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史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46
颗粒名称: 艺苑史话
分类号: I236.52
页数: 42
页码: 375-41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艺苑史话情况包括德州市京剧团简介、德州市杂技团简介、平原京剧团始末、“杂技之乡”的杂技村——野竹李、临邑一勾勾剧团简介、哈哈腔简介、武城秋胡墓与京剧《桑园会》、千载失传古乐器,今朝旧貌换新颜。
关键词: 德州市 艺苑 史话

内容

德州市京剧团简介
  阎桂芳
  德州地区京剧团始建于1945年,当时在夏津县,属夏津二专署领导。前身为“冀鲁豫边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文工团”。当时演出剧种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称为“三大块”。指导员申明心、陈焕章。主要演员:田武仲、陈素云、刘灵芝、孙鑫甫、李桂云、李忆兰(现中国评剧院演员)、李和曾(全国著名京剧演员,现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导演沙贯洲。全团60余人,演出对象主要是部队。演出剧目有:《白毛女》、《血泪仇》、《闯出阎王殿》、《打渔杀家》、《招待所》等,对部队广大指战员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多年来,剧团紧跟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势演出。1946年,为了揭露美国和蒋介石的阴谋诡计,在临清县“光明舞台”演出了《美蒋合作所》。台下观看演出的有美方代表、蒋方代表和共产党代表(当时的三方调处小组)。此剧内容是揭露美、蒋破坏停战协定阴谋的。剧中的中共代表义正词严地揭露美蒋的丑恶面目,美、蒋方的代表在事实面前,瞠目结舌、丑态百出。演员演得活龙活现,台下观众不时抱以热烈掌声。美蒋代表无地自容,在戏演到一半时,中途退出剧场。
  1948年剧团转归夏津第二专署,改称“光明剧社”,临时指导员为吴晓恩。同年,又划归衡水专署,1949年各分为两个分社:总社指导员为李齐光;一分社社长为田武仲,副社长为范维和、徐兰芳;二分社社长杨宝童,副社长何义奎、孟昭立;主要演员增加了田富振、金益臣、贺永华(现上海京剧院演员)。当时为宣传土改和婚姻自由,演出了《白毛女》、《锁不住的女儿心》、《血泪仇》、《双蝴蝶》、《梁祝哀史》等剧目,对提高群众的觉悟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0年,抗美援朝时,剧团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自己编排了活报剧《美帝自处绞刑》,第二天上街演出,反映良好。
  1952年,始划归德州专署,成为德州专署京剧团,从此正式演出京剧。指导员林待茂、牛玉芝,正副团长田武仲、杨宝童、张书惠,全团发展到110人。
  1956年,曾划归聊城地区,改称“聊城地区京剧团”,指导员李明甫,正副团长杨宝童、田武仲、赵啸澜。主演:杨宝童、赵啸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剧协理事)、诸世勤、王文娟、崔少卿等。
  1962年初,划回德州,改称:“德州地区京剧团”,指导员李景辉,正副团长田武仲、杨宝童、董恩波、崔少卿等。于元月6日参加了广东省慰问团,去海南岛慰问人民解放军。演员们不顾山高坡陡,冒险进山沟,上面是峭壁,下面是山涧,在只有一步宽的小道上急行军,把戏送到战士面前。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说:“在山沟里连电影都看不上,现在我们能看到戏,太感谢你们了……”
  1964年元月,山东省副省长陈雷率领剧团去烟台、威海、莱阳、大竹山、小竹山、石岛等地慰问海防前线军民。
  剧团又于1961、1964、1968、1969年均代表山东省赴海岛慰问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海防战士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64年8月,剧团排演了《红灯记》,当时的省委书记谭启龙看了演出后,大加赞扬,号召全省各兄弟剧团学习此剧。剧团向全省各剧团进行了传授,并组织了联合演出队,给各剧团培养了5个扮演李玉和、5个扮演李奶奶的角色,达到都能登台演出的要求。
  1956年9月,德州地区京剧团(当时归聊城)参加全省会演,由田富振编导的《鹊桥》荣获五个一等奖,即:编剧、导演、演员、集体舞蹈、音乐等五项。同时演出《坐宫》,赵啸澜获演员一等奖,杨宝童获演员二等奖。
  1970年6月有20余人调到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京剧队,8月份,全团调济南,成立“山东省京剧二团”,负责人宫云鸿(6210部队军代表)、姜吉仁、李景辉。
  1971年8月份,部分调出人员又调回德州,于是又招收学员,重新建团,革委会主任李景辉,团长董恩波、范维和,全团90人。边教学,边演出,演出剧目:《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杜鹃山》、《沙家浜》、《八一风暴》、《红灯记》、《红灯照》等现代戏。
  1982年11月地区京剧团戏剧月会演,演出了新编现代剧《住店》,徐桂华、潘力坤获表演奖。
  1995年德州地区改为德州市,德州地区京剧团改为德州市京剧团。
  1997年夏,市京剧团参加了山东省戏曲大奖赛,张贺芳获优秀表演奖。
  德州市京剧团建团历史长,政治基础好,干部力量强,师资水平较高,因此,在建团50多年的历程中,在全省京剧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德州市杂技团简介
  佟凯 孙朝恩
  德州地区杂技团前身为“聊城地区杂技团”,于1958年在聊城市成立,属聊城地区文教科领导。它是由原东阿县第一、第四、第五、第六(仅6个人)、第七、第八马戏团、德县(现陵县)杂技团,称6个半团合并组成的。这些团以前均是私人班子,1956年经过登记,其性质由民间职业团体改为集体所有制的团体。初建团时编制为140人。1959年9月,山东省杂技团成立,从聊城杂技团抽走一个队,共40多人,作为省杂技团的基础。1961年因行政区划,归德州行署文教局领导,改称“德州地区杂技团”。1993年,随地改市,德州地区杂技团改为德州市杂技团。
  主要演员:华科举、孙义臣、关启德、李凤兰、陈正祥、李连庆、张学照、王凤兰。教师:肖书忱。
  杂技团组建以后,即投入整风运动。运动结束后,绝大多数演职员参加演出。1959年初,活动在临清一带,后进入济南市大观园演出。同年5月,在济南珍珠泉礼堂,为来山东视察的朱德委员长演出,受到接见和好评。是年9月,又为南京军区的湖州市召开的党代会演出数场,获得锦旗。
  1962年4月,中国新闻社电影部拍摄《齐鲁英豪》,抽调杂技团演员张学照,参加拍摄了他创作的“多头水流星”;1964年春节在枣庄市演出,正值“学王杰”活动高潮,杂技团自编自演了学习王杰事迹的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1965年10月,在德州市下乡演出,自拉10辆地排车,每次开演前接军烈属、五保老人看演出,为房东挑水,打扫庭院,被群众誉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兵”;1968年“八一”建军节,被省命名为“山东省拥军慰问团德州第四分团”,到长山岛慰问海防战士。海岛上条件很差,演职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共演出了50多场,还抽出许多演员为战士们缝补衣服、理发、修鞋,部队受到很大鼓舞,赠锦旗50多面;1969年“八一”建军节,接受了地委分配的拥军慰问演出任务,赴齐河县舟桥部队和防化部队、商河县防空部队、河北省故城县飞机场等处演出15场,得到驻军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1970年,山东省抽调杂技团组成春节慰问团德州分团,由秦和珍、朗延芝带队赴徐州、连云港等地慰问部队,获赠锦旗30面,和部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长期保持书信联系;1971年,德州地区组织慰问团,赴昌潍地区慰问驻军6210部队和烟台地区驻军6037部队,演出30场;1972年7月,省文化局从德州地区杂技团抽调部分节目,到青岛市迎接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受到亲王和省领导的接见;同年8月,由德州地区组成石油工人慰问团,赴胜利油田临盘指挥部演出,后又去辛店胜利炼油总厂,为欢送阿尔巴尼亚工人代表团回国,演出16场;1973年10月,在青岛演员俱乐部为外国海员演出两个多月。总计接待外宾万余人次,召开座谈会50多次。1974年3月,又在青岛市海员俱乐部演出,接待外宾5000多人次,并多次到海岛为部队演出。《青岛日报》报道了杂技团在海岛演出的先进事迹。
  1980年春,德州地区杂技团应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邀请,协助拍摄彩色故事影片《红牡丹》,影片中3个角色即红牡丹、五龄童、九月菊,在一场马戏表演中,由杨秀华、杨惠萍做红牡丹的替身,吴宝森做五龄童的替身,杨惠萍做九月菊的替身。表演矫健、优美、和谐。拍摄过程中,正值杂技团在上海市复兴公园演出,全团全力以赴,服从拍摄,整个拍摄工作配合得力。影片上映后,在全国影响较大。
  为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德州市杂技团积极开拓国外演出市场,先后到美国、德国、葡萄牙、波兰、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进行商业性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高度赞誉。如:1995年三四月份一行23人在日本琦遇县久喜市演出18场,获圆满成功;1997年4~11月份主要演员赴德国、波兰演出7个月,达300多场。
  德州地区杂技团40多年来,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和海内外,特别在东北三省颇有影响。多种报刊曾分别报道过德州地区杂技团的演出实况:
  1973年2月5日,《大众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杂技艺术的新风姿”,附剧照6张;
  1979年6月23日,《吉林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高超的技艺,精湛的表演”;
  1979年6月25日,《长春日报》报道“杂技之花并蒂开”,附剧照3张,速写“空中飞人”一幅;
  1979年8月21日,《鹤岗日报》第一版报道题为“德州杂技团来鹤演出”;
  1980年4月15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刊载题为“精彩马术,难得一睹”;
  1980年5月22日,《江城日报》第三版刊载题为“精湛的技艺,优美的造型”;
  1980年8月31日,《包头日报》第二版刊载题为“惊险绝技,妙趣横生”;
  1981年7月21日,《沈阳日报》第三版报道题为《协助拍摄〈红牡丹)的马戏团来沈公演》。
  经常演出节目及表演者:
  马术表演者:任学峰、吴宝森、陈大成、杨秀华、王春梅等;
  钢丝表演者:苑书赞、李广兴等;
  魔术表演者:关启德、陈静兰、曲孝儒、李国志、宋万琴等;
  排椅表演者:陈大成、陈大兰、秦忠清、董文斌等;
  小武术表演者:陈大成、张庆河、陈大兰、郭占宽、于长州等;
  狮舞表演者:马殿德、陈大兰、陈大成、于长州、郭占宽、张庆和等;
  口技表演者:张学照、郎延芝、陈大成;
  秋千表演者:马红吉、路来刚、李书堂;
  车技表演者:赵卫民、陈大兰等。
  1985年,杂技团参加山东省杂技调演获奖节目:
  钢丝表演者李广兴获三等奖。
  秋千表演者马红吉、中来刚等5人获二等奖。
  车技表演者赵卫民、陈大兰获三等奖。
  (作者单位:市文化局)
  平原京剧团始末
  蒋富林 康连和
  平原县京剧团1957年元月1日成立,1986年7月撤销。近三十年来,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文艺方针,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下乡下厂,配合中心,义演宣传,拥军慰问,上演了各种题材的传统戏、现代戏,并创作、改编、移植众多剧目,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剧团组建及发展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渐迫切,就在这种经济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渴望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形势下,县委、县政府从1956年上半年就开始酝酿成立平原剧团,并曾几次派人到外地联系,但均未成功。1956年10月,县政府派王克轩、李云生再次去北京市文化局联系剧团。开始本想联系一个评剧团,因为地方戏在农村观众中较为盛行,于是,由北京市文化局介绍,找到了北京大兴评剧团,但由于该团团员大部分是北京人,不愿离京赴乡,所以未成,又在北京市文化局的帮助下,找到北京市群力京剧团。
  该剧团是私人剧团,由名丑张春山任团长,所以又叫张春山剧团。王克轩、李云生说明情况后,便顺利地达成了剧团受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保证全团的几厘份(即:经济收入——作者注)的协议,于1956年10月,群力京剧团一行50余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平原县,剧团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支持,人民群众更是拍手叫好,开始几个月,剧团流动于农村演出,在当时北京市剧团竞争异常激烈,而农村群众渴望绚丽多彩的文娱生活的情况下,剧团收入相当可观,更由于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演员情绪也随之稳定,决心留下来,扎下根,于是,经过整编,1957年元月1日,县府宣布平原京剧团正式成立(定为集体所有制),张春山为团长,姚明同为副团长,县文化科副科长李连生任指导员,随团协助工作,就这样,这棵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曾起到过促进作用的文艺禾苗,在肥沃的平原土地上诞生了,并在平原县人民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起来。
  1958年12月,平(原)、德(县)(现陵县)合并,平原京剧团为一团,团长张春山;原德县京剧团为二团,团长张立华;两团计170余人,1960年一、二团合并、精简为81人,1961年7月,平(原)、陵(县)分县,剧团编制未动。1986年7月,结合剧团演员变动,演出困难等情况,加之电影、电视、录像业的冲击,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剧团撤销,人员分别安置就业。
  京剧团设党支部、团部、团支部、支部、工会。党、团支部、工会负责全团的政治领导和福利工作,自1961年以来,先后由康元健、张洪泉、牛权卜、王吉胜、王金荣、郑东绵任党支部书记。团部设正、副团长3—4人,负责全团的行政业务工作(附:平原京剧团团长、副团长沿革表),下设业务室、演员队、乐队、舞美队、后勤组,分别负责学习、练功、排戏、安排演出以及财务后勤等工作。
  二、演员阵容与主要设备
  演员阵容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57—1966年。这个时期主要是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和部分中青年演员挑大梁,这些演员台风朴素大方,基本功扎实,整个剧团行当齐全,阵容整齐,可谓平原京剧团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期。此期主要演员和演奏员有:全国名丑张春山(当时被誉为“全国滑稽名丑”,——后有专文介绍);须生:全国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班第六代弟子康元健、余派老生杜振华、柴世岩;小生:崔湘云、翟玉平;武生:康春来、王全;青衣、花旦:刘银梅、鲍忠会、尤贞娟(梅兰芳弟子张丽娟曾受聘演出一年有余,更使剧团锦上添花);刀马旦:安桂秋、陈影、亚吟兰;老旦:马风林、赵丽君;净行:李志春、王学林;琴师:赵金魁、梅彦昌、孙亚光、彭香廷;鼓师:罗次坤、王全利。
  第二阶段为1966—1986年。建团以来,先后招收了70多名学员,在老艺人的辅导帮助下,新演员茁壮成长,并逐步成为骨干力量。老艺人年事已高,有的病故,有的退休,有的调动,演员阵容有了较大变化,除老演员康元健、刘银梅外,当时的主要演员和演奏员有:须生:白宝志(后调出)、孙浩林、朱建华;武生:马登峰;青衣、花旦;王玉芹、刘成香、刘廷举;老旦:李桂蕊;净行:朱春雷、刘宝礼;丑行:傅光宇、石振泽、王兰根;鼓师:任宝来、曹兰礼;琴师:侯松和、刘洪泉。
  1957年建团后,演出设备简陋,服装、道具都是租赁而来,1958年,省拨款45000元,购置了部分服装、道具等,设备状况才有了明显改观;1960年,县委又拨款近30000元配置服装,后经逐渐添置,各种灯光、高低音收播设备、帷幕布景、台毯、服装、道具等陆续齐全。
  三、演出活动
  建团近三十年,平原京剧团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开展演出业务,演员足迹遍及东北、华北各地,综合演出活动曾出现两个最佳时期,一是1957—1966年,当时演员阵容整齐,演出水平较高,张春山演唱的《戏迷传》、《花子巧报》、《傻子拜门》、《老西发财发家》;余派老生杜振华演唱的《借东风》、《四郎探母》、《失空斩》、《辕门斩子》等剧目,场场暴满,观众喝彩叫绝,全团年平均收入达10万元左右。二是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上演了传统戏,戏剧舞台空前繁荣,平原京剧团亦在党的正确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整理、改编并上演了一些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如《狸猫换太子》、《济公传》等,连演不衰,业务活动再现新高峰。
  在县境内,演出活动除在县城外,每年至少拿出三个月的时间下乡下厂,为工农群众送戏上门,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占全团全年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的三分之一。逢重大节日或政府部署的宣传活动,剧团演员每每皆积极参加。1957年,为配合社会主义教育,剧团由县委宣传部李宝珍同志带领在全县各乡镇巡回演出月余,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1982年,为配合宣传计划生育,连夜赶排了现代戏《合家欢》,在本县19处乡镇演出250多场,群众反映较好,作用较大。
  在县境外,曾到本省90多个县、市、乡镇巡回演出,并经常打入沈阳、大连、旅顺、鞍山、天津、石家庄、邯郸、洛阳、安阳等大中城市,且给当地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剧团还多次随省、地、县领导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部队。1961年,剧团随县委副书记许志玉同志去德州慰问空军;1968年,奉命参加省慰问团,对长岛驻军慰问演出40多天,演出了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1969年驻平原支左部队政委张凤勤同志率剧团慰问潍坊驻军十多天,演出了《八一风暴》、《磐石湾》等现代戏,所到之处,受到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此外,为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开展业务,先后六次与外地著名演员配合演出,1981年与天津戏校优秀演员雷英(后为张君秋弟子)合演了《玉堂春》;1982年,两次与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杨春霞、李宝春合作,演出了《打金砖》、《望江亭》、《借东风》、《红娘》等;此后,与山东京剧团著名旦角演员程青(张君秋弟子)、小生路登云合演了《玉堂春》、《红娘》、《凤还巢》等;1983年与全国著名余派老生李鸣盛合作上演了《文昭关》、《失空斩》等;1984年与安徽省京剧团著名旦角演员鲁大东配合演出了《红娘》、《棒打薄情郎》、《贵妃醉酒》等,深受观众欢迎。
  四、创作、改编、移植剧目
  1958年,党和政府提出戏曲剧目两条腿走路,即不但要上演传统戏,也要编演现代戏。从那时起,平原京剧团便开始了创作、改编、移植剧目的工作,至1984年共创作、改编、移植剧目26个,上演剧目近百个。
  以上剧目均已上演。
  五、上演较有影响的剧目:
  传统戏:
  《锁麟囊》 《宇宙峰》 《生死恨》
  《孔雀东南飞》 《文昭关》 《挑滑车》
  《殊痕记》 《坐寨盗马》 《望江亭》
  《将相和》 《玉堂春》 《捉放宿店》
  《梅龙镇》 《梅玉配》 《荒山泪》
  《击鼓骂曹》 《闹天宫》 《凤还巢》
  《临江驿》 《苏武牧羊》 《宝莲灯》
  《李慧娘》 《秦香莲》 《赵氏孤儿》
  《群英会》 《赤桑镇》 《钓金龟》
  《汉宫惊魂》 《武家坡》 《红娘》
  《失空斩》 《四郎探母》 《金钱豹》
  《审诰命》 《审金莲》 《逼上梁山》
  《戏迷传》 《金玉奴》 《喜喜喜》
  《三打祝家庄》 《连升店》 《纺棉花》
  《霸王别姬》 《遇后龙袍》 《穆柯寨斩子》
  《双嫁奇缘》 《大英杰烈》 《红楼二尤》
  《雏凤凌空》 《花子拾金》 《花子巧报》
  《诓妻嫁妹》 《老黄请医》 《吕布戏貂蝉》
  《十八罗汉斗悟空 《老西发财发家》》
  现代戏:
  《六号门》 《黛诺》 《沙家浜》
  《南海长城》 《红灯记》 《杜鹃山》
  《龙江颂》 《智取威虎山》 《磐石湾》
  《渡口》《八一风暴》《兵临城下》
  《审椅子》《节振国》《合家欢》
  平原京剧团历时近三十年,历经曲折坎坷,不但为丰富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而且名扬所到之处。尽管剧团已经解散,人员奔赴各地,但她为省、地京剧团输送的一批人才(附录名单)还在为文艺舞台的繁荣努力工作着,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闪光发热,可谓平原京剧团的骄傲。
  附:输送名单:
  为省京剧团输送的人才有:老旦洪桂英,文武老生白宝志、刘兰春,武生朱宝田、王宝齐。
  为地区京剧团输送的人才有:铜锤花脸朱春雷,老旦李桂蕊,鼓师任宝来。
  鼓师耿树坤赴济南军区京剧队工作。
  “杂技之乡”的杂技村——野竹李
  宁津县政协文史办
  野竹李村位于宁津县城西南方,是宁津杂技的发祥地南八寨中的一个村庄。相传,野竹李是宋代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发配沧州途中路过的野猪林,后来有一李姓迁来定居于此,并成为村中大户,故而得名野猪李。后因“猪”字不雅,又更名野竹李。野竹李村地处冀鲁交界,历史上隶属关系曾发生变化。到1965年3月由河北省吴桥县划归山东省宁津县的张鳌公社(现为大曹乡)。
  野竹李村是一个不足二百户人家的普通村庄,现在的人口也不足千人,但它在杂技界却颇负盛名,是宁津杂技乃至中国杂技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中国杂技发展史的缩影,也是培养杂技人才的摇篮。
  1.“苗家门”与“齐家门”
  历史上,野竹李村一带土地瘠薄,碱场涝洼连成一片,十年九不收。加上土豪、官府层层盘剥,天灾、人祸使得这里的乡民们靠种地实难果腹蔽体,被迫无奈,只好学几套戏法,驯狗耍猴,舞枪弄刀,吞铁球、宝剑、飞刀剁人,以命换钱,赖以生存。生活虽仍很艰难但总好于闭门待毙。在年复一年的卖艺糊口中,农忙务农、农闲卖艺的人数不断增加。杂技技艺也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苗家门”与“齐家门”两种门派。
  “齐家门”始于何年已无可考查,但正式拜师授徒,第一位师傅姓齐,其名不详。齐门的节目多戏法,如“仙人摘豆”、“倒包子”、“翻囊子”、“海里蹦”、“口中穿针”、“罩子”、“巧套连环”等。另有气功表演,如“双封”、“海剁”、“钢枪刺喉”、“油锤灌顶”等。还有“驯狗”、“驯羊”、“驯猴”、“驯鼠”等。用野竹李艺人们自己的话讲,这些节目都是些“小把戏,小玩艺儿”,投资少,人数少,行动灵活方便,一付“挑子”就能带上全部道具走遍天下,适于一家一户行动。或父子、或兄弟,一付“挑子”即可浪迹天涯。正因为它具有这些特点,所以野竹李的艺人大都从师于“齐家门”。
  “齐家门”的“把戏,玩艺儿”虽小,但要想练成也绝非易事,戏法虽是假的,但功夫可是真的。
  如“仙人摘豆”、“巧套连环”之类,表演起来潇洒随意,一边“使活”,一边“使口”,犹如挚友聊天,与人玩笑一般。“使活”干净利落,“使口”口若悬河。但实际上“使”起“活”来,一是动作必需到位,二要动作先后顺序绝不能颠倒,否则不是“抛托”,就是一切都乱了套,根本无法表演。“口”要掌握轻重缓急,分寸得当。“活”、“口”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场上一分钟,场下十年功”,确也不无道理。象“仙人摘豆”、“巧套连环”这类的戏法即是要领正确,方法得当,训练刻苦,也绝非一、二年能熟练掌握。还有的节目训练起来已达到残酷的程度,弄不好性命危险。这类节目如传统杂技节目“吞宝剑”、“吞铁球”等。“齐家门”对“吞宝剑”的训练大体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是鹅毛探嗓,把鹅毛尾部部分细毛捋掉,用此入口探嗓,感觉呕吐,立即拔出。恢复正常再行探嗓。这样反复进行,愈探愈深,直至不呕为止。第二是嗓中插葱,鹅毛的长度及硬度有限,所以下一步取一葱叶,慢慢从嗓中往下插,并随训练进度,葱叶的数量由一根增二、三、四根。尔后换用葱白训练,直至嗓中无不正常反映再进行第三步,即吞木剑。用枣木制成规格由小到大的木剑八支,木剑上揩油,起润滑之作用。按木剑规格,从小到大的顺序逐一练习,直至最大号剑插、拔自如。最后一步便是吞钢剑,钢剑长一般是一尺三寸,此剑便是表演用剑,剑锋虽不开刃,但也寒光闪闪,并常拉破食管、嗓子,训练时常有血丝附与剑上。训练者虽经前三步的艰苦训练,但精神也颇为紧张,所以常有“晕剑”现象发生。“晕剑”现象一旦发生,师傅便掐“人中”、“足三里”穴或凉水喷面,施以急救。“齐家门”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师傅对徒弟的要求均以严出名,被训练者不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外姓徒弟,稍有疏忽或偷懒均以增加练功时间,藤条“伺候”处罚。
  “齐家门”的艺人们在长年累月的演练中,因“穷”也逼出一些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的训练方法和用具。如“吞铁球”的训练,应是小米磨浆后,加鸡蛋调糊,烤制成“酥球”。可旧时野竹李的艺人拿不出加鸡蛋的小米糊制作酥球,便选用了小枣。小枣有重量、皮嫩滑、无毒,有重量可借助重力下咽,皮滑嫩可拉不破嗓子、食道,即使咽到肚里因无毒,对身体也无任何伤害。但小枣的生长季节性很强,所以艺人们选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至八月中旬进行训练。从七月树上见枣后,艺人便从树上摘下小枣,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的往嗓子里吞。吞进吐出,吐出又吞进,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小枣日渐长大,练者日渐适应,已不再呕吐,直至八月中、下旬打枣为止。至此,这是第一训练阶段。然后是吞核桃,核桃表面粗糙,体积、重量皆大于枣。这无疑就增加了难度。最后才能过铁球关。铁球也是由小及大、由轻到重逐步练习。还有一个节目叫做“鼻丁子”,也是“齐家门”的传统节目。“鼻丁子”的表演须一尺左右的小蛇从口进鼻出。这是利用蛇喜凉怕热的习性创制出来的,小蛇进入口中后,从气管呼出的气是热的,而从鼻中吸进的气是凉的,所以小蛇便从口腔中钻入顺鼻孔而出。
  “苗家门”和“齐家门”均按其始祖的姓氏而得名。“苗家门”的始祖浑号“苗三瞎子”。本人会气功,善武术,杂技行的“顶功”、“跟头功”皆为上乘。同时对带小抄牌(小徒弟)颇有研究,别人带徒,训一把单手顶须用三年的功夫,而他只用年余即可训成。“苗家门”演练的节目俗称“竿子活”。主要有:“刀山”、“中幡”、“窜刀门”、“窜火圈”、“米簸子”、“扛竿”、“大小武术”、“重蹬技”、“三股子”、“踩立绳”等。“苗家门”的正宗传人刘福合(1891年一1961年)人送艺名小龄童。六岁学艺,三年后就能翻“串小翻”,、“串虎跳”、“蹑子”、“提膝”等跟头,他表演的“提膝越花枪”最为叫绝。五尺花枪立于地上,然后“提膝”过枪。花枪由一杆增至五杆而枪杆不倒。在当时堪称一绝。刘福合有三子二女。长子刘国栋、次子刘国庆、三子刘国彬皆随父习练杂技并很有名气。三十年代初,以刘氏一家为主组建了一个大型马戏杂技团,定名为“同乐武术马戏杂技团”。刘国栋任团长、刘国庆任副团长兼外事业务,刘国彬为主要演员。刘氏兄弟不但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身段一个赛一个,个个潇洒、漂亮。在常年的演艺生涯中,铸定了一定的艺术修养。演技已达炉火纯清的程度。刘国彬的“刀门子”场场叫绝。演出前,二十四个铜钱一字排好,由二十四把飞刀,一刀一个,个个铜钱一剁两半。然后八把飞刀装一个刀门。刀圈的直径仅一尺有余,刘国彬两臂下垂而肩不能过,只有在演出时两臂前伸做“鱼跃”动作时才能过去。刀门子由一个到两个,最后至三个。刘国彬身轻如燕,一跃而过,动作干净利落,刀门子个个纹丝不动,身体上下丝毫无损。观众人人拍手叫绝。
  多少年来,齐、苗两派之间各自严守门户,相互封闭,从不进行任何的技艺交流。各自的“门子”和“托”从不“抛出”。艺人授徒大都是自己的子侄。艺人的绝活传儿不传女,即使为女儿选婿,一般都挑选自己的外姓徒弟,并尽其能使女婿留在自己的手下。现近九十高龄的野竹李老艺人孙宪元老先生就是随父母住外祖父家,后定居于野竹李村的。但无论是“苗家门”还是“齐家门”,都是杂技一个门里的,无论哪一门有什么“绝招”、“绝活”,对方都进行分析、研究、推敲,艺人们称之为“纂楞”,经过长时间的“纂楞”,对方的“门子”、“托儿”也能识破。另外受条件的限制,在同一演出团体或在一家人的内部,有些“门子”很难保密。“掐活”、“上托”很难单独进行,有些节目还要女孩子“站场”和作“瓤子”。姑娘大了迟早也要嫁人,“抛门子”的现象总要发生。后来,齐、苗两门的后人也有结为秦晋之好的。这样一来,门户之见日趋淡薄,亲家之间、甥舅之间及而发展到邻里之间的交流活动日趋放开。两门派艺人的技艺交流,带来了野竹李杂技的空前发展、兴旺、繁荣。曾一度出现了“四大名优”的“四大绝活”,即杨老章的“罩子”;马二爷的“闷子”;王春海的“苗子”;张十爷的“抹子”。杨老章不但“罩子”活使得神出鬼没,对“吞铁球”“吞宝剑”的功夫颇深。尺余长的钢剑从口中入食道,最后连剑把全部都吞入口中。“吞铁球”可连吞四只,四只铁球在腹内上下碰撞,叮噹作响,围观者听得清楚。然后凭练就的丹田之气逐个“喷”出。马二爷不但“闷子活”远近闻名,而他所表演的“鼻丁子”也惊险骇人。尺余长的蛇从口中进,鼻中出,鼻中进,口中出。观众看后连连咋舌不已。然而,这些表演对艺人的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
  翻开野竹李杂技的历史史册,章章节节都包含着艺人们的辛酸,字字行行都是艺人们用血和泪写成。有的艺人落下了终身残疾,有的艺人丢掉了性命。“要命别学玩艺儿,要学玩艺儿就别光想着要命”之说,充分揭示了艺人命运之悲惨,但不学玩艺儿就无法生存,就如野竹李村老艺人孙宪元所说的那样:“这全是让‘穷’给逼出的呀!”
  2.杂技的繁荣
  清朝末年,野竹李村的杂技活动曾出现过一段全盛时期。当时,这个不足百十户的小村,能出百十个“大把式”和六十多付“挑子”。
  所谓“大把式”,也称作“掌穴的”,即从事杂技演出的组织者,这些“大把式”不但本人会演几种杂技节目,而且还能编排、构思、创作节目,训练徒弟,组织演出,在班团内充当班主的角色。每年的黄家镇杂技古会上,近则宁津、吴桥、天津、沧州、聊城,远则安徽、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杂技艺人纷纷慕名而来,投在野竹李的“大把式”名下,各事其主。也就是说,以野竹李村的艺人为首,组织起百余个杂技班团,分赴各地演出。“大把式”手下的“班底”大都是本村的杂技艺人或是自己的亲戚。这部分艺人被称之为“底包把式”。由外地而来的艺人通过与野竹李的“掌穴”多次“供事”,认为这里“掌穴的”义气、厚道,不坑害艺人,且有本事,组织、管理班团很有经验。跟着这样的“掌穴的”能挣到钱,即使暂时挣不到钱,鉴于曾有过风雨同舟、有福同享、有难同挡的经历,也会义气为重,同舟共济,共度难关。对外地来驻团的艺人,人们把他们称作“待客先生”。
  凡“大把式”一般都有“棚底”(演出设施),会大活(刀山、马趟子等大节目),而且威望高、善管理。而“挑子”投资少,底子薄,道具简单,行动灵活。一条扁担两只筐,所有的道具也就带全了。这也是“挑子”名称的由来。“挑子”的人员组成大都是一家一户,或父子,或兄弟,或夫妇携子带女。多则三、五人,少则一、二人。这样的“挑子”野竹李村可出六十余付。“待要走,三、六、九”,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六、正月初六是艺人们外出“撂地的”良辰吉日。八月十六正是秋收秋种忙完之后。正月初六刚过“破五”,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完春节,便走出家门,走乡串镇,走集赶会,蹲路边、街头、茶馆、酒肆。由于“挑子”道具简单,所以行动也非常灵活,同时也不用“开地的”(联系演出业务的)。“挑子”表演的节目大都是戏法、驯兽、气功。如“翻囊子”、“倒包子”、“仙人摘豆”、“火帘”、“罩子”、“驯猴”、“驯鼠”、“双封”、“海剁”、“钢枪刺喉”等。野竹李的杂技艺人有个说法,叫作“有本事的干买卖,没本事的挑挑子”,这里所说的“没本事的”不单单指的是不会大活,不善管理,而主要是家底穷,无钱投入。每逢遇上年景不好,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挑挑子的”携儿带女全家外出。全部家当一担挑走,常年不归,浪迹天涯。天天街头、堂会上耍把式卖艺,夜夜露宿牛栏、破庙。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在血和泪的浸泡中苦度营生。
  3.“艺人会”
  野竹李的“艺人会”是野竹李杂技艺人的一个自发的群众性组织。
  “艺人会”的领导成员均由本村年龄大、威望高、棚底厚的艺人组成。少则三、五人,多则五、七人。它的形成不经过什么正式的选举仪式,只是在艺人们茶前饭后的聊天中自然产生。它虽不经过推荐选举的程序,但在行施权力时,至高无上,说一不二。“艺人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好杂技艺人的节目演出,技艺交流,各班团下一步的演出路线、区域、防止一下全涌到一块“撞窑”、挣饭,并探讨杂技技艺的发展,推广人们欢迎的新节目。
  “艺人会”作为野竹李杂技艺人的节目,它的会期定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八。“艺人会”的组织者在村内选一宽阔、平整的打麦场,在场内以同一圆心作两个圆圈,小圈内是杂技、魔术、气功、驯兽、武术对打的表演区。大、小圆之间是“马道”,是马术的表演区。“马道”外是观众和等待演出各路班团的艺人。参加演出的人员,以本村艺人为主,四里八乡及外的艺人也可参加,但必须有本村艺人介绍。按照参加演出的人数、节目的多少,演出的时间少则安排一天,多则三、四天。“艺人会”的所需设施、经费,一般由“艺人会”的组织成员自己解决。不足时,由各路班团自愿募捐。
  “艺人会”的演出虽不排名次。但观众大都是“门里”的,艺人们都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所以各路艺人纷纷“八仙过海,各显身手”。无论用几年“纂楞”出来的新玩艺儿,都在“艺人会”上登场亮相,向乡亲们汇报而一争高低。“艺人会”对新玩艺或是对传统的老节目有新的突破、创新,或新的表演手法尤为重视。艺人们都给予极高的评价。杨老章的“罩子”;马二爷的“闷子”;王春海的“苗子”;张十爷的“抹子”都是野竹李的杂技艺人在四月二十八的“艺人会”上叫响的。
  “艺人会”是野竹李杂技艺人自己的节日,所以这里的艺人们都十分重视它。无论当时在哪里演出,每到四月二十八一般都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会,即使自己没什么玩艺儿往“艺人会”上拿,也想看看乡亲们的表演。“艺人会”的举办对于野竹李杂技的发展,技艺的创新,杂技活动的繁荣均起了很大的作用。4.“古老中幡”的殊荣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京要大摆“七十二道皇会”。所谓“七十二道皇会”,即皇宫内举办盛大的典礼检阅仪式。七十二道代表七十二行。第一道就是野竹李艺人张的“顶竹竿过城门”。
  野竹李的艺人张在七十二道皇会上,肩扛高三丈余的竹竿,竿顶扎大红锦旗一面,借助惯性,冲过数丈宽的城门,过后而竿不倒,然后在各种表演动作中,沿城门台阶拾级而上,再在城门楼上作“十字大秧歌”、“苏秦背剑”、“张飞骗马”、“大小背花”表演。艺人张舞起大竿,上下翻飞,呼呼作响。竿底忽而落在额头,忽而砸在脚尖,忽而用拇指的指尖托住,连慈禧太后看了都瞠目结舌。从此,“顶竹竿过城门”的表演定名为“古老中幡”。
  清末民初,野竹李村的张氏传人,号称“张十爷”的,以表演“古老中幡”而著称杂技界。张十爷会气功、善武术,并有一串又一串的好跟头。他用的中幡竿子高近四丈,粗如碗口,但使起中幡来犹如戏耍长枪,潇洒自然,动静得当,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张十爷不但中幡使得好,且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常慷慨解囊,接济江湖上遇难的人士,无论是打把式卖艺的,还是镖行的镖头等,“三教九流”常有人上门造访。张十爷举止潇洒,谈吐文雅,在江湖上称得起是一位人物。清末民初,张十爷常住南京夫子庙,每天只演一场中幡,一场下来便到茶馆、饭庄结交来访的江湖中人。
  继张十爷之后,野竹李的杂技艺人杨宝林、杨宝合,在“古老中幡”的表演上,提高了难度、险度。对“童子拜佛”、“二郎担山”、“张飞骗马”、“怀中抱月”、“李天王托塔”、“秦王倒立碑”、“旱地拔葱”、“鲤鱼打挺”等招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编排,使“古老中幡”的表演更加符合艺术规律,表演者也得心应手。为此,杨宝林、杨宝俊、杨宝合被誉为杨氏三杰,名扬杂技之林。三十年代,杨宝俊驻北京天桥打把式卖艺时,参加了京城“八大怪堂会”比武演出,因其功力深厚、技艺超人,表演起来给人以惊险卓绝之感。八大怪堂会赠他中幡道具一套,上有大幅的红底金字双层锦旗一面。“古老中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杨宝俊辞世后,这套中幡道具由其徒杨春升留存使用。
  “古老中幡”的殊荣,为杂技界带来了一股“中幡热”。各路艺人、班团纷纷争练“中幡”。民国初年,曾有过“没有中幡不成班”之说。中幡的殊荣,不但为自己带来了提高、发展,而且对野竹李杂技的提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纵观野竹李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厚的杂技历史文化积淀。野竹李人视杂技艺术如同自己的子孙,使其繁衍生息,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杂技艺术也养育了这里的人们,肥沃了这方土地。打开野竹李的史册,张张页页,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野竹李人与杂技艺术休戚相关。
  杂技艺术,野竹李人的自豪。
  临邑一勾勾剧团简介
  席文天 张文学
  “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有种种不同的名称。惠民一带叫“河西柳”。武城、夏津、高唐、在平、堂邑、临清一带叫“北词二夹弦”。巨野、东平则叫“四根弦”,是因它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名。济阳、齐河、禹城、临邑一带,则叫“一勾勾”。这是因为歌者日众,人才辈出,演得入情入神的就有“挖心刀子”、“大白桃”、“三十二坛醋”等代表人物。他们的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于是就有“某某听到某某唱,饼子贴到门框上”之誉了。饼子是该向锅里贴的,可一听到动听的“一勾勾”,走了神儿,却贴到门框上去了。形容它像勾子那样,把人们的神魂一一勾住不放,因而产生了这个名称。西南则传入河南安阳,那里有“四弦剧团”,听起来唱腔旋律,基本相同,只是又有些河南语音和豫剧影响,特别是白口。西北则流入河北交河一带。1964年本团去演出,发现天天有3个老年人顶着小雨从乡下赶来看戏,问他们则说:“年轻时常看这戏,俺这里有个小班,就是从山东请来的教师。好几十年没捞到看了……”这显然是在清末民初。再西至邢台、邯郸、石家庄的“丝弦剧团”,听起来与“一勾勾”也似有血缘关系。
  这个剧种是在民间业余演出中发展起来的。演员来自农民,演给农民看;农忙时干活,农闲时演出;演的是生活小戏,唱腔、音乐并茂,通俗易懂,自然带有一种农民的朴实、痛快,大手大脚的痕迹。各地农村都有过业余剧团。1959年,在中央提出的挖掘地方古老剧种的精神指引下成立了“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对这个新鲜事物,县委、县府都很支持,派了文化干部,后来还委任了团长;由“三十二坛醋”焦连琨任业务团长;聘请了文科、武功教师,自农村招收了一批学员;济宁一批青年也来加入,从此练功、排戏、演出,活跃在农村。曾多次参加专区(惠民、德州)会演,有传统节目,移植节目和现代剧目。后来电影演员崔文顺回乡支民,被聘为化妆师,逐渐壮大起来。1964年,代表德州专区赴“山东省地方戏曲会演”,于山东剧院演出了自编剧目《红梅》。以后,更辗转鲁南、胶东、鲁北、沧南各地巡回演出,极一时之盛。
  值得回忆的是,这个剧团的团风,是非常正派的。演员是农村来的青年,他(她)们朴素敦厚,要求上进,虚心学习,认真教练;上下一致,对上服从领导,对同志互相团结,互助互学,不计待遇,艰苦朴素,一心向团。上下虽只有32个人,互相配合,有时书记、团长、勤杂人员都互替上场;大灯光,大布景,不论制作、演出,台前台后,自动而有纪律地忙个“马不停蹄”。这种艰苦而无怨言、集体合作的工作作风,是上述短时期内取得许多成绩的根源。
  “一勾勾”的伴奏乐器有:四弦、板胡、笛子,后来充实了二胡、三弦、笙等。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甩板(也叫“砍头橛儿”)、山坡羊、娃儿娃儿等曲调,专业后,又创了一个快板。它的唱腔特点是声情并茂、通俗易懂。
  男声,粗犷豪放,刚劲有力;女声,迂回婉转,优美动听。唱腔特色是真声吐字,假声托腔和唱字无腔,如说如念,行腔无字,伴奏相随。即,先把字送入人耳,然后行腔一勾,伴奏过门花哨好听,造成和谐的效果。
  一勾勾剧团在“文革”中被砍掉了。但,这个剧团曾经存在,并涌现过一些唱出特色的演员,至今仍使人不能忘怀,原团的一些演员现在有的已逝世,有的转业到别的部门去工作了。已故的二人,“三十二坛醋”的唱腔,虚实相济,轻重回逗,如噎如吐,真假嗓出现得很有分寸;张洪学操板胡,勾勾作响,时歇时动,很有剧种特色。仍住梆子剧团的杨富元,唱、作俱佳。他的嗓音宽厚宏亮,很有表现力;作功动辄入戏,或庄重,或诙谐,无往不响。尤其在现代戏里,他的表演带着浓重的民间味,富有生活气息;已转业五金厂的巨野宋玉珍,她的嗓音醇厚敦实,由真声转假声时,三腔(头腔、鼻腔、胸腔)共鸣,还带一种喉音,听来深沉隽永。她可以代表南派。已转业济阳文化馆的德平龙传英,她有一种适合这个剧种的特殊嗓音,她的音色优美,音质坚实,真声渡假声自然,婉转流畅,勾勾呼呼,惹人爱听,身段活动自然。她所演出的传统剧目《王小赶脚》,唱、白、作、逗,很富有民间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剧种,齐河、禹城、临邑三县交界处,至今不失流传。现在禹城有个业余剧团,有先前的老艺人,带一些青年,农闲时也邀一些转业人员,不时演唱一回。
  哈哈腔简介
  乐政
  “哈哈腔”,又叫“喝喝腔”、“拉拉调”、“合儿腔”,是我国北方稀有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涿州、沧县一带,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成。一说起源于山东柳子腔,传始于明末,实流行于清乾隆年间。哈哈腔有东、西两路之分,流传于河北保定地区的为“西路哈哈腔”,流行于山东中部和河北东部地区的为“东路哈哈腔”。在形成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等剧种影响。
  乐陵哈哈腔属于东路哈哈腔。清末民初,盛行不衰,杨家乡辛店一带及其他各地广为流传。山东省的哈哈腔,当以乐陵辛店村最有代表性,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当初为业余性质,农忙干活,农闲演出,群众自行排练,演员也出自民间爱好者。1943年以后开始发展起来。唱出些特点来的有“净面梨”(青衣花旦韩希红)、“半缸醋”、“戏满台”等代表人物,在群众中久传不衰。哈哈腔表演朴实,以唱见长,叙述性、说唱性较浓。伴奏乐器,以四弦、胡琴为主,配以板胡、二胡、月琴等;曲调分头板、二板、三板、安板、尖板、导板等形式。传统剧目有:《小过年》、《拴娃娃》、《李香莲卖画》等,大多为生活小戏。
  1956年正式建团,张清河任书记,封成信、张金榜任正副团长。以杨家乡辛店村业余班20余人为基础,吸收老演员,培养后起之秀,发展为60余人。充实乐器,增添三弦、笙等。建国后,挖掘整理出传统剧《秦琼搬棂》、《杨二舍化缘》等百余个;移植古装戏《杨八姐游春》、《杨门女将》;自编连续剧《丝绒记》6本;排演现代戏《白毛女》、《沙岗村》等7个剧目。加强武功训练,以应体裁扩大之需,不断组织观摩学习,以提高艺术水平,不数年,由业余到专业,也逐渐羽毛丰满。更由于它的唱腔柔和婉转,通俗易懂,音乐、唱腔并茂,娓娓动听,几年来,迥于津南、济北广大城乡,颇受各地群众赞赏而喜闻乐见。1962年京剧艺术大师尚小云先生到济南传艺,还为该团作画鼓励。
  “文革”期间,该团被解散。现民间仍经常有哈哈腔业余演出活动。
  武城秋胡墓与京剧《桑园会》
  刘长居
  据《武城县志》记载,在武城境内有一座秋胡墓,因年代久远,现已成为平地。据史书载,秋胡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相职),京剧《桑园会》就是根据他的故事编写而成的。
  京剧《桑园会》,又名《秋胡戏妻》,也有叫《马蹄金》的。该剧目是一出传统的历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她与京剧《汾河湾》、《武家坡》堪称姊妹戏,在行当上都是生旦对工戏。在剧情上也有相近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从历史角度看,有的剧目没一点历史的影子,而《桑园会》却与众不同,她是有其历史根据的。西汉刘向在《烈女传》第五卷中就有记载:
  鲁秋洁妇者,鲁秋胡之妻也。既纳五日,(秋胡)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其家见路旁有美妇人,方采桑,而悦之。下车谓曰:“力田不如逢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今吾有金,愿以夫人。”妇曰:“嘻夫!采桑力作,纺绩织衽以供以食,奉二亲养,夫子已矣,不愿受人之金。”秋胡子遂去。归至家,奉金遗母,其母使人呼,妇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见之而惭。妇曰:“束发其身,辞亲往士,五年乃还归,当见亲戚。今也乃悦路旁夫人,而下子之装,以金与之,是忘母不孝也。妾不愿见不孝之人。”妇污其行,去而东走,身投于河而死。
  西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对秋胡戏妻之事也有记载:
  鲁人秋胡,娶妻三日,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于今日也。”采桑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桑于郊,未返。”既归还,乃向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从以上两个史料记载来看,二者细节稍有不同,即:前者说婚后五日,外出作官五年;后者说婚后三日,外出作官三年。乍一看来,离家三年五载,就不认识妻子,好象有些不太合理。其实,在封建社会新婚三五日,夫妻不能熟识也是常有的事。
  到了元代,剧作家石君宝根据以上史料记载。写了一个元杂剧,剧名叫《鲁大夫秋胡戏妻》,简称《秋胡戏妻》。全剧分四折。剧中女主人公是罗梅英。为使观众和读者不生疑虑,剧本在时间上作了进一步改动,改为新婚三日,秋胡就被勾去从军,十年后作了大夫,荣归故里。这样就强调了新婚时间很短,丈夫在外时间很长,夫妻不相识还更合理一些。在剧的结尾,作者一改传记中“投河而死”的悲剧结局,采用了戏曲中常用的“大团圆”处理方式:最后秋胡和罗氏重归于好。
  京剧《桑园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元杂剧本子改编的,只不过把秋胡和罗氏新婚离别的时间又延长至二十多年。剧中女主人公也由罗梅英改为汉乐府民歌《陌上桑》里的罗敷。这样处理可以借历史名篇《陌上桑》中的罗敷女那美丽形象,吸引和抓住观众。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描写了一位美丽而聪明的劳动妇女形象,其内容与刘向的《烈女传》,葛洪的《西京杂记》以及京剧《桑园会》基本相似。只不过《桑园会》把人们熟知的《陌上桑》女主人公名子移置过来而已,这样就使得《桑园会》更富有戏剧性、观赏性,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感染力。
  京剧《桑园会》是我国国剧优秀的传统剧目,也是“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京剧名优常演的剧目。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梁小鸾等演出此剧,更为称绝,令观众百听百看而不厌。近几年,中国京剧研究生班中的优秀中青年演员,也时常演出这个剧目,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喝彩。
  (作者单位: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千载失传古乐器 今朝旧貌换新颜
  ——记一家三代人恢复革新古陶埙的事迹
  李孟才
  一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在古代八音①分类中属土音。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始于《诗经》,有:“如埙如箎”②“伯氏吹箎”,“仲氏吹箎”③的诗句。可见这种古老乐器,在周代奴隶制社会已相当流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不断从地下发现一些陶埙,它的上限时间现在已经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④现代音乐家吕骥,为了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曾率领一个小组,走遍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四省,考察研究了不同形状、不同时代的陶埙20几个。他在所著《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几种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形成年代》⑤一文中指出“从西安半坡遗址⑥发现一音孔陶埙,到河南殷代遗址发现五音孔陶埙;从新石器时代两音孔陶埙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到殷代五音孔陶埙能吹出七声音阶,经历了三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从殷代以后,一千多年中,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直到汉代才出现六音孔陶埙”。
  我们从古代文献来考察,汉代以后,陶埙这种古老乐器,在广大人民中间已经失传。虽然历代宫廷以及唐宋以来全国各地的孔庙,还个别的保存有埙的实物,但只能在每年祭祀时作为乐队专用乐器,实际上在社会上已成为绝响。
  二
  吴浔源先生(1824—1902)⑦,字棠湖,原籍宁津县小店乡王庄人,成年后迁居河北省吴桥县城里,清光绪举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篆刻,兼工音律。据传他从地下发现一件古代陶埙,引起他的兴趣,他决心把这一古代失传的乐器恢复起来,经过钻研,终于把陶埙制造出来了。他还撰写了一部《埙谱》,后人把它命名为《吴棠湖先生埙谱》。这部《埙谱》,我家存有一部抄本,可惜1953年运河决口遭到遗失。现在我只能回忆其内容,略作叙述。棠湖先生所制埙,我家也有一个,虽然损失已久,现在我也能回忆其形状。该埙系五个音孔,梨形,吹孔在顶端,呈灰黑色,与近年在河南辉县殷代墓出土的相类似,是典型的殷代梨形埙。
  《埙谱》的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第二部分是埙的几种图形和说明,体形大的音低,越小的音调越高;第三部分是适合各音调埙的选曲。从《埙谱》的内容看,棠湖先生是有意识制造各音调埙的,他究竟已制出了几种音调的埙,现在已无法考查。按《埙谱》中的埙图来估计,似乎是按七声音阶每调制成一种。他还选出一些不同音调的昆剧,我记得选出的有:《烂柯山》中的《痴梦》,《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雷峰塔》中的《水漫》,《铁冠图》中的《刺虎》,《杂〓》中的《拾金》,《玉簪记》中的《琴挑》,《紫钗记》中的《折柳》……等。他还把和尚们配笙管乐器念诵的经咒,⑧填上曲谱,点明节拍(板眼),并把这一段有曲谱的经咒,也附在选曲的后面。棠湖先生这些做法,可说是合乎实际需要,吹什么调的乐曲,就用什么调的埙,不用变换指法(俗称翻手),即可达到吹奏目的,大大减轻了吹奏的难度,无疑是非常科学的。
  棠湖先生在《埙谱》中还有赞颂五音孔埙的诗句,我记得有两句是:“窍虽只五字十二,高低七调周轮回”。诗意是说:埙虽只有五个音孔,而能吹出十二个字音,这样说法,我认为有些夸大,我从吹奏实践中得知,殷代五音孔埙是由五声音阶过渡到七声音阶的产物。用难度很大的俯仰的吹奏法,勉强达到七声音阶,只能吹出一个大八度音程,无法吹出高低十二个音调。《埙谱》中所绘的埙图大小不一,大的音低,越小的音越高。表示每个埙的音调,棠湖先生也不用通行的工、尺字谱,而是用古代十二乐律来表示。因此,《埙谱》中就出现了“黄钟”埙、“大吕”埙、“太簇”埙等。充分表现出棠湖先生有浓厚的泥古、崇古思想。但是他能复制出不同调的殷埙,而又能吹奏《痴梦》、《琴桃》等这样难度很大的昆剧,其造诣之深,可以想见。他所著《埙谱》,五十年代初,我曾与北京音乐研究院联系,目的是为了把我所存的《埙谱》抄本,指赠给公家保存。据回信该院存有吴棠湖先生《埙谱》手抄本,印本共三种。至于棠湖先生手制埙,人间是否还有遗物,至今毫无线索。一代文人的遗著和手制品,在我国音乐史上泯然消失,实是莫大的遗憾。
  三
  我家世居德州市西郊五里庄,远在清乾隆年间,祖上就有演习昆剧的传统。我的父亲李雨村(1885—1951),自幼受家庭薰陶,爱好音乐。青年时代,就对于笙、管、笛、箫、三弦、琵琶等乐器,有较深的造诣。德州和吴桥县毗邻,我们家和棠湖先生族中又有亲戚关系。我父亲托人从棠湖先生晚辈手中,求得《埙谱》手抄本一册,手制陶埙一个。也立下志愿,继续制造陶埙。但是《埙谱》中,对于制埙的工艺程序和方法一无所有,这就必须独立思考,摸索前进。几经失败,终于在20年代初,制造成功。
  当时德州及附近地区,职业的或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平调派,以工字调(D调)为主,一是高调派,以五字调(G调)为主。我父亲分别制出大小不同的埙,从中找出合适的平调或高调埙,逐渐定型,埙的颜色分赭红、瓦灰、墨黑三种。多数底部有印章,印章共有五种:(1)“大唐开元”,(2)“建安六年”,(3)“鬲津天泉”,(4)“李雨村制”(以上系篆书),(5)“桃园老人李雨村制”(隶书)。父亲所制埙,完全按照棠湖先生原型复制,没有创新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是手工操作,很难掌握分寸,每烧制出一批埙,除破碎者外音调准确的占少数。除自留一部分,余下的即赠给友好的和尚、道士,民间乐队(鼓乐户)及业余音乐爱好者,音调不准的,则赠给不懂音乐的亲友作为古玩摆设之用。
  我父亲经过几年的艰苦劳动,恢复制作出古代乐器陶埙,他又在吹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不但能吹奏难度较大的古乐曲《三落》(梅花三弄)、《大寄生草》(高山流水)等;他还能吹奏昆剧全〓的《赐福》、《观灯》以及《邯郸梦》中的《三醉》、《紫钗记》中的《折柳》等剧曲。他还和附近各寺庙的和尚、道士、及各地民间乐队(鼓乐户)交朋友,经常和他们合奏乐曲,德州永庆寺的和尚,一年一度到泰山“朝山进香”,每次都约请我父亲同去。我父亲也披上袈裟当假和尚,吹奏陶埙加入他们的行列,一同在泰山各地“游庙”。因此,父亲遭到亲朋中一些“卫道者”的非议与指责,说他这样做有失“身份”,我父亲对这些指责,置之不理。
  我父亲从本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烧制埙不少于十几次,每次从数十个到百个,所制埙数以千计,这些制成品都到那里去了呢?据我回忆,有以下几个去向;一是广大城乡音乐爱好者,当时只要有人求到面前,总是满足要求。二是各地庙宇的和尚、道士们,例如德州的永庆寺,水官驿关帝庙,南门城上关帝庙,北厂村大(音dài)王庙,申庄上岛寺,南关玉皇阁等,三是农村各地鼓乐户(俗称吹鼓手)。例如德州市郊区长庄,钟家辛庄、河北省景县的前枣林村,沙洼村、南大屯、范庄等。他们要去与笙、管合奏以吸引听众。少数埙流入北京、天津、济南及附近各县亲友家,还有一个埙流入美国。
  20年代初,山东省公署在济南开过一次博览会(当时省长是田中玉),我家把埙送去展出,得银质嘉禾章一枚,奖状一纸(田中玉签名),那个埙留在山东省图书馆。20年代中期,德州教会学校,博文中学校长王景文先生要去埙两个,分别送给北京燕京大学,济南齐鲁大学图书馆各一个。1925年以后,德州美国教会每年圣诞节,开游艺晚会,请我父亲到会吹埙助兴。30年代初,德州美国医院德大夫要去埙一个带回美国。
  1930年冬季,我在北京读中学,全市中、小学在金鱼胡同,美国青年会大礼堂举行文艺会演,我参加了陶埙独奏(那年我15岁),我吹奏了昆剧《紫钗记》中《折柳》的一支,《北寄生草》,第三天登了报纸,惊动了当时北京音乐、戏剧界几位名流,他们召见了我,让我寒假后,带去几个埙送给他们。
  五里庄吹奏陶埙比较有成绩的,有姜宝山、姜云秀父子,另有鼓乐户如长庄的路玉田,景县南大屯的张宝才,恩县道士郭公然等。如今这些人都已去世。能烧制埙的只有堂兄李百超一人,如今他已是85岁的高龄。还有一个会吹埙的是李学孔,他也是古稀老人了。
  德州国棉一厂技师董玉水同志,退休后细心研究复制龙山文化黑陶工艺,作出比较好的成绩。1986年夏,我请他以我父亲所制埙为样板,又烧制了一次,也获得成功。同年9月份中央电视台,以陈铎同志为首的《话说运河》摄制组,来德州拍片,约我和次子钟汾,用埙吹奏了古乐曲和《话说运河》主题歌,作为《话说运河》德州部分的一项内容。
  四
  我的次子李钟汾,196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化学系,现任德州师专化学系副教授,童年时即学会吹奏昆剧《观灯》的《尾声》。毕业后分配乐陵第四中学任化学教师,根据需要,又兼任音乐教师,因而又学会风琴和手风琴,钟汾在长年吹奏陶埙实践中,深感用五音孔埙吹奏现代歌曲,实在难以表达歌曲的真实情感。他决心按照祖父当年制作陶埙的工艺程序,试制多音孔陶埙。他先用粘土(胶泥)塑制成型,不加烧制。在试制中研究音阶和开孔位置的关系,孔径与音准的关系,音调高低与埙腔内径的关系等。经多次改进,一种既便于吹奏音阶又齐全的八音孔新型埙试制成功。新型埙音孔的分布是:吹孔仍在顶端,前面六个音孔呈反“八字”形排列,后面两个音孔,在下半部平行排列,即增加了音高音又能多出几个半音。用新型埙吹奏一些现代乐曲,比较能运用自如了。定型以后,他接着开始研究烧制工作。经过多次反复,已对温度阶梯烧制火候,时间等关键技术已基本能掌握。现在已制成各种调式的陶埙。
  新型八音孔陶埙制出后,经德州师专艺术系教授肖寒等同志鉴定完全合乎十二平均律⑨。
  国棉一厂技师董玉水同志为了鼓励钟汾进一步研制陶埙,特将自制的研制陶胎的机器赠给钟汾,钟汾得到了这件机器更增加了信心和决心。现在已按照十二平均律要求,制成大小十二个八音孔套埙。完成了棠湖、雨村两前辈的夙愿,在几千年古陶埙进化过程中,对改革中国的古老乐器方面,作出了贡献。
  1998.8.23.

附注

附注: 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②见《诗经、大雅、板》。 ③见《诗经、小雅、何人斯》。 ④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⑤见1978年:《文物》。 ⑥西安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半坡村。 ⑦吴浔源重要著作有《畿辅河渠志》《宁津县志》《埙谱》《笛谱》等。 ⑧古称《竼贝》,也称《颂賛》或《偈賛》。 ⑨明宗室郑恭王朱厚烷之子朱载〓(1536—1610)明代乐律家,通过精密研究、计算,制出十二平律律。德国作曲家巴赫(1685—1750)于1722年才完成这一乐律,比中国晚了100年。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