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降后德县驻军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029
颗粒名称: 日降后德县驻军概况
分类号: K295.23
页数: 6
页码: 164-1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日本投降后在德县驻军概况的内容,分别有国民革命军华北先遣军第五路总指挥部,华北先遣军等。
关键词: 德县 日军 投降

内容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八月十五日正式向世界宣布战败投降。
  蒋介石为了夺取抗日胜利果实,一面下令不许日本侵略军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投降,另一方面借口受降,与美国政府相勾结,加紧用美国空军运输机和海军舰只,将大量的军队运输到被日、伪军占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港口,并向解放区步步逼进。与此同时把日本帝国主义者豢养的汉奸、伪军以“国军地下工作队”的名义改编为“正牌”的国军,准备发动大规模的内战。
  下面是笔者所知日降后德县驻军的一些基本情况。
  第一部分驻军
  一九四五年九月,国民党军统特务王泽生,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李延年的授意下,首先奉命来德县将伪军改编为“国军”,名称为“国民革命军华北先遣军第五路总指挥部”。由陈冠儒为总指挥,田宜民、王泽生为副总指挥。该指挥部设立在南门东道廒原日伪合作社内,其大小官员,都是王泽生从家乡恩县、武城一带网罗来的伪保安队、警察所的成员及其它汉奸的亲友。其部队系由伪德县保安队史存善部改编的第二纵队;从宁县被八路军击溃而逃来德县的鲍秀山部改编的第七纵队;恩县的崔广涛部改编的武装政治工作队组成。是年十二月,山东省伪省长杨毓珣率所谓“先遣军”来德县后,王泽生的“第五路总指挥部”被撤消。王泽生乃去济南“第二绥靖区司令部”找调查室主任、特务头子陈冠儒,当了第二处第三谍报组组长。其所属部队本系一群乌合之众,指挥部撤消后,有的率部逃回原地;有的另找靠山……至此,显赫一时的“第五路”土崩瓦解,树倒猢狲散。
  第二部分驻军
  “华北先遣军”。该部原是伪华北绥靖军,亦即“治安军”,系驻防山东平度、掖县、青州等地的三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辖两个团,隶属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绥靖总署。日降后,山东省主席何思源将其改编为“华北先遣军”,由伪山东省省长杨毓珣任司令。不久,又改编为三个师,原集团军司令改任师长。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日,该部配合已投降的日军渡边师团重光联队共千余人,攻占了已被八路军控制的平原县城。十一月十九日由日军护送着进驻德县城。第七师驻东地博济医院内,第十一师担任城防,第十三师驻原兵工厂内。不久,该部又改编为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独立第一纵队”。一九四六年一月,杨毓珣奉命调往济南任中将参议,由国民党中将王继祥来德县任第一纵队总指挥。不久,该部又改为国民党暂编“独立第十三纵队”,又将三个师改编为三个团,原第七师师长孙凤祥改任第一团团长,原第十一师师长李鸿汉改任第二团团长兼城防司令,原第十三师师长宋廷玉改任第三团团长。
  第十三纵队在马家溜口街设立干部训练班,由国民党中校汪本仁任训练班的主任。第十三纵队还在马家溜口街原朝鲜银行旧址设立特务机关,对外名称为“励进社”,由第十三师的团长舒培德当主任。
  另外,第十三纵队为了解决兵原不足的问题,将从日本回国途经德县的“华工”誉为“脱难将士”,编为独立营,由庞××任营长。
  王继祥来德县后,首先下令日军重光联队及原驻德县的日军不准向八路军缴械投降,继而把三千日本人放走。尤其令人难以容忍的是,他指使和纵容驻德县的伪军和特务,暗杀抗日民主政府的干部,经常袭扰八路军驻地。
  第三部分驻军
  张光第部。该部原属曹振东部,自称“曹五旅”。该部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始终将主要力量盘踞德平称霸一方,表面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搜刮民脂民膏,暗地里却与侵华日军狼狈为奸,不断侵犯解放区。一九四二年八月,该部曾配合日军千余人及刘佩臣的汉奸部队“皇协护民军”千余人进犯沾化、利津地区。当八路军攻克德平县城时,该部溃退到宁津县,又同伪军头目鲍秀山部串通一气,继续为非做歹。一九四五年八月,八路军攻占宁津,张光第部溃退到德县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将其收编为山东省保安第十三旅,张光第任旅长。该部作恶多端,德平、陵县、临邑、德县等地的人民切齿痛恨。德县解放时张光第被击毙。
  第四部分驻军
  刘佩臣的汉奸部队——河北省真定道皇协护民军。
  刘佩臣是河北省沧县的惯匪,潜伏在天津日本租界的流氓。日军侵占天津、沧县伊始,刘佩臣就死心踏地地投靠了日军。在日军的支持下,他在沧县一带网罗汉奸、土匪、流氓,组成皇协护民军,驻防沧县,充当日军的鹰犬。日军南侵,该部尾随进入山东境内,先后在乐陵、沾化、惠民等地驻防,经常配合日军扫荡、讨伐、合围、清乡。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制造“无人区”,是一支嚣张一时的铁杆汉奸武装。在八路军的沉重打击下,刘佩臣率残部展转窜逃进入德县城,到德县不久,刘佩臣欲返回老巢,中途又被八路军击溃,其残部逃到沧县。沧县解放时刘佩臣被俘,解往惠民伏法。
  第五部分驻军
  原德县保安大队董书斋、史存善部。日伪时期,董书斋曾配合日军在上岛寺设立据点,镇压抗日军民,残害无辜百姓。他敲诈百姓的方法名目繁多,如有一次他派人将公路旁的电线杆砍倒十余华里,事后,却向日军报告,诬为周围村庄的百姓所为,藉口向周围村庄百姓勒索财物,然后将所得款项中饱私囊。因此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但国民党当局却委任他为保安第十三旅三十团团长。德县解放后依法将其处决。
  史存善原是德县一带的匪首,一九四二年投靠了日军,任伪德县保安大队第五中队的中队长。史存善在黄河涯设立了据点,依仗日军的势力,制造了大量的血案,强占民女充作自己的妻妾竟达七人之多。日降后国民党当局却委任他为先遣军第五路第二纵队的司令。一九四六年春,又改任为津浦铁路济德段警备第三大队队长之职。
  另外还有自我加封的“华北挺进骑兵第四纵队”司令曹福云部,也在八路军的打击下逃至德县城,在火神庙街挂起牌子招兵买马。更有甚者土匪杂顽军候坤山部,在车站街沈阳旅馆门前插起大旗耀武扬威,也自封司令(实际有兵不过三五十人)。
  飞机场驻有国民党军地勤中队(数目不详),队长系空军中尉郑世儒。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第十辑

《德州文史第十辑》

本书记述了山东省德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的德州文史第十辑,主要记录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本地区的一些动人故事和事件;“人物春秋”,反映了本地解放前较有名气、有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事迹;“天涯儿女”,收录了本地远在外境他乡的儿女们的可歌可赞的业绩;“大潮浪花”,透射的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领域发生的急剧变化的缩影;“文史资料”,奉献出的是日伪及国民党旧政权时期的一些珍贵史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连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