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羿·嫦娥·后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67
颗粒名称:
羿·嫦娥·后羿
分类号:
I276
页数:
5
页码:
242-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羿射九日”“嫦娥奔月”“有鬲氏国”等故事。
关键词:
羿
嫦娥
后羿
内容
近闻议论“羿射九日”“嫦娥奔月”“有鬲氏国”等典故者颇多,乃于读史之暇,略作考证,亦一趣也。一仍旧贯,欢迎指教与争鸣。
一、关于“羿射九日”
羿,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流传千古的“羿射九日”“嫦娥奔月”之说,就是这个羿的事迹。初见于《山海经》之“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这是关于羿的神话的大要。一个下国,一个下地,说明他原来是个天神,后来到人间来“恤民百艰”来了。
这里所说的“帝俊”,就是舜帝。〈据郭璞《山海经注》〉但是,不同的典籍也有说“帝俊”就是“帝喾”的。“帝喾”是尧的父亲。清张澍粹集补注本《世本》云:帝俊亦即帝喾。在两种说法中,帝俊即舜帝的说法影响较广,姑从此说可也!既然,舜帝“赐其彤弓素矰”,要求他“以扶下国”,说明作为神的“羿”下放人间之后,是活动在舜帝时代。这个时期,史书上与“唐尧”并称为“虞舜”。而且有着“尧天舜日”之誉。据《孟子·离娄下》载,这位“神羿”,后来被他的充满妒忌的徒弟逢蒙用桃木棍子击杀了。传说,这就开了中国风俗中鬼怪害怕桃符、桃木剑等桃木制品的先例。《淮南子》许慎注说:“由是以来,鬼畏桃也!”
二、关于嫦娥其人其事
嫦娥,又作姮娥,羿的妻子。她的名字又叫常娥,恒娥,常羲、常仪、尚仪……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道:“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是作为羿妻的最为流行因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种说法。然,文史典籍对于嫦娥的记载相当混乱,她的身份至少有三种说法,除以上羿妻说之外,又有帝舜之妻、帝喾之妻两种。毕沅说:“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鄙言与否姑无论,是生月之常羲,乃渐演变而为奔月之嫦娥;其身份亦由帝俊之妻,一变而为帝俊属神羿之妻。”恒与常同意,可能是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为姮。《说文解字》没有这个“姮”字,说明是后人为了避讳而为“恒娥”专造的。
三、关于后羿与有鬲氏国
后羿,是为了有别于羿,才称做“后羿”的。由于他的部落,地处东夷,因称“夷羿”;又因国名“有穷氏国”,历史上又称他为“有穷后羿”。他的史迹见于《左传·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贿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愿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有穷由是遂亡。”这就是一度篡夏从而进入了上古帝王名单的有穷后羿兴亡之始末。这里,“靡”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原来是夏的亲信重臣,后羿篡夏之际,不得已表面上降顺了后羿,实则忠于夏王朝,终于在约四十年后,以有鬲氏国为根据地,帮助少康恢复了夏朝,使出现了“少康中兴”的局面。
关于有穷后羿的家世渊源,《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记道:“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
有鬲氏国即古德州,德州学界有的人士认为,故址应在抬头寺乡武庄一带。逃来有鬲氏国的是有穷后羿的亲信大臣——靡,而不是后羿本人。后羿在国破之际被他的家臣杀了。愤怒的家臣们还把他“烹而食之”。后来,这个靡在有鬲氏国,收夏国和有穷氏国的残余势力,帮助夏禹的后人少康复了国。由此可知,后羿,主要活动在大禹为帝的夏朝,与羿活动在舜帝的“虞”朝(姑妄言之)不同。
综上所据,羿,与古德州没有任何关系;后羿,也没有来过古德州的记载。后羿与有鬲氏国的联系,仅仅在于他的一个臣子以古德州为根据地恢复了夏对于中国的统一和治理。
而问题在于,古籍对于两个“羿”的记载,也呈现了一定的参差和错落。《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但马上指出:“赐以彤弓素矢”这一点“本《山海经·海内经》之‘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两个羿在这里似乎成了一个人。
四、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神话传说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比较明白地得出了一个稍嫌糊涂的结论。我们有了作为神和作为古帝的两个羿;这两个羿雷同之处有如下几点:都是东夷人,都善射,都不得善终。有了一个可以领会成三个人的妻子的嫦娥。只不过,由于古今学者和通俗读物编辑们的精选,只有“射日”“奔月”等比较美好的东西得到广泛流传,而为读者所熟知罢了。
这些资源德州可以不可以利用?我的看法是明确的:未尝不可。理由是,当作一种风光旅游文化资源来装饰、点缀景点,与严格意义上的考古是两码事。这些资源本来都是神话传说,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史实考证近于不可能。既然全国史学界都尚没有解决夏、商、周的断代问题,何必为了记载并不确切的夏朝以前的古代神话争论不休呢?
据资料载,全国现有舜帝的故乡二十余处之多,孰伪孰真,短时间大概看不出结论。我认为,也不可能有一个圭臬式的结论。那就宽容一些,模糊逻辑一点吧。神羿射日也好,嫦娥奔月也好,这两则神话很美很美,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那就让他们在德州安下家来吧!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刘金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