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64
颗粒名称: 乡风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34
页码: 417-45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乡风民俗情况包括德州满族旧式习俗、禹城民间婚丧礼俗、正月初二请女婿——平原县恩城一带世俗一瞥。
关键词: 德州市 乡风 民俗

内容

德州满族旧式习俗
  王耀荣
  顺治二年(1645)清廷在德州设满洲驻防兵隶属青州府旗营管辖。顺治三年(1646)奉谕移驻江宁(今南京市)。顺治十一年(1654)从直隶河间府拨满、蒙正黄、镶黄二旗马、步兵500名。后经屡次征调,兵员缺额。雍正三年(1725)自京师分拨满洲正黄旗22名,满洲镶黄旗35名,蒙古正黄旗14名,共甲兵71名,以补足原500名之数。他们携眷留居德州后,以国家俸饷和旗地为主要生活来源,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到嘉庆十一年(1806)官兵及眷属总人数已达2700余人。民国初期,他们仍沿袭旧制,保留着本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现将德州满族旧式习俗作为史料记载下来,以飨读者。
  一、旗藉习俗 在清代旗人中,只有“八旗满洲”才算满族,其外的“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巴尔虎旗人”则不算满族,但他们都称为旗人。到清末以后,则发展到只分旗、民,不分民族的程度。
  辛亥革命以后,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五色国旗的出现,由于旗人与民族的界限很难划分,所以在旗人中产生了一些混淆不清的模糊认识。如:满族是指八旗满洲?是指全部旗人?蒙族是指盟旗蒙族?还是指“八旗蒙古”呢①?因此,满族一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一般人的意识中则认为“旗人就是满族”的错误认识。民国时期,德州人也没有把满族和蒙古族加以区别,而统称他们为“旗人”、“满洲人”或营里人。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旗与族的界限逐步明确,所以现在所有清代“旗人”的后裔,基本上都按各自的族藉分别报了满族或蒙古族,这在民族发展史上是一次很大的进步。
  二、姓氏满语为“哈拉”,约有600多个姓氏。清代中期,满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冠以汉字姓之风盛行起来。乾隆帝多次下令禁止:满洲旧族“不得依附汉姓,故意牵混”。但此风屡禁不止。特别是至清代末期,满汉习俗相融,冠以汉字姓成为普遍现象②。满族冠以汉字姓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一是沿用金代旧姓。如,完颜氏在金代冠以王姓,清代仍然冠以王姓。有的以谐音取姓:他塔拉氏切音为唐,奇德里氏切音为祁,佟佳氏切音为佟……,也有以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毕拉氏汉译为河,音相近以何为姓,敖屯氏汉译为槽盆,音相近以曹为姓。还有复用汉姓的:郑佳氏复姓郑,孙尔佳氏复姓孙,乌扎拉氏复姓吴……有的取译音为姓;易穆查译为羊,则以杨为姓,爱新译为金姓,觉罗译为赵姓。除此还有以部落为姓,赐姓,改姓,随姓等情况。这些姓氏都反映了满族姓氏的特点和与汉文化相融的具体表现。
  三、服饰、发式 清代旗人的服饰、发式至民国初期仍沿袭旧制。尤其袍、褂、鞋、帽,发式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男子普遍剃去前半部头发,后半部留有长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垂于脑后。女子发式变化较多,幼时只留胪后发编成辫子,盘于脑后。成年时开始蓄发、盘髻。已结婚的妇女在头顶梳成横长式发髻,再将后面的余发梳成燕尾式扁髻至颈部,并在顶髻后方戴一片青纱板状的发冠,称为“京式”发。服饰:男子多穿青蓝色长袍、马褂和衩裤,头戴红缨帽或圆盔平顶帽,脚穿双鼻梁靸鞋。长者善于佩戴扳指、鼻烟壶、烟袋嘴等玉石工艺品。妇女爱穿绣有彩绘的旗袍、坎肩,老年妇女爱穿四开襟长过膝盖的蓝色布褂,裤脚扎着约15公分宽的腿带,着白袜绣花鞋,鞋尖突出鞋底之外的船形天足布鞋。双耳佩戴金银耳环,头戴镶有玉石帽花的帽盔儿,还有玉石手镯、戒指、玉佩等妆饰品,手持一米多长的旱烟袋。天聪十年议定《令典》规定:“凡汉人(指汉军旗)官民男女穿戴俱照满洲式样……”此令当时引起汉人反感,后来逐渐形成男随女不随的局面。即汉族男子可随同满族一样留有大辫子,妇女则仍保留缠足,实际上都成了残疾人还不知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反而愚昧的认为是不可改变的传统美德。在民间习称缠足的小脚女人为“民装”,旗人不缠足的女人为“旗装”。民国时期人们把天足妇女看成是旗人不同于民人的显著标志③。
  四、婚姻关系 在清代,旗人与民人(没有旗藉的汉人)之间有着严格的婚姻界限。清廷规定:“旗、民不通婚”。而在旗人之间,则不分满、蒙、汉军旗均可通婚。但是,到了晚清时代,旗、民通婚在民间自然形成,且很普遍。所以,旗、民不通婚的禁令成为一纸空文,清廷迫于形势所及,不得不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式解除了原来的禁令④。
  五、婚嫁习俗 满族姻嫁旧俗盛行早婚娶长妇。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男子16岁成丁,即要入伍从征,虽有三丁抽一之制,而实际上战争期间几乎所有男丁都要从军,甚至有祖孙三代同时当兵的现象。为解决人口繁衍而提倡早婚并娶长妇,一般在小儿时期订亲,结婚多在10岁之内,过期则视为晚婚。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谕:“凡女子12岁以上者方许嫁,未及12岁而嫁者罪之。”可见女子12岁以前出嫁者相当普遍。
  满族婚礼习俗,在入关以前甚为简朴,入关以后因受汉俗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大体可分为提亲、看门、放定、下茶、送日子、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认大小、回门、住对月等规矩。
  提亲 满族旧式男婚女嫁选择配偶也和汉族一样本人不能过问,而是听从爸爸(满语:阿玛),妈妈(满语:讷讷)作主,由媒婆从中撮合。在男方家长邀聘之下,媒婆去女家提亲,每去一次带一瓶酒为礼。去三次才能得知有意与否,故有“成不成,酒三瓶”之说。如果女家答应议婚,即进行“看门活动”,男女双方家长互看家境门第,财产状况,子女姿容,性格礼貌等情况。如果双方老人都同意,首先由男家向女方赠送定礼,名曰“放定”。此时有的姑娘出来要给未过门的婆婆装一袋烟,俗称“装烟礼”。有的男家主妇也要亲手把金银首饰给未过门的媳妇戴上,名曰“插戴礼”。放定之后,男家择吉日以聘礼抬送女家,陈列于祖先供案前,双方家长斟酒互敬蘸祭,俗称“换盅”。仪式完毕后女家设宴招待。名曰“下茶”,也叫“送衣裳”。男家选好结婚日期主动向女家提出商量,名曰“送日子”,女家同意后,两家按择定的喜期,各自筹办完婚事宜。
  送嫁妆 在未入关以前较为繁琐,因部落相距较远而需要有接有送。即双方相向驱车出发,中途两家喜车相遇时,将女方嫁妆搬到男方的迎喜车上,然后男方接过女方赶车的马鞭驱车返回夫家,俗称“接鞭”。自从进驻德州以后,这种“接鞭”习俗已不适应,主要仿效汉俗在婚期前一、两天,女家将陪嫁妆奁置于铺有红毡的桌子上,用人抬着送到男家,陈列于大门前,俗称“过箱日”,也称“亮嫁妆”。
  迎娶 婚礼前一日,由全福(上有双亲下有子女)的长辈人布置好洞房。在被子内四周放入红枣、桂元、花生、栗子,被子中间放一如意。取“早生贵子,万事如意”之意。洞房布置好之后,请鼓乐班子在洞房内吹奏至深夜称为“响房”。
  迎娶仪式天不亮时开始。入关前是新娘在婚礼前一日离家,由陪亲和娘家哥哥乘车护送,到男家事先准备好的房子内暂住,俗称“打下处”。第二天子时新郎新娘各乘轿车相向出发,当两车途中相遇,车厢相靠时,新娘的哥哥将其妹抱入男方迎娶喜车上,俗称“插车”。当喜车来到夫家大门外时,夫家即刻将大门关闭,无论风雪雨天,还是严寒酷暑,新娘坐在大门外的轿车内忍受风寒炎热之苦,意为“憋性子”,以此来磨炼和考验新娘唯命是从的性格。自从满族留居德州以后,改随汉俗,迎娶仪式亦是在天不亮时开始,新郎改乘蓝色官轿,率四人抬迎娶花轿,轿内有一压轿男童,手拿朱红色筷子一把。迎娶仪队导以纱灯,乐队一路吹奏,行至女家时,新娘身着棉上轿红,由娘家哥哥将其抱入花轿之内,娘家人送出大门外,女家陪亲登上轿车。起轿时鼓乐齐鸣,鞭炮作响,五更时分迎娶队伍浩浩荡荡来到夫家大门口时,鼓乐、鞭炮齐鸣,新郎张弓射箭,向花轿之下连射三箭。然后新娘身着上轿红,胸前挂一铜镜,怀抱锡酒壶,头上蒙着盖头,在迎亲搀扶之下,脚踩红毡步行,进大门时要迈过放在门坎儿上的马鞍与火盆,行至香案前拜天地。供案上置斗一口,内装红高粱,上插弓箭,以示祖先能武善猎。斗前置猪肉、酒类等供品,红烛高照,燃香焚纸,新郎新娘并肩立于供案前,在傧相赞礼声中夫妻向北三叩首,接着拜高堂、夫妻对拜。此时傧相亦单膝跪于供案前,用满语高声朗诵“阿察布密歌”每念完一节,用刀切肉一片投向空中,并向地酹酒一盅。然后新郎用秤杆将新娘头上的盖头挑下。接着新郎新娘进入帐中,名谓“坐帐”,即新婚夫妇同坐在一条板凳上,谁的衣角被压就意味着谁受气,为此而互不相让。坐帐直到日落之前,由小姑或小叔拽着出帐看日光,称“看红日”。在满族旧俗中,还有“绕帐求宿访婚”之俗。新娘坐在帐中新郎进帐之前,身背包裹,绕帐棚三圈,在门外问新娘“留不留宿呀?”新娘若答“留宿”即可进帐,如不回答还要再转三圈,直到答应留宿才能进帐行坐帐礼。
  合卺 坐帐之后,新婚夫妇同入洞房,首先由新郎手持弓箭向洞房内无烟筒的三个墙角各射一箭。然后由全福人斟酒两杯,让新婚夫妇环臂共饮。接着吃子孙饽饽长寿面。送嫁的娘家嫂子,要给新婚夫妇铺床,被下有一八寸见方白布,第二天要给婆婆过目。
  认大小 婚礼第二天新婚夫妇日晨早起到祖坟祭奠。返回后新娘手捧亲手绣制的枕头,在本族长者导引下,依次拜见公婆、长辈、妯娌及族中长者,晚辈。俗称“认大小”。参拜时新娘双手扶膝下蹲行旗礼。见了大娘用满语称“嗒大”,叔叔称“都督”,拜见大姑、二姑、三姑,分别称“大巴巴”、“二巴巴”、“三巴巴”。拜认后有的长者还要给认钱。
  回门、住对月 婚后三日或五日,新郎陪新娘至女家,俗称“回门”。婚后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称“住对月”。至此婚礼结束。
  新婚的媳妇三年内,每天早晚要给婆婆请安,装烟点烟,有的还要拿、倒便盆。
  六、丧葬风俗 满族旧式丧葬大体可分为倒头、哭丧、报丧、入殓、祭奠、发引、服丧等习俗。
  倒头 人断气后统称亡人,也称“老了”或雅称“仙逝”。亡后穿衣为“寿衣”,寿衣用棉不用皮,质料不用缎,忌谐音“断子”之意。寿衣分衬衣、棉衣、袍衣、褂衣五、七、九件不等。穿戴后抬到灵床上。满族旧俗以西为贵、为尊而停尸于西屋或堂屋的西间,头西脚东仰卧。灵床以三块木板架成,高度以亡人年龄而定。老年人灵床与炕平齐,中年次之。亡者以白布蒙脸,红绳拴脚,明镜压胸,身盖印有梵文的陀罗尼经文被单。灵前供有米饭,谓“倒头饭”。足下点灯一盏,名曰“长明灯”,以照幽冥之路。
  哭丧 停尸安排就序后,全家人都穿上孝服举哀,称“哭丧”。灵前燃香化纸,称“焚倒头纸”,将所有门心、门框都贴上白纸,谓之“封门”。唯有男老人亡故后,才能封门楣。满族还有不报庙的习俗。
  报丧 尸体停放后首先要告知亲友,谓之“报丧”,特别是对已出嫁的姑太太要报三次丧才能来,因为满族礼大,规矩也多。在清廷“汉不选妃”规定的影响下,有力地提高了满族姑娘的家庭地位,养成了姑太太倍受尊敬,权威也高的不良习俗。所以,一切婚丧大事必须征求她的同意,一旦出现闹丧就难以收场。
  入殓 尸体装入棺材的仪式谓之“入殓”。满族使用的棺材为起脊形,中间鼓起,两边倾斜,称为“旗材”。将尸体平稳放入棺内之后,全家人停止哭泣,一一向棺内观视,作最后的诀别。盖棺后全家人嚎啕,入殓仪式结束。
  祭奠 祭奠是请亡者之灵享用祭礼和超度的仪式分为家祭与宾祭。家祭有焚化倒头纸,点长明灯,设香案摆供品,请鼓乐。富有之家还要请和尚、道士、尼姑同时念经超度。这种仪式也简繁不一,贫富有别。大旗门头的祭奠仪式为:
  一是“送疏”。由和尚写一奏疏给佛爷,介绍亡者生前广行善事,要求佛祖把其接引到“极乐世界”,永生“净土”。和尚先在经堂念一遍经,吹奏着到灵堂再念一遍,然后把“疏”焚化,吹奏着回经堂。共“送疏”三次,每次孝子孝孙围绕庭院放的桌子右转一圈,并从盆内舀一口红水喝进肚里,以表送终之意。
  二是“扬幡招魂”。在街头竖一高杆,杆头绑一纸天鹅,用白纸红边写一长幡,卷好用活结绑在天鹅的足下。和尚吹奏着乐曲,孝子孝眷尾随到杆下,由和尚念经并把纸幡抖开后,吹奏着回到经堂,仪式结束。
  三是“放焰口”。第二天晚上在灵堂举行。用纸扎糊拱形桥两座,黄纸糊的称“金桥”,白纸糊的称银桥。在桥的底部摆满白面捏成的灯盏数10个。孝子孝眷手托亡者牌位,口中祷念让已故老人过金桥、银桥。正座僧官头戴五佛冠,手执九连环禅杖,念经超度。然后众僧在灵前念经超度,直到午夜结束。
  发引 发引俗称出殡,将亡者由居宅送至墓地的仪式过程叫“发引”。亡者在家停灵天数不等,但必须选单日出殡。起灵之前,先通知四邻,以便在各自的房顶烟筒上插一面小红旗,以防映捕,起灵时棺材从窗户抬出。俗称“活人走门,亡者走窗,生亡有别。”入关以后多从汉俗走屋门,但必须把窗户打开,这是从窗走棺习俗的演变。
  由灵堂起棺首先由孝子摔丧盆,然后起灵。杠架分16人杠、24人杠。送殡仪队:最前面有一人身背“巴斗”,内放剪纸钱,沿途不断向空中抛撒,尤其是路过街口、道口及桥梁必须多撒,施以游魂野鬼,俗称“买路钱”。随后是“开路鬼”、“磕头童子”、“童男童女”及各种纸扎祭品列队缓行。其后是“引魂车(轿)”,神主亭(亡者牌位),影亭,皆以蓝黑色丝绸扎制,由人抬行。接着为吹鼓手和僧、道、尼乐队步行吹奏,再次是送殡亲友。灵前是孝子手持丧杖,肩扛引魂幡(分父左母右),其他侄、孙都持丧杖引棺前行。棺后是女眷坐车跟随。
  宾祭 亲友于出殡时可在街道灵前拜祭。拜祭者多为姑爷、近亲、执友等。祭奠时停灵设供案,孝子孝孙跪于灵前,祭奠人设供品行叩拜大礼,致祭完毕,孝眷稽首致谢。祭后送殡仪队再继续前行,走出大街时送殡亲友止步,孝子再行叩拜礼致谢。
  下葬 灵柩抬至坟地后,将棺材放入事先挖好的坑内,谓之“下葬”,把画有符咒的瓦置于棺顶,将女儿赠送的用七尺红布制做的铭旌盖在棺材上面,然后填土埋葬。坟头呈“乳头形”,祭“七”与汉族相同。
  服丧 丧家晚辈及亲属为哀悼亡者而改变服饰、发式,叫做“服丧”。孝服穿在身上为成服,直到百日到坟前致祭除服。三年内逢春节不贴春联、年画,不许拜年,穿素服,停止婚娶,不准参加娱乐活动。上坟祭奠日与汉族相同。
  满族古葬仪式还有挂红幡之俗。红幡长九尺,用整幅红布剪成四个长条,顶端和尾部用黑布缝制。幡杆长一丈五尺左右,分男左女右立于帐外。发引时派一人扛着此幡走在仪队之前。如父母先去世一人,埋葬后在坟前将幡的黑头黑穗扯掉,拿着红幡回家藏起来,待后亡者发引时再用。后亡者埋葬后,众人在坟前抢红幡,谁抢着拿回家去给小孩做兜肚,传言小孩戴上避邪不受惊吓。
  七、节日习俗
  春节 满语称“阿涅叶能叶”。腊月二十九家家剪贴具有满族特色的窗花,也称挂笺,本家是什么旗藉,就剪贴什么色挂笺,多贴于门楣、窗户和祖宗板上。按照满族“贵白贱红”的旧俗本应贴白色春联,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渐改旧俗,亦以红纸写春联⑤。
  三十上午,家家户户打扫庭院。然后在院内竖起一根五六米高的满语称索罗杆子。杆顶挂一方形锡升,升下垂有一条木身布尾的龙,升内放些猪下水,供乌鸦、喜鹊去吃。相传,此杆乃清太祖努尔哈赤挖人参时用的索拨棍⑥。又传当年明将李成梁(朝鲜族)要杀害努尔哈赤,蒙李四夫人相救,骑马奔逃,途中马失前蹄,摔到崖下,一群乌鸦、喜鹊落在他身上,追兵赶来误认为已经摔死,便拨马返回,努尔哈赤脱险逃到山中,以挖参所得置办兵器、粮草起兵统一了满洲。后人为了纪念和报答鸦、鹊救祖之恩,遂有春节竖索罗杆之俗。三十晚上将索罗杆子上的锡升取下,挂上红灯,至到正月十五彻夜不熄,以示红灯高照来年大吉。
  三十下午,在堂屋中壁悬挂家堂或祖先影像,条山几上置神主牌位。供桌上置斗一口,内装高粱,上插全九佛和财神爷祃子。中间写疏一道,置有纸箔叠的天梯,挂有纸制元宝,横放一串铜钱。再前设有供品;供器,椅披、椅垫、桌围描龙绣凤,夜幕降临,燃放鞭炮,酉时开始接神,庭院撤满芝麻杆,名曰“踩岁”,取“步步登高”之意。把神接回之后,燃香化纸,供上新初锅的饺子,全家人怀着虔诚孝心,行叩拜大礼,藉以缅怀祖先养育之恩。如有当年亡故老人者全家人嚎啕大哭,哭后行叩拜大礼。
  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要包饺子,饺子要捏出褶,不能捏成光边,忌日子“过光了”,摆放饺子也要横竖成行,意味来年财路四通八达,切忌饺子摆成圆圈儿,怕日子走入死门子。饺子煮熟后先供祖先,叩拜后全家人共食饺子,名曰“团圆饺子”。
  半夜时分发钱粮,把供桌上纸祭供品尽行焚化,俗称“化纸千张,不如神疏一道。”同时,还要为当年亡故者焚化包袱。即用纸剪制的衣服、纸钱,用纸包装焚化,谓之“送包袱”。接着晚辈要给长辈磕头辞岁,小辈媳妇要给长辈装烟。初一早晨到本族各家拜年,见了长辈请安行打千礼,即右手下垂,左腿向前屈膝,右腿略弯曲。初二日送神,春节基本结束。
  除春节之外,满族还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灯节”正月十六妇女“走百病”,二月初二中和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冬月丰收祭祀节等。有些节日虽然与汉族同日举行,但在内容,形式和祭祀目的与汉族大不一样。如正月十五,汉族称元霄节,而满族人家都在大门外悬挂彩灯,称为“灯节”。特别有趣的是灯节“验月份”活动具有民族特色。即用面捏成12盏小灯碗,内放黄豆粒一个,置于锅里蒸熟后,看那个月份的豆粒胀大,就预示着那个月份要遭涝灾,豆粒小预示旱,不大不小为风调雨顺。反映了满族人民切盼丰收的美好欲望⑦。
  八、祭礼 满族祭祀天神,祖先或用于许愿还愿,均要举行祭典活动。目的是祈求人口平安,家业兴旺。满族人家实行俸饷、旗地并存制,旗地都是以“跑马圈地”所得。据《德州志》卷七载“四旗官兵原圈877个汉子地,每个汉子地36亩,共圈三十顷九十五亩”,圈地行动延续20多年之久。“俸饷支给官员的称‘俸禄’,支给兵士的称‘兵饷’”⑧。他们战时出征,平时种地,出征时另加补贴,所以满族人家都是丰衣足食。为了报答天神,一般每年冬月选吉日举行一次丰收祭祀活动。大祭一般都要杀猪举行三天,小祭则要宰羊举行一天。祭祀之前要斋戒三天,不准饮酒食肉,现将祭祖先的旧式程序如下。
  天亮之前,请下香碟,在西炕上摆好新枕头一个,选一条新花巾蒙在上面,用毛头纸一张剪五趟口钱,用白线拴杏条棍置于枕头上,即表示祖先在此就位了。然后焚香化纸,行三拜九叩大礼⑨。其次宰猪,猪要没有白毛的纯黑猪。宰杀前双手捧清茶或白酒,用满语祈祷。清茶是从井里新打出来的清水,名曰无根水,打水时不准回头看,不许和别人说话,水不落地,用此水或白酒浇灌猪耳,耳动为领牲,耳不动便要默祷或责备家人斋戒不虔诚,猪毛不纯等,祈求说:“神仙莫把凡人怪,求个吉利儿吧!”猪领牲后,用左手宰杀后,拼成八大块,在每块肉上各切一片,装满一大碗,蒸熟后注入清汤,插新筷子一双供于祖位之前。子时开始祭祖,焚香化纸,全家人向祖先行叩拜大礼,执祭者用筷子从碗中分三次夹三片肉投向空中,然后自食一片,再分给众人分享。满语称“阿玛尊肉”。
  祭祖仪式完毕后,把剩余而用白水煮熟的肉盛盆上桌,全家人围炕桌夹白片肉蘸盐水就食。这种古老饮食旧俗,到民国时期就有所改进了,食用时有专门就食的套桌,桌中间有开合的圆盖,启开圆盖肉菜从锅内显露出来,锅底下有火盆加热,锅内炖满白肉、血肠及各种配菜。众人盘腿围坐,从锅内夹肉菜,面前放有酱碟,内放酱油、蒜泥等调味品。据《宁古塔纪略》载:“大肠以血灌满,一锅煮熟,请亲友到炕上”⑩。可见满族以猪血灌肠就食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祭祖活动最后一天的晚上,还有祭佛陀妈妈的习俗。相传,努尔哈赤幼时曾为明辽阳总兵李成梁的家奴。其脚底板上生有七颗红痦子,正是朝廷密令捉拿的“脚踏七星北斗的混龙”。李总兵得知后准备第二天将其押解京城。此事被李总兵第四夫人得知,暗助其逃命。李总兵查知是四夫人泄密,把她的衣服扒光,吊在马棚活活打死。努尔哈赤为报答李四夫人救命之恩,奉四夫人为“佛头妈妈”,取“万佛之首”之意,专为祭祀〓。因四夫人死时赤身露体,有光怕羞,因此必须撤下灯盏、香火及火盆避光。助祭者用筷子敲碗边,用满语念《察切布密歌》其他人以打哇哇应和。诵毕张灯燃香化纸,全家人行三拜九叩大礼,然后助祭人向空中抛三片肉,最后参拜人饮酒共食背灯肉。饭后各自回家(屋),不准回头看,进屋就睡觉。
  九、祭关帝圣君 满族从清朝中期开始,几乎家家都信仰
  佛教。尤其对关公的崇拜已超越了汉族的信仰。在满族的各项祭祀活动中,都要悬挂关公神像,出征前要在关公神像前宣誓,凯旋后还要在关公神像前庆功祭典。满族为何对关公如此尊奉呢?相传:康熙帝夜晚走路时,常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顾时却又无人,心疑而诉于大臣。大臣说“皇上是金身玉体,神灵们都在暗中保护,再闻有脚步声,陛下不妨问问是何神在暗中保驾。”不久,康熙帝又闻身后有脚步之声。于是问道:“何人保驾?”虚渺之中听答曰:“二弟云长!”康熙帝一听是关羽在暗中保驾,还自称“二弟”,那么自己当然就是“大哥”刘备转世了。因此,康熙帝下谕,让关羽永享祭祀〓。这个传说不可能是真的。满族尊奉关公的原因当然也不是源于这个传说。早在皇太极时期就有庙祭关羽的记载,而在旗人和民人之间供奉祭祀关羽的习俗还要早得多。
  十、忌讳 为了尊佛敬祖,趋吉避凶,祈求平安,家业兴旺,对于某些认为有违神灵的话或事禁说禁做,谓之忌讳。
  1.有尊崇狗的习俗。相传努尔哈赤为逃避李成梁的杀害,骑马奔逃时,大青马被累死了,他钻进草丛中躲避,追兵不敢围剿,就放火烧草。在这危急时刻,一只大黄狗跳进水里,全身沾满了水,一次又一次地在努尔哈赤所藏的周围打滚熄火,使努尔哈赤幸免遇难,而大黄狗却累死了。后人为了报答大黄狗救祖之恩,而有重狗、尊狗,不准打狗,不准杀狗,不食狗肉的习俗。为了避免触犯以上忌讳,有的也不养狗了。到满族人家做客不能戴狗皮帽子,穿狗皮衣服,否则即是对主人的最大侮辱〓。
  2.忌害鸦、鹊。有尊崇鸦、鹊的习俗。以鸦、鹊为神鸟,不准伤害、捕杀。
  3.丧事禁忌“死”字。年长者死后称“老了”或雅称“仙逝”〓。
  4.节日庆典和祭奠之日,焚香烧纸避讳言“烧”曰“化”之。
  5.满族人家多在院内竖有一杆,为神杆。忌讳摸、动,甚至连日照的杆影也不准踏跨〓。
  6.婚礼或生育时,忌讳寡妇、孕妇(称四眼人)近前观视〓。
  7.满族正堂居室西炕为神炕,禁忌坐卧,尤其最忌讳女人坐。也禁忌在西炕堆放东西。
  8.为了报答大青马救祖之恩,不准宰杀马,不食马肉,待马病死或老死之后整体埋葬。德州户部后街北侧有一坑塘,中间有一大土丘,就是旗人埋马的地方,故称埋马茔。后人不知其故习称妈妈营海子,这是一种讹传。
  以上主要记述了德州满族的旧俗,这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多受汉文化的影响,有些几乎与汉族很少差异,虽有少数残留,但也由繁就简,原俗已销声匿迹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也走访了一些知情老人,特别是承蒙满洲正黄旗后裔孟庆璞、王雅文、王雅言,蒙古正黄旗后裔朱连友等老人的回忆和走访之下,为撰写本文提供了一些内容翔实,鲜为人知的口碑资料,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发生遗漏和差错,尚祈读者赐教。
  【注】
  ①③④⑧见《八旗源流》。
  ②⑤⑥〓〓〓〓见《清代满族风俗》。
  ⑦⑨⑩〓见《丹东满族》。
  1988.5.27
  禹城民间婚丧礼俗
  肖德顺 程文谋搜集整理
  民俗本是人们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各种习惯、礼仪、风尚的历史反映,它既具体而生动地记录了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道德标准和思维倾向,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留下了各个不同时期的迹痕。有人称它为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是有道理的。
  我们禹城县古称“祝阿”,始建于周初,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民风之淳朴,自古已然矣。而前见于史载者,又有所谓“风会流而民伪滋,或沿袭古俗,而渐入浇漓者,时之所趋也”的议论。“时所趋”则有生有灭。笔者为保存发掘本县的民俗资料,不使灭者无踪可寻,曾悉北访南,走访老者,查阅志书,旁证以外地史料,搜集的素材若干,整理成篇,供探讨本县乡土人情者参阅。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笔者记述在本文中的民俗,基本上是临近解放这一段时间流行在民间的婚丧习俗,其中既保留了农民的淳朴气质,但也有相当一部份带有封建和迷信的因素,是不足取的。如果有人不分良莠,一律视为“古风古礼”而顶礼膜拜,仿效奉行,那就不对了。
  下面就是笔者搜集到的婚丧民俗:
  婚俗
  禹城县疆域不大,但就风俗人情来说。城南城北就有差异,有“十里不同俗”之说。现就其主要礼俗程序简记如下:
  娶亲嫁女一般说来,约有五道程序:说媒、换帖、传柬、婚娶、回门。
  一、说媒
  旧社会在封建礼教的约束下,男女之间没有公开社交,自由恋爱属大逆不道的行为,婚姻必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完成。因此说媒是婚姻的第一道程序。
  本县民间没有职业性媒人。在中间穿针引线撮合搭桥的媒人大多数是双方都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信不过的人说了也白说,所以能不能说成这门亲事跟媒人的威望很有关系。有些男女双方的家长素日就是朋友、街坊、亲戚,彼此看中了要结新亲,也要找一个象征性的媒人出来说合。总之,没有媒人是办不了婚姻大事的。俗话说:“明媒正娶”,这正说明了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地位。
  媒人说媒首先要掂量两家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双方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行业贵贱是否般配,门当户对才能结亲。否则就会惹出不少麻烦,往往是富贵人家轻贱贫家小户,弄得亲家翻脸儿女成仇的后果。
  其次才考虑双方本人的一般情况,如年龄、长相,才干等。
  媒人说媒只在双方家长间进行,只要家长们同意了,这门亲就结成了。至于男女双方本人是没有自主权的,也从不征求他(她)的意见。如果硬要表示个人的意见,就被认为是不规矩的行为,要受舆论谴责的,甚者或要受到严厉的责罚。特别是女子,只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光秃眼瞎命里有”,走听天由命这条路。
  旧社会讲迷信,相信命运,在婚姻大事上特别谨慎。双方家长对媒人提供的各方面情况做全面考虑后,如果满意的话,还要进一步请算命先生合婚,才能最后决定。合婚主要是看男女双方在生辰八字属相上是不是有相克的地方。相生为吉,相克为凶。凡犯克的是绝对不能结亲的。在合婚算命上有如下讲究:“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龙虎相斗,狗兔不和”等等,属马的不能同属牛的结婚,属鸡的不能同属猴的结婚,属相“相斗”、“不和”都是犯克;还有“人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不同的命”,按五行生克的说法,再配以乾、坤、坎、离、震、兑、良、巽八卦,演变出六十四卦等等。这些讲究综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极为复杂神秘的推算方法,算命先生就根据这些推算出这对青年男女是否宜于结亲,以及定亲的方位和良辰吉日。不言而喻,这些全是唯心的、迷信的欺罔之谈。但在旧社会旧制度下,却都是至圣无上的戒律,命中注定的事,谁敢不遵守。为此,不知有多少青年男女被胡里胡涂断送了终生的幸福。
  经过合婚,凡是命中相克的,这门亲事就散了;若是合上了,便进入成婚的下一个程序。
  二、换帖(有些地方称为换小帖)
  所谓帖就是在大红纸上写上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属相,折成帖状,封面上一句求亲的吉祥颂词。男方一般写“敬求金诺”、“恭候金诺”之类的字样,表示“求”的意思;女方则写“谨遵台命”、“仰遵玉言”表示“同意”的字句。落款大都是“姓氏×××鞠躬”。一般换小帖时没有什么礼仪,只是由媒人将帖分别传递给男女双方家长就行了。送帖时一般由男方给女方送点首饰、衣物等。因为换了小帖后这门亲事就定下了,所以男方送的礼物就叫“红定”。
  三、传柬
  定亲后,接着就是选择吉日行传柬礼。“柬”是记式婚约的标志,和现时的结婚证一样,很受人们的重视。传柬这一天,男方要准备丰盛的宴席,招待双方传柬人。写柬和传柬人都必须是本村德高望重的长者。“柬”的形式同帖差不多,不过更为讲究,要求“红书绿柬”。柬文有一定的套语和格式,不能乱写。一般男方的柬文是“久仰名门、愿结秦晋”;“不揣寒微,仰攀高门”等,左下方落款写“眷姻弟×××暨子××现年××岁顿首”,再写上年月日。女方的柬文则有“幸借冰言,仰答洪章”;“谨遵玉言,愿结秦晋”等,左下方落款写“眷姻弟×××暨女××现年××岁顿首”,再写上年月日。
  柬文写好后,将柬叠成四折,贴上双喜字,放在木制漆拜盒里,同时还放上现金、衣物等礼品,由男方传柬人送到女方家里。女方收到男方红柬后,立即将自己的红柬交传柬人送到男方。这就叫传柬。
  交换红柬后,婚约就正式成立,并为社会所公认,接下去就该举行婚娶仪式了。
  四、婚娶
  旧时的婚娶,男方称为娶亲,女方叫出门或出阁。婚娶的年龄没有硬性规定,一般是男二十,女十八;也有十三、四娶妻,十四、五出阁的;也有大男小女,大女小男很不般配的,全由父母或当家的长辈说了算。
  婚娶前一个月左右,男方要到女方“批帖”,帖上注明选定的吉日、时辰、落轿方向及所忌属相等。女方则按男方要求做好出阁准备。婚娶的日期与女方的属相密切相关,不能有半点差错,如女方属鸡属兔的要选在正月或七月,如属猴则应选在二、八月,随属相不同有的占三、九月,有的占四、十月,有的占五、十月或六、腊月。忌属相是指与女方属相犯克的人在婚娶这天都不准与新娘见面,以免给新婚夫妇带来灾害,有的忌龙、虎、狗,有的忌猪、兔、羊,有的忌蛇、鸡、牛等等,这都得按算命先生说的办。选定月份之后,还要选日子。旧的历书——《皇历》上写得明白,日子分“建、满、平、收、闭、破、除、危、定、执、成、开”十二类,前六类是黑道日、是凶日子,寻人不遇,谋事不成,不宜婚娶;后六类是黄道吉日,万事如意,才是婚娶的好日子。
  日子选定之后,就是做准备工作了。
  男方要做的是:
  1.布置新房。这件事要在婚娶的头几天做好。一般是由儿女双全的婶、嫂铺床叠被,裱糊窗户,图个吉利。洞房布置好,不能空着,须由公爹(无公爹者由大哥代替)先住一宿,有所谓“公爹压新房,儿女一大帮”的说法。(这种习俗很可能是“初夜权”的遗迹)
  2.邀请红总及帮忙的人员。“红总”是操办喜事的总管事,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帖;雇用花轿、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待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恰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的能力了,所以红总是个至关紧要的人选。
  3.压红,即在大门的房檐上的两边各放一块用红纸包好的砖及一条筷子。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压邪”;有的说是“一对红人,稳稳当当,步步红运”;有的说是“红砖筷子表示天上的吉星降临主家,消灾避祸”;亦有快生贵子的说法。总之图个吉利罢了。这个习俗在本县城关、石屯、伦镇一带时行,其他地方少见。也有的地方在大门两边各放一个燃炭火的火盆,火盆旁站着两个手持酒壶、酒盅的盛装小姑娘,寓意“红红火火,去寒压凉”。不过这两个小姑娘要等新娘临门下轿时才站出来,同两块红砖整日压在房檐上又有不同。
  4.行家礼。婚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庄乡院中在婚礼的日子多多帮忙。
  5.通路。当一切都准备妥善了,在正式婚娶的头一天,或迎亲花轿动身的前几小时,男方要派人再去女方联系一下,谓之通路。一般说来,通路的没返回,迎亲花轿不能起身。
  有些地方不兴“通路”,而兴“送催妆”。送催妆也是在正日子的头一天,男方把准备好的一件红棉袄、一块蒙头红布和礼品(一般是四彩礼,外加面食),选送到女方家里。红棉袄和红蒙头是新娘子出嫁时必须穿在身、蒙在头上,有的地方叫蒙头“帙子”。礼品的意思是让女方招待新郎与陪娶之用。
  旧时有的地方兴大娶,即二日娶。送催妆时,新郎要一同来到女方,还要在女方住一宿,女方则为新女婿大宴宾客,谓之“宴婿”。
  女方要做的是:
  1.检查嫁妆是否齐备。有时为了摆场面,给女方增光,男方购置一些物件预先送到女方家中,充当女家陪嫁品。
  嫁妆齐备后,于婚娶前一天,邀人送到男方,布置在洞房里。随嫁妆前去的还有女方的压嫁人。一般由新娘的弟弟或侄子担当。开柜人是婚娶那天,随送饭的同去的,把开嫁妆的钥匙交给男方当家人,象征着所有权的转移。这时男方除盛宴招待外,还要根据嫁妆的轻重,付给压嫁和开柜人多少不等的赏钱。
  2.节食。嫁女一般从婚礼前三天开始,尽量少吃少喝,为弥补营养不足,婚前一日,就专吃鸡蛋,不吃别的食品了。因为婚娶这天,新娘必须坐帐一天,以节食减少大小便,以免上厕所被人耻笑。
  3.开脸、上头。开脸是用棉线把脸上的绒毛绞掉;上头则是把长辫子绾上去。这些都是由姑娘向媳妇转变的标志。上头时要坐马鞍上或圈椅上,取“马上来,轿上去”荣华富贵之意。
  4.约定送客。安排护送新娘的亲人,有男送客,也有女送客,大多是新娘的本家或院中兄长和大娘、婶子及姐妹嫂子等人。
  以上这些事,还是婚娶的序曲部份,更加隆重的仪式,都集中在婚娶的正日子。按贫富财力不等,又有大娶和小娶两种:大娶又叫二日娶,这套仪式繁多,要两天才能完成,多为上等财主家采用;小娶又叫当日娶,仪式比较简单,一般人家多用小娶。无论大娶还是小娶,其基本程序还是相同的。因为婚礼是在男方家里举行,笔者就以男方为主记述这一套礼俗。
  男方行完家礼、打发通路走了之后,就静等通路的消息了。通路回来就可以起轿迎娶了。轿,又分花轿和官轿。花轿是给新娘准备的;官轿是新郎迎亲乘坐的,但也有骑马的。如果家境差一点,新郎就只好同陪娶的一起坐大车了。花轿和官轿都是木结构,约一米半见方,高约两米,上有尖顶,下有底板,轿顶和四周覆以轿帷。花轿的轿衣是以红布为底,绣上各种戏剧人物、花卉、珍禽异兽,轿顶的四周和边沿垂着流苏,还装饰着龙凤呈祥的彩塑,非常华丽庄重。官轿的轿衣多以兰布为底,装饰也较朴素简单。轿杆都是五米长短,每一乘轿用四名抬轿人,所以也称“四人抬”。
  起轿时间要早,因为到女方,还有一大套礼仪,还要赶在卯时以前把新人娶回家门,路远的就要隔夜起程。迎亲队伍由花轿、官轿、鼓乐班子、新郎和陪娶的组成。
  如果是大娶,新郎还要在女方住一宿,女方则为新女婿大宴宾客,谓之“上席”。当日娶或二日娶皆同,酒席宴罢,在乐队声中,新郎在女方送客的陪同下向女方父母行三拜九叩礼,然后来到新娘闺房门口(这时新娘已梳妆完毕,端坐在闺房里,门却关而不开),隔着门向新娘行叩首礼,(所以两口子吵嘴时,女方常说:“想当初是你磕头把我求来的”)。接着,由送客代替新娘向新郎回拜,谓之“冠待”。
  上轿时,新娘浓妆艳服,头蒙红帙,由兄弟用圈椅抬出闺房送入轿内,然后鼓乐齐奏,花轿徐徐抬起。男送客分列花轿两边,手扶轿杆护送。路近的就这么一直护送到家,路远的出庄之后就上了大车,要到进入男方村庄时,才下来护轿。
  婚娶队伍的摆设次序是:最前面是两个鸣锣开道的;而后是鼓乐班子、陪娶的、拉毡的人等,分坐在头车二车上;再就是新郎乘坐的官轿或马,新娘乘坐的花轿;送客车尾随花轿不舍(护送的意思)。套车的牲畜应是骡马和公牛,切忌用驴和母牛,牲畜的前脸扎上红绸以示喜庆。婚娶行列经村过店都要鸣锣奏乐,让人夹道观看,倒也浩浩荡荡十分排场。有的说:碰上这个日子,县太爷的官桥也要让路。
  娶归的时辰,一般应在卯时(指早晨五点至七点)。轿到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都出村来迎接,这时花轿徐徐地行,鼓乐悠悠地奏,在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下,来到大门口,按已定方向落住轿子。早有待客人将送客迎至客厅,茶烟侍候。公爹则手持燃着的香把,围轿烧燎一周,叫做“燎轿”,意思是驱逐一路上跟来的邪鬼妖气。“燎轿”在城南较普遍,城北则不大采用。燎轿后,拉毡的铺开红毡,接亲的姑娘——须与新郎同辈、属相不克、父母双全,才有入选的可能——便把新娘请出轿来,搀扶到摆着供品燃着香烛的香案前,与新郎并排而立。在赞礼(司仪的古称)的指引下,拜天地、拜父母、互相交拜,然后共持一段红绸进入洞房。众宾客纷纷向一对新人撒麸子、撒高粱,表示“祝福”、“红运天降”。新娘来到炕前,要脚踏青砖上炕,侧身坐好,新郎过来用秤杆挑去蒙头。一对终身伴侣至此才头一次互相看上一眼,是喜是悲只有新人自己知道了。
  这时念喜歌的过来将大把的红粱、枣、花生朝炕上撒过来,口里念道:“一把红粱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取儿女满炕,多生贵子之意。还要将红粱和枣用筷子填进新人的枕头里,喜歌是:“你填我也填,也有银子也有钱”。撒完帐,新娘就开始“坐帐”了,在七、八个小时内不语不动,低垂粉面任凭众人观看玩闹。
  新娘在洞房坐帐,外边的宾客就开始入席,男客女客各自成席,都有陪客陪着劝酒布菜。新郎除在外而向贵客敬酒外,还要进洞房同新娘喝合卺酒,(也叫交心酒);吃催生饭。酒是男方的喜酒,斟入盏内,新夫妇对饮一杯;饭是新娘带来的水饺和宽心面,新夫妇略表意思点到为止。
  众宾客酒足饭饱,午时过后也都陆续离去了。留下的客人就要闹新房。
  闹新房的风俗很普遍,从新娘入洞房直到就寝前,闹房的络绎不绝。加上“三日无大小”的习惯,大伯哥、叔公公都可以和新娘子开个玩笑,闹起来常常超过常规的礼法,一般不能计较。
  新人就寝后,同辈和晚辈的男女青年要到洞房的窗户下听新郎新娘说什么悄悄话,叫做“听房”。听见为好,如果新郎新娘不说话,将来就会生“哑巴”孩子。有时新人过于腼腆,就是不好意思说话,为了破解,听房人离开时,可以将一把扫帚倒放在窗下,取“倒着”的谐音,不说话“倒着”不就是说话了吗。
  到了这里,婚事的正式程序就算结束了,下余的尾声还要忙上一阵。
  1.会亲家;一般无有定格,得事先约定,有三日会,亦有当日会的,并不雷同。会亲家由女方的父亲或叔、伯,到男方来会亲。男方要盛宴招待。
  2.回门:是二日清晨,新郎新娘携礼到女方,女方盛宴招待一对新婚夫妇立即返回。另外,还有“叫、送”:一般是婚礼的第三天,女方的父亲把新娘叫回去,第五天由母亲送回来。俗称爹叫娘送。这种方式城南、城北有别,亦不雷同。
  3.祭祖:回门归来,新娘子由家人陪伴到祖先墓地的坟头上压一块红纸,表示禀告祖先家里增人了。回家再拜祠堂。
  4.上拜:新娘拜祠后,随即去拜见本族老辈长者。被拜见的长者要给新娘“拜钱”。
  以上是一般的婚娶礼俗。但也有特殊婚娶如:“女娶男”俗称招女婿、倒插门,就是男的嫁到女方去。在男尊女卑的旧社会,此举是被人看不起的,只有穷人家才被迫为之。所以仪式十分简单,拜罢天地就算完婚。
  在旧社会,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还存在不正常、不健康的婚姻形式,如:
  ①童养媳:穷人家养不起自己的女孩,从小就送到婆家抚养,长大再择日成婚,称为童养媳。因为一般是发生在穷家小户,所以成婚仪式就简单得很。即使是富家收养的童养媳,也因两亲家财力、地位悬殊,男方也不肯为成婚仪式过多花费。
  ②纳妾:俗称讨小老婆。多是有钱人家为寻欢取乐办的事,也有因为女方不能生育而纳妾生子的。其婚娶仪式可简可繁,可大可小,全看纳妾人的权势和地位。
  ③阴婚:俗称阴亲或阴媒,为死去的男女青年找另一死去的男女青年,经媒人说合成亲。成亲时将女尸起出抬到男方与男尸合葬,两方家长从此成为亲戚。
  ④换亲、转亲:一方的姐弟(或兄妹)与对方的兄妹(或姐弟)结为两对夫妻。条件是必须两对成亲,如果其中一对不成,另一对也不能成,这叫换亲。三家女孩子与三家男孩子经过交换结成连环亲家称为转亲。这类婚娶的礼仪程序同一般结亲没什么区别。
  丧葬
  丧葬,特别是对老人的丧葬,历来都是作为大事操办,素有“慎终追远”的说法。
  1.准备工作:过去,凡是老年人年过花甲,做晚辈的就盘算给老人准备后事,即修墓打棺,置办送老衣物,多少好歹可视家境而定。老人对此也很喜欢,亲自过目,还要试穿。有时在老人生病制办这些东西,谓之“冲喜”。
  2.送终:老人到生命垂危时,子女儿孙都要守在身边,直到咽气,谓之“送终”。一看不行了,就应赶紧给老人洗脸、理发、梳头、穿衣服。有的子孙不忍心在老人临终时再去折腾他,等咽气后再办这些事。但也不能太迟,太迟尸体会僵硬,就穿不上寿衣了。寿衣一般是三套头:即单衣、夹衣、棉衣,都要穿上。在穿衣时,堂屋里冲门搭一张木板床,称为“灵床”。穿完衣,就将死者移到灵床上,仰卧,头朝外,以纸被覆盖,叫“移尸正寝”。
  3.上“到头庙”:死者上灵床后,孝子要立即持香纸(或拿一块破席)到大门外(或村头、庙上),燃香烧纸叩头哭拜,意思拜请天神将死者收到天上去。在城南,上“到头庙”之前,孝子还要叫魂(叫“回”的谐音)三声。意思是将死者的灵魂再招回来。
  4.布灵堂:上“到头庙”回来就布置灵堂,在灵床前设供桌香案,燃上香、烛、油灯,放上死者的神主牌位。牌位上写“先考×××大人之神位(或灵位)”,或写“先妣孺人老太君之灵位”等。灵床两边铺谷草,供孝子陪灵;供案前铺草席,以备吊唁者用。
  5.破白与报丧:破白是将散发给至亲好友穿戴的白布(俗称孝白)一一扯开分下去。一般亲属只须头戴单层白孝帽,脚穿半截白鞋;孝子贤孙则须全白:头戴双层白孝帽(孝女用白布缠头)身穿白大褂,脚穿白鞋。儿媳妇则从娘家拿来些白布,斜披在肩上。报丧是带着白孝布到亲友家告知丧事,一般由邻里代劳。已婚女子娘家出了事到婆家去报丧,则必须亲自去,走一路哭一路,到婆家对长辈跪拜报丧,完了再回娘家守灵。
  接到报丧后,都应于当日去奔丧、烧倒头纸。
  6.入殓:将死者移入棺材内,称“入殓”,一般于第二日午时举行。如若棺材没准备好,或是亲人还没回来,就得改日子。入殓前,要给死者开光(就是整容),由族中老人一手持镜子照住死者,一手用棉絮从铜盆里蘸上一些水,先擦洗死者印堂,再从头到脚洒水揩试,除去死者容貌上的尘土脏物,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开脸光,明晃晃;开眼光,看远方;开鼻光,闻物香;开嘴光,吃物广;开耳光,听四方;开手光,手巧忙;开身光,有吉祥;开脚光,跑路长。
  开光之后,还要在死者口里放七粒米。入棺时,要在死者身边放一些殉葬品,一般是他生前喜爱的用品饰物,如眼镜、手杖、烟袋、首饰等,以及死者嘱咐必须殉葬的其他物品。一切妥当后,抬上棺盖,钉上钉扣。这时,众孝子和亲人都要放声大哭,并向执事人等叩首致谢。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棺材”,因为对此有很多讲究。棺材俗称:“斗子”,多用杨木、柳木、松柏木制作。从木板的厚薄,木材的品种,分出棺材的好坏,一般穷苦人家用二寸、二寸五的,称“薄皮匣子”;富裕一点的人家用五寸、六寸的,叫做“五五”、“六六”斗子;再往上用八寸的,称“八仙寿”;至于“柏木斗子杨木套”棺外带椁,那就非一般人家所能办到的了。棺材外还要涂漆,一般涂三遍,也有涂七遍的,涂完漆再加上磁粉。棺材的两头再用金粉写上“福”字或“寿”字。赤贫人家用不起棺木,只好用破席一卷掩埋了事。
  入殓后,将棺材抬入灵棚,盖上扣一个黑碗。孝子至亲,披麻戴孝,跪伏在棺材旁,谓之“陪灵”。从这时起,来奔丧的亲友都要到灵前来吊唁。同时送来吊仪,由内柜造册登记。吊唁人来到时,陪灵的孝子、孝媳等要哭,还要向吊唁叩首致谢。哭是丧葬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贯彻始终的。但吊唁的人哭的时间、方式、程度有所不同:比如来吊唁的是至亲,则要放声大哭一阵;如是儿女亲家或同辈,则只作揖叩头不放声;如是女婿,先作揖行拜礼,再哭。女眷们不仅哭,而且口口还念念有词。
  7.发讣告:入殓完事,将讣告文示张贴于灵前和门前。讣告就是死亡通告。报丧是口头通知,讣告是文书告知,一个内容两种形式。讣文的格式是:不孝男罪孽沉重,不自殒殁,祸延先考(或先妣)大人(孺人)×××殁于×年×月×日×时,寿终正寝,享年××岁,居家儿孙待奉于侧,亲视含殓,定於×月×日举行丧礼,倘蒙吊唁,哀感之至,不孝子×××泣血嵇颗。根据死者情况不同,讣文也会大同小异。
  8.上庙:在家停灵至出丧止,每日早、午、晚三时到本村庙里焚香烧纸磕头,叫做“上庙”。具体礼仪是:鼓乐吹打前引,后随两人抬一水桶,桶中盛有稀面汤,一边走,一边用勺子将面汤泼洒在路上,孝子孝媳全身重孝,哭泣着跟随在后,见人就要磕头。上庙时男的要趿拉着鞋,女的要披头散发。这种装束主要表示:悲伤之至,无心修饰衣着。
  9.烧门火,也称送盘缠:在出丧前的午夜,给死者烧些纸钱、纸马、纸车,做好升天的准备,叫做“烧门火”。烧门火时,孝子(长子)扛着引魂幡前引,众子女亲眷手捧纸码香烛在后,到庙上烧纸焚香。孝子手持引魂幡在香火上来回拂动,留下点点斑斑的燃痕,表示死者的魂灵已依附到幡上了。返回时,孝子依然扛着引魂幡,并低声呼唤着死者的亡灵;“娘!回家了,上车了!”或是:“爹!回家了!上马了!”来到灵棚,绕棺一周,再回到大门外的路口上,面朝西,将引魂幡、纸车、纸马、纸钱等一应冥品烧掉,众孝子大哭。礼毕。
  10.出丧,也叫出殡,这才是丧葬的主要仪式。
  家中出了丧事,全家上下沉浸在悲哀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所以总要请人承办丧局,处理安排出丧的大小事宜。丧局的主持人称为“总理”。下设内柜、外柜各一人,办事人(俗称“执事”或“忙上”)若干。主家在出丧的当天,要在鼓乐吹奏下,向总理等执事人三叩首、行恳请礼。本县北部一些村庄,还要到本村各户去叩头、恳请。总之是恳请大家多多帮忙的意思。
  出丧分大丧、小丧、点主丧三种。总理根据主家打算适当采用。小丧是当天出丧;大丧是停灵三天、五天、七(实际是六天)而后出丧;点主丧一般多为七天丧,在出丧这天请本村或境内头面人和任点主官,举行点主仪式。由于要请点主官,一般平民百姓没有那么大面子请下来,所以点主丧只行于大户人家。
  出丧的礼仪程序如下:
  (1)起灵:一般应在午后,少亡者则应在上午。起灵仪式由总理主持,长子哭读祭文,执事灵布开丧,祭宾奠酒,总理行开丧祭,这时鼓乐齐鸣,哀声起。祭毕,在杠头的号子声中,灵棺被徐徐抬起,孝子摔老盆(瓦盆,底部钻孔,死者男性,钻五孔;女性,钻七孔),棺盖上黑碗要推落地上,让众杠手们踩碎。孝子及众至亲面对灵棺,手持哀丈;长媳怀抱“下水罐子”(黑色瓦罐,内盛七样饭菜,上压一圆饼,插一双筷子)躬身退步,将棺材引出门去。出门时由家长在门框上砍三斧(或踞三下),以表示毁家致哀之意。
  棺材抬到门外,放置大轿架上(有的叫“丧舆”),形同轿子,木结构,长方形,木架四周,围以红布轿衣,上有轿顶罩住棺椁,装置完毕。有十六个或廿四个杠手抬起停住,行迎门祭。祭后,灵轿起行。孝子在前,孝女在后,灵轿居中,至亲好友簇拥紧随;鼓乐吹奏前引;缓缓而行。
  (2)路祭: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对死者的敬意和悼念之情,常在途中设供品、香烛奠祭,称为路祭。路祭是一种荣誉,路祭的台数越多,主家越光采。
  灵轿行至路祭香案后,众杠手停住(但不能落地),领祭。祭奠人的礼仪完毕,孝子致谢。
  到了墓地,还要祭奠一次,称墓祭,主祭人应是死者的近亲。
  (3)入穴:先介绍一下坟穴:本县一般为土坑,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户人家曾用砖穴,是死者生前准备好的,称之了“喜墓”。
  落葬祭之后,众杠手按执事人指挥站好方位,将棺材徐徐放入坟坑。众亲友送葬人等纷纷举哀,孝子将哀丈抛入坟内,长媳将下水罐子稳稳地放在棺材头前,随即起土埋坟。
  埋坟时,要举哀,男女亲人要游坟。游坟就是沿着坟坑转圈,男的顺向游坟,女的则应逆向游坟。游过几圈,就应向众亲友叩头致谢了。送葬的亲友这时就可以回家了——回自己的家了,不能回到死者家去。
  坟头堆成圆堆体,收拾干净,孝子将引魂幡插在坟头上,出殡的礼仪就全部结束了。
  前面说过,点主丧之不同于一般,在于有点主官点主一节。点主,也在出丧这天,鼓乐声中,孝子捧一预先制好的死者牌位(牌位上写着死者的名讳,但其中的“主”字,故意缺上面的一点,留给点主官去点),随点主官到祠堂行安主礼。礼毕,点主官手持红笔将牌位上的“王”点成“主”字。点完主,牌位放在神匾盒中。其他的礼仪照俗进行。
  11.谢孝:出丧后的第二天黎明,孝子再次至坟前奠祭,回来后向街坊邻舍挨门叩谢;第三日到亲戚家叩谢,称为“谢孝”。
  从死亡到掩埋这一套礼仪大致就如此,另外有几件与丧葬有关的事,不过不在丧葬期间办理,所以另记在下面:
  ①坟地:坟地的选择有很多讲究,迷信的人认为它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与吉凶祸福(迷信说法),要请阴阳先生来看阴宅(坟地)风水。坟地选好之后,在里面多种松柏。坟地北边称“上首”,南边称“下首”,死者按辈份由上首向下首依次下葬,既不能乱辈,也不能乱上下次序。尚未成家立业夭折的年青人不准葬入老人茔地,叫做“不能进茔”。
  ②忌日:亲人们为纪念死者,在一定的日子要去坟上看望、或摆供品祭奠,这一定的日子就称为“忌日”。忌日又分近期和远期的。近期是指亡故后一年之内的各种忌日;超过一年的忌日,就是远期的了。
  近期忌日有:三日(出丧后的第三天)、头七(出丧后的第七天)、三七、五七、周年(死亡的一周年)。“三日”至“三七”都要到坟上烧纸摆供;“五七”则要增加纸马、纸轿或纸牛、纸箱等冥品;周年这天先在死者牌位上供烧香,黄昏时再去上坟。
  ③穿白:孝子孝女应穿白三年,这本是古礼,“白”就是孝服,要穿三年才能脱掉,还要举行脱孝仪式。后人逐渐简化。本县所行“穿白”只是在当年穿全白的布鞋,帽上缝一白条,不穿花俏衣服就行了。
  ④闭户:古礼,三年内不见外人,不赴宴席。现行的习俗也将古礼简化了,只在当年的年初一早晨家人闭户不出门,就算意思到了。
  ⑤夫妻并骨:夫妇两人合葬在一个坟坑里,男棺在左,女棺在右。一般是先死的先埋,在其旁留下空位,后死者再开坟合葬。
  ⑥固尸待丧:老人死后只入殓不发丧,将棺材停放在庭院里或空闲处,用土坯培起来,做成“丘子”,过半年一载,甚或更长的时间再发丧。这样做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表示隆重,为丧事做好充分准备;二是等待在外未归的亲人;三是夫妇一方等待另一方合葬。
  本文是笔者根据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仅是对我县一般婚、丧民俗的简单记述,有误之处请指正。
  正月初二请女婿——平原县恩城一带世俗一瞥
  赵明君稿 赵宗春整理
  平原县恩城一带,有正月初二请女婿的传统习俗。不过,这一天宴请的女婿,必须是姑娘出嫁后第一年的新女婿,所以,凡新婚男子,都要在正月初二去岳丈家拜年赴宴。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首先,女婿是贵客,“贵客临门”是吉祥之兆,宴请贵客自然是很隆重、很气派的;其次,通过“宴请”这种方式,使翁婿双方得以相互了解。新女婿可以凭此机会了解一下岳父的家族情况及亲友、邻里关系,岳父家的人也可以借此看看新女婿的相貌人品、举止言行、性格风度等等。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男女婚配完全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是互不来往、互不了解的。现在旧的婚仪虽已废除,但“请新女婿”的世俗却一直延续至今。
  正月初二请女婿不但热闹隆重,而且对于新女婿来说,还是严峻的考验。宴请方式多种多样,大体上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叫“坐请”。东道主是岳父家,由岳父家族中的长者或本族中有名望、有地位的陪同新女婿依席而坐(新女婿必须坐在上座),席上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菜的规格有十盘、八盘之分。丰盛程度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都尽力而为,以显示其重视。席间,除了谈论闲情逸事或家庭琐事之外,陪客者还须千方百计地让新女婿吃饱喝足,不然就谓之“失礼”。在这种情形下,若新女婿不善谈吐,不会应酬,而且不能克制,那就非喝得酩酊大醉不可。这种醉酒的形象,自然就会贻笑于亲友之中,流传于乡里之外。果真如此,不仅新女婿甚觉难堪,新娘子也更觉不光彩。所以,每逢这种场合,新女婿都非常谨慎,而新娘子也免不了为丈夫提心吊胆。
  第二种,叫“送请”。新女婿在岳父家里“坐等”,由岳父的本家族及邻里好友置酒备菜,一家一户地端着酒、菜、饭,轮流送到新女婿面前,只要送就必须吃点、喝点,否则就是瞧不起人家。这样的“送请”少则七、八家,多则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到底多少家,新女婿心中实在没数。因此,新女婿往往难以自控,喝得头儿晕,吃得肚儿挺,免不了有许多失礼之处,自然也就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笑料了。“送请”之后,新女婿必须到“送请者”家中一一拜望,表示谢意。
  第三种,叫“走请”,新女婿由一名向导带领,在岳父的本家户宗中,挨家吃请,走一家吃一家,串一户喝一户,如果碰上好心的向导,在关键的时候帮助新女婿解解围,让他走走过场。不过也有因为“走场”太多,又加新女婿过于警惕,不敢多吃多喝,致使吃不饱,喝不足,饿肚而归的时候。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