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县飞机场的建立及其焚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36
颗粒名称: 德县飞机场的建立及其焚毁
分类号: K26
页数: 4
页码: 40-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县飞机场的建立及其焚毁的原因。
关键词: 德县 飞机场 建立 焚毁

内容

一九一七年八月,由在德县城南庞庄(现已划为平原县)迁至德县的基督教神父德弗兰,以基督教公理会名义,在德县城东(俗名东地)创立博济医院。德弗兰一方面主张建院,另方面以建院名义,开始传教,他本是德国人,传教后并加入美国国籍。
  该院创办后,人手很少,医、政、司职人员总共不过十多人,德弗兰任院长。当时由于博文中学的外籍人员和基督教会博济医院的外籍人员,所需医药、器械等物资,均由美国运进。当时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限制,须在上海搭机往返于美国之间,费时费力。出于这个目的,德弗兰便设想在德县修建一机场,该计划很快得到德县教会势力的同意和支持。
  一九一九年冬,由美国基督教会派出代表三人,名曰“三人小组”,与德县地方当局进行磋商,并达成初步协议。筹建投资费用,由德县地方政府、教会与驻德人员共同负担,一切筹建事宜,均由德弗兰主管办理。机场设计规模极小,初步规划先由县东北宽阔地带,占地方圆三、四华里。当时中国境内,军阀连年混战,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因此,德弗兰这个愿望未能实现,以致搁弃。
  一九二五年以后,军阀张宗昌盘踞山东,这时,在德县搁弃的机场原址,又进行大规模扩建。范围扩至东到七里庄(岔河以东),南至肖何庄,西到罗庄、芦家大院,北到长庄以南,所征土地一千六百多亩,方圆十多华里。土地征价比数,每亩折合谷米五元一石,全部兑换现洋,周围各村农民,春种秋收,一律折价,发放青苗费。
  一九二七年,四、五月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兵分三路,直取山东。张宗昌匆忙败退,率残部三五团逃至德县境内暂作喘息。一九二八年初,北伐军势如破竹,乘胜包抄晋鲁,直至各省。张宗昌穷途末路,下令将德县飞机场所有系统全部捣毁殆尽,大部三五团兵士解散,张携随从亲信四十余人怆惶逃走,嗣后,德县飞机场杂草丛生,狐兔出没,一片荒凉景象。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十月,德县沦陷。次年,大约四、五月间,日军征用大量城乡民工,以农村人居多,约有三千多人,分期分批的,在原地域进行平复场地、修岗楼、建飞机窝,筑掩体,土地面积扩至一千五百亩,周围方圆二十华里。所用民工,每人每天三角伪钞(大正昭和年俗称老头票)的生活费,他们对中国民夫残酷虐待,轻者打骂、关押,重则至死。修建机场,整个过程为期两年,其间时断时续,到一九三九年基本建成。
  一九四三年初,日军在我华北、华南各战场节节失利,为挽败局,在军事装备上,加强了防御,妄图作最后的挣扎。八月,在义塚川日军总队长(日军总头目)编制下,在机场建立了防护营。下设运输队、补给队、保安队、运输队,负责运输弹药、枪支、物资,供给空投等。补给队管后方,增兵调员,添补分配。保安队负责安全,组织布署,并随时听从指挥调遣。在罗庄村南每天辎重车辆来往不断,在罗庄村东,据有一排苇席棚,内储有大批建筑材料,另有军需物资,手套、大米,汽油等,另有马棚、草料棚。罗庄村北埋设约一华里长木桩,木桩上架有飞机伪装台,机场从东南到西北长约二十华里,飞机窝设在长庄村南三个,罗庄村北两个,七里庄村一个,跑道从东南的七里庄延伸到长庄的西南角,储存飞机最多到过七十余架。
  一九四四年夏天,四架标有国民党徽的战斗机,从东北方向的桑园火车站,截击了两列日军货车后,直奔德县县城方向而来,追赶着一架标有太阳图案的日军小飞机,在长庄村东南上空,日机被击中,连翻跟斗,一溜黑烟直冲机场汽油库坠地,将已停在机场的四架飞机撞击燃烧爆炸,引起一片冲天大火,但整个飞机内其他设施并未完全烧毁。
  一九四五年,我德县二区队摸清敌情,在队副郭连信同志带领下,有队员魏厚新、李文海、满茂盛、刘吉明、李保山等十余名同志,装扮成民夫混进机场,另外,又派队员郑德荣、郝呵吧、杨四等人,担任护卫任务。在日落黄昏,便与被日军早抓进机场干活的三个木匠取得联系,一位叫骆振芳(河北故城县人);一位叫张恩庆(山东平原县荣家庄人);另一位记不清名字。首先,解除了守卫机场西北角的日伪军武装,紧接着发动众多民夫,一起协同战斗,放火点燃工棚,席棚易燃物资,顿时火光冲天,日军吓得目瞪口呆,乱作一团。大火烧至直到天明,方才减弱。
  至此,德县飞机场经过两次大火,其场内设施,近乎全部焚毁。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贾士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