长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女子发式变化较多,幼时只留胪后发编成辫子,盘于脑后。成年时开始蓄发、盘髻。已结婚的妇女在头顶梳成横长式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梳成燕尾式扁髻至颈部,并在顶髻后方戴一片青纱板状的发冠,称为“京式”发。服饰:男子多穿青蓝色长袍、马褂和衩裤,头戴红缨帽或圆盔平顶帽,脚穿双鼻梁靸鞋。长者善于佩戴扳指、鼻烟壶、烟袋嘴等玉石工艺品。妇女爱穿绣有彩绘的旗袍、坎肩,老年妇女爱穿四开襟长过膝盖的蓝色布褂,裤脚扎着约15公分宽的腿带,着白袜绣花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的船形天足布鞋。双耳佩戴金银耳环,头戴镶有玉石帽花的帽盔儿,还有玉石手镯、戒指、玉佩等妆饰品,手持一米多长的旱烟袋。天聪十年议定《令典》规定:“凡汉人(指汉军旗)官民男女穿戴俱照满洲式样……”此令当时引起汉人反感,后来逐渐形成男随女不随的局面。即汉族男子可随同满族一样留有大辫子,妇女则仍保留缠足,实际上都成了残疾人还不知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反而愚昧的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传统美德。在民间习称缠足的小脚女人为“民装”,旗人不缠足的女人为“旗装”。民国时期人们把天足妇女看成是旗人不同于民人的显著标志③。
  四、婚姻关系 在清代,旗人与民人(没有旗藉的汉人)之间有着严格的婚姻界限。清廷规定:“旗、民不通婚”。而在旗人之间,则不分满、蒙、汉军旗均可通婚。但是,到了晚清时代,旗、民通婚在民间自然形成,且很普遍。所以,旗、民不通婚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清廷迫于形势所及,不得不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解除了原来的禁令④。
  五、婚嫁习俗 满族姻嫁旧俗盛行早婚娶长妇。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男子16岁成丁,即要入伍从征,虽有三丁抽一之制,而实际上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丁都要从军,甚至有祖孙三代同时当兵的现象。为解决人口繁衍而提倡早婚并娶长妇,一般在小儿时期订亲,结婚多在10岁之内,过期则视为晚婚。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谕:“凡女子12岁以上者方许嫁,未及12岁而嫁者罪之。”可见女子12岁以前出嫁者相当普遍。
  满族婚礼习俗,在入关以前甚为简朴,入关以后因受汉俗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大体可分为提亲、看门、放定、下茶、送日子、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认大小、回门、住对月等规矩。
  提亲 满族旧式男婚女嫁选择配偶也和汉族一样本人不能过问,而是听从爸爸(满语:阿玛),妈妈(满语:讷讷)作主,由媒婆从中撮合。在男方家长邀聘之下,媒婆去女家提亲,每去一次带一瓶酒为礼。去三次才能得知有意与否,故有“成不成,酒三瓶”之说。如果女家答应议婚,即进行“看门活动”,男女双方家长互看家境门第,财产状况,子女姿容,性格礼貌等情况。如果双方老人都同意,首先由男家向女方赠送定礼,名曰“放定”。此时有的姑娘出来要给未过门的婆婆装一袋烟,俗称“装烟礼”。有的男家主妇也要亲手把金银首饰给未过门的媳妇戴上,名曰“插戴礼”。放定之后,男家择吉日以聘礼抬送女家,陈列于祖先供案前,双方家长斟酒互敬蘸祭,俗称“换盅”。仪式完毕后女家设宴招待。名曰“下茶”,也叫“送衣裳”。男家选好结婚日期主动向女家提出商量,名曰“送日子”,女家同意后,两家按择定的喜期,各自筹办完婚事宜。
  送嫁妆 在未入关以前较为繁琐,因部落相距较远而需要有接有送。即双方相向驱车出发,中途两家喜车相遇时,将女方嫁妆搬到男方的迎喜车上,然后男方接过女方赶车的马鞭驱车返回夫家,俗称“接鞭”。自从进驻德州以后,这种“接鞭”习俗已不适应,主要仿效汉俗在婚期前一、两天,女家将陪嫁妆奁置于铺有红毡的桌子上,用人抬着送到男家,陈列于大门前,俗称“过箱日”,也称“亮嫁妆”。
  迎娶 婚礼前一日,由全福(上有双亲下有子女)的长辈人布置好洞房。在被子内四周放入红枣、桂元、花生、栗子,被子中间放一如意。取“早生贵子,万事如意”之意。洞房布置好之后,请鼓乐班子在洞房内吹奏至深夜称为“响房”。
  迎娶仪式天不亮时开始。入关前是新娘在婚礼前一日离家,由陪亲和娘家哥哥乘车护送,到男家事先准备好的房子内暂住,俗称“打下处”。第二天子时新郎新娘各乘轿车相向出发,当两车途中相遇,车厢相靠时,新娘的哥哥将其妹抱入男方迎娶喜车上,俗称“插车”。当喜车来到夫家大门外时,夫家即刻将大门关闭,无论风雪雨天,还是严寒酷暑,新娘坐在大门外的轿车内忍受风寒炎热之苦,意为“憋性子”,以此来磨炼和考验新娘唯命是从的性格。自从满族留居德州以后,改随汉俗,迎娶仪式亦是在天不亮时开始,新郎改乘蓝色官轿,率四人抬迎娶花轿,轿内有一压轿男童,手拿朱红色筷子一把。迎娶仪队导以纱灯,乐队一路吹奏,行至女家时,新娘身着棉上轿红,由娘家哥哥将其抱入花轿之内,娘家人送出大门外,女家陪亲登上轿车。起轿时鼓乐齐鸣,鞭炮作响,五更时分迎娶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夫家大门口时,鼓乐、鞭炮齐鸣,新郎张弓射箭,向花轿之下连射三箭。然后新娘身着上轿红,胸前挂一铜镜,怀抱锡酒壶,头上蒙着盖头,在迎亲搀扶之下,脚踩红毡步行,进大门时要迈过放在门坎儿上的马鞍与火盆,行至香案前拜天地。供案上置斗一口,内装红高粱,上插弓箭,以示祖先能武善猎。斗前置猪肉、酒类等供品,红烛高照,燃香焚纸,新郎新娘并肩立于供案前,在傧相赞礼声中夫妻向北三叩首,接着拜高堂、夫妻对拜。此时傧相亦单膝跪于供案前,用满语高声朗诵“阿察布密歌”每念完一节,用刀切肉一片投向空中,并向地酹酒一盅。然后新郎用秤杆将新娘头上的盖头挑下。接着新郎新娘进入帐中,名谓“坐帐”,即新婚夫妇同坐在一条板凳上,谁的衣角被压就意味着谁受气,为此而互不相让。坐帐直到日落之前,由小姑或小叔拽着出帐看日光,称“看红日”。在满族旧俗中,还有“绕帐求宿访婚”之俗。新娘坐在帐中新郎进帐之前,身背包裹,绕帐棚三圈,在门外问新娘“留不留宿呀?”新娘若答“留宿”即可进帐,如不回答还要再转三圈,直到答应留宿才能进帐行坐帐礼。
  合卺 坐帐之后,新婚夫妇同入洞房,首先由新郎手持弓箭向洞房内无烟筒的三个墙角各射一箭。然后由全福人斟酒两杯,让新婚夫妇环臂共饮。接着吃子孙饽饽长寿面。送嫁的娘家嫂子,要给新婚夫妇铺床,被下有一八寸见方白布,第二天要给婆婆过目。
  认大小 婚礼第二天新婚夫妇日晨早起到祖坟祭奠。返回后新娘手捧亲手绣制的枕头,在本族长者导引下,依次拜见公婆、长辈、妯娌及族中长者,晚辈。俗称“认大小”。参拜时新娘双手扶膝下蹲行旗礼。见了大娘用满语称“嗒大”,叔叔称“都督”,拜见大姑、二姑、三姑,分别称“大巴巴”、“二巴巴”、“三巴巴”。拜认后有的长者还要给认钱。
  回门、住对月 婚后三日或五日,新郎陪新娘至女家,俗称“回门”。婚后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称“住对月”。至此婚礼结束。
  新婚的媳妇三年内,每天早晚要给婆婆请安,装烟点烟,有的还要拿、倒便盆。
  六、丧葬风俗 满族旧式丧葬大体可分为倒头、哭丧、报丧、入殓、祭奠、发引、服丧等习俗。
  倒头 人断气后统称亡人,也称“老了”或雅称“仙逝”。亡后穿衣为“寿衣”,寿衣用棉不用皮,质料不用缎,忌谐音“断子”之意。寿衣分衬衣、棉衣、袍衣、褂衣五、七、九件不等。穿戴后抬到灵床上。满族旧俗以西为贵、为尊而停尸于西屋或堂屋的西间,头西脚东仰卧。灵床以三块木板架成,高度以亡人年龄而定。老年人灵床与炕平齐,中年次之。亡者以白布蒙脸,红绳拴脚,明镜压胸,身盖印有梵文的陀罗尼经文被单。灵前供有米饭,谓“倒头饭”。足下点灯一盏,名曰“长明灯”,以照幽冥之路。
  哭丧 停尸安排就序后,全家人都穿上孝服举哀,称“哭丧”。灵前燃香化纸,称“焚倒头纸”,将所有门心、门框都贴上白纸,谓之“封门”。唯有男老人亡故后,才能封门楣。满族还有不报庙的习俗。
  报丧 尸体停放后首先要告知亲友,谓之“报丧”,特别是对已出嫁的姑太太要报三次丧才能来,因为满族礼大,规矩也多。在清廷“汉不选妃”规定的影响下,有力地提高了满族姑娘的家庭地位,养成了姑太太倍受尊敬,权威也高的不良习俗。所以,一切婚丧大事必须征求她的同意,一旦出现闹丧就难以收场。
  入殓 尸体装入棺材的仪式谓之“入殓”。满族使用的棺材为起脊形,中间鼓起,两边倾斜,称为“旗材”。将尸体平稳放入棺内之后,全家人停止哭泣,一一向棺内观视,作最后的诀别。盖棺后全家人嚎啕,入殓仪式结束。
  祭奠 祭奠是请亡者之灵享用祭礼和超度的仪式分为家祭与宾祭。家祭有焚化倒头纸,点长明灯,设香案摆供品,请鼓乐。富有之家还要请和尚、道士、尼姑同时念经超度。这种仪式也简繁不一,贫富有别。大旗门头的祭奠仪式为:
  一是“送疏”。由和尚写一奏疏给佛爷,介绍亡者生前广行善事,要求佛祖把其接引到“极乐世界”,永生“净土”。和尚先在经堂念一遍经,吹奏着到灵堂再念一遍,然后把“疏”焚化,吹奏着回经堂。共“送疏”三次,每次孝子孝孙围绕庭院放的桌子右转一圈,并从盆内舀一口红水喝进肚里,以表送终之意。
  二是“扬幡招魂”。在街头竖一高杆,杆头绑一纸天鹅,用白纸红边写一长幡,卷好用活结绑在天鹅的足下。和尚吹奏着乐曲,孝子孝眷尾随到杆下,由和尚念经并把纸幡抖开后,吹奏着回到经堂,仪式结束。
  三是“放焰口”。第二天晚上在灵堂举行。用纸扎糊拱形桥两座,黄纸糊的称“金桥”,白纸糊的称银桥。在桥的底部摆满白面捏成的灯盏数10个。孝子孝眷手托亡者牌位,口中祷念让已故老人过金桥、银桥。正座僧官头戴五佛冠,手执九连环禅杖,念经超度。然后众僧在灵前念经超度,直到午夜结束。
  发引 发引俗称出殡,将亡者由居宅送至墓地的仪式过程叫“发引”。亡者在家停灵天数不等,但必须选单日出殡。起灵之前,先通知四邻,以便在各自的房顶烟筒上插一面小红旗,以防映捕,起灵时棺材从窗户抬出。俗称“活人走门,亡者走窗,生亡有别。”入关以后多从汉俗走屋门,但必须把窗户打开,这是从窗走棺习俗的演变。
  由灵堂起棺首先由孝子摔丧盆,然后起灵。杠架分16人杠、24人杠。送殡仪队:最前面有一人身背“巴斗”,内放剪纸钱,沿途不断向空中抛撒,尤其是路过街口、道口及桥梁必须多撒,施以游魂野鬼,俗称“买路钱”。随后是“开路鬼”、“磕头童子”、“童男童女”及各种纸扎祭品列队缓行。其后是“引魂车(轿)”,神主亭(亡者牌位),影亭,皆以蓝黑色丝绸扎制,由人抬行。接着为吹鼓手和僧、道、尼乐队步行吹奏,再次是送殡亲友。灵前是孝子手持丧杖,肩扛引魂幡(分父左母右),其他侄、孙都持丧杖引棺前行。棺后是女眷坐车跟随。
  宾祭 亲友于出殡时可在街道灵前拜祭。拜祭者多为姑爷、近亲、执友等。祭奠时停灵设供案,孝子孝孙跪于灵前,祭奠人设供品行叩拜大礼,致祭完毕,孝眷稽首致谢。祭后送殡仪队再继续前行,走出大街时送殡亲友止步,孝子再行叩拜礼致谢。
  下葬 灵柩抬至坟地后,将棺材放入事先挖好的坑内,谓之“下葬”,把画有符咒的瓦置于棺顶,将女儿赠送的用七尺红布制做的铭旌盖在棺材上面,然后填土埋葬。坟头呈“乳头形”,祭“七”与汉族相同。
  服丧 丧家晚辈及亲属为哀悼亡者而改变服饰、发式,叫做“服丧”。孝服穿在身上为成服,直到百日到坟前致祭除服。三年内逢春节不贴春联、年画,不许拜年,穿素服,停止婚娶,不准参加娱乐活动。上坟祭奠日与汉族相同。
  满族古葬仪式还有挂红幡之俗。红幡长九尺,用整幅红布剪成四个长条,顶端和尾部用黑布缝制。幡杆长一丈五尺左右,分男左女右立于帐外。发引时派一人扛着此幡走在仪队之前。如父母先去世一人,埋葬后在坟前将幡的黑头黑穗扯掉,拿着红幡回家藏起来,待后亡者发引时再用。后亡者埋葬后,众人在坟前抢红幡,谁抢着拿回家去给小孩做兜肚,传言小孩戴上避邪不受惊吓。
  七、节日习俗
  春节 满语称“阿涅叶能叶”。腊月二十九家家剪贴具有满族特色的窗花,也称挂笺,本家是什么旗藉,就剪贴什么色挂笺,多贴于门楣、窗户和祖宗板上。按照满族“贵白贱红”的旧俗本应贴白色春联,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渐改旧俗,亦以红纸写春联⑤。
  三十上午,家家户户打扫庭院。然后在院内竖起一根五六米高的满语称索罗杆子。杆顶挂一方形锡升,升下垂有一条木身布尾的龙,升内放些猪下水,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此杆乃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棍⑥。又传当年明将李成梁(朝鲜族)要杀害努尔哈赤,蒙李四夫人相救,骑马奔逃,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追兵赶来误认为已经摔死,便拨马返回,努尔哈赤脱险逃到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满洲。后人为了纪念和报答鸦、鹊救祖之恩,遂有春节竖索罗杆之俗。三十晚上将索罗杆子上的锡升取下,挂上红灯,至到正月十五彻夜不熄,以示红灯高照来年大吉。
  三十下午,在堂屋中壁悬挂家堂或祖先影像,条山几上置神主牌位。供桌上置斗一口,内装高粱,上插全九佛和财神爷祃子。中间写疏一道,置有纸箔叠的天梯,挂有纸制元宝,横放一串铜钱。再前设有供品;供器,椅披、椅垫、桌围描龙绣凤,夜幕降临,燃放鞭炮,酉时开始接神,庭院撤满芝麻杆,名曰“踩岁”,取“步步登高”之意。把神接回之后,燃香化纸,供上新初锅的饺子,全家人怀着虔诚孝心,行叩拜大礼,藉以缅怀祖先养育之恩。如有当年亡故老人者全家人嚎啕大哭,哭后行叩拜大礼。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要包饺子,饺子要捏出褶,不能捏成光边,忌日子“过光了”,摆放饺子也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切忌饺子摆成圆圈儿,怕日子走入死门子。饺子煮熟后先供祖先,叩拜后全家人共食饺子,名曰“团圆饺子”。
  半夜时分发钱粮,把供桌上纸祭供品尽行焚化,俗称“化纸千张,不如神疏一道。”同时,还要为当年亡故者焚化包袱。即用纸剪制的衣服、纸钱,用纸包装焚化,谓之“送包袱”。接着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辞岁,小辈媳妇要给长辈装烟。初一早晨到本族各家拜年,见了长辈请安行打千礼,即右手下垂,左腿向前屈膝,右腿略弯曲。初二日送神,春节基本结束。
  除春节之外,满族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灯节”正月十六妇女“走百病”,二月初二中和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冬月丰收祭祀节等。有些节日虽然与汉族同日举行,但在内容,形式和祭祀目的与汉族大不一样。如正月十五,汉族称元霄节,而满族人家都在大门外悬挂彩灯,称为“灯节”。特别有趣的是灯节“验月份”活动具有民族特色。即用面捏成12盏小灯碗,内放黄豆粒一个,置于锅里蒸熟后,看那个月份的豆粒胀大,就预示着那个月份要遭涝灾,豆粒小预示旱,不大不小为风调雨顺。反映了满族人民切盼丰收的美好欲望⑦。
  八、祭礼 满族祭祀天神,祖先或用于许愿还愿,均要举行祭典活动。目的是祈求人口平安,家业兴旺。满族人家实行俸饷、旗地并存制,旗地都是以“跑马圈地”所得。据《德州志》卷七载“四旗官兵原圈877个汉子地,每个汉子地36亩,共圈三十顷九十五亩”,圈地行动延续20多年之久。“俸饷支给官员的称‘俸禄’,支给兵士的称‘兵饷’”⑧。他们战时出征,平时种地,出征时另加补贴,所以满族人家都是丰衣足食。为了报答天神,一般每年冬月选吉日举行一次丰收祭祀活动。大祭一般都要杀猪举行三天,小祭则要宰羊举行一天。祭祀之前要斋戒三天,不准饮酒食肉,现将祭祖先的旧式程序如下。
  天亮之前,请下香碟,在西炕上摆好新枕头一个,选一条新花巾蒙在上面,用毛头纸一张剪五趟口钱,用白线拴杏条棍置于枕头上,即表示祖先在此就位了。然后焚香化纸,行三拜九叩大礼⑨。其次宰猪,猪要没有白毛的纯黑猪。宰杀前双手捧清茶或白酒,用满语祈祷。清茶是从井里新打出来的清水,名曰无根水,打水时不准回头看,不许和别人说话,水不落地,用此水或白酒浇灌猪耳,耳动为领牲,耳不动便要默祷或责备家人斋戒不虔诚,猪毛不纯等,祈求说:“神仙莫把凡人怪,求个吉利儿吧!”猪领牲后,用左手宰杀后,拼成八大块,在每块肉上各切一片,装满一大碗,蒸熟后注入清汤,插新筷子一双供于祖位之前。子时开始祭祖,焚香化纸,全家人向祖先行叩拜大礼,执祭者用筷子从碗中分三次夹三片肉投向空中,然后自食一片,再分给众人分享。满语称“阿玛尊肉”。
  祭祖仪式完毕后,把剩余而用白水煮熟的肉盛盆上桌,全家人围炕桌夹白片肉蘸盐水就食。这种古老饮食旧俗,到民国时期就有所改进了,食用时有专门就食的套桌,桌中间有开合的圆盖,启开圆盖肉菜从锅内显露出来,锅底下有火盆加热,锅内炖满白肉、血肠及各种配菜。众人盘腿围坐,从锅内夹肉菜,面前放有酱碟,内放酱油、蒜泥等调味品。据《宁古塔纪略》载:“大肠以血灌满,一锅煮熟,请亲友到炕上”⑩。可见满族以猪血灌肠就食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祭祖活动最后一天的晚上,还有祭佛陀妈妈的习俗。相传,努尔哈赤幼时曾为明辽阳总兵李成梁的家奴。其脚底板上生有七颗红痦子,正是朝廷密令捉拿的“脚踏七星北斗的混龙”。李总兵得知后准备第二天将其押解京城。此事被李总兵第四夫人得知,暗助其逃命。李总兵查知是四夫人泄密,把她的衣服扒光,吊在马棚活活打死。努尔哈赤为报答李四夫人救命之恩,奉四夫人为“佛头妈妈”,取“万佛之首”之意,专为祭祀〓。因四夫人死时赤身露体,有光怕羞,因此必须撤下灯盏、香火及火盆避光。助祭者用筷子敲碗边,用满语念《察切布密歌》其他人以打哇哇应和。诵毕张灯燃香化纸,全家人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助祭人向空中抛三片肉,最后参拜人饮酒共食背灯肉。饭后各自回家(屋),不准回头看,进屋就睡觉。
  九、祭关帝圣君 满族从清朝中期开始,几乎家家都信仰
  佛教。尤其对关公的崇拜已超越了汉族的信仰。在满族的各项祭祀活动中,都要悬挂关公神像,出征前要在关公神像前宣誓,凯旋后还要在关公神像前庆功祭典。满族为何对关公如此尊奉呢?相传:康熙帝夜晚走路时,常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顾时却又无人,心疑而诉于大臣。大臣说“皇上是金身玉体,神灵们都在暗中保护,再闻有脚步声,陛下不妨问问是何神在暗中保驾。”不久,康熙帝又闻身后有脚步之声。于是问道:“何人保驾?”虚渺之中听答曰:“二弟云长!”康熙帝一听是关羽在暗中保驾,还自称“二弟”,那么自己当然就是“大哥”刘备转世了。因此,康熙帝下谕,让关羽永享祭祀〓。这个传说不可能是真的。满族尊奉关公的原因当然也不是源于这个传说。早在皇太极时期就有庙祭关羽的记载,而在旗人和民人之间供奉祭祀关羽的习俗还要早得多。
  十、忌讳 为了尊佛敬祖,趋吉避凶,祈求平安,家业兴旺,对于某些认为有违神灵的话或事禁说禁做,谓之忌讳。
  1.有尊崇狗的习俗。相传努尔哈赤为逃避李成梁的杀害,骑马奔逃时,大青马被累死了,他钻进草丛中躲避,追兵不敢围剿,就放火烧草。在这危急时刻,一只大黄狗跳进水里,全身沾满了水,一次又一次地在努尔哈赤所藏的周围打滚熄火,使努尔哈赤幸免遇难,而大黄狗却累死了。后人为了报答大黄狗救祖之恩,而有重狗、尊狗,不准打狗,不准杀狗,不食狗肉的习俗。为了避免触犯以上忌讳,有的也不养狗了。到满族人家做客不能戴狗皮帽子,穿狗皮衣服,否则即是对主人的最大侮辱〓。
  2.忌害鸦、鹊。有尊崇鸦、鹊的习俗。以鸦、鹊为神鸟,不准伤害、捕杀。
  3.丧事禁忌“死”字。年长者死后称“老了”或雅称“仙逝”〓。
  4.节日庆典和祭奠之日,焚香烧纸避讳言“烧”曰“化”之。
  5.满族人家多在院内竖有一杆,为神杆。忌讳摸、动,甚至连日照的杆影也不准踏跨〓。
  6.婚礼或生育时,忌讳寡妇、孕妇(称四眼人)近前观视〓。
  7.满族正堂居室西炕为神炕,禁忌坐卧,尤其最忌讳女人坐。也禁忌在西炕堆放东西。
  8.为了报答大青马救祖之恩,不准宰杀马,不食马肉,待马病死或老死之后整体埋葬。德州户部后街北侧有一坑塘,中间有一大土丘,就是旗人埋马的地方,故称埋马茔。后人不知其故习称妈妈营海子,这是一种讹传。
  以上主要记述了德州满族的旧俗,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受汉文化的影响,有些几乎与汉族很少差异,虽有少数残留,但也由繁就简,原俗已销声匿迹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也走访了一些知情老人,特别是承蒙满洲正黄旗后裔孟庆璞、王雅文、王雅言,蒙古正黄旗后裔朱连友等老人的回忆和走访之下,为撰写本文提供了一些内容翔实,鲜为人知的口碑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发生遗漏和差错,尚祈读者赐教。
  1988.5.27

附注

【注】 ①③④⑧见《八旗源流》。 ②⑤⑥〓〓〓〓见《清代满族风俗》。 ⑦⑨⑩〓见《丹东满族》。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耀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