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李氏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55
颗粒名称:
李氏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3
页码:
159-18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李氏家其子孙。
关键词:
德州
李氏家族
子孙
内容
德州李氏家族,并非同宗,旧时有南李、北李之分。以李浃为代表的南李,居住于旧州城中部,也就是现在的德城区建设街东首路南;以李源为代表的北李,居住在旧州城北部,即现在的联云街东头李家角。无论是南李,还是北李,虽然他们在昔日的文坛和仕宦上都有所名气,但似呼名气小了些。
南李,就祖上而言,李浃的始祖李芥以经商起家,他们的振起时间和辈份,却在李浃的父亲李允祯时。
李逢时,字化甫,是李浃的高祖。自幼英俊潇洒,苦爱学习,明嘉靖十九年(1540)科举人;二十三年(1544)考中进士,选授湖广道(今湖北、湖南)监察御史,政绩卓著,名声显露,在“宽台”被列为第一。于是和他一起从事的官员,都时常用些含蓄的言词来讽刺他。说他:文章词藻,如同五岳之山,前途无量”等。因此,受到某些人的压抑。徐州、淮阴一带,民族英雄李子强,聚集民众传播起义,威逼官府。嘉靖皇帝闻知后,速命李逢时前往剿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农民起义军镇压下去,徐淮地区随即平息安定。李逢时回京复命,因剿捕农民起义军有功,得到了嘉靖皇帝的赐金奖励和赏识。不久,师尚诏在江苏、安徽一带煽动暴乱,李逢时又速赴安徽凤阳调度官兵,日夜防守。暴乱者得知官府早有防备,随即逃走。尔后,李逢时被升补为湖北、湖南宪副。当时,时值夏季,阴雨连绵,汉水(源出陕西宁芜县北嶓豕山,亦曰“东汉水”。初名洋水,〔出禹贡〕“嶓豕道漾,东流为汉”。即此,东南经沔县,为沔水;经褒城县纳褒水,始为汉水……。其流始大,东流入湖北西北境……。每当夏季,时起水啸,高至三尺余至十尺,覆舟无算。)多处向外溢水,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直接威协所属州、县邑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李逢时竭尽全力,组织民众固堤护防。在这关键时刻,恰巧明廷又在京城东南筑建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其后宫室渐备,另在近郊东南建明堂,以存古制。)急需木材,采伐紧急。李逢时一方面坚守河堤;另一方面,命令各州、县采伐用济木材。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护防汉水大堤和采伐木材的任务。升参政,仍守荆南。再升山西按察使、布政使“方伯”左右备,得知宗民疾苦,随将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两仓俸粮拿出,供给人们,无任何吝容。后归里,卒于家。长子李汝材,明万历元年(1573)举人,知山西洪洞县,多有惠政;次子李汝栋,明隆庆四年(1570)举人,终不仕任。在家日教子孙读书学习,逍遥一生。
李嗣美,是李浃的祖父,字允方,增生,天性旷达,真诚坦易,乐施好善,周济贫困。终因屡试失败而告终,以子贵被清廷赠为奉直大夫、工部营缮司员外郎。
李嗣宬,是李浃的叔祖父。字韫玉。年少时即有声痒,序涉猎书传,好议论天下大事,无所回护一目微眇,而精光不减,世称奇才。轻视外来之人,虽结交朋友较多,而武断使气,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克京师,旋派大将郭升率骑兵万余进军山东,四月八日一举攻克德州,随建立了大顺地方政权,设置了大顺地方官员;并勒令原明廷地方贪官污吏和富商大贾出钱出物,筹措军需物资和粮响;惩治明顽势力,割富济贫,开仓散粮。并允许农民认回被富豪们所霸占的土地。以实现大顺政权“均田免粮”、“平卖平买”的主张。正当起义军将胜利成果扩大到全国各地之时,原明廷军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开始镇压起义军。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德州的明朝顽固势力明御史卢世〓、赵继鼎,主事程先贞,推官李赞明,生员谢陛等在何兑吉的策画下部署暗杀闫桀、吴徵文等大顺官员。行动时,被李嗣宬得知,速在半路将卢世〓等人拦住,加以阻止说:“你们希望通过如此方式去报仇,我非常赞同。请你们想想,就凭你们这些人怎能挡的住万余起义精兵?仅凭意志去做,可以说等于去送死,既然白白地去死,又有什么益处呢?今不如推选一名能人,主管率领,用其名字,制定纲领,号召州城有名望之人一起进攻”。诸荐绅听后,认为李嗣宬说的有理,计划切实可行。于是,在求得王孙朱师钦接受为盟主的同时,推选李嗣宬为总持。为了安全行动,借为怀宗发丧之名,作讨逆檄文,布告天下,于四月二十七日将闫桀、吴徵文等周边县邑大顺军设立的地方官员一起杀害。尔后,因李嗣宬骄傲自满,每日置酒高会,自以为王;加上事业尚未有成,徒党数十人又都怙势恣瞧,修睚眦之怨,致使州城百姓不服。五月十三日,李嗣宬被伏兵劫去杀害。七月,清兵大军南下“州众因得以全城,归附”。
李允祯,字贞甫,李浃父亲,明崇祯六年(1633)科考取举人。清初,知河北省故城县令,廉洁勤政,持之以恒,慈爱聪明,安抚百姓。百姓都对他十分尊重,并加以赞颂。在他调任去江苏丰县(今徐州市沛县)的时候,故城人民列队相送,以表对这位清官的崇敬。旧时的江苏丰县,地处江苏西北部,地薄民穷,加之豪宦横行乡里,践踏百姓,诉讼较多。李允祯到任以后,立即着手审理,公开为民申辨冤情,效法学习,消除诉讼。并派遣官府人员除奸摘弊,降伏了当地一些地痞无赖。其容良俨俨,如同神明,人皆佩服,称赞他“治理有方,清正廉明”。此时,会天大雨,黄河决口,需要柳树稍数十万才能堵住决口,因使者催促不当,民众抵触。李允祯亲自到田野仗量多少远近,既使所需柳稍按顺序排列,依次运输到河中,又使参与抢险的车辆、牲畜、柴草和军民不乱,堵住了黄河决口。此事办完以后,而声振江苏〓山县东南,加上有平盗之功,升工部主事,监督清江(今江西省清江县)船厂。“厘剔振刷,诸弊一清。”公余假日。课士子于“清江书院”,使人文蔚起。淮扬一带,岁值大饥,“捐俸煮粥哺之,全活甚众。”“淮人建祠勒铭祀焉”。晋屯田司郎中,迁广西左江兵备道,以疾乞归。为人沉静端庄,诚实谨慎,动必准礼,内介外和,与世无忤,卒年六十三岁,康熙元年(1662)崇祀德州乡贤祠。著有《漕使》五集。
李浃,字孔皆,一字霖瞻,清顺治二年(1645)科举人,三年(1646)中进士,知延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县东北四十里),顺治皇帝以他才识具优,调补茶陵州(今湖南茶陵县)知州,因在行政上失察,被降为山西省芮城县令。到任后,在蒲州(山西省蒲县)知州的合作帮助下,尽力将规定的、不合理的多余丁银,给予革除,深受民众欢迎。面对山西大同兵变与山西河津县知县李源,怀揣任印,密密穿过要塞,渡河到陕西请兵,大同兵变平息后,以擅离职守,被挂吏议归。归里后,游览山川,与同里程先贞(工部营缮司员外郎)、赵其星(州廪增附生,后于顺治十八年考中进士,官至汾阳县知县)、李源相互来往,切磋诗文,会酒吟咏。到晚年,在第宅内筑一室,名“陶庵”,贮书数千卷。四周种有竹木,自由自在的往来行走其中,卒年八十。著有《陶庵集诗稿》、《年谱》行于世。其文,潇洒旷达,胸怀宽广,素行高洁,既关心沧桑大事,又有读书人的懿行高节;其诗,清丽博识,大有出神入化之妙。王士祯在《陶庵诗选序》中言:“君(李浃)古诗大抵原本于陶,而杂採诸家之美。此其能自名一家,而可传于世之疑也。”潘次耕亦云:“先生(李浃)诗不随时趋,亦未尝规抚古人蹊径,清真隽永,字句外尝有余味,精到处不减张曲江、陈正夫,而天然超诣得柳州左司为多”。如他的“历历牙墙插浦间,海门湖接九河湾。西来一派朝宗水,经过千山与万山”《长河偶记》之诗,既师法汉魏,又效习三唐,并且还有自己的开拓与创意。清初学者顾炎武来德时,有“世推山东豪,三李尤放纵”的诗句,其敬佩之意,可想而知。
李涛,字紫〓,李浃仲弟,康熙十四年(1675)解元,十五年(1676)中进士,以庶常馆教习入明史馆,从事纂修工作。升江西省临江(今清江县)守道,到任后,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简军实,倡导所属廉察其政治,诛巨盗雪冤狱,政绩卓著。擢浙江盐运使,治理盐政,清洁自矢,在他任盐运使期间,康熙皇帝南巡,到河南、浙江等地察看治河情况,李涛迎驾署内,康熙对李涛的才能及为赞赏,言:“你在此侍候,卫护试郡;辅助大臣能够安抚百姓,因有重命,你转运天产,在主管盐运中,能惠而爱,我是比较放心的。”随特书“惠爱”二字褒之李涛。又擢广西布政使,修举庶政皆有实绩。擢太常寺卿,库中有剩余资金,封闭,并做好标记,以防有失。迁刑部侍郎,以母亲年老多病,需要照顾,六次上请终养,经康熙皇帝批准后归里。卒后,同萧侍读(萧惟豫)一起祀入浙江、广东名宦祠。
李浃兄弟之后,李家在科举的仕途中,似呼没有大的显赫,除李浃的长子李元瑨,以贡生于康熙年间被选授松江府(今上海市松江县)知府;侄李徵临,雍正元年(1723)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以及李元琛、李元瑾、李元琮均以贡生被选为知县、教谕外,只有李浃的曾孙李国弼,以举人被选为官,官至广东盐大使;李国柱,拔贡,因诗赡逸深,所著《秋崖遗诗》被选入《四库全书》。尔后,李家再也没有多么大的进展。
北李,非名门出身,直到李源的祖父时,家庭中才发生了对李源有意义的变化,“始以文墨教子弟,起家儒素焉。”不过,在科举的仕宦上,北李一直也没有大的发迹。
李源的始祖叫李子实,明朝成化年间由直隶遵化州(今河北省遵化县)石门镇迁至山东省商河县西三里河村居住。此后,六传李源曾祖,因家境贫困,携妻带子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自商河县来德州市德城区抬头寺乡李家老庄(今文庄)落户注籍,遂迁至城内李家角居住。
李兰,字德馨,号卫泉,李源曾祖,性格慷慨雄迈,爱做好事,不图名利。居城后,以做豆腐为
生,衣着朴素,生活从俭。经营所赚积资,除供应其子读书外,都以孝敬父母为先,得街邻里舍高度称赞。“百里外以为常称竭力之事”,“两地(商河、德州)人争孝之”。明万历元年(1573),他的长子李大华科中举人后,给他买了身新衣帽,李兰极不高兴。将其儿子李大华严加训斥后,并把衣帽扔出门外,放弃城里生活,回到城东文庄村居住。每遇大灾之年,同其弟李芝出粮赈济百姓。“以耕自老,卒年八十有八。”
李大华,字朴庵,号君实,李源祖父,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十月二十一日。大华在刚满一周岁的时候,由母亲王氏怀抱来德,当时家中是孤苦零丁,一贫如洗。翌年,母亲王氏病逝,大华以继母张氏抚养,不知亲生母亲是谁。后来听弟弟李子员说起此事,才知王氏为生母。从此之后,每当霜降之时,自到城外私焚纸钱,祭奠王母,吞声涕哭,不让继母张氏所知,明万历元年(1573)科中举人,遂用坊金治田数十亩,以养父母。后因屡上春官不第,虽竭尽全力,最后还是以举人被选授为河北省武强县令。任职三年,清白廉洁,治行清介,秉性刚方,清似水,明如镜,政声显著,深受民众爱戴。大华在任内期间,关心民间疾苦,兴利除弊。并平冤狱,伸张正义,拒贿赂,一尘不染。县有巨室诬七人死,大华抚臂自矢,不肯杀人媚人,与以平冤。一监差使者,让私人索百金为寿,大华在拒绝对其进行严历批评之后,并以此投劾,随即弃官归里。大华谢政后三十年,多在田间足迹,不甚履城市,勤俭持家,广交朋友,食止充腹,衣止蔽体,无他费用。经劳苦经营,得宅二区,书二架,土地数百亩,粟数十斛,逍遥后生。他在自撰墓志铭中记之;“少业儒兮,以慕视兮;壮作吏兮,以字民兮;老明晨兮,以训子兮”留后,卒年八十有二。
李诚明,字涵蓋,号思伯,又号泰云,李源父亲。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科举人,博极群书,以至天文地理,战阵推步,数术之学,无不通晓,皆有独解,名倾海内,声振齐鲁。与世俗所守师说不同,而内行淳备,孝友过人,百金可挥,冰心铁骨,一介不取。明天启年间,阁辅朱延禧荐为中书舍人,不就,魏忠贤窃柄遣人以厚币聘之,讬疾固辞不赴。以及忠贤貤士大夫向皇帝推荐重用,李诚明以“十上公车数奇,未得一第”,抗志不仕,以读书终其身。年逾五旬,独居东村别墅,建一亭,椽、楹、瓦、瓷俱方,上悬方额,名曰“矩亭”。朝夕植树、种竹、艺花、觞咏其中,足迹不复城市。除二三知交外,即以农夫野老为友。闻人有小善,则宣扬,且赞不绝口;遇到或听说人恶,则百计弥补也不让显露;若族党内外因生活困难或有事相求,无论有无都尽力周济,给于满足。年六十而志气常新,精神愈旺,因魏忠贤专政,欲结名儒气而成疾,随作自传以为生志,离开人世,卒年六十多岁。清顺治七年(1651)九月二十九日崇祀德州乡贤祠。李诚明诗文典雅,“诗古文词则李白、韩愈,四六直逼徐庚”。特色是:注重音调,讲究词藻,学者称为泰云先生。清初学者顾炎武、张庆洁,都非常推崇李诚明,来德州到泰云先生墓前拜奠,并分别写下《过矩亭拜李先生墓下》和《见可园怀古》诗二首,对他的高风亮节,给予高度评价。
李讚明,字杨休,号静远,李源叔父。明天启七年(1627)科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初授河北省真定府(今正定县)推官。升礼部主客司员外郎。授奉直大夫,迁陕西榆林兵备道,补山西驿传盐法兵备道按察司佥事。崇祯十七年(1644),同同里卢世〓等人,合谋杀害了大顺军设立的地方官员。大清兵大军南下,为保全城,同卢世〓等人归附。
李源,字星来,一字江余。号退庵。系李诚明之弟李诚明的长子,年十多岁即命为伯父李诚明为嗣子。自幼在李诚明的教导下,于清顺治二年(1645)经魁;三年(1646)中进士,授山西省河津县知县,恩赠徵仕郎、翰林院庶吉士。李源在知河津县的时候,时值天下初定,民族矛盾突出,各地战争,接连不断,初到三月,得知豪宦张家璧操纵儿子,任意践踏乡里,抢夺百姓财产。李源按照大清条律,将其绳之以法,并将所侵夺的财产,返还于民。县旧有薛文清旧宅,因战乱,荒圮已久。李源将其修复,令诸生肆业其中,皇帝征召文书有不便于民事者,立即按疆城返回。当时,都看作是一项较强的命令。山西大同姜环叛乱,为做好防守,李源修补城墙,疏通濠沟。五月中旬期间,叛宦张家璧内变为应,李源突围出城以后,与山西芮城知县李浃一起过塞渡河请兵。身先士卒击贼于蒲州(今山西省蒲县)。然后,进军攻克河津,擒张家璧于大元砦。此叛乱平息后,吏议功过相当。陕西孟忠毅、乔芳力荐,终格于议,告归故里。归里后,修补父亲所筑矩亭,每日饮酒吟咏其中。在此期间,与程先贞、李浃、赵其星等相互切磋诗文,州人举为乡饮大宾,力辞不就,年七十卒。著有《州秉》一书、《德州志·文艺内编》、《见可园诗文集》,可惜佚失不清。现仅存《更夜吟》和《重修矩亭感题》诗二首。其诗可谓“五言逼真谢、鲍、七言全倣杜、韩”。弟李深,字若水,庠生,一生忠厚老实,待人热情大方,从未和邻里有过节,且谁家有难他都竭力帮助受到州里邻舍的高度称赞。
李源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李祯,字文〓,博览群书,学习内容极为丰富,以廪贡生授官山东博兴县训道,升国子监学正,因子贵,清赠文林郎、贵州湄潭知县。次子李森,字芳〓,廪贡生,官国子监助教。因子贵,赠文林郎、浙江宁波府鄞县知县。三子李棅,字文众,生貌伟杰,目光炯如,长而美须髯;亦能工文章,善书法,然不以自多;喜欢结交朋友。自小酷爱读书,常借书于藏书之家,求教于有识之人。李棅受祖、父辈读书上进,光宗耀祖的教诲,日夜苦读,废寝忘食,白天认真听老夫子的教导,夜间思考揣磨。一次,李棅伺候老夫子就寝后,仍挑灯夜读,忘了一切,口中咿唔出声,惊醒了老夫子。老夫子下床悄至背后,见棅这般苦学,不由抚背而言:“孺子可教也。”由此,李棅得到老夫子的真心传教。有一年的冬天,母亲王氏见李棅手足冻肿,执其手哭泣着说:“吾儿为何弄成这样?”李棅哭说:“母亲,儿今苦,将来自有丰衣足食之日。”康熙三十二年(1693),李棅果然考中举人;三十九年(1700)为进士,在京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内阁中书,得人很盛,四十七年(1708)典试贵州。因李棅器资醇雅,学识明通,恩授徵仕郎。李棅为人潇洒,光明磊落,居官刚正不阿,不畏权势。选拔学吏,能够掌握原则,不徇私情,器高深远,量才推荐,知人善任。自奉廉洁,周贫济困,个人无所营树。他常常拿出自己的俸禄,与亲戚朋友共用。康熙四十七年(1708)夏,奉使贵州举士正,蔡吏部专以试事属李棅,李棅精心选拔,由于他“贵州”精于鉴裁,以劳得病,返役卒于途”。“黔人祀之名宦棣”。四子李柽,字圣木,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初授京闱,候补内阁中书,因子徵熊贵,赠文林郎,浙江湖州府武康知县。李柽为人大方自然,不讲究什么风度。居于乡里,诚实谦谨,平生与人无忤。无论做什么事情,均能相随;虽用人有不对之处,从不加以斥责。同里翟景文病逝,家贫无钱葬埋。李柽经纪其丧,捐地数亩使翟景文安息地下。又代其子偿还官谷数十石,脱离牢狱桎梏。其为文“挥笔立就”,初补博士弟子,每试辄冠。曹常熟、韩宗伯。熊冢宰,皆称赞其文,奏议尤为郭都宪所重。数上公车不第,日与乡人及子、侄课诗绘文,年五十余卒。李柽著有《苕齐诗抄》、《后知堂遗诗》百余篇。桐城(今山东省鱼台县)方苞叹偿:李柽“可与明朝嘉靖、隆庆年间的诸名家争席”。李柽之诗,现存不多,只有十余首。就其体制而言,有五古、七古歌行;近体诗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排律俱全。内容有记事、咏物、记游、风物、怀古、悼亡等。其代表作有七言绝句《矩亭》、《过杜亭弓南村先生》;五言律诗《晚宿曲陆店》,古杂体《偶成》。至于其他古文,多散佚。当时“尚有代郭都宪《论钱法》疏藏于家”,现已佚失。
李源之孙众多,查其李氏族谱,共计128人。其中直系孙10人;曾孙23人;玄孙52人;元孙38人。
在李源的直系孙中,除李方焯、李衮耀、李亶照均以廪贡生为候选训导外,较有名气和影响的有5人。即:
李奕烈,字绳齐,李桢长子,廪贡生,由教习任贵州湄潭知县,改高密县教谕。他不仅优于文才,善作诗词,且了解政治,善于研究时务。湄潭县有两条人命案,数年不决。李奕烈得到其状后,豁免受牵连者8人。苗族起来闹事,奕烈随即入寨,认真开导说服,“遂感动的苗民归顺服从如初”。在高密县任教谕期间,修学宫、设义学,考核奖励读书之人。
李宝默,字敏叔,李棅次子,嗣伯父李森后,以监生考职,初知浙江省云和县,在万山中,文化委靡不振,创办“云溪书院”,捐俸金于以资助。有一年,云和县发生大面积螟〓,全县受灾严重,百姓纷纷喧闹着要去邻省福建逃生。李宝默面对此情况,立即开仓放粮万余石,发给灾区百姓,此事遂即安定。尔后调任浙江镇海、鄞县知县,皆有惠政。士民有“青天白日”、“甘雨祥云”之诵。经过以开府考核,切口口保举,擢湖南辰州府同知,因父母年老,改河北保定府同知;后署通州(今北京市通县)知州。李宝默品质高尚,拥有才能,能够发扬慈爱仁惠之心,安抚百姓绥善而有要领。虽长时间有病,疼痛在自己的心里,抱病抚养没有痊愈,但不忘关心恢复振兴百姓之责,恩授文林郎。
李庭灿,字仪矩,号肖亭,李棅三子,候选州同知。李家自泰云先生以来,喜欢与人交往,讲义气。德州地处南北要冲,各地文人名士到此停留者,多数归属李氏招待。李庭灿自小就养成了这一习惯,所居原有“见可园”,因天长日久,树老石旧。庭灿在园内重建“矩亭”,自随字仪矩、号肖亭。以寄托
敬慕之意,仪泰云而肖。增植嘉卉,宾朋在此经过,从来没有一日不诚实接待。一生通情达理,和谐快乐。做起事来从不费劲,虽不受任何拘束,但不失态。能称颂说古人事情,而且多识乡间里巷旧闻,考察故事者极为羡慕知赞尝。并捐资修葺学宫,提倡设立义学,受到读书人的庆贺。晚年游淮扬姑苏武林,以畅其怀“一日肖亭赋秉强,固晚年洒脱不羁”。又自号顽禅老人,“顽言其坚,禅不系也!”年六十七卒。
李褒光,字坤含,号伊亭,李柽长子,增广生。生逾月即命为堂叔李栻为嗣子。少年时,有豪侠之气,忠诚相信程、朱之书,每当外出,必奉先儒。为了宗族之事,孝顺嗣母。偶有不乐意之事,或家人辈忤。将入侍时,必用镜子再三自照。微有不悦之色,而后才敢入内。褒光为人浑涵静穆,圭角不形,为生父李柽发丧,又为嗣母发丧,尝呱呱作婴儿啼;不饮酒,不食肉,哀恸致毁,五十而卒。其为文“力追先正,不染时俗,一字一句”。为诸生时,参加乡试,文被主试所压,随不再参试。桐城方苞,在京师偶然于申诩案头看见其文,阅后言“卓然名家之文也”。申诩敬慕尊重褒光,极至认为“其文、其行,皆百余年来所不多见”。
李徵熊,字渭占,号粟亭,廪生,李柽次子。徵熊自幼由于受家庭的教导,非常喜欢读书,为人厚道,忠诚老实。雍正五年(1728)举,“山东举十人首烈”,遂以诸生保举为县令。初任浙江湖州府武康县知县,再知定海县。所到之处,革除陋例弊政。承修海〓、海塘,所用木石及所需夫役,“丝毫不以累民为令”。十余年来,饮食、服用萧然如寒。罢官后,州城诸生都争着跟他读书学习,并呼为李夫子。著有《海外吟再来集》、《南湖草》等诗篇若干卷。平生抄书甚多,广搜“四书”、“人物”,因此,用手抄《四书、人物考》数十卷,惜未版行。恩授文林郎。
在李源的曾孙、玄孙、元孙中,虽大都分别获得了附生、廪生、增生资格,可较之前辈,要有所逊色。李源曾孙:李书植,字汝器,雍正十三年(1736)举人,拣选知县;李邦基,字名旂,号山台,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四十二年(1777)科举人,候选知县。只有李丕基和李有基才有所成就。
李丕基,字钟宜,州学廪膳生员,父李徵熊。丕基承籍家学,不名他师,才敏而学识渊博。在当时,一些老师、宿儒都咸加器重,谓“李氏之兴方兴未艾也”。当父亲官浙江时,久承颜养志侍饲左右,绝去膏梁、纨袴,习惟图书。在愉快之间,与当地雄骏君子结交,又得江山之助。为诗,古文词益,深博无涯。乾隆六十年(1795)应秋试,所作文章,质于青田,韩锡祚称其文“清迥绝俗,脱然畦封,当列前茅”。不知为何,竟然名落孙山。自那以后,自是息迹邱图,不复作觅举之想。丕基,性好乐,易与人交,不设城府,熟于国家,掌故多闻,旧典人家,举婚嫁、丧葬之事,必咨询于他。斟酌古今从俗、从宜丰俭。兄弟、邻里雀鼠之争,往往得他一言即释。悉有古法,尤善为哀诛之词,缠绵凄恻,其声动人。卒年五十九岁。其诗,多为七言古诗,“清园流动,不事钩棘自极,行云流水之致”。如他的《繁露书院种柳歌》,前景物布图清晰可见,后雅丽闭目可思。然多代人制,脱稿辄挥,“故箧中少有存”。
李有基,字黻升,号东圃。少年时负有异才,博览史书,多识些掌故之学。古文宗法取自唐朝众贤,酝酿之厚浸于西汉,其诗,则以意独造,没有规模。性沋毅简默,好见义勇为。读其文,诵其诗,就可知道其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解元;四十六年(1781)成进士,授福建连城县知县,在任期
间,兴利祛弊,除暴安良,到任不数月,邑人有“政简刑清”之颂。前任县令因贫困欠有仓谷不能偿还,李有基怜其贫困,慷慨应允代为偿还,未曾完成而卒于官。因欠仓谷未有还清,官府留其二子李锕、李禄为质,不准回籍。后经兄弟二人泣请于官府门多日,官府才将有基长子李锕放回,仍扣留有基次子李禄为质。李锕回家三年变卖家产后,前赴福建交款,而后才于其弟李禄归里。李有基著有《州志拟稿》、《州志考异》、《广州客问》、《河渠剩语》、《掘得集》、《披褐吟》、《沽上吟》、《南游偶吟》等,当时除《州志考异》刊行外,余稿存于家中,已佚失。现仅存《十二连城歌》七言古诗一首,诗曰“德州城北十二城,云是前朝之古营,荒原日暮阴风响,惨淡如听冕呜鸣。自昔燕王觊神器,内蛇外蛇纷〓争。黄齐移藩计不果,燕南战鼓如雷轰。当时推毂风霆行,景隆奉命专戈兵。白沟拙计期一决,南风骤歌多死声。虎貔熊罴五十万,纷如槁叶随风零。踉跄退保藩已破,瓦飞竟使成其名。汉家亦闻七国勍,吴濞楚戊交纵横。摧枯拉朽反覆手,子孙草薙无遗茎。高才捷足古来有,独于一本分枯荣。继体天子信文弱,太祖到谟弁髦轻。盛衰转眼碁一样,壬午甲申天示诚。金川门事几何许,已无人奠金瓶倾。纨〓竖子何足道,青史秽传羞北平。萧萧残垒卫河畔,悲流不断千年情”。气势磅礴,音调铿锵,真实感人,读来使人回味无穷。真可谓“掌故识此邦,文献旧风土”。“手泽赖仲山,披云快先覩。后进仰前型,神助已覆鬴”。
李源的玄孙:李锟,字韬锋,号青松,别号半檐居士,年少时,虽生活困难,苦读史书,学富才高,风流蕴籍,冠绝一时,乾隆元年(1736),十七岁的李锟应省试,闱中拟元。随后是屡荐屡受排斥,整日牢骚苦闷,年四十八而卒。李锟诗古文词,无不提笔立就,书法兼并精通。可每当脱稿辄被人拿去,加上自己也不多么爱惜,随手散佚。过去曾从亲友处搜集,得诗草数十首,用纸抄成《半檐居诗》一卷,入于家藏集中。现仅存五言古诗二首,今选其《谢松泉先生葺城南别业落城》一首,以窥一豹。诗曰:“曲折九龙口,门前春水环,句留云丰亩,补缀屋三间,隔院黄鹂闹,开窗白露间,于今怀谢傅,怪得恋东山。”李铣(李邦基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科举人,山东泗水县教谕;李锷,字端峰,乾隆三十六年(1771)科举人,丹研县(四川省境内)知县;李锕,字养孟,号任斯,乾隆四十八年(1783)举人,官山东沂州府(今临沂市)兰山县训导,著有《任斯遗诗》;李禄,字香圭,嘉庆二十一年(1816)举人,性古傲,有文风,其族有鬻女子卖于匪人,李禄闻知后以馆金将鬻女赎回,另择婚于乡里忠厚老实之人,“其义争相传诵”。
李源元孙;李英涵,字彦三,恩贡生,候选直州州判。忠信端谨,学业精纯,教子以义,有“燕山(北京)窦氏之风规”。恩封徵仕郎、儒林郎、奉政大夫;李理涵,字静安,候选从九军功议,叙六品;李清渭,字吏白,号绍曾,少年英俊,富有才能,补博士弟子员。因父亲李鋗(恩貤赠修职佐郎)病逝较早,做事从母,以孝为先。闻家中綦贫,依赖于笔耕维持生活。每日自塾读书回家,必将所见所闻之事,从头至尾告诉母亲,母亲听后喜形于色,并时常夸奖他,数十年如一日,与同里封宗翕、赵葆赤为友,以道义相切,州城当时有“硕儒之目”。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选授山东泰安府东阿县训导。著有《庚寅、辛卯岱游历下北上赵楼诗草》。其文,具有高祖李柽之风度。
清咸丰、光绪朝时,北李氏已传至十五世,在李氏第十五世子孙中,李汝梅以岁贡生被选为训导;李汝魁以增广生被选为三等军需分省试用府经历;李汝椿以痒生被选为军功议,叙六品;李本根被选授为山东汶上县训导。其他除李汝霖有点名气外,别的似乎没有什么名气。
李汝霖,字雨严,号辅臣,生而颖慧,读书过目成诵,饱承家学诗文,超越群伦。咸丰八年(1858)举于乡,同治元年(1862)科考取内阁候补中书;四年(1865)成进士,以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留馆;十一年(1872)授翰林院编修加四级,凡拟进文字,多出其手。历充光绪丁丑(1877年)、丙戌(1886年)等科会试同考官,得人最盛,时有“铁钢珊瑚之誉”,记名御史。端正不阿,有古大臣风。可惜“天年不永玉堂”,名流极惋惜。其子李振钓,字蔚卿,瘾生,历知宝坻(今属天津市)、香河(今属河北省)等县,多有善政,有循良之称。
纵观南李、北李,在四百多年的长河中,虽无高爵重位,显耀赫奕,而崇名节敦,孝友德业,文章卓然,可记者备,载志乘章。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