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正此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08
颗粒名称: 长风破浪正此时
其他题名: 记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刘强
分类号: K827
页数: 9
页码: 205-213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长风破浪正此时记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刘强情况。
关键词: 德州市 知名人物 刘强

内容

在德州各界、在全国各地的同行中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人们争相传说着他的故事。这个人的名字叫刘强。有人说:“刘强是一位出众的企业家。”还有人说:“刘强是一匹拉大车的千里驹。”……
  刘强本人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干事业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火烧眉毛’的紧迫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他正是以这样的精神理念,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勇敢地劈波斩浪、扬帆远航的。
  启航
  1991年10月19日,刘强走进了新华社新闻大厦,“’92鲁北图书交易会”新闻发布会在此举行。台上的刘强春风满面,侃侃而谈。台下中宣部秘书长兼出版局局长高明光等领导同志和首都各大新闻媒介及35家大出版社的与会者凝神静听。当他向人们宣布1992年元月鲁北图书发行大厦开业,届时举办“’92鲁北图书交易会”的消息时,与会者震惊了。人们万没想到小书店竟有如此气魄。新华社的一位领导人这样说:“新华书店在我这里开新闻发布会,德州书店是第一家。”
  1992年元月,一座高七层、建筑面积达5600平方米、当时全省同行业最大的图书发行大厦在德州市中心拔地而起,成为德州市当时的一大景观。大楼竣工日期一天天接近,刘强高兴之余,他那颗不安分的心怎么也不能平静。他又失眠了,独自思考了很久,很多,他觉得应该利用大楼开业的良好机会来一个大动作,召开全国当年第一个图书交易会,让德州、德州书店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树立一个全新的形象。
  1992年元月,德州这块鲁西北古老而沉寂的土地沸腾了。当时的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赵含坤、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汪轶千、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车吉心以及省出版总社、省新华书店的领导亲赴德州。津、沪等全国11个省市,67家出版社、217家书店的1200余名嘉宾来到书香浓郁的古城。由德州市新华书店主办、被誉为1992年全国第一个图书交易会的“’92鲁北图书交易会”在这里拉开帷幕。德州人奔走相告,纷纷涌向市中心的图书发行大厦。交易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展订图书1.1万种,成交额达710万元,零售额35万元,创全国农村图书交易会新纪录。几乎在同一时间,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新闻出版报》、《大众日报》等十几家新闻单位都报道了交易会的盛况。德州市新华书店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鲁西北人民的心里。
  1992年,刘强再次进京,这次他走进的不是新华社,而是新闻出版署图书发行司,找的是王俊国司长。一见面,刘强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减少流通环节、社店联合建立图书批销中心的大胆设想和盘托出。这无疑是想闯“禁区”。没想到王司长态度很明朗:“你们大胆闯吧,年底我到德州总结经验。”刘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回到德州便马不停蹄地着手市场的调查和反复论证。很快,全国地市级书店第一家较规范的批销中心——“鲁北图书批销中心”在德州诞生了。
  批销中心发挥区位优势,向周边辐射,它不仅进货快、折扣大、品种多、环节少、差错小、服务优,而且能及时反馈信息。批销中心成立一个月就进货91万元,销售68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刘强的思路在发展,刘强的事业在阔步向前。1992年岁末,经上级批准,全国地市级新华书店第一家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集图书、音像批发零售和科工贸外向型企业于一体的大型二类企业集团——德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总公司正式成立。
  一年四个大动作,刘强和他的德州书店可真在全国出版界叫“响”了。
  负重
  刘强的四步曲,惊动了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发行司长王俊国亲自来到德州搞调研:德州的经验具有普遍性,具有推广价值。于是,1993年6月19日,新闻出版署一封公函发到德州行署,“要把德州新华书店作为首家全国图书发行深化改革试点单位”,请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这需要胆量和智慧,需要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刘强便是一位具有这种精神的领导者。当有些人喟叹“新华书店向何处去”,一味地抱怨“‘主渠道’被挤压、被冲击”的时候,刘强已谋算着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做一篇改革的大文章,立志闯出一条旨在强化“主渠道”作用的图书发行工作的新路子。
  刘强在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改革方案。
  ——在企业内部结构上,形成“四个层面”。核心层:为德州市新华书店及直属的8家子公司。紧密层:为德州市所辖的10家县(市)新华书店。紧密层企业的人、财、物、进、销、存及干部任免都由总公司管理。半紧密层:主要是和总公司有产、供、销业务关系的企业。松散层:系与集团总公司有一般性经济和业务关系的企业。
  ——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和“财务下管一级”的办法,即“德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总公司”、“德州市新华书店”、“德州市图书音像发行公司”。这种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的体制,有利于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避免工作上的扯皮现象,有利于实行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和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企业经营体制上,实行“一企多制”、“一企多法人”体制。“一企多制”,即在集团总公司内部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合作制、联营制、合资制、租赁制、承包制等等。由于根据各子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性质,采取了不同体制的经营形式,不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也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总公司还与各子公司签订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等有关合同,并定期按合同内容实行考核奖惩。“一企多法人”,即集团总公司的总经理是总法人代表,各子公司又有各自的法人代表。
  ——在企业营销体制上,充分发挥图书音像批销中心的作用。鲁北图书音像批销中心,直接与300多家出版社、书店、发行所建立了业务关系,经营范围辐射到山东、江苏、河北等10多个省市,减少了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使进货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在经营思想上,确立了“主业兴、多业发、机制活、人心齐、效益好”和“立足德州、面向山东、打入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思想,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大力兴建各类专业图书室和发行网点,实施“121”书架工程,创办读者俱乐部,做到“科教兴德,图书先行”。
  ——在管理目标上,确立了“五个一流”、“三名三高”的标准。“五个一流”:“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三名三高”:“名企业、名法人、名服务,高效率、高效益、高收入”。
  ——在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上,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干部聘任制,用工合同制,分配按劳制。
  ——在发展战略上,制定了向以股份制为主体的一企多制和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迈进的奋斗目标。据此,他又创办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企业文化研究会”……
  刘强推行的这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全国发行界引起很大震动和反响:1994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上,德州的经验被称为“德州模式”向全国推广;其特征是:①集团式发展,集约式经营;②一业为主,多业并举;③大批发,小零售,大市场,大流通;④实行科学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邓耘在考察之后评价说:“思路全新,体制全新,经营全新,面貌全新,创造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达现象”。1995年,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于永湛率中科院、国内贸易部的有关专家、学者,在德州召开“全国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对德州书店的改革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国发行界对“德州模式”更为关注。97年,河南商丘地区书店谭体英经理说:“去年3月27日,中共商丘地委宣传部秦部长亲自带队去德州学习取经,使我们深受启发。‘德州模式’完全适用于我们欠发达地区,决定按‘德州模式’成立‘京九淮海图书发行集团’,并与德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总公司结成友好店。”广西玉林地区店办公室主任史建峰介绍说:“通过学习德州经验,玉林地区店的图书销售额已占全自治区的四分之一。”
  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德州试点”变成了“德州模式”,并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
  开拓
  刘强认准了发展这个硬道理。他说,事业发展了,说什么也是有道理;把企业搞垮了,说什么也是没道理。于是,他又去开辟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及时地制定了发行工作重点转移的经营战略。
  德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辖一区、两市、八县,总人口52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约占87%。农村是个十分广阔的图书市场。刘强上任后,适时地制定了“把发行主阵地由城市转向农村,图书品种由主要发行教材、教辅转到发行一般书上来”的经营战略。
  为适应这个“战略性转移”的需要,刘强下基层,搞调查,建网点,抓典型,把全市73家国有书店、272家集体书店和112家个体书店组织成发行连锁店,设立了900多个销售点,形成了以市新华书店为龙头,以县级新华书店为中心,以新华书店网点为骨干,以个体书店为补充的颇具规模的农村图书发行网。
  这不仅解决了农民购书难问题,而且也较好地克服了“主渠道”存在的“渠道淤塞,水流不畅”等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发行体制,延伸了新华书店的“腿”,将农民需要的图书源源不断地送到农家居舍和田间地头,缓解了农业科技图书的供需矛盾,受到农民兄弟的欢迎。
  他还积极开展“全民读书,送书下乡”活动。1995年夏津县新华书店在全县100个文明村和100个小康村建起了科技图书室,为广大农民学技术、用科技提供了方便。陵县新华书店为切实把一般书发行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了“建好图书室,用好科技书”活动,仅半年的时间就在全县建起了176个图书室,配备图书3296种、99071册,使更多农民念上了“致富经”。截止到1997年底,全市各县(市)共建图书室达3000多个,配书1.6万个品种、274.3万册。
  这些做法受到省市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有些做法在全省推广,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德州新华集团连续四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山东省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远航
  刘强在主业的征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他并没有停帆靠岸,而是继续远航,从本地区驶向青岛、驶向深圳,从本国驶向韩国、美国。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国外商林正男路过德州,与刘强坐在了一起。交谈中,林正男被眼前这位年轻人吸引住了。他对举手投足干净利落的刘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林正男索性推迟回国航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德州市店。此后,林正男郑重向刘强表达了合资办企业的想法,并直截了当地说:“比投资环境,德州与东部沿海地区没法比,我看重的是你,觉得你是个干事业的人。”
  难得的机遇,刘强怎能轻易放过!他与林正男立即就合资立项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洽谈,并亲自考察落实。1994年5月18日,中韩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就在签订合同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到8月18日,总投资143万美元的(中韩合资)华林电子有限公司便正式成立并投产了。华林电子公司以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为主,在国际、国内市场前景广阔,突破了书店在饮食、服务及文具等相关行业内搞“三产”的旧有思路。目前,华林电子公司的电子产品被海关评为海关信得过产品,荣获美国博览会金奖。华林电子公司的发展,拓宽了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产品已销往美国、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北京、唐山、苏州、上海、深圳、成都、连云港等地。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产值超千万,利税过百万的企业。另外,刘强还与有关单位合作在青岛成立了“青岛新联实业发展总公司”,在美国成立了“美国保丰商社”,在深圳成立了“德州市新华书店深圳经营分公司”等多家公司。1999年他又大展身手,搞了三个大动作:1999年初,为进一步开拓省外市场,加入了新华书店南北联合(桦甸)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公司号称全国图书发行行业第三世界联合体,有1000多个县级店及部分大中城市店参与,是一个很大的图书市场。新华集团仅投入5万元的股份,就加入了这个市场,其目的就是把自己的图书推上南北联合体的市场。1999年上半年,刘强又与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北京睿智文化交流公司反复洽谈,考察论证了成立出版选题策划院的可行性,于7月18日成立了“北京远见选题策划院”。成立这个策划院的目的在于,摆脱出版选题与发行市场的脱节问题,建立一个以共同开发选题为纽带,使出版与发行优势互补,优化配置出版资源的新联合体,探索适应出版发行业发展繁荣的新路子。策划院在首都中关村注册,在长春、德州分别设立分院,这种选题策划与市场调研相结合、出版与发行相配套的科学运作方式,被国家主管部门领导称为全国出版发行业的新创举,为全国的出版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子。1999年,新华集团与中国少儿出版社发行公司、夏津县政府成功地对夏津造纸厂进行了纸业生产经营的合作。成立了中德夏津新华纸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德州新华集团、中国少儿出版社、夏津县政府分别以股份的形式投资进行生产经营,经过半年的努力,于1999年5月18日正式投产。实现了他所提出的“主业兴,多业发”的企业发展构思,也圆了他那“立足德州、面向山东、打入全国、走向世界”的奋斗之梦。
  新华集团已成为扬帆远航的一艘巨轮,1999年实现经营收入4.32亿元,创利税2263.3万元,固定资产达1.5亿元,是1992年建集团时的15倍,荣获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唯此一家,在全市也唯此一家。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忠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刘强
相关人物
1991年10月19...
相关事件
1994年5月18日...
相关事件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