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909
颗粒名称: 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
分类号: G219.24
页数: 3
页码: 112-1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德县的伪部队待命收编,不久德县伪警备队副大队长袁书文宣布已接受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司令部改编,成为山东省保安第30团。还宣布团部已派出刘子杏去找于圣言商量恢复报社事宜。
关键词: 德州 报社 三易其名

内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驻德县的伪部队待命收编,不久德县伪警备队副大队长袁书文宣布已接受国民党山东省保安司令部改编,成为山东省保安第30团。还宣布团部已派出刘子杏去找于圣言商量恢复报社事宜。
  于圣言“七·七”事变前曾在德县《鲁北日报》社任编辑,因其与刘子杏过从甚密,故很快将办报事宜谈妥,由刘子杏、于圣言出面招聘人员,待筹备工作大体就绪后,1945年9月报社宣告成立,定名为《德县向导日报》,社址设在封家街徐鹤琴家。办报经费由30团提供,属官办性质的报纸。
  报社机构及其主要人员分工:
  社长:刘子杏。
  新闻组:于圣言任责任编辑。谷耀南任编辑兼记者。
  副刊组:李志强、徐鹤琴任责任编辑。
  总务组:李志恕、唐树德任正副组长。
  制版印刷组:徐鹤清、顾师傅(石印工人)负责。
  消息来源,是依靠一部直流收音机,由于圣言每晚收记山东省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编辑成章后,第二天早晨由宋玉升(当时宋玉升在于家寄住)将稿件送到报社制版印刷。
  报纸是八开两版,日刊。由一台石印机印刷。日印量200余份。版面安排:
  一版是新闻。主要收记国内及国际新闻,不满版时再加德县新闻。报纸的内容大部是:“共军不遵守停战协定,对某地又进行围攻……”之词。
  二版是副刊。选编散文、诗歌、及小说。
  发行办法,每天印完报纸后,将其分成两部份,一部份分送城区所属各机关(各五份),另一部份由唐树德负责零售。
  1945年10月因津浦铁路中断,国民党游杂部队如:山东保安十三旅张光第部队及第五路、曹部队、鲍部队、侯部队等相继钻入德县城。那时十三旅政治部主任段芳池数次来报社协商与30团合办报社事宜,达成协议后,即改称为《动力日报》社。报头由张光第题写,经费由30团及十三旅共同提供。因津浦、德石两铁路当时都不通车,其他报纸运不进来,所以《动力日报》成了一时的畅销报(由日印量300份增至日印量500—600份)。
  社外活动:当时李志强编写了两个小话剧,其中一个叫《战地情侣》,内容是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残害,由报社人员和30团部份人员组成演出队,在南关教堂售票演出。笔者当时曾扮演过日本人,《义勇军进行曲》就是在那时学会的。
  1945年11月份国民革命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第十三纵队中将总指挥王继祥部以国民党先遣军山东保安第十三纵队的名义进驻德县后,命令报社为该部机关报。于是报社又改名为《北鲁日报》社,报头又由王继祥题写。办报经费改由第十三纵队提供。当时正处于国共和谈时期,适逢军事调处执行部原济南小组美方代表怀特中校、国民党代表刘金铭上校、中共代表宋绍德少校由济南来德县在簸箕刘村会见渤海军区首长商谈,其中两次,报社都派谷耀南以记者身份参加会谈记录,《北鲁日报》随时将会谈情况及时发表。
  《北鲁日报》社后来迁到小营街,出版一直延续到1946年5月份解放前夕停刊。解放后人员自行解散。
  1988.1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收本书收德州教案、我所知道的德州绿营兵、日军投降前后德州的日、伪、顽、杂军队记述、宋达民其人、忆我在德州的一段经历、德州解放前夕一家三易其名的报社、记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在德州、德州解放前汉族丧葬风俗、德州古瓷窑考、解放前德州儿歌选等2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宋玉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