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济南南下学生在大革命洪流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六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848
颗粒名称:
济南南下学生在大革命洪流中
分类号:
D432.852
页数:
24
页码:
73-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省济南师范学生在革命洪流中传播的革命思想工作行动。
关键词:
学生组织
运动
济南
内容
山东省立一师(今济南师范)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革命光荣传统的师范学府。王尽美、庄龙甲等革命先驱,臧克家、李广田、邓广铭、王幼平、刘汉、项堃等社会知名人士,均出身于这所学校。廿年代,是山东学运中心和革命重镇。在地下党领导下,教育团结一师及济南各校学生,在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中,曾作出卓越贡献。大革命中,在白色恐怖下,遵照中共山东省委指示,该校有一百多名进步同学,秘密南下武汉,投入大革命洪流。其中有八十多人参加“广州起义”,血洒南国,壮烈牺牲,用年青的生命,谱写了革命的光辉篇章,气壮山河,名昭日月。一、在“书报介绍社”的熏陶下
“五·四”运动后,全国形成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新文化、新思想的热潮,地处平、津、沪、宁之间的济南地区,也处在这种潮流之中。在中共山东区支部王尽美同志的指导下,1923年2月,中共山东省立一师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光荣诞生,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cp)、团(cy)组织,1924年建立“书报介绍社”,革命空气相当活跃,成为当时济南学生运动的中心和大本营。
“书报介绍社”是地下党支部领导的团结进步学生、交流进步书刊的群众组织。庄龙甲(革命烈士、一师第一任地下党支部书记)、臧克家(著名诗人)、李广田(解放后任云南大学校长)、邓广铭(现任北大历史系主任)、王幼平(解放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长)、刘照巽、邓广镇等二十多位同学参加了这一活动。他们秘密组织进步同学阅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河上肇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和《向导报》,以及《语丝》周刊、《洪水》和《莽原》半月刊、《创造》月刊和《小说月报》等大量进步书刊,并向济南各校进步学生出售和介绍大量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及苏俄出版的作品。
创办“书报介绍社”,传播革命思想,这在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下,确是一个大胆的行动。同学们冒着风险,四处奔走,有的秘密向京、沪各地赊购大批新书,卖出后再续购新书;有的通过个人到有关私人家中去购买,冲破军阀的层层搜查,使同学们获得“精神食粮”。本科朱渥丹及数理科孙继善同学,曾被军阀以赤化罪名进行追捕;李广田同学因寄送《文学革命》等进步书刊,被张宗昌的特务逮捕入狱,“书报介绍社”的同学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很多进步学生
通过阅读进步书刊,开阔了眼界,提高了思想,摆脱了封建意识的桎梏,继续发扬“五·四”精神,走向革命的道路。
二、投入大革命洪流,到南方去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纪念“五·四”运动五周年的斗争,1925年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进一步地激发了青年学生反抗帝国主义、铲除军阀的决心。南方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北伐军的节节胜利,给一师和济南各校学生以更大的鼓舞。在风起云涌的新形势下,武汉、广州成为爱国进步同学向往的中心。“打倒列强!”“打倒军阀!”“到南方前线去!”“到大革命洪流中去!”成为当时进步学生的革命口号。他们冲破了山东军阀张宗昌的封锁,选择革命的光明道路。
当时,省立一师校园内,两种力量的斗争非常激烈。一派是以殷洪杰为代表的国民党势力,
一派是以地下党田慕韩(田厚琪,一师农师班)为代表的进步力量。双方斗争尖锐,经常发生摩擦、冲突。田慕韩同学胆略过人,富有组织才能,团结广大同学与校内反动势力作坚决斗争。在险恶的环境下,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组织动员一师和济南各校进步同学一百多人,于1925年冬至1927年春,分批离开济南,秘密南下武汉,投入大革命洪流。在先后南下的一百多位学生中,95%是省立一师同学,其中有一师的共青团员(cy)谢拙民、朱道南、杨容林(杨的)等大批同学,以及正谊、一中的今公寿、刘辉等。
在白色恐怖下,动员组织这样多的学生南下武汉,是相当困难危险的。当时,山东督军“狗肉将军”张宗昌既惧怕革命党人混入山东,又怕山东人跑出去参加北伐,故对车站、关卡、海港、码头盘查很严,特别是济南、青岛盘查更紧。在山东省委的关怀指导下,经过一师田慕韩同学等
地下党的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每人发给大洋三十元作为路费,并根据同学们的面容性格,分别化装成商人、挑夫、小贩、少爷、小姐和家庭妇女。他们先乘胶济路火车到达青岛,然后根据指定的接头人——《青岛时报》总编辑王子云同志,由他妥善照料,再通过我党打入青岛敌军魏旅作副官的谢同志,想方设法护送同学们登上开往上海的轮船。上海是军阀孙传芳的天下,盘查较山东松些,根据山东省委和田慕韩等事先安排,被安顿于上海霞飞路一家旅社,然后经上海党同志们的帮助照料,化装成跑单帮的小商人和家庭妇女,闯过一道道关卡,终于胜利到达大革命中心——武汉。
三、在武昌中央军政干校
大革命高潮中的武汉,与军阀统治区是两个世界。由于国共合作,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武汉街头五光十色的标语,一队队佩着红袖章的工人纠
察队,剪掉了发髻和辫子的妇女,到处呈现一派新的气象。
省立一师南下的朱道南、谢拙民、杨容林、臧克家、曹星海、臧功郊、崔荣全、孙叶煊、王智之、王学礼、王英杰、王一民、李如华、刘增、闫书古、杨天华、尹象升等八十多名同学和正谊、一中的今公寿、刘辉同学等进步青年,先后考进了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年仅十七岁的女学生刘辉,校方考虑她年龄小、体质弱、很难经受严格训练,因而未予录取。这位济南女青年把头发剃光,表示自己决心,从而深深感动了招生委员们,终于录取入校。一师的杨容林同学,为表示自己跟随党闹革命的坚定目的,把自己的名字,由杨容林改为“杨的”。
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设立于武昌原两湖书院,是为继续北伐培养干部的学校,全国很多优秀青年汇集于此,共有学生五千多人。校长和党
代表虽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但实际负责人是我党杰出的政治家恽代英同志,因此,学校是在我们党的直接领导之下。济南考入的八十多位同学,从张宗昌统治下的山东跑出来,进入这所朝气蓬勃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心情是非常激动的。高唱“打倒列强!除军阀!……”,“走上前去啊!曙光在前,同志们奋斗!用我们的刺刀和枪炮,开辟自己的道路!……”,进行着严格、紧张的训练。这批由青年学生组成的队伍,在1927年5月征讨夏斗寅、杨森,保卫武汉的战斗中,初试锋芒,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四、“马日事变”、湘江逆流
1927年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长沙分校在武汉招收新生,济南的朱道南、杨的、谢拙民、今公寿等一批学生,经组织同意,作为骨干力量从武昌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转入湖南长沙分校。分校校址在长沙小吴门外,学生六百多人。当时湖南
政治形势更为活跃,分校大门口挂着一块四字大匾:“尽量左倾”,两条长幅标语,左边是“西方无产阶级和东方的弱小民族联合起来!”右边是“打倒一切国外帝国主义,消灭国内新军阀!”毛泽东、蔡和森、夏曦等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领导着湖南人民大众进行革命斗争,工会、农会力量非常强大,土豪劣绅不敢作威作福,革命形势风起云涌,如火如茶。书店中挂着马、恩、列和卢森堡、李卜克内西的巨幅画像,《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向导周报》、《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到处可见,革命空气较武汉更为浓厚。
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使国民党右派感到极大的恐惧。1927年北伐军进入上海后,蒋介石背叛革命,发生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群众,疯狂反共。汪精卫的武汉政府,也在大骂湖南农民运动“过火”、
“无法无天”。湖南长沙拥共、反共两种力量进行着更加尖锐的斗争和较量,较武汉更为剧烈。五月中旬,长沙出现了什么“左社”、“拥蒋棒喝团”,长沙分校内也出现了反动组织。这些国民党右派分子,对中国共产党无耻造谣污蔑,公开拥蒋反共。湘江逆流,剑拔弩张,白色恐怖笼罩长沙城。结果,1927年5月21日夜晚,发生了“马日事变”,国民党许克祥大肆逮捕、枪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长沙分校内的孙得胜、余五一等反动头目,也在疯狂逮捕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双方进行了一夜的肉搏激战,分校党的负责人、教官赵柔坚和大批党团员、进步同学倒于血泊之中,当时适逢大雨,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积水。济南的谢拙民、朱道南、今公寿和一部分分校同学,突围冲杀,离开长沙奔回武汉。长沙已全部被仇鳌、许克祥所控制,革命团体全部被捣毁,监狱中原来关押的土豪劣绅全部放出,疯狂
烧杀,长沙处在血雨腥风之中。
五、阴云密布下的武汉
武汉三镇市民,对反动派在长沙的血腥罪行表示极大愤慨。奔回武汉的长沙分校的同学们,并未被失败所吓倒,以济南朱道南、谢拙民、今公寿为首,并会合从长沙跑出来的部分中学生,怀着为烈士复仇的怒火,一面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散发传单,控诉仇鳌、许克祥等反动分子罪行;一面组织请愿队向武汉政府汪精卫请愿,结果被汪精卫的警卫排驱出“国民政府”大门,同时,还遭受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司令部的通缉。大家在走投无路的时刻,恽代英同志冒着很大风险,据理力争,给同学们偿还了旅馆欠债100元,使这批被通缉的分校同学,又重新回到中央武昌军事政治学校。
“马日事变”后,武汉国民政府中的国民党反共面目暴露无遗,他们大骂长沙事件是“第三
国际的重大阴谋”。他们从河南前线调回大批部队,以对付两湖农民运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进步学生们组成街头宣传队,揭露反动派的阴谋活动,与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的反共宣传队在街头发生武斗。济南的谢拙民和今公寿等同学带领大批学生,痛打了三十多名反动警官和警察,形势更加尖锐化。这时进步群众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并去武汉国民政府请愿,坚决要求国共合作,继续革命,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大屠杀。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中央日报》发表了《我们要建设怎样的国家》、《夹攻中的战斗》两篇反动文章,撕破“左派”假面具,公开叛变革命,进行所谓“清党”,大肆逮捕共产党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党的领导人恽代英和公开活动的共产党员,奉命迅速离开学校,形势日趋恶化。
狰狞的国民党反动派,终于向这批进步学生开刀,恶毒地制造了“洪山事件”。1927年7月
15日拂晓,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学生们突然接到命令;全部集合,带枪、带子弹,开往武昌郊外二十里的洪山打野外三天(作战演习)。这些反动派先以整日的干渴劳累大量消耗学生体力之后,突然在夜晚由亲汪精卫的第四集团军所属何健、李品仙、刘兴三师军队把洪山四面包围,叫嚣全部进行消灭。在万分紧张关头,幸有我党叶剑英同志的出现,挽救了这批学生(叶剑英同志公开身份是第二方面军张发奎的总参谋长),由于张发奎没有地盘,并受第四集团军的排挤,双方矛盾很深。叶剑英同志巧妙利用张发奎想利用这批学生增强本身力量的企图,几经交涉,最后迫使第四集团军撤退军队解除包围,才转危为安。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改编为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从而渡过危机,挽救了这支数千人的优秀学生队伍。
六、艰难曲折,南下广州
当时,汪精卫和蒋介石正进行权利争夺,张发奎从中与蒋介石讨价还价。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1927年7月下旬,张发奎在南湖“誓师”,进行所谓“东征讨蒋”,军官教导团的数千学生随军由武汉乘船开往九江。这时,江西南昌爆发了震撼世界的“八·一南昌起义”,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受到重大打击,损失惨重,除贺龙、叶挺同志带走起义部队外,还损失了十、十二、廿五、廿六师的部分力量,几乎濒于瓦解。这个野心勃勃的张发奎惊恐万状,深怕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的学生也乘机“图谋不轨”,因此,在九江又发生了张发奎解除学生武装的“收枪事件”。在武装包围下,张发奎命令数千名学生放下武器,并假惺惺的说什么“真正的三民主义信徒跟我走;共产主义信徒我也不加难为,限三天报名,发给路费还乡……”。在危急时刻,教导团
的党团员和进步学生,根据党的秘密指示,绝不暴露自己身分,随部队南下广州。同时,江西省主席朱培德也乘机企图消灭这批学生,声称:“教导团内有大量共产分子”,硬要张发奎交出全部学生进行整肃。危机四伏,处境险恶,在张、朱双方勾心斗角中,又一次由叶剑英同志出来收拾局面,宣布解散原第二方面军教导团,与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合并,并由叶剑英兼任团长。由于叶剑英同志的深谋远虑,再次保住了这支党领导的进步力量。
在九江南下途中,张发奎始终对这批学生放心不下,多方加强戒备,走在前面的是新编入的学生队伍,后面则由荷枪实弹的原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学生进行监视。同学们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寄人篱下的处境万分愤慨,但为革命大多强忍下满怀怒火。8月5日路经南昌,大家目睹起义后被反动派残酷烧杀、横尸街头的凄惨情
景,教导团进步同学悲愤宣誓:“一定要为烈士复仇,留得青山在,总有一天叫反动派尝尝济南学生的厉害”!南下途中,学生中也进行着进步与反动的尖锐斗争,反动分子请来“导社”和“国家主义派”分子作反共宣传,胡说什么“外御强权、内除国贼”(指共产党),大肆攻击三大政策。教导团内进步同学在谢拙民、朱道南等同学的率领下,与他们针锋相对展开激烈斗争,一直闹到教导团团部,由于人多势众,终于把反动头目(一名营长)和一批反动分子“骂”出了教导团,使教导团内部更加纯洁和巩固。
南下广州的队伍一路步行,同学们虽然受过一些军事训练,但长途行军还是首次。叶剑英同志经常来教导团鼓舞大家战胜困难,“练出铁脚板,换上劳动人民的筋骨,才会有劳动人民的思想和实际行动……”。同学们倍受教育,高唱革命歌曲,从每天步行六十里,增加到八十里、一
百里、一百廿里。步崎岖、冒风雨、涉泥泞,历尽千辛万苦,1927年10月,终于到达广州城外黄花岗四标营。
逆流、暗箭时时向教导团袭来,广州的环境也是非常险恶的。这时桂系军阀的军队已从潮州、汕头回到广州,一心想吃掉“赤化”了的教导团,企图把张发奎赶出广东。为了对付桂系军阀,张发奎给教导团学生发了枪炮。11月27日,张以“护党运动”名义先发制人与桂系开战,教导团投入战斗,并且迅速解决了桂系黄绍竑的司令部和兵工厂,把桂系赶回广西。由于打垮了桂系军阀,张发奎误认为教导团可以争取,每人每月发给12元小洋的军饷,加以笼络;但教导团内的革命进步力量,洞悉张发奎想学“曹操收买关羽”的把戏,嗤之以鼻。排除异己、驱除共产党,这是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的本色,第二方面军在广州市站稳脚跟后,张发奎部内以第一师师长缪
培南为首的一些反动将领,又开始妄图除掉教导团的活动。他们要求张发奎不要养痈遗患,并提出四条建议;第一,把教导团全部送到黄埔军校审查;第二,化整为零,下放连队;第三,发给路费全部解散回家;第四,仿效第四集团军洪山打野外的办法,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在这黑云密布、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又是叶剑英同志出面力挽狂澜,保全了这批进步力量。他向张发奎指出:“这批学生打败过夏斗寅、杨森,在广州又打败过桂系军阀,战功卓著,战斗力强,应予保存……”。这样,叶剑英同志继武昌“洪山事件”、九江“收枪事件”之后,又第三次挽救了这支革命力量。但张发奎并未放松对教导团学生的警惕,派了姓朱的德国留学生作教导团的参谋长,从中分化控制。
七、参加“广州起义”
1927年冬,广州的党组织很活跃,街头大批
出现“打倒新军阀!”“反对蒋介石”、“拥护共产党!”的标语。广州市警察局长朱辉到处疯狂抓人,局势一天天恶化起来。教导团内部也由于有姓朱的参谋长作靠山,残余的反动分子活动日益猖獗,疯狂的迫害进步学生,一场潜伏着的势不两立的斗争迫在眉睫。根据党的指示,要求党团员争取团结更多同学,作好准备,严阵以待。这时由于前方继续作战,北江、东江、西江又要布防,张发奎的兵力不足,广州空虚,市内只剩下教导团和500多人的警卫团以及一些零星留守部队,教导团成为广州市唯一的主力。因此,经过党周密的计划部署后,1927年12月11日深夜,闻名全球的“广州起义”爆发了,南方漆黑的夜空,又升起了镰刀、斧头的红旗。
教导团的学生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解决了教导团内所有的反动分子。3000多名优秀儿女个个用红布系着脖子,按照张太雷、叶挺、
恽代英和叶剑英等领导同志的作战计划,会同警卫团500余人和事先组织好的数万工人,分别投入战斗,全市冲锋号声、枪炮声,尤如万道山洪,万条鞭炮,惊天动地,响彻云霄。风暴横扫腐朽的落叶,敌十三军留守处、二十五师师部、市公安局、警察厅、兵工厂迅速被教导团和武装工人攻克。敌十、十二师师部和第四军军部,经过激战,亦相继占领。济南的八十多名同学,个个奋勇当先,以一当十。省立一师十五班的尹象升同学,第一个冲进市公安局,为革命事业光荣牺牲。经过一夜的战斗,广州市内敌人大部就歼,反动派的市公安局成了苏维埃的所在地。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同志任苏维埃主席,恽代英同志任秘书长。到处飘扬着各式各样的红旗,市民欢欣鼓舞,庆祝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次日,在攻打珠江岸边张发奎军部老巢时,战斗特别激烈,敌人凭借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的大楼工事,居
高临下,易守难攻。子弹象夏日暴雨,掀起一阵阵灰沙。济南的同学们怒火满腔,英勇冲锋,省立一师李如华、刘增等同学壮烈牺牲。正当敌人竖起白旗投降时,英帝国主义的五、六艘军舰,从江面一齐向我开枪开炮,使我方遭受重大伤亡。英帝国主义军舰乘机把张发奎军部全部人马接走,大家痛骂英帝,怒气满胸。
半夜,黄花岗附近爆发战斗。十三日晨9时,敌人占领了观音山。它位于广州城西,与白云山相连,是通往广州的咽喉,失掉观音山敌人即可长驱直入。情况危急,教导团中一些济南同学和400名武装工人同志首先跑步增援。炮兵、工兵及数千工人又相继到达,与敌军展开了观音山的争夺战。中午,敌人援军漫山遍野向观音山冲来,战况惨烈,敌我双方均伤亡十分严重。省立一师的闫书古、杨天华、曹星海、王英杰、王一民等一些优秀同学和大批工人同志,先后壮烈牺牲,
阵地上只剩下五、六十人。下午六时,敌人又发起冲锋,手榴弹打完了,子弹所剩无几,只有十余发迫击炮弹。因炮架被打断,无法应用,济南的今公寿同志跪在地上,以身体当炮架,前胸依靠山岩,由省立一师朱道南同学开炮。敌人被打退了,但今同学的鼻孔被震的流出鲜血昏迷过去。大家视死如归,坚守阵地,一直到次日拂晓,最后只余下济南的朱道南、王学礼、今公寿等七人,才奉命撤出阵地。
广州市一片火海,蓝天布满赤云。薛岳的部队进入市区,到处放火,见人就杀,一批批教导团学生和武装工人的尸体横卧街衢。济南刘辉同学的身上有十几处伤口,右手小指套着手榴弹的小铜环,四周环卧五、六个敌军尸体,这位年仅十七岁的济南小姑娘,是与敌人最后拼博时同归于尽的。张太雷同志十二日光荣牺牲,苏维埃政权仅存在三天就失败了。在广州起义的大血战
中,省立一师南下的同学有五十多名壮烈牺牲,这些从山东来的优越儿女,血染南国土地,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广州起义由于敌我力量相差过大而失败了,冲出去的教导团同学、武装工人、进步群众、学生……,冒着寒风冷雨,踏着泥泞的道路,冲破民团的层层堵截,奔向海陆丰,与彭湃同志会师。
省立一师和济南各校的80多位参加“广州起义”的优秀同学,除朱道南(已于1985年3月病逝于上海。逝世前任上海房地产管理局顾问、上海市政协常委,逝世后按上海市副市级待遇。)等少数同学外,95%以上的同学血洒南国土地,在广州市郊、龙窝、惠来、海丰、陆丰等一些激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他们是党和人民的优秀儿女,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忠诚战士。他们为党、为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反帝爱国的崇高品质和
坚强意志,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们是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我们济南的骄傲,是我们后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光辉榜样。先辈们的壮烈事迹,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党的指引下,为革命、为“四化”事业奋勇前进,作出更大的贡献。
大浪淘沙,英烈千秋,爱党爱国,气贯长虹。
知识出处
《济南文史资料选辑 第六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铁道游击队战斗生活片段”、“大和惨案纪实”、“山东抗日自卫团博山第一团的诞生”等12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