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失传古乐器 今朝旧貌换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63
颗粒名称: 千载失传古乐器 今朝旧貌换新颜
其他题名: 记一家三代人恢复革新古陶埙的事迹
分类号: J632.19
页数: 7
页码: 409-41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千载失传古乐器今朝旧貌换新颜记一家三代人恢复革新古陶埙的事迹情况。
关键词: 乐器 陶埙 考古

内容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古代八音①分类中属土音。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始于《诗经》,有:“如埙如箎”②“伯氏吹箎”,“仲氏吹箎”③的诗句。可见这种古老乐器,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不断从地下发现一些陶埙,它的上限时间现在已经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④现代音乐家吕骥,为了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曾率领一个小组,走遍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省,考察研究了不同形状、不同时代的陶埙20几个。他在所著《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形成年代》⑤一文中指出“从西安半坡遗址⑥发现一音孔陶埙,到河南殷代遗址发现五音孔陶埙;从新石器时代两音孔陶埙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到殷代五音孔陶埙能吹出七声音阶,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从殷代以后,一千多年中,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直到汉代才出现六音孔陶埙”。
  我们从古代文献来考察,汉代以后,陶埙这种古老乐器,在广大人民中间已经失传。虽然历代宫廷以及唐宋以来全国各地的孔庙,还个别的保存有埙的实物,但只能在每年祭祀时作为乐队专用乐器,实际上在社会上已成为绝响。
  吴浔源先生(1824—1902)⑦,字棠湖,原籍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成年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城里,清光绪举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篆刻,兼工音律。据传他从地下发现一件古代陶埙,引起他的兴趣,他决心把这一古代失传的乐器恢复起来,经过钻研,终于把陶埙制造出来了。他还撰写了一部《埙谱》,后人把它命名为《吴棠湖先生埙谱》。这部《埙谱》,我家存有一部抄本,可惜1953年运河决口遭到遗失。现在我只能回忆其内容,略作叙述。棠湖先生所制埙,我家也有一个,虽然损失已久,现在我也能回忆其形状。该埙系五个音孔,梨形,吹孔在顶端,呈灰黑色,与近年在河南辉县殷代墓出土的相类似,是典型的殷代梨形埙。
  《埙谱》的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第二部分是埙的几种图形和说明,体形大的音低,越小的音调越高;第三部分是适合各音调埙的选曲。从《埙谱》的内容看,棠湖先生是有意识制造各音调埙的,他究竟已制出了几种音调的埙,现在已无法考查。按《埙谱》中的埙图来估计,似乎是按七声音阶每调制成一种。他还选出一些不同音调的昆剧,我记得选出的有:《烂柯山》中的《痴梦》,《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雷峰塔》中的《水漫》,《铁冠图》中的《刺虎》,《杂〓》中的《拾金》,《玉簪记》中的《琴挑》,《紫钗记》中的《折柳》……等。他还把和尚们配笙管乐器念诵的经咒,⑧填上曲谱,点明节拍(板眼),并把这一段有曲谱的经咒,也附在选曲的后面。棠湖先生这些做法,可说是合乎实际需要,吹什么调的乐曲,就用什么调的埙,不用变换指法(俗称翻手),即可达到吹奏目的,大大减轻了吹奏的难度,无疑是非常科学的。
  棠湖先生在《埙谱》中还有赞颂五音孔埙的诗句,我记得有两句是:“窍虽只五字十二,高低七调周轮回”。诗意是说:埙虽只有五个音孔,而能吹出十二个字音,这样说法,我认为有些夸大,我从吹奏实践中得知,殷代五音孔埙是由五声音阶过渡到七声音阶的产物。用难度很大的俯仰的吹奏法,勉强达到七声音阶,只能吹出一个大八度音程,无法吹出高低十二个音调。《埙谱》中所绘的埙图大小不一,大的音低,越小的音越高。表示每个埙的音调,棠湖先生也不用通行的工、尺字谱,而是用古代十二乐律来表示。因此,《埙谱》中就出现了“黄钟”埙、“大吕”埙、“太簇”埙等。充分表现出棠湖先生有浓厚的泥古、崇古思想。但是他能复制出不同调的殷埙,而又能吹奏《痴梦》、《琴桃》等这样难度很大的昆剧,其造诣之深,可以想见。他所著《埙谱》,五十年代初,我曾与北京音乐研究院联系,目的是为了把我所存的《埙谱》抄本,指赠给公家保存。据回信该院存有吴棠湖先生《埙谱》手抄本,印本共三种。至于棠湖先生手制埙,人间是否还有遗物,至今毫无线索。一代文人的遗著和手制品,在我国音乐史上泯然消失,实是莫大的遗憾。
  我家世居德州市西郊五里庄,远在清乾隆年间,祖上就有演习昆剧的传统。我的父亲李雨村(1885—1951),自幼受家庭薰陶,爱好音乐。青年时代,就对于笙、管、笛、箫、三弦、琵琶等乐器,有较深的造诣。德州和吴桥县毗邻,我们家和棠湖先生族中又有亲戚关系。我父亲托人从棠湖先生晚辈手中,求得《埙谱》手抄本一册,手制陶埙一个。也立下志愿,继续制造陶埙。但是《埙谱》中,对于制埙的工艺程序和方法一无所有,这就必须独立思考,摸索前进。几经失败,终于在20年代初,制造成功。
  当时德州及附近地区,职业的或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平调派,以工字调(D调)为主,一是高调派,以五字调(G调)为主。我父亲分别制出大小不同的埙,从中找出合适的平调或高调埙,逐渐定型,埙的颜色分赭红、瓦灰、墨黑三种。多数底部有印章,印章共有五种:(1)“大唐开元”,(2)“建安六年”,(3)“鬲津天泉”,(4)“李雨村制”(以上系篆书),(5)“桃园老人李雨村制”(隶书)。父亲所制埙,完全按照棠湖先生原型复制,没有创新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是手工操作,很难掌握分寸,每烧制出一批埙,除破碎者外音调准确的占少数。除自留一部分,余下的即赠给友好的和尚、道士,民间乐队(鼓乐户)及业余音乐爱好者,音调不准的,则赠给不懂音乐的亲友作为古玩摆设之用。
  我父亲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恢复制作出古代乐器陶埙,他又在吹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不但能吹奏难度较大的古乐曲《三落》(梅花三弄)、《大寄生草》(高山流水)等;他还能吹奏昆剧全〓的《赐福》、《观灯》以及《邯郸梦》中的《三醉》、《紫钗记》中的《折柳》等剧曲。他还和附近各寺庙的和尚、道士、及各地民间乐队(鼓乐户)交朋友,经常和他们合奏乐曲,德州永庆寺的和尚,一年一度到泰山“朝山进香”,每次都约请我父亲同去。我父亲也披上袈裟当假和尚,吹奏陶埙加入他们的行列,一同在泰山各地“游庙”。因此,父亲遭到亲朋中一些“卫道者”的非议与指责,说他这样做有失“身份”,我父亲对这些指责,置之不理。
  我父亲从本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烧制埙不少于十几次,每次从数十个到百个,所制埙数以千计,这些制成品都到那里去了呢?据我回忆,有以下几个去向;一是广大城乡音乐爱好者,当时只要有人求到面前,总是满足要求。二是各地庙宇的和尚、道士们,例如德州的永庆寺,水官驿关帝庙,南门城上关帝庙,北厂村大(音dài)王庙,申庄上岛寺,南关玉皇阁等,三是农村各地鼓乐户(俗称吹鼓手)。例如德州市郊区长庄,钟家辛庄、河北省景县的前枣林村,沙洼村、南大屯、范庄等。他们要去与笙、管合奏以吸引听众。少数埙流入北京、天津、济南及附近各县亲友家,还有一个埙流入美国。
  20年代初,山东省公署在济南开过一次博览会(当时省长是田中玉),我家把埙送去展出,得银质嘉禾章一枚,奖状一纸(田中玉签名),那个埙留在山东省图书馆。20年代中期,德州教会学校,博文中学校长王景文先生要去埙两个,分别送给北京燕京大学,济南齐鲁大学图书馆各一个。1925年以后,德州美国教会每年圣诞节,开游艺晚会,请我父亲到会吹埙助兴。30年代初,德州美国医院德大夫要去埙一个带回美国。
  1930年冬季,我在北京读中学,全市中、小学在金鱼胡同,美国青年会大礼堂举行文艺会演,我参加了陶埙独奏(那年我15岁),我吹奏了昆剧《紫钗记》中《折柳》的一支,《北寄生草》,第三天登了报纸,惊动了当时北京音乐、戏剧界几位名流,他们召见了我,让我寒假后,带去几个埙送给他们。
  五里庄吹奏陶埙比较有成绩的,有姜宝山、姜云秀父子,另有鼓乐户如长庄的路玉田,景县南大屯的张宝才,恩县道士郭公然等。如今这些人都已去世。能烧制埙的只有堂兄李百超一人,如今他已是85岁的高龄。还有一个会吹埙的是李学孔,他也是古稀老人了。
  德州国棉一厂技师董玉水同志,退休后细心研究复制龙山文化黑陶工艺,作出比较好的成绩。1986年夏,我请他以我父亲所制埙为样板,又烧制了一次,也获得成功。同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以陈铎同志为首的《话说运河》摄制组,来德州拍片,约我和次子钟汾,用埙吹奏了古乐曲和《话说运河》主题歌,作为《话说运河》德州部分的一项内容。
  四
  我的次子李钟汾,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任德州师专化学系副教授,童年时即学会吹奏昆剧《观灯》的《尾声》。毕业后分配乐陵第四中学任化学教师,根据需要,又兼任音乐教师,因而又学会风琴和手风琴,钟汾在长年吹奏陶埙实践中,深感用五音孔埙吹奏现代歌曲,实在难以表达歌曲的真实情感。他决心按照祖父当年制作陶埙的工艺程序,试制多音孔陶埙。他先用粘土(胶泥)塑制成型,不加烧制。在试制中研究音阶和开孔位置的关系,孔径与音准的关系,音调高低与埙腔内径的关系等。经多次改进,一种既便于吹奏音阶又齐全的八音孔新型埙试制成功。新型埙音孔的分布是:吹孔仍在顶端,前面六个音孔呈反“八字”形排列,后面两个音孔,在下半部平行排列,即增加了音高音又能多出几个半音。用新型埙吹奏一些现代乐曲,比较能运用自如了。定型以后,他接着开始研究烧制工作。经过多次反复,已对温度阶梯烧制火候,时间等关键技术已基本能掌握。现在已制成各种调式的陶埙。
  新型八音孔陶埙制出后,经德州师专艺术系教授肖寒等同志鉴定完全合乎十二平均律⑨。
  国棉一厂技师董玉水同志为了鼓励钟汾进一步研制陶埙,特将自制的研制陶胎的机器赠给钟汾,钟汾得到了这件机器更
  增加了信心和决心。现在已按照十二平均律要求,制成大小十二个八音孔套埙。完成了棠湖、雨村两前辈的夙愿,在几千年古陶埙进化过程中,对改革中国的古老乐器方面,作出了贡献。

附注

附注: 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②见《诗经、大雅、板》。 ③见《诗经、小雅、何人斯》。 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⑤见1978年:《文物》。 ⑥西安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半坡村。 ⑦吴浔源重要著作有《畿辅河渠志》《宁津县志》《埙谱》《笛谱》等。 ⑧古称《竼贝》,也称《颂賛》或《偈賛》。 ⑨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朱载〓(1536—1610)明代乐律家,通过精密研究、计算,制出十二平律律。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于1722年才完成这一乐律,比中国晚了100年。 1998.8.2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吴浔源
相关人物
李雨村
相关人物
朱载堉
相关人物
巴赫
相关人物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