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州棉花产量的变化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92
颗粒名称: 从德州棉花产量的变化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分类号: F327.52
页数: 3
页码: 143-14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从40年代起到1984年德州棉花产量的变化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情况。
关键词: 德州 棉花 产量

内容

从40年代起,我就与棉花打交道,50年代后,我便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十年来,亲身经历了棉花产量的高低起伏,体会到了棉农的喜怒哀乐,看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棉花产量的飞跃发展。现将自己的所经、所见、所闻写成文字,以飨读者。
  1961年德聊分家,我带原职,由聊城到德州,任德州地区农林局副局长兼地区农科所所长,文革后任地区棉办副主任,八十年代任地区科委副主任、农艺师、地区棉花顾问团团长。我参加了历届的棉花领导班子。回顾几十年的植棉生涯,感触颇深。在那吃大锅饭的年代,我腿跑肿了,劲用尽了,还四次农药中毒,险些丧失生命,可棉花就是上不去。
  德州是个老棉区,也是全国的重点棉区。1949年建国时亩产皮棉24斤,奋斗了十年,也就是到了1959年每亩单产皮棉35.6斤,十年增产11.6斤,每年每亩仅增产一斤多。更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中由于穷过渡,瞎折腾,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1977年棉花产量跌到每亩皮棉15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全区(1993年德州地区才改德州市)棉花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愁眉苦脸的群众露出了笑颜。大家高兴地说:“联产计酬棉连心,一年就能大翻身”;“人叫人动人不动,政策调动积极性”;‘金山银山,党的政策是靠山”……。“要发家种棉花”成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心声。家家起早贪黑,人人争分夺秒。村边地头、公路旁、沟头壕沿、家庭院内,都种上了棉花。新闻媒介、街头巷尾到处都传颂着棉花丰收的喜讯。夏津县东李官屯公社1980年种棉26.000亩,总产26,800担,比上年增产4倍多,粮食增产38万斤。人均分配236元,比上年47元增189元。不但好地增产,盐碱地也大大增产,陵县梅镇周家改碱植棉方,就是一个突出典型。六个大队,794户,3,117人,总耕地6,526亩,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人们常说:“开了周家堰,淹了德平县,乐陵不来堵,淹到无定府。”过去种粮亩产不过百斤,种棉亩产只有二、三十斤,1980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群众采取了“三大”种植技术,加上营养钵育苗移栽法,解决了碱地植棉的三大难:出苗难、保苗难、早熟难。面积由1975年的80多亩扩大到4,000亩,亩产由二、三十斤皮棉,猛增到155.5斤皮棉,相当于1975年的13倍,成了全国全省全区改碱植棉的红旗。1980年全区植棉230万亩,亩产皮棉87斤,为1977年15斤的5.8倍;总产200万担,为1977年26.5万担的7.69倍。以后产量逐年增长,1984年棉花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全区植棉500万亩,亩产皮棉179斤,总产皮棉890万担,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人均贡献皮棉169.1斤,其中夏津、平原、陵县人均贡献皮棉200斤以上。同时,粮食也获得了大丰收,全区总产49.6亿斤,向国家贡献七亿斤,人均贡献135斤,出现了“金山银山一肩挑,粮食棉花齐飞跃”、“盖新房、娶新娘,男女老少喜洋洋”的繁荣景象。
  (作者:原德州地区科委副主任,现德州市科委离休干部)

附注

注:三大一集中,采用大沟、大水、大肥的方法,集中在碱地好拿苗。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仝振一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