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先父周学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93
颗粒名称: 回忆先父周学熙
分类号: K825.34
页数: 4
页码: 121-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周学熙的生平及史迹。
关键词: 周学熙 生平 民国

内容

我父周学熙在民国初年曾两任财政总长,并在华北创办滦州煤矿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公司等大型企业,是当时我国北方的实业家之一。有关他生平的传记,国内已有撰述。我过去也曾写有《北方实业家周学熙》一文,对我父创办各企事业的经过作了较详尽的介绍,现不再重复。仅将过去较少涉及的片断,回忆于下,以作补充。
  (一)周学熙在1915年再次被任命为财政总长,当时财政仍极紊乱。他上任后,按1913年第一次任财长时拟定的方针,竭力整顿。历时10个月,国家收支即达到平衡,并实现当年盈余两千万元。他准备以后每年即以财政盈余款兴办实业,为国家开辟财源。当时曾提出大项目10个:(1)云南铜矿;(2)延长石油;(3)利国铁矿;(4)漠河金矿;(5)秦皇岛商埠、海塘、船坞;(6)口北铁路;(7)各省铁路;(8)沿江一带荒山实行森林法;(9)纺织工厂;(10)其它实业。这一美好愿望,由于袁世凯不久称帝,终于未能实现。
  (二)1915年8月,迎合袁氏旨意的“筹安会”成立,鼓吹帝制,不遗余力。周学熙坚不附和,并上书劝阻,他所主持的财政部也拒拨帝制活动的用款。因此遭袁氏之忌,被迫在北京北海养病,“家人戚友,概不与通”,形同软禁。这时袁氏在北海驻扎自己的亲信部队——拱卫军。为了镇压南方的起义,这支部队日夜操练。周氏每天听着呜咽的号角声,怀着对祖国前途的无限忧虑,曾写了下面一首小诗:
  历朝临幸地,容我短藤拖。
  池小桥添曲,廊回路失坡。
  晴皋残雪少,高树夕阳多。
  何处请笳起,苍茫发浩歌。这时他的心情正如他自己当时所表达的“忧国之心,救国之忱,至今莫展,思之黯然。”
  (三)1919年徐世昌任总统,仍拟邀周学熙掌财政,周力辞不就,表示愿就棉业整理,做些工作。遂被任命为全国棉业督办,整理全国棉业。在天津设筹备处,成立棉业传习所、棉业试验场,购买美国棉种,分发各省试种;成立劝立棉业公会;筹设模范纱厂。其中计划规模最大者为开拓棉垦事业。拟效法张謇在南通成立棉垦公司的经验,成立长芦棉垦局,周兼任棉垦局督办,开始测绘长芦废盐场,计划沿海分区筑堤开河,劝设公司,开办棉垦。初步规划就涉及11个县,绵延700余里。此计划如实现,将为国家增辟大片良田,并可创造不少财富。但由于当时政府缺乏远见,不予支持;地方上又意见分歧,工作无法开展,规划终成画饼。解放后,周恩来总理曾向周氏后人问及此一规划的详细内容,可惜叠经变乱,当时原始资料已荡然无存了。
  (四)1925年周学熙60岁即辞去各公司职务,息影山林,但好学精神依然不减。下面一段文字是他在学习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写于1938年。
  “夫老岂有不衰之理,然身可衰志不可衰也。卫武公九十犹好学,故人称之。余今七十有四,头眩目昏,筋骸疲惫,可谓衰矣。然自思日不废餐,夜不废眠,又值世乱而犹得安居,未遭流离困厄之苦,是天之待我者甚厚,岂可悠悠忽忽,不自振作,负此光阴。因就精力所能胜者,订立恒课,日日行之,无或间断,庶可消受此安闲之岁月以终老也。”
  (五)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不久,青岛华新纱厂拆迁一部分设备到上海,部分资产尚留在原地。周学熙曾提出3策,他认为上策是将青、沪全部资产脱手,将股本退还股东,不再经营;中策是将资产归还股东后,有余资时,在济南租办小型纱厂,继续生产;下策是将青岛留下的资产出售,运到上海的设备另组新厂恢复生产。他不同意将工厂迁入四川。上述意见的提出,主要是由于他对当时刚刚开始的全国抗战的形势估计不足,以为是局部冲突,短期内可以解决。另外也是受了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他说:“青厂为余所手创,股东皆余所邀集,时用兢兢。盖余素志在利人济物。所办实业,皆为民生。虽成败利钝难以预期,终不愿遗累股东,负人所托。故成者不论,其因故停办者,或赔或否,余皆尽力归还外人股本,不使亏少。”由于战争势态的发展,华新西迁的计划落空,最后不得不采取了周氏的“下策”,将青厂股本发还,在上海另办新厂,终于发展成为“启新华新集团的第二代——久安集团”。这也是客观形势所促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
  (六)周学熙生平好作山林之游,对到过的一些名胜古迹常尽力予以修复。如安庆迎江寺中振风塔,建于1570年,高82米,在全国108座砖石宝塔中居第二位,雄伟壮观,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当时年久失修,有可能步“雷锋塔”的后尘。经周氏斥资修复,至今成为当地胜景。又如东至县寿字崖,为梁昭明太子旧游地,宋代进士严华磨刻,周氏曾就崖筑屋,以保存古迹。东至县文庙为白蚁蛀毁,周氏乃用钢筋混凝土重建民族形式的大成殿,规模颇宏伟。此类结构当时尚不多见,惜文革中被毁,仅余躯壳。所幸大殿前已辟建中学,尚不失为弦诵之地。
  (七)1945年春,日本侵略者的末日即将到来,但他们对沦陷区的统治却更加残酷。周学熙这时已经81岁,闲居天津。平时只和一些老友小聚公园,负暄闲话。但敌人对这些白发老人,也不放过。一天,公园里来了一批鬼子宪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加以逮捕。在押赴宪兵司令部途中,周氏因有足病,步履艰难,侥幸得脱。其他人大部落入敌手。周氏回到家中,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了一组诗歌记述当时的经过,也诉说了在敌人铁蹄下的痛苦。现录两首于后:
  孑遗身世总由天,世难何常异昔年。
  偶语腹非征信史,纵横缇骑不虚传。
  灵囿翻为豺虎林,须臾不测合惊心。
  择肥而噬偏耆宿,谁似围匡尚鼓琴。
  (八)谱牒之制,在我国由来已久,其中保存了不少文献资料,与地方志同为封建社会留传下来可资利用的文化遗产。东至县周氏宗谱,上溯自唐代,内容相当丰富。历代均曾修订。我祖周馥官居芜湖时,也曾修谱一次,至1946年周学熙在北平又组织最后一次修谱工作,并曾写诗记之:
  江南谱牒重名门,一炬伤无片纸存。
  代北尚留余烬在,得传昭穆示诸昆。经过十年动乱,1946年修订的族谱已经丧失,但周馥当年所修稿本,尚得保存,可供史学工作者参考。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忆山东省首次民间旅游团赴苏联、朝鲜、访苏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志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周学熙
相关人物
周志俊
相关人物
忧祖国前途
相关作品
周学熙诗之一
相关作品
周学熙诗之二
相关作品
芜湖记修谱工作
相关作品