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谢氏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56
颗粒名称:
谢氏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0
页码:
181-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的谢氏家族及其谢氏家族的子孙。
关键词:
德州
谢氏家族
子孙
内容
谢氏家族,自谢重辉的曾祖谢选时而振起,却在祖、父时。不过,在封建社会的科举仕宦上,谢家除谢重辉的祖、父同在万历年间考中进士(谢重辉未经科举而走上仕途)外,尔后没有大的发迹。曾祖只是名岁贡生,因子贵被明封为都察院御史。
谢廷策,字正甫,系谢重辉的祖父。明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已丑科中进士。在馆舍内等候选拔时,有人想为他引见主持选拔的官员。谢廷策对来者说:“我刚刚踏上仕途之路,那里还敢想自己选择什么官职。”无论来人怎么相劝,廷策终不前往。当得知被选授为陕西高陵县令时,愉快地前往赴任。到任后,咨询吏治,革除民间所有疾苦,亲手自制剂量,定条理鞭法,用以四季缴纳田赋,官民皆称“这样做均利于民”。并“前后开释疑狱甚多条”,便宜于若干事情的实行。廷策在高陵县任职五年,以廉洁勤政、为民而闻名,万历二十二年(1594)五月,被皇帝召回京城,拜御史。此时,皇上深居禁中,朝中议事久虚,大多诸臣因以言欺骗皇上而被贬谪。廷策到都察院三月,即上疏《请复朝讲用直臣疏》,因引用周宣王晏朝、姜后脱簪以及宋仁宗从赵抃之请、召还唐介等故事,以规劝君主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抵触了皇帝而被降一级,外调都御史。工部尚书〓贞吉等连章申救,再谪怀仁县(今江苏赣榆县西)典史,廷策愤然不就,以疾为由归里。归里后,家居奉亲,课师二子,扶危济困,广行善事。后因母亲病逝,哀毁得疾而卒。为人孝友清介,卒之日囊无一金。泰昌初赠光禄寺少卿,崇记德州乡贤祠。著有《宜民禄》。真可谓:“神宗昔御宇,思道惟恭默。蒙恩列西台,尽言乃臣职。万一裨明时,岂敢乱徽纆。怀仁何不可?适表谢公直”(清程先贞《监察御史谢公廷策》。
谢升,字伊晋,谢重辉父亲。生而文秀,天赋逸才,少承父训,励志读书。父亲去官归里病逝后,谢升同其弟谢陛全靠母亲抚养成人。因家中贫困,并不时受人奚落。谢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此更加发奋读书,闭门学习,学问大有长进。万历三十一年(1603)秋,考中举人,全家欢喜。万历三十五年(1607)春,谢升以第三甲第三十五名考取了进士,他以无比喜悦的心情,等待着朝廷的敕命。翌年,谢升踏上了去往京都的仕宦之路。
谢升到京后,初授中书省参议府经历。此时,以孔谦等为首的东林党人,同反对他们的鲁、浙、皖士大夫之争非常激烈。谢升顺应形势,小心谨慎,从不擅离职守,认认真真地做事。就这样,在京一干就二十七个春秋。直到崇祯七年(1634)八月,皇帝朱由检重整朝纲,起用忠臣。谢升以办事严肃认真,成绩卓著,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翌年三月,加太子少保。崇祯十年(1637)二月,因会试有误而被免职。十二年(1639)八月复任;十三年(1640)四月晋太子少保,改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八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崇祯十五年(1642)四月,继李自成、张献忠起义之后,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由检皇帝在与诸位大臣相议对策时,谢升因和国史院大学士金之俊、詹事府少詹事胡世安用语不当,而被罢官归里。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克京师,崇祯皇帝自缢,明亡。谢升与明御史赵继鼎、卢世〓赶走李自成所设置官员。六月,谢升又奉明室朱聿键命知香河县,“顺钦城守”。七月,清兵入关,定都北京,谢升即归附,清授师钦(今北京房山县地)知州,随命为建极殿大学士,管吏部尚书。并于八月被召京师,入内院命与诸大学士共理机务。清顺治二年(1645)正月卒。赠太傅,〓清义。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有关谢升参与和对待李自成所置的地方官员问题,《清史》与《德县志》记载有所不同。《清史》列传第二十五记载:“李自成入京师,升与明御史赵继鼎、卢世〓逐自成所置吏。”《德县志》纪事记载:“三月十八日,李自成陷京师,遣贼将郭升循山东;四月初八日,升(郭升)陷德州,设伪武德道闫桀、知州吴徵文。州人御史卢世〓、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合谋诛之;为怀宗发丧,起义兵讨贼,并诛景州、故城、武邑、东光等处官”。根据以上记载,笔者认为《清史》所载有误。从《德县志》的记载来看,谢升没有参与此事,参与此事的是他的弟弟谢陛。作为少保兼吏、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的谢升,如果参与了此事,在《德县志》中是不可能没有记载的。
谢重辉,字方山,号匏斋,自幼即被命为伯父谢升为嗣子。本生父为谢陛,拔贡生,甲申(1644)之变,同州人卢世〓等率众暗杀大顺设置的地方官员,“维桑梓地方百姓倚重长城”。重辉于康熙初被廕封为中书舍人,后官刑部郎中,于同里田雯同官京师。谢重辉虽由廕封起家,而博雅好古,在京期间,因与田雯是同乡好友,加之同好诗书,又经常与诗坛盟主王士祯交往,而诗名大显,名振坛遗。当时有“与田侍郎(田雯)并驾齐驱”之誉,康熙十六年(1677),王士祯选《金台十子诗》刊行,山左占其四(即安丘的曹贞吉、曲阜的颜光敏、德州的田雯、谢重辉)而德州居其二。山西蒲州(今蒲县)吴雯也以诗名而著称,谢重辉与吴雯友善,并极力于以荐举。性高傲,不与俗,后引疾归里,住于杏村别墅,以诗酒为乐,欢度晚年,所著《杏村集》七卷,被收入《四库全书》。
谢重辉之诗,不是一般交际场中浮泛康俗的应酬歌词,而是选意必幽,择辞必解,俗尘凡语,不侵其笔的严正之作,而涉于身世之感的又表现“悲凉衰飒,托寄遥妙”。他在广泛吸取前代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加以锤炼而成,从《楚辞》到唐代以至宋、元、明诸大家的作品,他都涉历研究,做到“不傍篱落,不拾短停”,最后达到“浑雄隽拔而沉痛”的境界。遗憾的是他的早年之作,今概不存,所留《杏村集》,是他致仕后家居时所作。因此,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微略》中言:“《杏村一集》,尽出晚作,盛年傅作概削不存。”王士祯在《杏村诗评》里面说:“《杏村》近诗去肤存骨,去枝叶,存老干,真赏甚希,存之箧中,以待元次山、杜清碧其人,定相赏于弦指之外,倾倒至矣。”邓之诚在《清诗纪事》中云:重辉“归田后,撰《杏村诗集》七卷,为壬子(1702年)至戊子(1708年)之诗,诗格一变,专作闲适语,极近香山。”
就重辉的《杏村集》而言,在《四库全书》中,仅见存目,而不见其诗集。现就卢见曾《国朝山左诗抄》所录八十首来看,“比部学陶公,未极自然,而首趣已高,摆脱尘坌,真朴处殊近储太祝。”很象田园诗抄,多为农桑之事、过访赠答、游园观赏、赏画登寺等闲适之作。尽管是咏家存遗物,确能引起重辉对往事的忧思和怀念。虽写农家生活小事,写闲情、抒逸趣的诗篇多一些,但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到他思想的倾向和对美丑的辩识。在他的田园诗中,有许多诗篇反映了清初社会矛盾的尖锐对立,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寄予了无限同情,对官府胥吏的残暴,给予了无情揭露。常常以尖利的笔锋,直截痛快地指斥时弊,揭露社会的黑暗。
谢重辉除部分较有社会意义的诗作外,人生过客的思想也很突出,特别是在怀古、悼亡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谢重辉是王士祯“神韵”说的唱合者,追求冲淡诗中的弦外之旨,在他的五古田园诗中最为突出。他的《敝庐》诗,景物皆任其自然,毫无强制之处,那坦然自得之趣,犹如陶潜《结庐》、《移居》之致。再如他《东皋》、《〓土》、《桑》、《萱草》、《适野》、《春来》等,都是情景生动,引人入胜的好篇章。另有一些诗篇更可以把人带入诗境,试读“春来何所事?依然耽琴书,亲昵稀来往,人事欣无馀。我身既暇懒,我性日益疏,时从池上酌,往往临清渠。春山到眼前,好风遍庭除。碧柳渐覆井,苍松郁不舒,时鸟解人怜,相向各自如,因之坐松下,日暮倾一壶”这首《春来》诗,你有什么感觉呢?真可谓淡然无意,自足品流,此境最是难到,你能不跟随诗人的脚步,迎着春风走到渠边,为碧柳、松柏的生机,为林鸟的欢笑所吸引而停立凝神,不觉乱烟斜日喝一壶么?还有那“不须更向径行处,且向前溪共枕流”《蒙斋韩坡过杏村》及“柳花今日无人扫,犹如当庞公不出”《过山姜村感赋》等句,优如泉水自然流出,波浪生花,真不愧为“清新跌宕”之名,不能不说他是我国诗史上的一颗明珠!
谢重辉之后,子孙虽都亦工诗,然而他们比起重辉来要有所逊色,只有谢紫芝、谢立吉、谢九锡在诗文还有点小名气,到重辉元孙以后,便不再知名,家学也遂之绝。
谢紫芝,字商隐,号松泉,小字五郎,义曰白驹,重辉之孙。年少时,容貌俊秀,智慧过人,有奇异的才气;在他十岁的那年,父亲谢桀因病早逝,谢紫芝孤苦伶仃,生活困苦,从母田氏之教。母亲田氏是一个胸有珠玑的才女,自幼受父田雯和母亲马氏的文学熏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通经史、晓礼仪、有家法,是封建社会中贤妻良母的典范。紫芝在母亲田氏的教导下,文采日渐旺盛,亦不同与俗。后同外祖父田雯、舅父田肇丽、表哥田同之学习,一跃而上,深远过人,文采胜过南北,有祖父重辉之风,王士祯极喜之,“故赐之名云”。紫芝虽博学多才,可屡试不中,最后,以贡生被候选为州同。著有《春草堂诗稿》。其诗风格原近唐人,独以平正通达,不拘一格。如他的“村连深树树连沙,极目萧森日已斜,遥指浓青堪画处,可株松外是吾家”《自香林庄赵村》,景物布图清晰,雅丽闭目可思,有清奇之妙,自然之美。
谢立吉,字东岳,号筠溪,重辉曾孙,岁贡生,乾隆五十年(1785),高宗皇帝弘历诏下举高年开千叟宴,立吉以耆年与宴,奏对时,尚能书小楷,高宗悦之赐国子监学正。“诗有王孟遗音,洵为煕朝人瑞云。”著有《鸣琴诗草》、《晚香集》。
谢九锡,字纶斋,号云村,重辉元孙,生而颖异,承其家学,十五岁以第一人入胶庠,屡举不售,游学四方,肆力于诸古文词诗,各体皆工,尤长七古,识者譬之蔓野丛林,警风来宅时,人以为笃论。家素贫、性耿介,不妄取,由贡生补清平县(今山东清平县西)训导,年七十四卒于官,著有《南阮集》行世,《正隆遗音》、《古文稿四言史》藏于家。
纵观德州田、卢、李、谢氏家史,可以说是一部效忠明、清王朝的历史。他们在野在朝,贵贱不一。有的官爵太卑,默默无闻;有的则因仕途不畅,而弃官归里或终为读书之人。略为篡改一下旧时人们最喜欢用的“忠孝(原“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对联,将其用在家庭背景各不相同的五大家族上,倒是非常恰当的概括。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