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口遇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城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27
颗粒名称: 洛口遇险
分类号: K265.4
页数: 4
页码: 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7年在济南华北中学就读的华应民,携同齐河县的本校同学李业正在逃回原籍的路上,洛口遇险的事迹。
关键词: 华应民 回乡 洛口遇险

内容

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济南大、中学校被迫停课放学。时在济南华北中学就读的我,只得携同齐河县的本校同学李业正同行,逃回原籍。李业正长我三岁,原籍宴城镇,我原籍德县,我们俩可结伴过黄河同行至桑梓店,然后分手。当时黄河洛口大桥已轰炸中断,日寇用木船连接搭成浮桥,做渡河之用。浮桥两端驻有日军,来往路人必须经此盘查。凡在此渡河者,日寇必先挥拳打行人两个耳光,然后搜身检查,有时还进行种种侮辱。
  我与李业正剃成光头,穿破旧短衣,装扮成小商贩模样。走至浮桥南端,见前面有20余人在等待检查过河。远处见到日本鬼子兵检查一个穿长衫戴草帽者,似搜出一个类票夹的东西,当场即将此人击毙。另外,见有的被检查殴打后放过河去,有的被留下,在河边排队等待。当时,我们己无法回避逃跑,只得硬着头皮走向检查路口。
  日本兵数人荷枪实弹气势汹汹,一日本翻译询问住址、职业等情况,我们答以为卷烟商贩,并熟练地回答居住地址。在检查李业正的提包时,一个日本兵拿走他的一个手电筒,也可能就是这个手电筒救了我一命。检查我的包裹时,由于我疏忽,将一张“防空演习讲义”忘夹在一本破旧的小说书中,引起了日本兵对我的怀疑,对我拳打脚踢,再三追问,我只答以旧书是从书摊买的,其他事不知道。这时日本兵将我拉到不让过河的排队人中间,当时计有六男一女七个人,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
  鬼子兵放走经盘查过河的一些人后,叽咕了一大阵,就把被留下的七个人押至涛涛黄河岸边,枪响处前边的几个人倒在了血泊中。这时李业正跑到曾拿走他手电筒的鬼子兵面前,一再说明我们“商贩”身份和年龄,这个日本兵又同一个类似小头头的鬼子叽咕之句,最后,击毙了五人,剩下了那个妇女和我。
  一小时后,大概是为请示对我如何处理,两个鬼子兵押解我到洛口镇一座大房子里,里面坐着一个鬼子官,先听了鬼子兵的一段话,然后用阴森狡诈的目光看了我一阵,又拿着那张防空演习讲义看,特别注目于讲义中缝间,这事后使我想到这张讲义的中缝间写着“民国二十五年印”,这就说明讲义已是过时的了。鬼子官看了一阵,一句话也没给我说,只给鬼子兵叽咕两句,就叫我“开路”了。
  我同李业正两人又回到了黄河渡口,过河后带着满腔耻辱、仇恨和庆幸未被枪杀的情绪,走到桑梓店车站。我们两人在一片荒郊原野流着惜别的泪水,攥着复仇的拳头发誓:“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就这样分手了。
  此后,在两三年的书信来往和消息传递中,知道李业正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后任游击队区队长时,在一次与日寇的遭遇战中光荣牺牲。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仍记忆难忘,李业正的音容笑貌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

知识出处

德城文史

《德城文史》

本书从岁月回眸、春秋随笔、古迹寻踪、文史纵横等方面记述了德城的文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洛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