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黄县革命的点滴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729
颗粒名称: 辛亥黄县革命的点滴回忆
分类号: K257
页数: 7
页码: 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辛亥黄县革命的点滴回忆。
关键词: 辛亥 黄县 革命 回忆

内容

黄县最初到日本求学的除徐子鉴先烈外,还有王学锦、赵应秦、李召南、刘进之、李瀛海、徐镜古、仲子青、赵竹容等人,除赵竹容外都是上的6个月制的简易师范,预备归国后在农村办小学教育。他们都加入了同盟会。归国后,李召南在西关创办公益小学,李瀛海在城北迂家创办东川小学,王学锦在马亭王家创办育英小学,都是同盟会宣传的据点,但以育英最为活跃,扩展到第十育英小学(后来第九、第十停办)。他们的宣传材料是《民报》、《醒狮》、《河南》三杂志和《民报》的增刊《天讨》,还有邹容的《革命军》。宣统元年我从保定带来了明季王夫之先生的《黄书》,交给育英小学,它很快地给油印了百多本分送各学校。这是一本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写作,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可禅,可继,可革,而必不可以异族问之”,好多人都读这本书。至于《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就更不用说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句话大家是了解的,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就十分模糊。刘进之积学之士,从“平均地权”一句联想到王夫之的“均田废钱”的主张(是否王夫之,已记不清,刘曾把材料拿给我看过),以为地权固然要均,钱币也要废除,还写过几篇文章。总之,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句话,多数的人是不注意的,或者给曲解了。同盟会没有什么严密的组织,只要是意志相同的,经两人介绍即可加入。他们颇为谨慎,宣传面极广。在黄县,介绍的会员三十几人。至辛亥革命前又介绍了四十几人,这些都是久就接受了宣传教育认为忠实可靠的人。
  王叔鹤烈士是重然诺、笃友谊的人。黄县银市,旧有所谓“期市”,即是“买空卖空”投机倒把的赌博行为。制钱改为铜元,铜元入境,影响了银价的涨落。叔鹤的朋友某商店经理恰恰作了“空付”,眼见就要吃亏,叔鹤为了帮朋友的忙,挺身而出,力阻铜元进口。而作“存付”的对方商人,起而抵抗,就打起官司。县不能解决,打到省。省里正在推行铜元,认为叔鹤破坏钱法,给关进高检厅看守所里。为了表示虚伪的公正,省里派员到县调查过两次,高检厅也从县里传集好多证人(子鉴先烈是县农会会长,也被传集到省)。这个戏剧性的讼案迁延了好久得不到解决。就在这迁延期间,大量的铜元涌进了黄县,讼案对两方商店的利害也就失掉了意义。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县留济南的同盟会员,以为叔鹤才略优长,经呈高检厅将其保释,并介绍加入同盟会,叔鹤也立誓献身革命,死而无悔。黄县独立,叔鹤被选为副民政长,于县政多所规化。城破被执,敌拥至其标统李森前,叔鹤抗辩不屈,声色俱厉,敌命缚至西门外杀之。将行刑,叔鹤慷慨激昂,演说满汉关系和革命大义,至使行刑者大为感动,不能执刑,经两个多钟头,还是敌管带某赶至刑场亲自动手,才被杀害,当时见者无不感叹。
  沪军从黄县撤退的原因和经过,《黄县革命史实》记叙极分明。但是有一小事也可以一提。北马之战沪军捕获两个行路人,疑为可能是敌探,送都督府暂行看管。连都督绍先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威,未经审问,即行枪决,并张贴了布告。沪军返城,大为不满,向其索阅供词,连拿不出来。沪军司令刘基炎大恼,谓连的滥杀,实是有意破坏他的军誉,连无以应。这也是一个小波折。
  县城之陷落,必须重述一下。黄县为重城,东门外小乐家是教会所在地,敌军有些望而却步。南门和北门也只是巡逻及之。敌军主力集中在西门(五叉沟门)和西南门(牛〓门)。旧历20日敌军大举前来,子鉴先烈建议白天让兵士下城,饱餐熟睡,只派三几十人荷枪巡逻,即可无虚。夜间全部登城,外城从南门到北门不过六七里,兵士有400多人,可以防守牢固。这不是子鉴先烈一个人的见解,而是根据几个日本朋友仓谷、粟田、石井、乔本的策划而提出来的。连都督拒不接受,两人吵起来。后来子鉴自己下令让士兵下城(子鉴是参谋长),不过几小时,连承基又令兵士登城,闹得军心扰乱,无所适从。一连三日夜,兵士有些疲惫,常是偷偷地找民房睡觉。我也应当负责,我是军需,虽然预备的很丰富,但供应有时不能很快地送上去。我是24岁的不更事的青年,那里会作这些事。兵士吃不上,也就增加了疲困。24日拂晓,守城士兵倦极睡去,敌从西北隅蹬梯而入,城遂陷落。当时我坐在财政处一个柜子上睡着了,一个杂务把我叫醒,我才迷惘地跑到东门。子鉴先烈骑马站在门外,问我民政署的同志为何一个也看不见。他叫马夫王得胜到民政署探视,我就先走开了。在我走到10多里之后,徐镜心先烈飞马赶来道:“王得胜在民政署前被敌人打回,左肘受了伤,看来民政署同志一定有牺牲的。”他先到了白沟,吃了一些东西,还让小店给我预备了“清头”、“红头”蓬莱名酒。日本友人仓谷和粟田、石井也赶来,只缺乔本一人(乔本年少,长于射击,敢深入,好酒,常闹酒风,不听话,仓没办法,乃建议让他回烟台。子鉴给了他一锭宝银,他刚走出都督府,西城就响枪了,他放下银子,荷枪登城。到了烟台才知道他在北门牺牲了)。当时我的脚已跑坏,子鉴先烈的马夫王得胜让我骑马先走,他说我把参谋长背至蓬莱城也行。我到蓬莱城还不够两小时,子鉴和王得胜也就赶到。在蓬莱住了两天,我去烟台,在船上遇见关外都督蓝天蔚的参谋。当沪军撤退,黄城空虚,曾要求蓝派军舰停泊龙口湾,作为声援,并愿以3万元犒军。蓝欣然接受,派海琛舰驶龙口。3万元数虽不大,而战事紧急之际,商店多闭门,筹借也不太容易。经过六七天,款项筹妥而海琛舰悄然开去。后来我在大顺船上问他的参谋张明远,为何这样小器?他道:“蓝都督胆小如鼠,海琛停泊龙口,难道莱州清兵叶长盛还能给劫去不成!”又叹道:“蓝都督就是这样!和滦州已期会好了,只要陆地再发动,海军即立即驰援,而滦州发动了,蓝偏迟迟不行,牺牲了好多同志!”当时顾不得细问,家乡残破,心情烦乱,不可能再过问更多的事情。
  文、荣惨祸,也有些为过去记载所未提到的,不妨追记于此。林基奎、丛琯珠等光复文登后,不急于建立武装,而把强迫剪发看作天字第一号的工作,这就给一些地主豪绅以反抗的口实和机会。他们招集一些土棍流氓和惯匪,打进城来,把起义诸人烧杀精光,并盘踞县署,发号施令,也自称为起义。此时胡瑛已到烟台,如能派适当的兵力前往,无需打仗,只要对空放几排枪,就能把这些匪徒赶跑,是不至于死好多人的。而胡偏派人前往调解,一连派了三次,都未能到达。匪徒认为革命军是无力量的,到处裹胁,很快地聚集到五六千人。胡知道不打不行,但又只派了一连兵去,结果被打回,伤亡了七八人。胡生了气,才派前都督连绍先带3000兵前往。是时匪徒已裹胁到男女5000余人。经过一场大战,匪徒死了1000多,我军也伤亡五六十人。后来子鉴先烈斥责胡瑛茶毒文、荣,是“妇人之仁”,他二人是老同志,说话没有什么忌讳。但胡不承认“妇人之仁”,而说自己是“书生之见”。
  在烟台住了些日子,谣传叶长盛的密探常出没于烟台南40里之莱山集,胡瑛派广东十字军郑天楚带队前往驻扎,这是一些高中学生组成的部队,装备精良且美观,纪律严明,态度和蔼,它驻这个小集镇,声誉很好。他们不晓得北方语,胡又派我随同前往,代表都督府作一些和地方联系的工作。不久我回烟台,清明节前后随同子鉴先烈取道天津到了济南。先烈的《光复登、黄战事纪实》遗著,就是在船上写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后来我发了四十几封信,凡是黄县可以查找的地方都查找过,但没能找到,真是十分遗憾的事。
  30年前,由黄县革命史编写委员会主持写成《黄县革命史实》,执笔人是栖霞孙绍周,材料是根据我的口述和袁旨言先生补充,还有赵竹容先生的调查记,但总的说来是以子鉴先烈的《光复登、黄战事纪实》为纲领而加以扩充的。写成后印刷若干册,分送当日参加人士,征集意见并加以修正。这就是刊在《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内的文件。还有些当时记录的事,我在《登、黄革命几件未记载的事实》一文内也都提出来了。今事隔多年,脑力昏愤已甚,再四思索,也只能想到上述几点。

知识出处

辛亥革命在山东

《辛亥革命在山东》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展现了从初期同盟会员的酝酿活动到促成山东独立及各市县的起义和光复,短短几年中,接连不断,此伏彼起,声震北方大地。它是全国辛亥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揭示了山东革命的特有风貌与在全国革命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山东革命者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中华振兴、社会进步而创造的光辉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静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张静斋
相关人物
黄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